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9 4/8 13-16页
  • 雷暴——云中霸王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雷暴——云中霸王
  • 警醒!1999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雷暴如何形成
  • 天上烟花
  • 雷暴的最大恩泽
  • 那么冰雹呢?
  • 龙卷风与雷暴
  • 惊心动魄的天空表演
    警醒!1989年
  • 闪电——空中的惊人奇观
    警醒!1978
  • 闪电
    洞悉圣经(下册)
  • 保护自己免受闪电所伤!
    警醒!1996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9年
《警》99 4/8 13-16页

雷暴——云中霸王

《儆醒!》驻澳大利亚通讯员报道

许多人从小就迷恋天上浮云。一个80岁老翁回想幼年常常躺卧青草地上,仰看浮云“列队横越天际”。他记得当时常常猜想浮云究竟是什么东西做的。是棉花吗?为什么形状会如此多变?这朵像远洋帆船,那朵像跃腾骏马。接着有一座充气鼓起的堡垒飘到。浮云飘越长空,形状大小随时变幻,填满了孩子的想象空间。时至今日,当看见云儿在天上“耍弄把戏”时,他说还是觉得其乐无穷。这种简简单单的乐趣,也许你也喜欢。

不过,最令人难忘,而又最令人畏惧的,可能是会“说话”的那种云。它们的名字是积雨云,又叫雷暴云砧。这些云乌黑而令人有不祥之感,挂在起码离地16公里的高空上,兴起雷暴的就是这种云。风暴雨云结集,绽放闪烁电光,并吼出如警告信号的连串雷轰。晚上雷鸣电光交加,构成一幕震耳炫目的奇观,胜过任何人工布置的烟花汇演。急风劲吹,雨点冰雹从云上洒下,然后云随风去,时常在本来干裂的土壤上,留下甘霖的清香。

雷暴如何形成

近年来人类已能从太空俯瞰地球这颗行星,看见云层像地毯一般覆盖着地球大部分的土地。作家弗雷德·哈普古德告诉我们:“不论何时何刻,半个地球的表面,就是2亿5000万平方公里,都被[云层]覆盖——在世界的每一角落,不论日夜阴晴,不论天空是清朗还是满布迷雾,都有平的、圆的、像棉被一样的、一片片的、薄纱般的、一小团一小团的云儿在天空中出现、扩散、漫游、消逝。”部分云儿形成雷暴,事实上,全球每年有1500万场雷暴发生,任何时刻都有2000场雷暴正在发生。

当密度高的冷空气浮在密度较低的潮湿空气之上,雷暴就形成了。太阳的热力、锋面天气,或者地形上升,这些因素都触发温暖潮湿的空气上升而穿过冷空气。气流产生,藏在空气和水蒸气里面的热能于是化为风能和电能。

形成雷暴的大气环境在低纬度的地区最为常见。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南美洲和非洲最多雷暴,还有为什么中非和印尼长久以来都被视为是雷暴活动最多的地区。可信的最高纪录是每年242天有雷暴,这是乌干达坎帕拉的纪录。不过在地球的许多其他地方也有雷暴发生。

天上烟花

雷暴有两个人所共知的明显特征,就是雷轰和闪电。但这些使人啧啧称奇,而又常常惊心动魄的现象是怎么来的呢?当两个地方电荷的差距大得足以抵消空气的绝缘效应,因而产生放电现象,这就是闪电了。闪电可以在云中产生,可以在云和云之间产生,或者在云和陆地之间产生。闪电使空气瞬即加热,达到惊人高温,放电一刻的温度高达摄氏3万度。

闪电可分成条状闪电、叉状闪电和片状闪电。条状闪电就是肉眼看见的单独一条电光。如果看见电光成分叉状,这就是叉状闪电。如果闪电在云层内出现,大片电光从云层里透射出来,这就叫做片状闪电。专家告诉我们,最常见的闪电是由云层击下地面的闪电。

闪电会对生物造成伤害,甚至导致人类和动物死伤。沙滩上、高尔夫球场上和乡村户外的人处境最危险,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保护他们免受雷电闪击。——参阅15页附栏。

可是,实际上只有三成遭电击的人伤重死亡,如果及时急救,造成长期损伤的机会就会很低。跟流行的说法恰恰相反,闪电不但可以,而且也经常不止一次劈打同一地点!

电击引发许多火灾,能摧毁大片土地。美国大约有一成山林大火由闪电引发,烧毁了的数量占全国被火毁去的乔木灌木森林的三成半以上。

但闪电也有好处,比如说树林就在几方面得益了。闪电燃点起低温火焰,烧去地被,因而令破坏力更大、能烧上树顶的高温火焰较少机会发生。闪电也为氮气带来有益的化学变化。游离氮气是植物不能应用的,闪电将氮气转化成氮化合物,就成了植物组织生成及种子成长的基本要素,提供动物生命所必须的蛋白质。据估计,雨水里的氮氧化物有三成到一半由闪电制造,每年全球有3000万吨固氮化合物以这种方式产生。

雷暴的最大恩泽

雷暴能释放巨量雨水,而导致巨量雨水在短时间内落下的主要原因是,强烈风暴中的强大向上气流将大量雨水留在空中,然后突然释放而下。量度结果显示,这样的雨水曾以每小时8英寸的降雨量落下。当然,雨量大是可以有不利一面的。

当风暴缓慢移动,大部分雨水落在相对来说面积很小的土地上,结果可能是山洪暴发。在这种风暴当中,陆地的雨水流入河流溪涧,令河流溪涧满溢。估计美国每年因洪水而造成的破坏有三分之一来自雷暴引发的山洪暴发。

不过,由风暴而来的雨水也给大地众生带来不少恩惠。大量的雨水滋润土壤,也令水库堤坝补充存水。研究显示,有些地区的降雨量有百分之50至70来自雷暴,所以在这些地方,由雷暴带来的雨水对滋养生命非常重要。

那么冰雹呢?

雷暴的破坏力非常大,其中一方面原因是伴着雷暴而来的大雹。雨水凝结,在向上气流和下沉气流中转动而增加体积,就形成了冰雹。关于冰雹的体积和重量,过去曾有一些惊人的记录。据报1925年落在德国的冰雹体积等于26厘米乘14厘米乘12厘米,重量估计超过两公斤。美国有记录的其中一颗最大的冰雹在1970年落在堪萨斯州,冰雹的最大圆周有44厘米,重量是776克。如此大的冰雹从云端落下,足以击毙一个人。

幸好冰雹一般都小很多,造成不便多于造成死伤。而且由于产生冰雹的雷暴的性质问题,受破坏性冰雹影响的范围都比较小。不过全世界因冰雹而导致的农作物损失每年估计也有数亿美元。

龙卷风与雷暴

有些雷暴的最危险产物也许就是龙卷风。龙卷风差不多总是跟雷暴有关,但不是凡有雷暴就有龙卷风。形成以后的龙卷风是一根猛烈转动的窄空气柱,直径平均有几百码,从雷雨云砧的云层伸展至地面。最强烈的龙卷风每小时风速可以达到四五百公里。强烈的旋风加上中央的向上气流能令建筑物崩塌,并将能夺命的残骸碎片抛上半空。龙卷风在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出现。

由下沉气流和微猝发引发的直线风虽然不及龙卷风壮观,却也有相当的潜在破坏力。下沉气流在接近地面或地面上产生具破坏力的烈风。这种风的每小时风速能达到150公里。微猝发风力更强,时速可以超过200公里。

我们显然要谨慎地看待雷暴,也要省察到雷暴所能带来的危险。雷暴只是创世伟举的冰山一角,要探索学习的事还多着哩。

[第15页的附栏或图片]

预防遭受电击须知

澳大利亚紧急应变中心建议在雷暴期间应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户外防护须知

◼ 留在有硬篷的车辆或建筑物中;不要留在小屋或帐幕内,也不要留在单独一棵或几棵树下。

◼ 如果四处没有遮挡的地方,要合膝蹲下(要各自分开这样做),最好蹲在洼地上,并把头上和全身的金属物件脱掉。不要躺下,但也不要成为四周最高的物体。

◼ 如果头发竖起,或者听到附近的物件,例如石头或围栏嗡嗡作响,就要立即另觅新的位置。

◼ 不要放风筝或线控模型飞机。

◼ 在空旷地方手上不要拿着钓鱼竿、雨伞和高尔夫球棒一类的长物件或金属物件。

◼ 不要接触或走近金属框架、围网或金属晒衣绳。

◼ 不要骑马、骑脚踏车或者驾驶开篷汽车。

◼ 如果正在驾车的话,要减慢速度,或者在远离树木或电线杆一类高大物体的地方泊车。留在硬篷汽车或者活动房屋内,但不要接触或挨在金属结构部分上。

◼ 如果正在游泳或滑浪的话,要立即离开水面,并寻找可作遮挡的地方。

◼ 如果正在划船的话,要尽快上岸。如果上岸不安全的话,要找桥或者防波堤一类的高大建筑物作遮挡。帆船要确保船桅和支索有地线适当地与水相连。

室内防护须知

◼ 远离窗户、电器、水管和其他金属装置。

◼ 避免使用电话,如果有紧急事故要用电话,要尽量简短。

◼ 雷暴到达前,要拔掉户外天线的连线,并收音机和电视机的电源。拔掉电脑调制解调器的连线和电源。然后远离电器。

[鸣谢]

引自《严重风暴:真相、警告与防范》。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