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朋友抑或这个世界的朋友?
良朋是对我们有益的。你喜欢和宇宙中最有能力的一位建立起友谊吗?你可以这样行,但是必须依照他所订的条件。
“在1850年,美国的人民中只有百份之15属于某一个教会。今日却有百份之60以上是教友……显然的结论是今日有一种灵性上的苏醒正在发生中。你可以从一般非教士阶级所推行的各种蓬勃运动,从宗教领袖们品质的改良,从庞大的教堂建筑计划和大规模的传道运动等看出这件事实。”艾森豪总统的牧师艾尔逊博士(Dr. E. L. R. Elson)这样说。——《纽约时报》(Times)1957年6月24日刊。
可是,在这件事上岂不是有些不妥的地方吗?同年9月26日刊的《时代杂志》引用了一段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报告,它表明在1957年上半年度的六个月中犯罪案件比前一年的上半年度增加了百份之8.4而成为及至那时为止最高的记录。同时它又表明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的则话,1957年将会成为,按联邦调查局接获的报告,严重的犯罪案件在一年内超过两百万宗的连续第六年。
美国密昔根州沙金诺(Saginaw, Michigan)地方一位罗马天主教的主教的看法似乎比较与事实相符一点。他感到四分之一以上的天主教徒都只是“同路人”或违背教义的人,而且虽然“教区在物质的情况方面一直大有进展,……但在灵性方面的情形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时代杂志》,1957年9月23日刊。
苏克门博士(Dr. R. W. Sockman)最近所说的话亦更恰当地指出真实的情形。他说:“教会的统计数字在不断增加,但信徒个人在灵性方面却陷于停顿的状态……他们个人与上帝之间缺乏一种必要的密切关系。”——《纽约时报》1957年10月21日刊。
为什么会有这种一方面教会会友数目增加到最高峰而另一方面犯罪的狂潮亦不断创下新记录的矛盾现象发生呢?为什么我们可以说“个人在灵性方面却陷于停顿的状态”呢?因为在今日宗教所吸引的人当中,大多数对于‘与上帝发生一种必要的密切关系’并不真正感兴趣。他们想同时做上帝和这个世界的朋友。他们喜欢和上帝攀拉一点关系,因为他们以为在遭遇危难和死亡的时候上帝的友谊可以供他们利用一下;可是如果要他们放弃这个世界的友谊而培养对上帝的友谊的话,他们就不干了。
为什么不可能
可惜在这一点上他们却错了。有任何正常的人会想同时走向东方和西方吗?或同时向下又向上走吗?或他会要一碗同时又热又冷的汤吗?当然不会!然而企图同时做上帝和这个世界的朋友也正如企图同时做这些事一样不可能,但这正是大多数所谓的基督徒正在企图做着的事。这也是为什么世人的道德和灵性的健康并没有随着教友数目的增加而提高的原因。
当耶稣在地上的时候,他并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他曾为自己和门徒祷告说:“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另一次他又对他们说:“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约翰福音17:16;15:19。
这就是他的使徒和早期的门徒对于这件事的了解,也就是为什么他的心爱使徒约翰写道:“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同时也是为什么他的门徒雅各如此严厉地责备某些人说:“你们这些淫乱的人哪,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上帝为敌么?”——约翰一书2:15;雅各书4:4。
为什么我们不可能一方面做上帝的朋友,同时又做这个世界或圣经在有些地方称为这“事物制度”的朋友呢?因为这个世界不但包括一个显形的部份,即由商业,政治,宗教和社会所组成的“地”,同时也包括一个隐形地由撒但和他的鬼魔所组成的“天”。——彼得后书3:7。
这个世界的显形部份是在隐形的“天”控制之下的,因此处处都现出撒但的精神和遵行着他的旨意。他是“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这就是为什么耶稣将撒但称为“这世界的统治者”和为什么保罗说他是“[这事物制度]的神”,“弄瞎了不信之人的心眼”的缘故。的确,“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既然撒但是与耶和华上帝作对的邪恶仇敌,当然所有想和上帝做朋友的人绝不能和撒但的世界建立任何友好的关系。
既然如此,我们怎样才能够避免和这个世界做朋友呢?到修道院里去或变成一个避世的隐士吗?不是的,那只是异教徒所采用的方式;圣经从来没有吩咐我们如此行。耶稣和当时跟从他的人从没有躲开或避免与一般平民接触,可是他们绝非这个世界的朋友。——马太福音4:17。
与这世界保持分离
上帝差遣耶稣到地上来作为代表他的使节,负着一种促请人与上帝和解的任务。自从耶稣升返天上之后,他的门徒一直在替他执行这项任务,正如保罗告诉我们说:“所以我们作[代替]基督的使者,就好像上帝借我们劝你们一般,求你们与上帝和好。”为了具备作使节所应有的正当态度,我们必须‘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我]们察验何为上帝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一哥林多后书5:20;罗马书12:2。
一位大使会小心遵守他被派驻的国家中的律法,但不论何时他都会效忠于他的母国政府。作为献了身的基督徒,我们的立场也一样;我们必须效忠于上帝的王国而不是效忠于这个世上的政府,因此我们不但要祷告“愿你的国降临,”同时也要‘[继续不断地]先求[上帝]的国和他的义’,正如一位大使不会让自己被牵涉在他被派驻的国家的政治纠纷中,我们也不应该让自己被卷入今日使世界各国四分五裂的政治争论里——马太福音6:10,33。
这便是耶稣所采取的途径。他拒绝被卷入当时的政治纠纷中,反之他坦白地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当他说:“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时,他划下了一道清楚的分界线。该撒可以向我们抽税,但是我们心中“专一的效忠”和我们的生命却是属于耶和华上帝的;因为正如保罗指出,“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约翰福音18:36;马太福音22:21;出埃及记20:5;腓立比书3:20。
为了和那委任我们作大使的君王做朋友,我们不能让这个世界的各种商业事务缠住我们,正如一位世上的大使不能容许自己在被派往的国家里沉迷于积聚私人的财富一般。他之被派到该国并非为了使自己致富,反之是要代表他的母国的权益。所以我们绝不能让自己陷入贪财的网罗中。“贪财是万恶之根,”但是我们所要培养的是“敬虔加上知足的心,”因为这“便是大利了。”我们不应该“积儹财宝在地上,”反之我们要忠心地代表上帝的王国,借此“积儹财宝在天上”而“在好事上富足。”——提摩太前书6:10,6;马太福音6:19,20;提摩太前书6:18。
在这件事上耶稣也为我们立下了榜样。如果他想利用医治病人的能力来赚钱的话,他可以积下何等庞大的一笔财富!可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这种念头,因此他可以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都没有枕头的地方。”他又警告他的门徒不要一方面企图做上帝的朋友,但另一方面又与贪婪的商业主义和物质至上主义为友,他说:“你们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玛门[财利]。”——马太福音8:20;6:24。
如果想做上帝的朋友,我们必须过一种洁净的生活,全心尽力地从事公义的工作,并且尽可能服从耶稣基督所立下的完美榜样;只有这样我们才适宜作圣洁的上帝耶和华的使者。所以我们必须小心“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深知“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雅各书1:27;约翰一书2:16。
最后,为了成为上帝的朋友,身为他的使者的基督徒必须远离所有属于这世界而与上帝的道圣经抵触的伪宗教。上帝严禁以色列人参加任何宗教统一或宗教联合的运动。我们的模范耶稣也拒绝和当时的法利赛人,撒都该人或拥护希律的人同流合污。因此圣经训令基督徒说:“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撒但]有什么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上帝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哥林多后书6:14-16。
由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为什么虽然今日教友的数目在增加,犯罪亦同时增加,并且“个人在灵性方面却陷于停顿的状态。”百宁甘(Burlingame)在他所著的《美国的良心》(The American Conscience)一书中适切地表达这点说:“从大部份说来,宗教已成为一种社会的传统——在困难的时候颇有用处,但却不用负担任何责任。”我们若要成为上帝的朋友就必须负起作他的使者的责任,这意思就是说我们必须将上帝的事务和他王国的事务置于首位;不要企图效忠于它而又同时效忠于这世上的列国;不要为了追逐商业利益而忽视了上帝的王国;不要以不适合基督徒的使者身份的行为令上帝和他的王国蒙羞;也不要和世上许多与圣经背道而驰的伪宗教组织同流合污。
如果我们企图同时做上帝和这个世界的朋友,我们便会变成‘不冷也不热,结果必被基督徒从口中吐出去。’但是我们若专心一意地做上帝的朋友,将我们“专一的效忠”献给他,于是在他所定的时候,他便会将我们接到他那公义的新世界里去。——启示录3:16;路加福音16:9;彼得后书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