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的观点
独处的价值
有一次,耶稣“独个儿上山祷告。尽管时候已经晚了,他还是单独在那里”。(马太福音14:23)另一次,“天一亮,耶稣就出来往僻静的地方去”。(路加福音4:42)这些经文证明,耶稣刻意拨出时间独处,并十分珍惜这样的时刻。
圣经也谈及其他跟耶稣一样珍视独处的人。例如,诗篇执笔者就在晚上守夜的独处时光沉思创造者的伟大作为。至于耶稣,在听到施浸的约翰的死讯后,“就……到一个僻静的地方独处”。——马太福音14:13;诗篇63:6。
今天,人们的生活营营役役,不管是环境造成的独处,还是人们刻意选择独处,往往都不会被视为有多大价值。你可记得你上一次独处是多久之前的事呢?一个年轻的已婚妇人说:“我活了这么久,却从没有独处过。”
然而,我们真的要忙里偷闲,花点时间独处吗?要是这样,我们又可以怎样以造益自己和以富于报酬的方式运用独处的时光呢?在刻意选择独处方面,我们可以怎样保持平衡?
独处——价值何在?
圣经告诉我们,上帝的古代忠仆以撒,在“黄昏的时候,……出来田间”独处。为了什么缘故?经文说,好沉思“默想”。(创世记24:63,《新译》)据一本词典说,沉思就是“仔细思量或从容不迫地思想”。这个定义“暗示人以一段较长的时间,聚精会神,深入地思想”。由于以撒不久就要肩负重大的责任,他无疑须要专心一意地沉思默想,使他能够保持头脑清晰,有条理地思想,好衡量事情的轻重缓急。
精神健康专家指出,“适可而止地离群独处,可以使人思想有序,专心致志”。曾有过独处机会的人大都可以作证,独处的确使人身心舒畅、重新得力,对人们的健康有益。
沉思所带来的可喜裨益之一是,使人在言谈举止方面有所警惕,从而大大促进人际关系。举个例,学会沉思的人往往也会晓得在适当的时候保持缄默。这样的人不会信口开河,反之会预先衡量一下说话可能产生的影响力。受灵示的圣经执笔者问道:“你见言语急躁的人吗?”他接着说:“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箴言29:20)什么可以使人沉得住气,不会不假思索地胡乱说话呢?圣经说:“义人的心,思量[‘沉思’,《新世》]如何回答。”——箴言15:28;请参看诗篇49:3。
对基督徒来说,在独处时沉思默想,也大大有利于他们在灵性上进至更成熟的地步。使徒保罗的话的确一针见血。他说:“这些事你要思考,要全神贯注,使你的进步向所有人显明出来。”——提摩太前书4:15。
善用独处时间亲近上帝
一个英国作家说:“独处让人有机会在祷告中亲近上帝,并蒙他垂听。”耶稣就不时感到有需要暂时远离同胞,独自向上帝祷告。圣经记述这么一个例子:“清晨,天还没有亮,耶稣起来出去,来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在那里开始祷告。”——马可福音1:35。
在诗篇里,不少记载都跟沉思上帝的事有关。大卫王向耶和华说:“我……默想你。”亚萨不约而同地说:“我也要思想你的经营,默念你的作为。”(诗篇63:6,《新译》;77:12)因此,反复思量上帝的各种属性和作为的确大有价值。借着这样做,人可以加深对上帝的体会,跟他的关系更为密切。——雅各书4:8。
适可而止
当然,人应该在独处一事上保持平衡。独处像一个空间,值得一闯,却不宜久留。过度孤立自己跟人与生俱来的基本需要,例如与人交往、沟通和表现爱心,是背道而驰的。此外,孤立也可以助长愚昧和自私。圣经警告人说:“与众寡合的,独自寻求心愿,并恼恨一切真智慧。”(箴言18:1)人必须意识到孤立自己的各种危险,才可以把独处运用得宜。
像耶稣和其他圣经时代的属灵的人一样,今天的基督徒十分珍惜他们独处的时光。诚然,我们常常百务缠身,要腾出时间独处,好仔细沉思默想,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可是,像所有具真正价值的事情一样,我们应当为之“买尽时机”。(以弗所书5:15,16)那末,我们就可以像诗篇执笔者一样说:“耶和华……啊,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悦纳。”——诗篇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