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7 11/22 30页
  • 读者之声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读者之声
  • 警醒!1997年
  • 相似资料
  • 读者之声
    警醒!1995年
  • 读者之声
    警醒!1998年
  • 照顾病者——困难重重
    警醒!1997年
  • “这期《儆醒!》是专为我们而写的”!
    警醒!1999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7年
《警》97 11/22 30页

读者之声

照顾长期病患者——如何肩负这个担子 我读过这系列优良文章(1997年2月8日刊)之后,感到很安慰。我今年17岁,既要服侍中了风的祖父,又要照顾精神崩溃的母亲。文章指出,照顾病者的人往往会对病人感觉厌烦,也会不时问道:“为什么这事要发生在我身上?”知道原来这样的反应是正常的,叫我如释重负。我也欣赏文章提出的实际建议,教导我怎样协助照顾病者的人。

P.T.,意大利

杂志的确把照顾患病亲者的人的感觉如实地写出来,也非常体恤他们的感受。感激耶和华,他激动你们的心,为我们写下这些实用的文章。我深信,这系列文章必定可以帮助有同样处境的人正视逆境,继续喜乐和热心地事奉耶和华。

B.V.,捷克共和国

我跟丈夫刚离了婚,要独力抚养两个正在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小儿子又患有严重注意力缺失兼活动过度症(ADHD),所以担子非常沉重,有时实在透不过气来。这系列有关照顾病患者的文章教我明白到,为什么我会有尴尬、愤懑、抑郁和无助的感觉。不过,叫我大感欣慰的是,会众里的年长弟兄都深爱我们,他们经常替我照顾小儿,并对他关怀备至。

C.C.,美国

我丈夫患有痴呆症,需要我照顾他,我一直害怕自己应付不来。但珍妮在文章里说:“恐惧可能发生的事比应付实际的情况更糟。”她的劝告激励我要鼓起勇气,面对现实。

A.P.,斯洛伐克

曾有一个时候,我也要照顾患病的亲者,所以也体验到文章谈到的感受。当时,我确实感觉沮丧、内疚,又不敢开口告诉人。但文章指出,我其实可以把内心的感受向人倾诉。

F.F.,尼日利亚

我从未想过杂志会载有这类特别为我们而写的文章。家母自从1989年以来,就一直卧病在床。我是她的独子,既没有兄弟姊妹,也没有父亲,我得独力负起照顾她的责任。我十分同意这系列文章最后一段所说的话,耶和华和他的儿子耶稣基督是最有怜悯之心和乐意助人的。所以,我一觉得灰心气馁,或感到力有不逮的时候,就会向耶和华祷告,求他帮助我。仅是知道他正垂听我的祷告,已叫我重新得力了。

M.A.M.,秘鲁

我丈夫正缠绵病榻,所以我也差不多经历过文章谈到的种种难题。文章也叫我想起,弟兄姊妹不时问及我丈夫的病况,有时我真觉得有点不耐烦,我心想:“为什么他们总是问候他?我又怎样?”现在我知道自己这种感觉是自然的。

M.A.I.I.,西班牙

学能缺失症 我有一个十岁大的儿子,患有注意力缺失兼活动过度症。但我很高兴告诉你们,自一系列“帮助儿童应付学能缺失症”(1997年2月22日刊)的文章出版以来,多个朋友都向我表示,以往尽管他们设法了解我儿子的难题,希望尽力协助我,但始终未能完全体谅他和我的感受。但现在他们都说,他们会更乐意帮助我们。会众里有一个姊妹,曾花时间跟我儿子一起读过这篇文章,并且鼓励和安慰他。后来,孩子竟主动要求我再跟他一块儿读这篇文章。

L.A.D.,美国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