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9 9/22 24-25页
  • 在纳粹党占领荷兰期间坚守立场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在纳粹党占领荷兰期间坚守立场
  • 警醒!1999年
  • 相似资料
  • 无畏地紧守忠诚,战胜纳粹党迫害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1年
  • 大屠杀会否卷土重来?
    警醒!2001年
  • 耶和华见证人——在纳粹党迫害下勇往向前
    警醒!1998年
  • 揭发纳粹恶行
    警醒!1995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9年
《警》99 9/22 24-25页

在纳粹党占领荷兰期间坚守立场

美国大屠杀纪念馆展示了纳粹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暴行,有关图片和影片数目位列世界第一。自1993年向公众开放以来,华盛顿这个名气日盛的纪念馆已经有大约一千二百万名访客了。

纪念馆也展示耶和华见证人在纳粹党统治下遭受猛烈迫害的情况。除了常设的有限展品外,纪念馆也推出一系列以耶和华见证人为题的特备节目,让参观人士有机会看到耶和华见证人在坚忍和忠贞方面的杰出典范。1999年4月8日,纪念馆赞助举办一个特别讲座,题目是“纳粹党占领荷兰时期的耶和华见证人”,节目在纪念馆的两个大礼堂里举行。

节目的开场白由纪念馆的执行馆长萨拉·简·布卢姆菲尔德女士讲出。布卢姆菲尔德女士对耶和华见证人的事迹怀有真挚的兴趣。在接受《儆醒!》访问时,她解释说,为了使更多公众人士知道耶和华见证人在受迫害期间的忠贞事迹,馆方作了很大的努力。她说:“这次活动的宣传规模绝不逊于纪念馆中举行的其他重大节目。”

当晚有几个历史家出席担任节目嘉宾,其中一个是劳伦斯·巴伦博士,他是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现代德国及犹太历史教授。巴伦博士在演讲中指出,“耶和华见证人拒绝同第三帝国扯上任何关系,立场令人佩服”。他也说见证人“把持守对上帝的信仰看得比服从纳粹政府的命令更重要。他们认为人们对希特勒的狂热崇拜,其实等于世俗化的宗教。他们不同意将希特勒神化,所以拒绝作纳粹式敬礼,也拒绝说出‘救星希特勒万岁’的口号。……上帝吩咐他们要爱邻人,不可杀人,于是他们拒绝参与军事活动。第三帝国命令他们停止宗教活动,见证人一贯地回应说:‘我们必须以上帝为统治者,服从他而不是服从人。’”由于紧守这样的立场,在好几个欧洲国家里,有大量见证人被送进集中营,在其中饱受折磨,甚至被处决。

纪念馆邀请荷兰的研究者和大屠杀的一些生还者出席节目,他们提供了纳粹党在荷兰迫害见证人的不少实例。1940年5月29日,在纳粹党占领荷兰之后不久,该国开始禁制耶和华见证人,当时他们约有500人。随后的数月内,有几百个见证人被逮捕。为了得到其他见证人的名单,当局以严刑折磨被捕的见证人。直到大战结束的时候,被捕的见证人超过450人,其中120多人直接在迫害中丧生。

一个荷兰的研究者指出,在守望台社荷兰分社的档案库里,有“超过170个录像访问和200篇生活故事,记载了在大屠杀中生还的荷兰耶和华见证人的事迹。这一切事迹都说明一件事:见证人的动力就是对上帝和对人类同胞的爱”。

几个讲者都强调一件事实,就是耶和华见证人同其他被纳粹党视为眼中钉的组织不同,其实他们只要签一份声明,表示他们愿意放弃信仰,就能恢复自由了。但是,据讲者和受访者说,大部分见证人都作出理性和知情的选择,宁愿受迫害,也不愿妥协。有少数人在声明上签名,因为他们想终止跟耶和华见证人的关系。

也有些人由于惶惑而签了声明。这些人从没有想过要放弃信仰。其中有些人觉得,为了得到自由,重新投入传道活动,他们只是误导迫害他们的人罢了,在道德上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对。后来他们在获释以后,才醒觉到无论动机是好是坏,在声明上签名就是不对。

他们的错误决定并没有导致他们被排挤。他们回到家里和会众时,得到属灵的帮助。守望台社荷兰分社发出一封信(1942年6月),促请当地的见证人体谅有些人签声明时的情势,以怜悯之心对待他们。虽然纳粹党仍然占据荷兰,这些坐过牢的人很快就再次投入传道工作,这样做其实风险很大。有些人再次被捕,其中一个人甚至由于不肯参与军事活动而被处决。

虽然苦难重重,还要经年累月从事又紧张又危险的地下工作,但耶和华见证人的数目竟由1940年的500人,增加到1945年纳粹党统治结束时的2000多人。他们为了服从上帝而表现的勇气和决心,直到今天仍然是伟大的见证。

[第25页的图片]

研究学者向听众发表演说

[第25页的图片]

访问在大屠杀中生还的荷兰见证人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