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7 12/22 4-9页
  • 有喜也有悲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有喜也有悲
  • 警醒!1997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特效药终于面世!
  • 卷土重来
  • 为何病菌能够卷土重来?
  • 爱滋病毒同结核杆菌左右夹攻
  • 多抗药性结核杆菌
  • 防治方法
  • 新法治疗结核病
    警醒!1999年
  • 携手夺命的“杀手”
    警醒!1998年
  • 杀伤力之大足与战争匹敌
    警醒!1997年
  • 肺结核病再度肆虐!
    警醒!1996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7年
《警》97 12/22 4-9页

有喜也有悲

“过去30年来,对抗结核病的进程可说有喜也有悲。可喜的是,科学家研制出防治结核病的药物。但可悲的是,大众并没有把科学家的发明善加利用。”——J.R.比格纳尔, 1982年。

结核病为祸已久。在欧洲人乘船到达南美洲以前,秘鲁的印加部落早已饱受结核病折磨。法老在世上称霸期间,结核病也曾侵袭埃及。据年代久远的文献透露,在古代的巴比伦、希腊和中国,结核病到处肆虐,不分贵贱,人人都有机会身受其害。

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结核病在西方国家成了头号杀手。1882年,德国的罗伯特·科赫医生向世人公布,引起结核病的杆菌终于找到了。13年后,威廉·伦琴发现了X射线。如今医生可用X光检查病人的肺脏,看看肺部的细胞组织有没有遭受损害。1921年,法国的科学家研制出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这个名称取自两位发明疫苗的科学家的姓氏(卡尔梅特和介林)。到了今天,卡介苗仍然是惟一能够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尽管这样,结核病还继续逞凶肆虐。

特效药终于面世!

医生把结核病人送进疗养院去。疗养院通常坐落在山区,好让病人能够充分休息,呼吸清新的空气。1944年,美国的医生制成了链霉素,第一种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不久,其他抗结核药物也相继面世。结核病终于有药可救了。患者甚至可以在家里服药,不用住院治疗。

结核病的触染率骤然下降,前景看来一片光明。疗养院纷纷关闭,有关当局也不再拨款资助结核病的研究工作。预防措施搁置了,科学家和医生都转移目标,致力应付其他棘手的医疗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结核病虽然继续肆虐,但情况是会好转过来的。大众以为结核病早已销声匿迹,他们其实想错了。

卷土重来

在80年代中期,结核病开始卷土重来,狠狠还击。1993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当前的医疗急务”就是防治结核病。该组织进一步说:“除非有关当局采取应急措施,抑制这种传染病蔓延,否则在今后十年内,结核病将夺去三千多万人的性命。”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以来,首次就某种疾病向全球告急。

自从警告发出后,没有任何“应急措施”能抵挡得住结核病的汹汹来势。情况不断恶化。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报道,1995年的结核病死亡人数,比以往任何年份有过之无不及。此外,该组织还指出,在今后50年内,世上可能有多达五亿的人口染上结核病。患多抗药性结核病的人会越来越多,这种病多半是无药可治的。

为何病菌能够卷土重来?

一个原因是,过去20年来,在世界许多地方,控制结核病的措施不是聊胜于无,就是荡然无存。患结核病的,到头来却迟迟得不到诊治。结果,结核病迅速蔓延,势如破竹。

还有一个原因使结核病死灰复燃,就是城市人口过剩,营养不良的贫民被迫挤在一起。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居住环境尤其恶劣。患结核病的当然不总是穷人,其实人人都有被传染的危险。不过,居住环境要是拥挤不堪,又缺少卫生设备的话,结核病就很容易通过人际接触而传染开去。这些因素可大大削弱人体的免疫系统,使身体无力抵抗疾病侵袭。

爱滋病毒同结核杆菌左右夹攻

问题所以变得棘手,主要是因为结核杆菌跟爱滋病毒“携手合作”,成了致命的祸害。1995年,估计有100万人因爱滋病诱发的疾病而死去,其中有三分之一是死于结核病的,因为爱滋病毒削弱了人体对抗结核杆菌的能力。

人感染了结核杆菌后,十之八九是不会发病的。为什么呢?原因是,结核杆菌给巨噬细胞困住,巨噬细胞的出口被人体免疫系统的T淋巴细胞封锁了。

结核杆菌犹如眼镜蛇,给放在盖子紧闭着的篮里。篮子代表巨噬细胞,篮盖就是T淋巴细胞。爱滋病毒进入人体后,随即挥脚把篮盖踢开。盖子给掀起了,结核杆菌于是重获自由,可随意侵袭人体各部分。

可见,爱滋病患者得活动性结核的机会,远远高过体格健全的人。苏格兰一个结核病专家说:“爱滋病患者极其容易染上结核病。在伦敦一所医院的通道,两个爱滋病患者坐着候诊,其间有人用轮床推送结核病人在他们面前走过。两个爱滋病患者就这样得了结核病。”

正因为有爱滋病“推波助澜”,结核病才这么猖獗。据估计,到公元2000年,由爱滋病引起的结核病例将多达140万个。要不是爱滋病大行其道,这些病例根本不会出现。结核病人有增无减,关键在于爱滋病患者很容易受结核杆菌感染,他们也可以把结核杆菌传染给别人,包括非爱滋病患者在内。

多抗药性结核杆菌

最后一个使结核病难以消除的因素就是,结核杆菌对药物产生了抗药性。这些超级杆菌可使结核病变成不治之症,情况就像抗生素还没面世的年代一样。

多抗药性结核病很难医治,归根究柢,是因为病人没有定时服药。这真是一大讽刺!患者至少要服用六个月的药物才能把结核病治愈。病人必须按规定时间,不早不晚,服用四种药物,每天可能要吞下十多种药丸。如果病人没有定时服药,或没有完成疗程,结核杆菌就会变得更加顽强,甚至药石罔效。有些类型的结核杆菌竟然对七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产生了抗药性。

多抗药性结核病不但难治,医药费也相当昂贵。多抗药性结核病人要付出的代价,有时差不多是其他结核病人的100倍。且以美国为例。患多抗药性结核病的,每人的医药费可能逾25万美元!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各地约有一亿人感染了多抗药性结核杆菌。有些类型的杆菌非常顽强,现有的抗结核药物已失去疗效。这类致命杆菌的触染性,跟普通类型的同样高。

防治方法

有关当局采取了什么措施,应付全球当前的急务呢?及早诊治传染病,才是控制发病率的上上策。这样做既能帮助病人早日康复,也能防止疾病传播开去。

结核病人如果不及早接受治疗,有半数以上终会不治。除非病人感染了多抗药性结核杆菌,否则一般说来,患者只要接受适当的治疗,按时服药,结核病是医得好的。

有鉴于此,病人必须听从医嘱,完成整个疗程,药物才能发挥应有的疗效。很可惜,病人往往半途而废。原因是什么?病人起初也许按时服药,但过了几个星期,咳嗽、发烧等症状已一一消退。患者于是以为自己的病好了,就不再服药。

为了协助病人早日药到病除,世界卫生组织正推行应变计划,称为“直接监察短期疗程”。正如计划名称所暗示,至少在疗程的头两个月,医护人员会监察病人服药,确保病人按时服食药物。要达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因为许多结核病人都身处社会边缘。他们奔走衣食,生活困苦。有的甚至无家可归。可见,要确保病人按时服药实在不简单,有时会弄得医护人员疲于奔命。

人类有希望战胜这种疫病吗?

[第5页的附栏]

结核病小档案

性质:结核杆菌通常侵袭肺脏,逐渐破坏肺部组织,也可累及其他器官,尤其是脑、肾和骨骼。

症状:肺结核患者可能出现久咳不止、体重下降、食欲不振、夜间盗汗、身体虚弱、呼吸短促、胸部疼痛等症状。

诊断方法:人只要接受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就可以确定自己有没有触染结核杆菌了。作胸部X光检查,可以把肺脏所受的损害显示出来。X光照片可能透露,病人患上活动性结核。要知道病人是否带有结核杆菌,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化验病人的痰。

谁该接受试验:凡有结核病症状的,都应该接受试验。在通风不好的房间内,经常跟结核病人接触的,尤其要接受试验。

接种疫苗:只有一种疫苗可供接种,就是卡介苗。这种疫苗可预防严重的儿童结核病,但对青少年和成人就起不了什么作用。卡介苗的预防作用充其量可延续15年。这种疫苗只能造益未受感染的人,对患者是起不了作用的。

[第6页的附栏]

结核病与时尚

听起来好像有点奇怪,在19世纪,结核病竟然添上几分浪漫色彩。当时有些人认为,患结核病的人多具艺术家气质,叫人我见犹怜。

论到19世纪20年代初期,法国剧作家兼小说家大仲马在自传里写道: “患肺病蔚然成风;连凡夫俗子都是肺痨病人,文人雅士就更不用说了;人人都认为英年早逝也蛮不错。”

据报英国诗人拜伦勋爵曾说:“我倒想死于肺痨。……这样,贵妇淑女就会异口同声地说,‘看看可怜的拜伦,他垂死的样子挺可爱啊!’”

美国作家梭罗显然死于结核病,他写道:“体质衰弱、抱病在身的人别有一番凄凉美,就像……脸色泛红的肺痨病人那么美。”

提起结核病所掀起的热潮,《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一篇文章说:“连时装品味也反映出大众对结核病的反常偏好。妇女爱用增白霜涂面,喜欢穿薄纱裙,目的是要装出一副脸色苍白、弱不胜衣的样子。这不禁叫人想起现代的模特儿,她们外表清瘦,个个妞儿都像患了厌食症似的。”

[第7页的附栏]

结核病容易感染吗?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结核病规划主任古知新医生说:“任何地方都躲避不了结核杆菌。结核病人可通过咳嗽、打喷嚏把病菌传染给人。结核杆菌可在空气中停留许多小时,有时长达好几年。在空气中传播的结核杆菌,人只要吸入少量,就可以染上结核病。我们大家都有染病的危险。”

人得结核病以前,必须经过两个步骤。首先,当事人必定是感染了结核杆菌。其次,感染必须逐步恶化,最后发出病来。

人若跟触染性极高的患者短暂接触,虽然有可能受到感染,但结核病大都是经过多次接触才会染上的。例如,在拥挤的居住环境,家人要是跟患者紧密接触,就很容易染上结核病了。

结核杆菌进入肺脏后,就不断繁殖。受感染的人,十居其九是不会发病的,因为免疫系统阻止感染蔓延。不过,人体的免疫系统要是给爱滋病毒、糖尿病、癌症化学疗法或其他疾病大大削弱了,潜伏的结核杆菌就会蠢蠢欲动。

[第4页的图片鸣谢]

New Jersey Medical School —National Tuberculosis Center

[第7页的图片]

爱滋病毒把结核杆菌释放出来,就像眼镜蛇从篮子里给释放出来一样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