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在单亲家庭生活,也能快乐吗?
“如果家里有爸爸也有妈妈,孩子就可以有自己的房间,可以买新衣服。但我没有自己的房间,也很少买自己喜欢的衣服。妈妈说她买不起。妈妈上班时,我得做好多家务,觉得自己就像个女佣一样。我的童年生活好像少了些什么。”——莎伦达,13岁
孩子能得到双亲的关爱,当然是最理想的。父母一起养育孩子,通常能给孩子更多指引、保护和扶持。圣经说:“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两个人合作效果更好。”(传道书4:9,《现代中文译本》)
尽管如此,今天双亲家庭简直就像濒临绝种的动物一样,越来越少,面临消失的危险。比如在美国,超过半数的孩子在18岁之前,会有一段时间生活在单亲家庭里。
虽然单亲家庭很普遍,有些在单亲家庭生活的年轻人还是会感到自卑。有些则觉得,在单亲家庭生活压力很大,难题又多,叫他们受不了。如果你也是由单亲抚养,你面对什么样的压力呢?请写下最困扰你的问题。
........
你得不到父母其中一方的关爱和照顾,生活就注定不会快乐吗?当然不是!你快不快乐,主要取决于你怎样看自己的情况。箴言15:15说:“对于凄苦的人,天天都是坏日子;心里愉快的人,却好像常享宴席。”你从这节经文看出什么呢?人的心境愉不愉快,常常是由他的生活态度而不是由际遇决定的。因此,你生活在单亲家庭里,还是可以“心里愉快”的。你可以怎么做呢?
克服消极的情绪
首先,如果别人说了些令你难受的话,要尽可能以平常心看待,不要放在心上。有些老师一点也不同情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学生,对他们说些很刻薄的话。有些老师更认为,这些学生犯任何错误,都是因为家庭环境不正常的缘故。但你可以问问自己:“说这些话的人,真的了解我和我的家庭吗?还是他们只是听别人这么说单亲家庭,就对我说那些话呢?”
值得留意的是,“孤儿”这个词在圣经里出现了很多次,但没有一次带有贬义。事实上,几乎所有出现“孤儿”这个词的经节,都表明耶和华特别关心由单亲抚养的孩子。a
另一方面,有些人出于好意,跟你说话时可能过于小心。比如,他们会避免使用“父亲”“婚姻”“离婚”或“死亡”等字眼,担心你听到会不高兴或觉得不舒服。他们这样做真的会使你觉得不舒服吗?如果是这样,你可以婉转地跟他们说,他们的担心是不必要的。14岁的托尼从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他说,有些人跟他说话时会避免使用某些词语,他就刻意把那些词说出来。他说:“我想让他们知道,虽然我生活在单亲家庭里,但我没有因为这样而感到自卑。”
要面对现实
要是你的父母离了婚,或者你深爱的父母一方去世,你会感到悲伤、失落,这是很自然的。不过,你还是得面对现实。圣经劝告我们:“不要说:‘为什么以前的日子比现在好?’”(传道书7:10)莎拉现在13岁,父母在她10岁时离婚了。莎拉说:“不要老想着生活本可以好一点,老想着现在的情况很糟而闷闷不乐。不要以为自己有难题是因为生活在单亲家庭里,也不要以为双亲家庭的孩子就很快乐,一点困难也没有。”她说得对。虽然双亲家庭比较理想,但也不是没有难题的。
不妨把你的家人看作是一只小船上的船员。所有船员都在船上,那当然最好了。但单亲家庭就好比少了一个船员的小船,其他船员得努力一点。这是不是说,小船就不会到达目的地呢?当然不是!只要其他船员齐心合力,小船就会继续前行,并到达目的地。同样,就算是单亲家庭,只要家人同舟共济,也能生活得快乐。
你负起自己的责任了吗?
为了负起自己的责任,跟其他家人同舟共济,你可以做些什么呢?请看看以下三个建议:
学会节俭大多数单亲家庭都很小心花钱。你可以怎样做,以帮助家里节省开支呢?上文提到的托尼说:“有些同学要父母买名牌的运动鞋和衣服给他们,没有这些东西他们就不上学。我没有最时髦的名牌衣服,但我穿得干净整齐,也很爱惜自己的东西。妈妈已经尽力照顾我,我不想给她增加更多负担。”只要你付出一点努力,就能像使徒保罗一样,他说:“我已经学会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知足。……无论什么事、什么情况,我都学会秘诀,懂得应付。”(腓立比书4:11,12)
除了要减少花钱,也要避免浪费。(约翰福音6:12)罗得尼这个年轻人说:“我在家里很小心,免得把东西打破或放错地方,因为修理或换新东西要花钱。电器或电灯不用时,我就关掉。这样做可以减少电费。”
主动帮忙很多单亲家长都不要孩子遵守家规或帮忙做家务。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觉得,孩子已经失去爸爸或妈妈,应该让孩子生活得舒服一点,好补偿孩子。他们也许这样想:“我不要孩子再失去其他生活乐趣了。”
可能你会利用爸爸或妈妈内疚的心理,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比如不用做家务、不用守家规。但你这样做,只会增加爸爸或妈妈的负担。所以,何不主动分担一些家务呢?请看看托尼,他很乐意分担家务。他说:“妈妈在医院工作,她的工作服需要烫平,我就帮她烫好。”烫衣服不是女人的事吗?托尼说:“有的人会这样想。不过因为可以帮妈妈,所以我就做了。”
表示感激除了帮忙做家务,你还可以向爸爸(妈妈)表示感激,这样做会令他(她)感到很欣慰。一个单亲妈妈说:“有时候,工作上碰到很多问题,下班时情绪很低落,满脑子烦人的事,但一回到家里,就发现女儿已经把碗筷摆好,开始做晚饭了。”她又说:“儿子就搂着我,抱抱我。”儿女这么体贴,她有什么感觉呢?她说:“我的心情又好起来了。”
以上三点,哪一点是你要格外努力去做的呢?请写下来。........
在单亲家庭生活,你有机会培养一些好品质,比如体恤别人,为别人着想,负责可靠等。另外,耶稣说:“施与比接受更快乐。”(使徒行传20:35)如果你主动为爸爸(妈妈)做些事,帮他(她)一点忙,你就会觉得非常快乐。
当然,有时你还是会想,如果有爸爸也有妈妈就好了。虽然这样,你还是可以学会应付问题,令生活好过一点的。妮雅就有这样的体会。她说:“爸爸死后,有人跟我说,‘你的生活快不快乐,是由你自己决定的’。这句话我一直牢牢记着,提醒我不必因为境况不如意,就认定自己不会快乐。”你也应该有这样的观点态度。要记得,你快不快乐不在于你的处境,而是在于你怎样看和应付自己的处境。
请看《青年人问一》第4章,读读更多有关的资料
[脚注]
a 请读读申命记24:19-21和诗篇68:5。
重点经文
“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及别人的事。”——腓立比书2:4
建议
如果你觉得爸爸(妈妈)要你做的事情太多,你做不来,你可以婉转地建议他(她)试试下面的方法:
● 写下每个家人必须做的家务。
● 有需要的话,重新分配家务,比较能干的家人可以多做一点。
你可知道……?
生活在单亲家庭的你,如果愿意在家里分担一些责任,就会比那些生活在双亲家庭的年轻人更快成熟,因为通常他们要负的责任没那么多。
我要这么做!
为了克服消极的情绪,我要这么做:........
如果周围的人对我说话时太小心,避免刺激我,我就会这么说:........
关于这一章,我想问爸妈的问题是:........
请想一想……
● 为什么有些人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偏见?
● 为什么你的爸爸(妈妈)可能不想要你帮忙做家务?
● 你可以怎样让爸爸(妈妈)知道你很感激他(她)?
[第211页的精选语句]
“爸妈离婚后,我和妈妈可以好好交谈,我们就变得很亲密。”——梅乐妮
[第210,211页的图片]
小船少了一个船员,其他船员只要齐心合力,还是可以继续前进;单亲家庭少了一个家人,其他家人只要团结合作,也可以活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