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和兄弟姐妹相处何以这么困难?
兄弟阋墙——这件事有如该隐和亚伯一般古老。其实你并非真的憎恶自己的兄弟姐妹。正如一位青年承认说:“虽然现在感觉不到,但在我内心深处,我认为自己是爱兄弟的。这的确是实情。”
可是,在这种伦常关系的表面之下何以时常隐藏着敌意呢?作家韦伯斯特(Harriet Webster)引述家庭问题专家施怀实(Claudia Schweitzer)的评论说:“每个家庭都有若干资源,有属于感情的,也有属于物质的。”然后她补充说:“同胞之间的争执通常是为了争夺这些资源的缘故,从父母的爱以至金钱和衣服不等。”例如,卡美尔和她的五位兄弟姐妹分用3间睡房。卡美尔说:“有时我想一个人独处,希望把兄弟姐妹关在房外,但他们却赖在房里。”
兄弟阋墙的另一个原因也许是由于要分担家庭种种责任和权利而引起的。较大的孩子也许因为父母期望他们分担大部分家务而感到愤愤不平。年幼的则也许因为受年长的兄弟姐妹所指挥或嫉妒他们享有较大权利而感觉不悦。英国一位十余岁的少女叹息说:‘姐姐可以学驾车,我却不能。我感觉气恼,于是处处与她为难。’
兄弟不和有时只是由于性格不同的缘故。17岁的黛安谈及她的兄弟姐妹说:“你若天天都彼此相见,日复一日。……你若天天看见同一个人做着同一令你心烦的事——你就吃不消了。”年轻的安德烈补充说:“你在家里时,……你的所作所为把自己的真面目显露出来。”很不幸的是,‘显露自己的真面目’时常意味到把礼貌、仁慈和机巧都抛诸脑后。
父母偏爱(‘妈妈最疼爱你!’)是造成兄弟阋墙的另一个普遍原因。心理学教授索尔克(Lee Salk)承认说:“父母无法对儿女作完全一视同仁的疼爱,因为儿女是不同的人,而且无可避免的是,儿女会在我们[父母]身上引起不同的反应。”在圣经时代已有事例证明这话的真确。族长雅各(以色列)“爱约瑟过于爱他的众子”。(创世记37:3)约瑟的兄弟为此而非常妒忌憎恨他。
止息争端
箴言26:20说:“火缺了柴就必熄灭。”防止林火蔓延的方法时常是藉着掘出防火线——一些砍去所有树木的地带。这样,即使火势已经开始,通常只能蔓延到这些地区,然后便熄灭了。我们也可以应用类似的原则来防止——或至少缓和——意见上的冲突。方法之一是在争执爆发之前彼此沟通以求找出折衷办法。
例如,难题的症结是缺乏私生活吗?若然,那么在争执未恶化之前,大家可以坐下来规划出一个实际的时间表。(‘我在这些日子或时候独用房间,你可以在这些时候独用。’)然后遵从“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这项训示,大家切实尊重协议。(马太福音5:37)若有事情发生,需要作出调整,要先让对方知道,而不是未经通知就突然作出改变。
你们为物品的拥有权发生争执吗?一位少女诉苦说:“我的继妹时常没有征求我的同意就用我的东西。她甚至使用我的化妆品,还要厚着脸皮说我没有买到适当的一种!”你可以请父母作最后的调停人。但较好的作法是,在大家平心静气的时候一起坐下来商谈。不要为个人的“权益”彼此争吵,反之要“乐于与人分享”。(提摩太前书6:18,《新世》)试在借物方面达成一些大家同意的规则,其中之一可以是,在取用之前总要先征求物主同意。若有必要的话,要敏于作出让步。这样你就能够在星火燎原之前加以“熄灭”了!
可是,如果你的兄弟姐妹由于个性不同而做出一些令你不高兴的事,那又如何呢?其实你根本无法改变这件事。因此要学会“用爱心互相宽容”。(以弗所书4:2)与其夸大兄弟姐妹的过错和缺点,不如表现基督徒的爱心,因为爱能够“遮掩许多的罪”。(彼得前书4:8)不要对他们不仁或加以恶待,反之,要弃绝“恼恨、忿怒、恶毒、毁谤”。再者,“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歌罗西书3:8;4:6。
‘不公道!’
一位少女抱怨说:“我妹妹想要的所有东西,全部如愿以偿。但我想要的,父母却完全不予考虑。”这话听起来很熟悉吗?可是,请留意“所有东西”和“完全”这两个极端的字眼。情形真的那么可怕吗?其实并不然。即使如此,期望别人以绝对平等的方式对待两个不同的人可说是合乎现实的想法吗?当然不是!父母可能只是按照你们个别的需要和气质作出反应而已。
父母若特别宠爱某个孩子,这岂不是不公道吗?不一定,请想想雅各何等疼爱他的儿子约瑟。何以故呢?因为约瑟是他已故的爱妻拉结所生的。因此,雅各对这个儿子感到特别亲密岂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吗?雅各虽疼爱约瑟,却绝没有忽略其他的儿子;他也对他们的福利表现真正的关怀。(创世记37:13,14)因此,他们嫉妒约瑟是没有理由的。
你的父母也许与你的兄弟或姐妹特别亲密,可能是由于兴趣相近、性格相似或其他因素的缘故。这并不是说他们不爱你。你若为此感到愤慨或嫉妒,要意识到这只是由于你被自己那不完美的心所胜而已。要努力克服这种感觉。只要你自己的需要已获得满足,又何必为兄弟姐妹看来受到特别优待而愤愤不平呢?
兄弟姐妹——一项福分
这句话有时似乎很难令人相信——特别是在兄弟姐妹激恼你的时候。年轻的黛安有七个兄弟姐妹,她提醒我们说:“有兄弟姐妹是一件乐事,这样你就不愁没有谈伴或没有人和你分享乐趣了。”
安玛莉和她的兄弟安德烈补充说:“你虽然能和朋友出外游玩,兄弟姐妹却随时可以和你作伴。你若想游戏、运动或逛公园,随时有人陪你。”唐妮看出另一个切合实际的好处,说:“你会有人和你分担家务。”有些人把兄弟姐妹描述为“特别顾问和听者”,因为“他们了解我”。
年龄稍长,你便会在与别人相处方面经历到如今与兄弟姐妹相处的同样难题。嫉妒、财产权、不平待遇、缺乏私生活、自私、性格不同——这些难题乃是人生的一部分。因此,学会跟兄弟姐妹相处是在人际关系上一项极佳的训练。
17岁的安德烈很同意圣经在约翰一书4:20所说的话,他说:“你若不能与看得见的人和睦共处,又怎能与看不见的耶和华和睦共处呢?”兄弟姐妹之间的不和是不时会发生的事。但是你可以学会分享、沟通及让步。这样的努力会带来什么结果?你很可能会看出,有兄弟姐妹毕竟不是那么糟。
供讨论的问题
◻ 何以兄弟姐妹之间时常会有冲突发生?
◻ 你可以怎样避免因为私生活及物品的拥有权而与兄弟姐妹发生争执?
◻ 何以父母有时会特别宠爱某个孩子?你觉得这一定是不公道吗?
◻ 独子处于不利地位吗?
◻ 有兄弟姐妹有些什么好处?
[第52页的精选语句]
“父母无法对儿女作完全一视同仁的疼爱,因为儿女是不同的人。”——心理学教授索尔克
[第54页的附栏]
‘我是个独子’
这若是你的处境,未必一定对你不利。例如,好处之一是,既然其他青年人都经历与兄弟姐妹相处的难题,你却可以随意挑选你的密友(当然,要得到父母同意)。你也可以有较多时间研读、沉思,或发展个人在某方面的特长和才干。——可参阅第14章讨论寂寞的文章。
年轻的托马斯谈到另一个好处,说:“由于是独子,我得到父母全部的注意。”诚然,父母的过度关注可以使青年人变成以自我为中心。但父母若能在这方面表现平衡,他们的关注却可以帮助你更快成熟及较易与成年人相处。
可是,既然没有兄弟姐妹与你分享东西,这便会有形成自私倾向的危险。耶稣劝告说:“你们要给人。”(路加福音6:38)因此,要试与亲戚朋友分享东西。学会敏于留意别人的需要,在可能范围内尽力予以协助。别人一定会对你的慷慨表示体会。这样,你便会发现你虽然是独子,却绝不孤单。
[第53页的图片]
我时常为自己没有一个姐妹感到遗憾;然而这也有若干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