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9 10/8 5-8页
  • 音乐何以对人深具影响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音乐何以对人深具影响
  • 警醒!1999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音乐要素
  • 和声、不协和弦与旋律
  • 音乐与人脑
  • 音乐、歌词与你
  • 你所选择的音乐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4年
  • 我怎样才不致对音乐过度着迷?
    警醒!1993年
  • 要提防有害的音乐!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3年
  • 我爱听音乐,但怎样才不会太沉迷?
    青年人所提出的问题——有实效的答案(第2册)
查看更多
警醒!1999年
《警》99 10/8 5-8页

音乐何以对人深具影响

音乐和语言都是人间独有的。没有音乐、没有语言的世界,简直令人难以想象。《富音乐感的脑袋》评论说:“语言和音乐是人类的共同天赋,不分种族,不分国界。”不错,音乐和语言都是人类互相沟通的方法。因此,我们大可以说,跟语言一样,音乐一开口“说话”,人的心灵就敞开来“倾听”。

音乐究竟怎样以及怎么能牵动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音乐要素包括什么,我们的脑袋怎样诠释音符;(2)我们个人的感情特质以及文化背景,这些因素大大影响人感应音乐的方式;(3)我们操什么语言——语言也能左右人对音乐的反应。

音乐要素

“音乐要素”一般指的是音乐所独有的性格气韵,也就是乐器各有不同的音色。举例说,法国号常被人描述为“深沉而凝重”,跟“威严而神气”的小号截然不同。虽然两者同属铜管乐器,它们奏出的泛音与和声强弱却迥然有别,各有千秋。可以说,每种乐器的“音质”都是独一无二的。作曲家正好掌握了乐器的不同特色,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声波效果,牵动无数知音人的心弦。

我们最先接触的音乐要素也许就是节奏 ——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出生,早在娘胎里就听见母亲的心跳节拍。有人说,人类对音乐节奏的反应其实不自觉地受着自己的心跳,甚至是呼吸节奏,所影响。因此,大部分人看来最喜欢的音乐节拍是每分钟70至100拍的,这正好就是健康成年人的平均心跳速率,这件事看来并非纯属巧合。至少,《感知与心理运动技巧》周刊就认为两者是息息相关的。

要认识音乐的各种要素,方法之一是认识不同乐器的特点,留意它们独有的神采与旋律。例如,在莫扎特低音管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中,低音管那阵哀怨缠绵的乐韵荡气回肠,触动五内。日本竹制的尺八笛那如泣如诉的哀思之音轻拨心弦。次中音萨克斯管的粗朴豪迈令勃鲁斯歌曲(伤感的美国黑人民歌)萦绕心头,教人挥之不去。德国乐队中的大号独有一种韵味和深情,令人精神一振。在施特劳斯的华尔兹舞曲中,小提琴那轻快活泼的旋律令人不由得翩翩起舞。据纽约诺尔多夫-罗宾斯音乐治疗中心的克莱夫·罗宾斯解释,音乐之所以动人肺腑,扣人心弦,是因为“音乐把人的五脏六腑都一并牵动起来”。

和声、不协和弦与旋律

乐曲中的和声 悠扬悦耳,不谐和音 听起来却带点刺耳。然而,你知道和弦与不协和弦只要配合得宜,也能互相辉映吗?其实一首谐和优美的乐曲所包含的不协和弦也许比你想象的要多。和弦与不协和弦结合起来产生振荡,带出一种悬而未决的紧张,耳朵未必能够辨认,倒是透过欣赏者的情感得以释放出来。这种轻柔的感情激荡令人心旷神怡,可是纯粹的不谐和乐音却令人神经受不了,活像人把指甲刮在石板或黑板上一样刺耳。另一方面,一首只有和声的乐曲却又沉闷得可以。

旋律 是按悦耳的曲调来连接单音的结晶。有些专家认为,旋律一词源于希腊语中的“米罗斯”,意即“歌曲”。而词典为旋律下的定义也离不开甜美乐音、悦耳之声的意思。

然而,把一串单音随意连接起来不一定就能创出优美的旋律。举例说,如果单音与单音之间的距离(即音程)过长又过于频密,奏出来的旋律也许很富戏剧性,却绝不悦耳动听。反之,乐曲加插的音程如果得当,效果就理想多了。音符和音程的不同变化为乐曲营造出或悲或喜的气氛。跟和声的效果相类似,旋律一收一放、一松一紧,令人的心潮也随着音调的高高低低而起伏澎湃。

把上述要素结合起来,巨大的音乐洪流令人或热血沸腾,或柔情似水。音乐触动人心,是因为人脑懂得用各种方法来诠释音符,感应乐韵。

音乐与人脑

有人说,人的左脑专责分析语言及逻辑思维,右脑则负责处理感知及情绪的官能,是分析音乐的部位。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属实,音乐在人心中能唤起不由自主的共鸣却是不争的事实。《感知与心理活动技巧》描述音乐的力量,说:“音乐能够在刹那间,完全改变人的感觉和情绪。一大段文字要表的情,达的意,……音乐就凭一下拍子、一个和弦,把要传的都传送开了。”

对于视觉与听觉怎样互相影响,以及引发出不同的反应,《音乐与头脑》作了颇有趣的比较,说:“声音 比景象 更能引起人心中的共鸣……。一只受伤的动物,一个受苦的人,如果只是悄然无声的画面,大概不会引起观众很大的反应。可是,受害者一旦发出惨叫,旁观者内心就会极为震撼,惶惶不安。”

音乐、歌词与你

有一种学派认为,一首乐曲对所有听者产生的影响大致相同。另一种说法则是,某旋律或歌曲在人心中唤起什么反应视乎人当时的心境和以往的经历。例如,刚痛失亲者的人要是在崇拜场所听见一首歌曲,淡淡勾起了他对死者的怀念,也许他不禁悲从中来,泪盈于睫。可是,其他人由于心境不同,也许正以愉快的心情来引吭高歌。

请也考虑一下上文就法国号和小号的描述。例如,你也许不觉得法国号的乐音深沉肃穆,反而略嫌它带点吵闹和轻浮;你可能认为小号的乐音倒是深情款款的。不错,我们人人心底里的一道感情泉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也以独特的方式 来回应音乐的呼唤。

音乐能把抽象的感觉化作言词和意念。因此,电视和电台的广告绝少是没有加插配乐的。说穿了,就是广告内容大都叫人似懂不懂,不知所谓的,可是背景音乐一旦配合得宜,听众情绪也就任由广告商摆布了。有人说,广告宣传旨在把购物变成感性而非理性的行动,实在所言不虚。

广告宣传也许足以令人破财,可是,歌曲与音乐所能造成的破坏却要严重得多。《青少年杂志》认为,透过重复又重复的歌词,作曲家其实要说服青少年:无需理会别人的看法,“想做就做、誓不低头”。据另一项报道指出,“富争议的吟快板歌曲……”内容要比“重金属摇滚乐更是百无禁忌”,令听者整个人被不良意识所薰染,结果可能令他们做出反社会的行为来。

那末,如果人只着眼歌曲旋律,不去理会歌词,不就可以避免受不良意识毒害吗?无可否认,重金属摇滚乐和吟快板音乐中的歌词实在不容易听明白。由于背景音乐吵闹喧天,歌词内容基本上就已经半明不暗。可是,听懂歌词也好,听不懂歌词也好,这些节拍强劲,反复重现的旋律要传递的信息实在是清楚不过了。

真的是这样吗?首先,歌曲主题已经足以把某些景象放进人的脑海里。再说,什么类型的音乐,本身就已传达某个信息。是什么信息呢?一份青年期刊说:“看来这些音乐是要怂恿人夺取权力,提高性能力,在性方面要占尽上风。”另一本杂志说:“这类音乐离不开几个主题……,就是极度反叛、暴力、吸毒酗酒、性杂交、性变态和撒但崇拜。”

有些青年人也许提出反驳,认为即使上述的情况属实,他们自觉心灵并没有受到毒害。他们辩称,这类音乐使他们找到真我,对青少年有益无损。事实又怎样呢?《青少年杂志》评论说:“重金属摇滚乐所表达的愤懑、跟权威对抗以及争夺权力的内容,对于那些学业成绩低劣,整天给人骂是没出息的男孩子来说,特别有吸引力。”这份期刊接着说:“最大的讽刺,也最令人费解的,就是青少年都希望借助受大众认同的媒介来确立个人价值和安全感。他们不愿意利用独处的机会,去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心路历程,反而对于经由商业社会包装及推销的形象趋之若鹜。换言之,现代青少年该怎么想,怎么感觉,全都是受别人来操纵的。”

且让我们看看摇滚音乐会。这些音乐会对青少年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音乐与头脑》一书评论说:“毫无疑问,音乐能令群众情绪高涨,而且只要确保这种激情是一并爆发的,人就完全失去判断是非的能力,盲目受制于一时的冲动,最后可能演变为集体生事。”只要你看看在摇滚音乐会内,那些狂野失控的场面,不难看出上述报道绝非夸大其词。

因此,为了避免使自己的心灵头脑受污染,我们必须对音乐慎加选择。我们应该怎样取舍呢?接着的最后一篇文章会解答这些问题。

[第7页的图片]

音乐令听者不由得翩翩起舞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