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61 1/15 52-55页
  • 叛徒无法推诿罪责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叛徒无法推诿罪责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1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犹大逐渐转坏
  • 不配受人怜悯
  • 加略人犹大有辩护余地吗?
    警醒!1979
  • 《犹大福音》值得相信吗?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3年
  • 变成贼的使徒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2年
  • 变成贼的使徒
    聆听伟大的导师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1年
《守》61 1/15 52-55页

叛徒无法推诿罪责

今日有许多人为犹大的命运作种种猜测,但是从圣经显明的证据看来,这种推测实在是不必要的,下文即将此点表明。

在我们的纪元年代的开始,犹大克里奥夫村的西门·加略夫妇家里诞生了一个男孩。当时这对夫妇对这个男孩抱着很高的期望。既是一对敬畏上帝的父母,他们给他取名为犹大,即“受赞美”的意思。可是犹大却未能够达到他们的期望,反之从他那时起直到现在,没有任何熟悉他的一生事迹的父母会考虑将自己的儿子命名为犹大。

然而有许多人均企图为犹大脱罪。在怀持这种见解的许多所谓的基督徒当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注释者的圣经”(Interpreter’s Bible)。在约翰福音18:2它论及“犹大的奥秘,”然后接着说,“自此之后第四部福音逐渐……变成令人不满,特别在讲及犹大的地方。……难道犹大在事后对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所感到的难以忍受的厌恶也不能为他带来半点希望吗?”“基督的爱是奇妙的。我自己对这种爱的经历使我仍然为犹大,也为我自己,怀持着希望。”——第八册,第754-757页。

诚然,怜悯是我们都必须具有和表现的一种美德,如果我们想获得怜悯的话。(马太福音5:7)可是,既然耶稣将犹大称为“灭亡之子,”并且说“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由此看来我们是否可以为犹大找借口脱罪呢?当然不可以,虽然发们自己也需要上帝的怜恤。耶稣比地上的任何人都更了解人的内心;他已为一切相信圣经是由上帝默示的人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若仔细地查考圣经的证据,便会发现犹大的命运根本没有什么奥秘。——约翰福音17:12;马太福音26:24。

有一件令我们感觉兴趣的事实就是犹大似乎是十二位使徒中唯一不是来自加利利省的人,因为他是一个犹大省人。在他的日子,巴勒斯坦被划分为犹大,加利利和撒玛利亚三省。犹大省的人瞧不起加利利人,而两者又都鄙视撒玛利亚人。加利利人都带有一种颇不文雅的口音。这便是为什么当彼得否认是耶稣的门徒时有些人不信他的话的缘故,因为他的口音使人认出他是加利利人。且可以很可能犹大认为自己比其他的使徒高出一筹,而他之被派担任出纳管理钱财的工作也很可能表明他比其他的使徒受过更高的教育。——马太福音26:73;路加福音22:59。

这些事实虽然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犹大的性格,但均不能作为为他卸罪的借口。四福音的作者们绝没有为他制造借口。马太和马可在列出十二位使徒的名字时不但把犹大放在最后,同时还加上“后来出卖耶稣的”一词;而路加则更强调地将他称为“后来变成叛徒的。”事实上几乎在每次提及他的时候他们都显然表露出他们的义愤。——马太福音10:4;马可福音3:19;路加福音6:16,译自NW。

犹大逐渐转坏

耶稣也没有为犹大找出任何卸罪的借口。除了以上所提及的之外,直到耶稣行将结束他在地上的传道工作的最后一个星期,在四福音的记载里唯一提及犹大的地方便是载于约翰福音6:64,70耶稣严厉地谴责犹大的说话。“耶稣从起头就知道谁不信他,谁要卖他。”这并不是说耶稣故意选择一个叛徒,因为这是完全不可思议的;这句话的意思乃是说当犹大的心开始变坏时,耶稣立刻便注意到了。在同一个场合中,耶稣又接着说:“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门徒么?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如果当时其他的使徒未能够了解这句话的意思,犹大无疑体会到耶稣这句话的含意。

显然地,犹大每天的生活都是虚伪的。在他被选为使徒的最初一段时期他曾为了耶稣所传扬的王国好消息而欢欣。和其他的人一样,他也期望一个在地上的王国。但是在他这个人的心里,对自私利益的爱战胜了对公义的爱。既然发现跟从耶稣需要他行走一条狭窄艰难的克己之路,犹大遂开始欺骗了。他拒绝付出所需的代价,反而开始从他所掌管的公款中窃取一部份作为自己的酬报,因此约翰曾率直地将他称为一个贼。犹大将耶稣对贪心和贪爱钱财所作的警告都置若罔闻。他盗用有些人在受到灵性上或身体上的医治之后感恩而献出的捐款,而且并不感到有任何不合之处,但他的主人耶稣却连枕头的地方也没有。在这方面犹大和以利沙的仆人基哈西很相似。基哈西企图从他主人对乃缦所作的医治谋利,结果却染上了大麻风。犹大的自私则使他在灵性上染上不可医治的大麻风,即故意而犯的罪。——马太福音8:20;列王纪下5:1-27;希伯来书10:26-29。

可是,“掩藏的事没有不显出来的,隐瞒的事没有不露出来被人知道的。”所以到最后情形变成如此明显以致所有的人都看出犹大虽然和耶稣及各使徒生活在一起,他在心里却不是他们中间的一员。到了公元33年的逾越节时期,“那时祭司长和法利赛人早已吩咐说,若有人知道耶稣在那里,就要报明,好去拿他。”(路加福音8:17;约翰福音11:57)当耶稣和门徒在麻风病人西门的家中作客时,拉撒路和马大的妹妹马利亚来到那里,“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达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从马太和马可的记载看来,她还将这贵重的香油倒在耶稣的头上。——约翰福音12:1-3。

可是这件事在贪诈无情的犹大看来却实在是太过份了。圣经的记载接着说:“有一个门徒,就是那将要卖耶稣的加路人犹大,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赈济穷人呢?’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耶稣说:‘由她罢,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约翰福音12:48。

虽然马太和马可的记载表示还有其他的门徒也反对马利亚这样做,但从约翰的记载看来这些门徒之所以和犹大一起反对仅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行是合理的而没有怀疑到犹大所存的诡秘动机。由于他所提出的表面理由受到耶稣驳斥,犹大遂容许恶毒,愤恨和魔鬼进入他的心里。马太告诉我们说,“加略人犹大……去见祭司长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他们就给了他三十块钱。从那时起,他就找机会要把耶稣交给他们。”——马太福音26:14-16;马可福音14:3-11。

如果我们注意这些钱的价值,也许我们能够更清楚了解贪心怎样左右了犹大所走的路。诚然,三十块银子或‘舍客勒’仅值$12.00美金而已。(出埃及记21:32)而300个银钱(denarii)亦只值$51.00美金。但根据克拉克氏的诠释(Clarke’s Commentary),在耶稣的日子一个银钱等于当时一日的平均工资。这样说来犹大所得的那笔钱相当于两个半月的工资,而那瓶贵重的香膏油则等于一整年的薪水,因为他们在安息日及其他的节日都是不作工的。——马太福音20:2。

犹大的卑鄙更可以从他居然敢在每年一度的逾越节和其他的十二个人一同庆祝一事看出来。他虚伪地假装和其他的人一样虔诚地庆祝这个节日。再者请注意当耶稣在那天晚上宣告他们之中有一个会出卖他之后,他居然敢厚顔问耶稣说:“拉比,不是我吧,是吗?”当时耶稣回答说:“那该由你来说了。”在别人听来这句话也许有点隐昧不明,但无疑犹大必定完全了解这句话的含义,正如他必定也明白耶稣接着对他所说的话:“你所作的快作吧。”——马太福音26:25,译自NW;约翰福音13:21-30。

将不配在场的犹大打发走了之后,耶稣设立了一个记念他的死亡的仪式,即“主的晚餐。”在吃完晚饭和对门徒作完临别的训示之后,耶稣于是和十一个使徒到客西马尼园去,在那里耶稣开始向上帝祈祷。不久,“犹大来了,并有许多人,带看刀棒,从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那里与他同来。……犹大随即到耶稣跟前说:‘请拉比安。’就与他亲嘴。耶稣对他说:‘朋友,你来要作的事,就作罢。’”“犹大,你用亲嘴的暗号卖人子么?”——马太福音26:47,49,50;路加福音22:48。

不配受人怜悯

一个杀人犯可能冷酷无情地杀死一个人,但在事后见到他的犯罪结果均不禁感觉后悔。犹大便是如此。他的罪行并不像彼得三次否认耶稣一样是由于外来的压力和肉体的软弱而引起的一时冲动。反之犹大的罪行牵带到恶毒,骄傲,伪善和阴谋。他所行的乃是一条早已决定好的途径。同时我们还需要记得犹大是由于自己的心地邪恶才会让撒但乘机而入和骗使他继续犯罪的。事后他因为罪孽深重和畏惧惩罚而感到的悔恨并不能替他卸罪。像以扫一样,他悔恨的眼泪是白流了。他自己也深知这件事实;他承认自己在道德上已完全破产而无法再生活下去,因此他终于走上自杀一途。圣经的记载说:“这时候,卖耶稣的犹大看见耶稣已经定了罪,就后悔,把三十块钱拿回来给祭司长和长老。”但祭司们拒绝收回这些钱。“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马太福音27:3-10。

在这里我们想顺带提及的一点便是,虽然有些圣经批评家大事渲染地指出以上马太的记载和后来彼得所说犹大“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的话有所出入,但两者却并不互相抵触。有些人建议说可能犹大将自己吊挂在崎岖不平的山坡的一棵树上。后来绳子或树枝断了,于是犹大的死状便正如彼得所描述的一样。——使徒行传1:16-18。

因此圣经所载的事实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耶稣将犹大称为灭亡之子,并且为什么说“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所谓“犹大的奥秘”其实是一种没有任何根据的理论;因此企图为他脱罪会将我们领入反叛和疏忽的双重陷阱中。

既然上帝的判决已使犹大成为毫无希望,我们若再可怜同情他便等于违背上帝的旨意了。上帝在和他的百姓以色列人的交往中曾屡次清楚地表明这条原则。所以当拿答和亚比户向上帝献上不合法的火祭而被耶和华处死时,耶和华警告亚伦和他其他的儿子不可为他们悲伤。当撒母耳为扫罗王被上帝废弃而哀伤时,上帝责备他不可这样行。我们数次讲到上帝对耶利米论及他那故意作恶的百姓说:“你不要为这百姓祈祷,不要为他们呼求祷告,也不要向我为他们祈求,因我不听允你。”我们的态度不论在何时都必须是:“[耶和华]上帝全能者阿,你的作为大哉,奇哉;万世之王阿,你的道途义哉,诚哉。”——耶利米书7:16;启示录15:3。

我们若为犹大怀持希望便会使我们变成轻率而疏忽。如果这个出卖上帝的爱子的大叛徒是仍有希望,那么不论我们犯了什么罪都仍然会有希望了,因为既然上帝的儿子永不会再到地上来作一个人,我们自然不可能降到像犹大一样卑鄙的地步。但这样想法是不对的。反之我们必须认清犹大在开始的时候必定是善良的,否则耶稣便不会选择他了。但他容许自私的心占了上风,以致终于向魔鬼投降。他的结局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箴言4:23所说的教训:“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效果是由四心发出。”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