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4
说话流利
你朗读的时候,有些词语总是读得结结巴巴吗?你向一群人发表演讲时,往往吞吞吐吐,因为想不到用什么词语而语塞吗?如果你有这些情况,你讲话就不算流利了。说话流利的人,不论朗读还是说话都会从容不迫、流畅达意。说话流利并不表示说话的人会滔滔不绝、发连珠炮,或者不假思索。流利的话是优美悦耳的。传道训练班的一个训练重点,就是说话流利。
讲话不流利的成因很多。你要特别留意下面哪一个呢?(1)朗读时碰到生字生词。(2)过多停顿。(3)准备不足。(4)讲稿内容杂乱无章。(5)由于想不到用什么词语而语塞。(6)强调太多字眼,结果说话时断时续。(7)不知道怎样的句子结构才正确通顺。
在王国聚会所里,讲者如果说话不流利,听众虽然不会实际走开,却不免心不在焉,结果大部分内容都听不进去。
说话有力流利固然好,但千万不要给人咄咄逼人的感觉,更要避免让听者难堪。假如你讲话的方式,在听者的文化中被视为轻率无礼或者不够诚恳,那就弄巧成拙了。值得留意的是,使徒保罗虽然在演说方面很有经验,但为了避免过度突出自己,他向哥林多人说话时“又软弱又恐惧,战战兢兢”。——哥林多前书2:3。
影响说话流利的坏习惯 不少人讲话时都会惯性地加插一些像“唔”“呢”“嗯”等语气词。有些人每说一句话前总先来一个“其实”“的确”或“不错”,有些人就经常在一句话中间加插“这样”“那个”等词语。你可能不察觉自己有这种毛病。但你可以做一次试验,请别人留心听你演讲,并且每次听到上述一类的词语,就向你复述一次,结果可能使你诧异。
有些人在朗读或说话时总是断断续续。他们开口讲了半句话就会停下来,再重复先前讲过的话,然后才说下去。
有些人虽然口齿伶俐,说话却东一句,西一句。虽然每个字都听得清楚,但由于思路紊乱,根本谈不上流利。
怎样改善 假如你常常由于找不到贴切的用词而语塞,你就要下一点苦功多学些词汇了。阅读《守望台》和《警醒!》等刊物时如果碰到生字,要特别留意。查一查词典,看看生字的读音和意思,并且记在心上。你如果没有词典,可以向精通汉语的人请教。
经常朗读也能叫人讲话更流利。碰到特别难读的词语,要反复朗读出来。
朗读要流利,首先要明白各个词语在句中的关系。一般来说,朗读时以词语或词组为单位,才能自然清晰地表达文章的思想。要特别留意句子中的词组。不妨把它们划下来。朗读不仅是把每个字读得正确就行的,还要清楚达意。要把每个段落逐句分析,了解其中的思路。分析完一段文字,就反复朗读出来,直到读得流利,不会在错误的地方停顿为止。然后就练习下一段。
加快看字的速度也很有用。明白句子当中词语跟词语的关系之后,你就能一组一组词语地看,并且能预料到会出现的词语。这样做会大大提高你的朗读能力。
经常作没有预先准备的朗读,是很好的练习方法。例如,你可以试试,每天看当日经文和经文的评论时,事先不预习过就把小册的内容读出来。要养成辨认词组的能力,不要每次只看一个单字。
与人交谈时要说话流利,要诀是想清楚才开口。要习惯无论什么场合都“三思而后言”。先想清楚自己要说哪几件事,而且盘算好讲述的次序,然后才开始说。不要心急。要让每句话都意思完整,不要忽然停下来或者中途改变话题。用简单的话,对说话流利很有帮助。
如果你知道自己要说什么,话通常会随口而出,一般不必字斟句酌。事实上,练习时最好只在脑子里有个清晰的概念,然后一边说一边想想怎样表达。假如你专注于概念而不是词语,言辞就能随口而出,心里想着什么,就能说出来。反过来说,一旦专注于词语 而不是概念,说起话来就可能时断时续了。说话和朗读必须流利才会有力。你只要多加练习,说话就会越来越流利。
耶和华派摩西代表他向以色列人和埃及的法老说话时,摩西自觉不能胜任。为什么呢?因为他口齿不伶俐,也许有某种语言障碍。(出埃及记4:10;6:12)纵使摩西连番推搪,耶和华却没有改变主意。他一方面派亚伦做主要的发言人,另一方面也教摩西怎样说话。结果,摩西能经常向个别的人、一群人,以至整个民族发表有力的演说。(申命记1:1-3;5:1;29:2;31:1,2,30;33:1)你只要信赖耶和华,加上努力不懈,你也能用自己的语言能力荣耀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