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之声
街头帮派 《儆醒!》1998年4月22日刊有关街头帮派的文章令我深受感动。现在我住在少年犯管教所里。我母亲是个耶和华见证人。可是,我在不久前停止参加聚会,后来还误交损友,随伙四处偷窃。母亲于是带了这份《儆醒!》给我看。起初我心里想:“又是这个东西!”然而,我再细看杂志后,不禁被它吸引住了,于是把整本杂志看了一遍。我读完杂志后,想法也改变了。我从没有意识到《儆醒!》能够给我这么大的帮助。我渴望重新做人,恢复参加聚会的习惯。但愿我不再重蹈覆辙,相反,我渴望一生事奉耶和华。
M.S., 日本
我是个单亲家长,育有一个11岁的儿子,一个9岁的女儿。我们居住的地区有不少帮派。我读过这期杂志后立即跟儿女讨论其中的内容。通过这些文章,他们看出加入帮派并不能使人寻得爱和安稳的家庭生活。
B.S., 美国
衷心感谢你们刊载这些文章。我有几个十余岁的亲戚,我很关心他们的情况。你们提供的资料的确很有帮助。
I.M.M., 巴西
这些文章十分适时,因为我班上有些同学正组成帮派。有些同学并不清楚自己是否真的想加入这些帮派,因为帮派领袖强迫他们在墙上写一些咒骂校长的话。我衷心感谢你们出版这些刊物,帮助年轻人应付这些困境。
B.C.G., 墨西哥
受朋友牵制 我多么欣赏“青年人问……我可以怎样避免事事受朋友牵制?”(1998年4月22日刊)这篇文章。虽然我是个已婚的成年人,可是,我却十分喜欢这类为年轻人而写的文章。上述文章对我和丈夫现正面对的情况尤其适用。我甚至把文章读过五遍。这篇文章帮助我看出,甚至耶稣也需要有私人的时间。
P.A., 特立尼达
我和朋友有时会因一些小误会而互不理睬,这使我感到沮丧,做事也无法集中精神。我把这篇文章读了几次后,发觉我其实正牵制朋友,使他没有时间做别的事情。这篇文章仿佛是为我而写似的,它提供很多方法,帮助我怎样改善跟别人的关系。
R.S., 印度
正牙学 我最近曾看牙医,并把一本1998年4月8日刊的《儆醒!》送给他,其中有一篇文章论到正牙学。牙医后来表示十分欣赏这篇文章,还说它的内容充实而精简,表达方式显浅易明。他告诉我他已经把文章复印了若干份送给一些病人,使他们对于自己所接受的疗法更为了解。
T.P., 英国
嘉莉丝·马什的故事 《儆醒!》(1998年4月22日刊)记载有关嘉莉丝·马什的故事十分感人。她虽然受到反对,却继续勇敢地向人传道。她的经历的确富于鼓励。由于以往弟兄们所作的努力,我们现今才有更大的自由向人传道。这使我越发珍惜这样的自由。
C.F.,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