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9 3/8 4-5页
  • “来!天空之门已经打开了”!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来!天空之门已经打开了”!
  • 警醒!1999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热气球和“易燃气体”
  • 乘风万里
    警醒!2002年
  • 让我们一同乘风而去!
    警醒!1978
  • 预料中的“厉害武器”
    警醒!2007年
  • 雀鸟飞翔的奇迹
    警醒!1979
查看更多
警醒!1999年
《警》99 3/8 4-5页

“来!天空之门已经打开了”!

历史学家贝特霍尔德·劳费尔在《航空史前史》中写道:“想飞的愿望源远流长,就像人类的历史一般古老。”不管在古希腊、埃及或亚述的史料,还是东方的神话传说,人们都不难发现一些论及君王、诸神或勇士尝试驾驭飞行的故事,而故事的主人翁,又大都给说成是模仿鸟儿振翅飞翔的样子。

举个例,相传在耶稣基督出生前二千多年,中国有个智勇双全的皇帝叫舜。据说,舜帝有次给困在一个着了火的谷仓的顶部,情急智生,即时用羽毛盖体,学鸟儿般飞行,结果成功脱险。另一次,舜帝又把两顶芦苇造的大帽子当作降落伞,从城楼一跃而下,最后也有惊无险,安全着陆。

此外,在希腊人当中,也流传着一个据闻发生于三千年前的故事。据称,代达罗斯是当代一名伟大艺术家兼发明家,却跟儿子伊卡洛斯给放逐到克里特岛去。代达罗斯灵机一动,用羽毛、拈线和蜡造了两双翅膀,好跟儿子远走高飞。代达罗斯说:“来!天空之门已经打开了,我们就从那儿走吧!”起初,两父子像鸟儿般鼓动翅膀,飞行得十分畅快。可是,伊卡洛斯后来得意忘形,越飞越高,结果让太阳的热力把黏着翅膀的蜡熔掉,最后掉进海里给淹死了。

这类故事引发了发明家和哲学家无穷的想象力,叫他们对实际的飞行跃跃欲试。早在公元3世纪,中国人已晓得制造风筝和进行各种实验,显示远早于欧洲人就航空原理作试验之前,人类在这方面已经稍知一二。15世纪,意大利威尼斯有个名叫乔瓦尼·达丰塔纳的医生,利用木块、纸张制成结构简单的火箭,还引爆火药,让爆炸力驱动火箭升空。大约在1420年,达丰塔纳写道:“人必定能制造出附在人体、也许得靠人力发动的翅膀,这是无庸置疑的。不但这样,这类翅膀一旦研制成功,人就能翱翔天际,任意纵横,连高山大洋也难他不倒。”

16世纪初,意大利画家、雕刻家兼技巧卓越的机械工程师达芬奇(达文西),曾描绘过直升机、降落伞和翼尖阔大的滑翔机的草图。证据显示,达芬奇曾至少按照其中几个草图制作过一些模型。可惜的是,达芬奇的设计没有一个是实际可行的。

随后两个世纪,有些奋不顾身的人又一一从山边或塔楼一跃而下,试图挥动缚在身上的人造翅膀乘风飞行。这些“试飞员”的前驱无疑勇气可嘉,然而都只是白费心机,劳而无功。

热气球和“易燃气体”

1783年,航空史上出现一大突破,使法国举国上下,尤其是住在巴黎的人,都为之震惊。约瑟夫-米歇尔和雅克-艾蒂安·蒙戈尔费埃两兄弟发现,自制的小型纸气球一旦充满热空气,就能轻悠悠地飘上天空。于是,两兄弟再接再厉,利用纸张和亚麻布,建造了第一个当时所谓的大型热气球,还生了一场大火,让气味难闻的烟充满气球,好驱动气球升空。结果,结构简陋的热气球不负所望,在首航时升上逾1800米的高空。同年11月21日,气球载着两个当时称为气球驾驶员的人,在巴黎上空飞行了25分钟。发明家雅克·夏尔在同年发明了世上第一个氢气球。当时的人把氢气叫做“易燃气体”。

随着制造气球的技术日益精良,“天空之门”迅速向富冒险精神的航空人员“打开”。到了1784年,气球已可以升到逾3400米的高空。仅在一年之后,让-皮埃尔-费朗索瓦·布朗夏尔就坐着氢气球,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运送了有史以来第一批航空邮件。1862年,航空人员已作过多次横越欧洲和美国大陆的旅程,还在地面以上8公里的空中飞行!

不过,早期的航空人员都得仗赖风力,无法控制气球的航向和速度。19世纪后半期,人们发展出由气油和电力发动且可操纵的飞艇,使航空学又向前迈进一步。可是,这些外形像肉肠、轻于空气的飞艇速度缓慢,时速一般只有10至30公里。如果人类要像达丰塔纳预告一般,“翱翔天际,任意纵横”,就不得不从另一方面入手了。

[第4页的图片]

神话中的代达罗斯和伊卡洛斯

[第4页的图片]

达芬奇

[鸣谢]

From the book Leonardo da Vinci, 1898

[第4页的图片]

蒙戈尔费埃兄弟设计的世上第一个载人飞行的热气球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