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造就见证人的艺术的最佳训示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们的门徒。”——马太福音28:19
1.耶和华为了什么目的将以色列人组织成一个国家?以色列人怎样未能达到这目的?
差不多自从地上有人类生存以来,耶和华便一直在地上有他的见证人,其中的第一个是亚当的儿子亚伯。他们并非时常都有很多人。在大部分的时候他们仅有很小的数目,因此只是在历史上保持一条细线而已。可是有时耶和华却喜欢使比较多的人成为他的见证人。因此整个以色列国都是由耶和华的见证人所组成的。(以赛亚书44:8)但是他们却没有履行在地上列国中代表耶和华的崇高职责。因此在耶和华对他们容忍了许多个世纪之后,他终于将他们完全唾弃而不再以他们为他的见证人,虽然他纯粹是为了这个目的才将以色列人组织成一个国家的。他正式抛弃这个国家是在以色列人将基督耶稣害死的时候,但是当时有一个由耶和华见证人构成的新国家已经在形成中了。——希伯来书11:4至12:1;出埃及记19:5,6。
2.新的见证人国家的组成方式和以色列国比较起来有什么不同?
2 这个新的见证人国家在许多方面都和旧的一个不同。其中一点便是,以往一个人能够生为以色列人,因为是上帝的朋友亚伯拉罕的后代而自动成为耶和华的百姓中的一员,但是没有人能够借着家世成为新国家的一份子。一个人唯有蒙上帝呼召之后接受他的恩召将自己呈献给他作仆人,然后才能成为这新国家的一份子。决定的因素乃是个人的内心情况和信心。借着使许多达到了解年龄的人更新他们的头脑,舍弃错误的崇拜方式而接受唯一蒙上帝悦纳的崇拜方式,这个新国家的国民遂由此而形成。——罗马书12:2;以弗所书4:22-24。
3.起先耶稣用什么方法组织上帝的新国家?他获得怎样的成功?
3 耶和华上帝将造就新见证人的工作交托给他的爱子耶稣基督;这是非常适宜的,因为耶稣自己便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个耶和华见证人,因此所有在他之后的上帝见证人都必须作他的门徒和跟从者。他的工作带来了异常的成功。当他开始时他以自己所作的公众演讲为主要的方法,而他在这方面无疑是一个绝对的专家。他拥有一个有力的信息。他向人宣布上帝的王国是人类唯一的希望,而他在当时向人传讲这件事的方式必定是极为动人的。有一次法利赛人派了几个军官去捉他,结果他们都深受感动以致空手而回;他们回报说:“从来没有人说话像他一样。”他所说的话和他所行的奇迹使群众感觉如此强烈的兴趣以致他们甚至一连好几天跟着他不愿离开。由于这个缘故,耶稣仅凭公众演讲便在群众的心理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致其中有些决定献身为至高的上帝耶和华服务,从而用水浸礼象征他们的这种决心。关于施洗约翰圣经告诉我们说:“那时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并约旦河一带地方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在约旦河里受他的洗。”但是关于耶稣我们却读到:“主知道法利赛人听见他收门徒施洗比约翰还多,……他就离了犹大,又往加利利去。”——启示录1:5;马太福音3:5,6;约翰福音4:1-3。
创立新的传道方法
4.耶稣后来创立什么传道方法?为什么?
4 虽然耶稣从公众演讲获得极好的效果,他却创立了一种为耶和华造就见证人的新方法。他之所以这样行是因为这件工作是由他负责主持的,所以他对将来的需要非常留意。他知道自己不会有很长时间和门徒在一起替他们传道,也知道自己所行的奇迹过了一些时候便会停止。但是造就新见证人的伟大工作却必须继续下去。他知道群众中有许多在今天听他讲道的人明天便会反脸不认他,他们甚至会成为后来高呼要杀死他和对他的门徒发动恶毒迫害的暴民的一部份。可是这件工作却绝不能停止。他知道他的门徒会被派到普世的非犹太国家里传道,在这些地方仅是引证圣经并不会有很大作用。耶和华见证人的新国家必须增长;它会由许多善意的人所组成,而这些善意的人的头脑必须先受到上帝王国的有力信息所熏陶而澈底更新过来。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显然单凭公众演讲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既然后来他的门徒必须负起这项工作任务,耶稣于是为了他们的益处而创立了基督徒的传道活动中称为逐户传道的工作方式。这种活动证明是多么富于生产力的一项工具!这是一种宜于让能力不完美的人采用的方法。这仍然是传道,但是比较简化一点,因为听众的数目、减为几个人,有时甚至只有一个人。诚然以个别而论这种方法所产生的影响并不像耶稣所采用的集体教育方法那么广泛,但是它仍然具有可惊的生产力。
5.什么是我们借着传道造就见证人的工作地区?
5 在马太福音第10章我们可以找到耶稣在训练使徒时教他们怎样以逐户传道的方法造就见证人的详细训示。我们所传的主题就是耶稣自己所用的:“[你们要]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马太福音10:7) 他们的传道区域起先仅限于以色列国,但是在耶稣升天之后他所作的这个著名的命令:“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却将全世界都包括在他们的传道范围之内。——马太福音28:19。
6.参加这件工作的人必须具有什么属灵的态度?
6 然后在马太福音10:8-10耶稣论到从事这件工作时所应有的属灵的态度。宣扬好消息的人必须以属灵的事物为念才配从事这件工作。他们必须将上帝的王国置于首位,将物质上的需要看作次要。“你们白白的得来,也要白白的舍去。腰袋里不要带金银铜钱。行路不要带口袋,不要带两件褂子,也不要带鞋和拐杖,因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
7.在什么情形之下耶稣把在物质上照料他的仆人的义务加于他的天父身上?
7 请留意耶稣所提出的理由:“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其实耶稣的话将一个义务加在他的天父身上。宣扬好消息的人受耶和华上帝所雇用在他的葡萄园中工作。他订立了他的条件。条件之一便是工人必须以属灵的事物为念,必须尽心尽力从事宣扬王国的工作。鉴于这样的条件,显然工人在物质上的需要由雇主加以照料。因此耶稣只是承认这条原则而已;其实耶和华早已在载于民数记18:31和申命记25:4的摩西律法中宣布过这条原则;现在他更进一步将其应用在基督徒所从事的传道工作之上。
8.在什么时候耶和华不会感觉有义务特别照料我们在物质上的需要?
8 在另一方面,工人若将自己的物质利益置于首位而不符合上帝所订的条件,耶和华便不会觉得有义务特别照顾这人在物质上的需要。他一向以一种普遍的方式照料着全人类的需要。世上有亿万的人将自己的物质利益置于首位而忙于照料自己。他们并不需要耶和华的特别帮助便能够谋得生活的必需品。耶和华并不需要照顾他们。他们已经花出时间和精力自己这样行了。可是耶和华却感觉有义务,同时也应许过,要照料所有像耶稣一样“首先寻求他的国和他的义”的人在物质上的需要。因为将王国的事务置于首位,所有的海外传道员,先驱传道员,区务和环务仆人,以及伯特伯之家里一千多个工作人员,每一个都是耶和华见证人当中受上帝任命的全部时间传道员,都能够满怀感激地证明这件事实。——马太福音6:33。
首先“找出”
9.什么使一个人配得上帝的信息?
9 在耶稣直接给门徒的工作训示中,他描述宣扬好消息的人抵达工作地区时应当怎样行,说:“无论你们进入什么城市或乡村,要找出其中配得的人,然后留在那里直到你们离开的时候。”(马太福音10:11,译自NW)在造就新见证人的工作上第一个步骤便是“找出其中配得的人。”配得什么呢?配得至高者手下的这些仆人留在他们家里而有机会聆听他们解释来自上帝的救恩消息!接受使徒所带来的救恩消息和因为他们是上帝的仆人而慷慨接待他们使这样行的人在上帝和基督眼中配得如此重大的一项权利。关于这些人耶稣曾说:“人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人因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赏赐,人因为义人的名接待义人必得义人所得的赏赐。无论何人因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不能不得赏赐。”——马太福音10:40-42;25:34-40。
10.我们可以怎样找出配得的人?
10 耶稣的命令说:“要找出配得的人。”我们怎样才能找出什么人配听上帝王国的好消息呢?你不能借着看别人的外表而决定。配不配全凭人心中的反应而决定。所以除非你能够知道别人心中想什么,否则你便无法决定他们配不配。我们怎能使别人透露他们心中的思想呢?这件事并不像你起先所想一样困难。其实你每日都这样行。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的心里对天气,最近的新车款式或世界政局怀有什么意见,你只需开始谈论你所拣选的题目便行了,因为通常你会发现这人会开口让你知道他在心里对你所谈及的问题怀有什么感想。同样地,你若想知道某个人是否耶稣吩咐门徒所寻找的配得的人,你必须开始对他谈及上帝,基督耶稣和他的王国,于是你便会发现他心里到底想些什么而知道他是否配听你传道了。找出配得的人的唯一方法便是对别人谈话。
11.为什么使徒不能将宗教视为一件不应该和别人讨论的私事?见证工作所遇到的一种典型反应是什么?
11 和耶稣对于造就见证人的问题所作的训示一致地,使徒和早期基督徒并没有认为一个人所信的宗教是一件不应该和别人讨论的私事。反之他们跟从主耶稣的脚踪对别人谈论他们自己的信仰;因此每当使徒来到一个未有人传过好消息的城市时,他们会到市场和城门口去,因为这是一般人集合起来听消息的地方。在这些地方的人中间使徒们会开始找出配听好消息的人。和别人攀谈然后将话题引到王国之上并非难事,这样他们便可以很快找出配得的人了。使徒行传第17章载有一个典型的例证。保罗在雅典的市场里向人传了一个时期的道之后被人带到战神山上向在该处聚集的哲学家们解释他的道理。当他为耶和华上帝的至尊地位,为基督耶稣,审判日和复活等问题作了一个见证之后,有一个典型的反应发生了:“众人听见从死里复活的话就有讥诮他的,又有人说:‘我们[下次]再听你讲这个罢。’于是保罗从他们当中出去了。但有几个人贴近他,信了主。”记载中最后提及的几个人便是配得的人,他们无疑会邀请使徒到他们家里住,正如哥林多的亚居拉和百基拉邀请保罗到他们家里住一般,也好像路加所提及的吕底亚一样:“她和她一家既领了洗,便求我们说:‘你们若以为我是真信主,请到我家里来住。’于是强留我们。”——使徒行传17:32-34;18:1-3;16:15。
12.基督的门徒当日在从事逐户传道时所用的愿人平安的招呼为什么很适当?他们能够怎样让平安临到一家人?
12 传道的工作不但在公众场所中进行,使徒们同时借着逐户的传道将配得的人找出来,正如耶稣接着指出:“[当你们]进他家里去,要请他的安。那家若配得平安,你们所求的平安就必临到那家;[那家]若不配得,你们所求的平安仍归你们。”(马太福音10:12,13)路加福音10:5告诉我们耶稣要他们用什么话向别人请安:“愿这一家平安。”这是当时一个普通的招呼。它所指的是来自上帝的和平和繁荣;它表示一种愿人得福的祈望。当我们想到使徒所带来的乃是使人通过基督与上帝和好的福音时,这样的招呼无疑是最适当不过的。在知道了探访的目的之后,被探访的人家便需要表明他们是否配见到传道员的好愿望实现在他们身上了。这家人若是配得,使徒便会听从耶稣的训示将好消息向他们详细解释以借此让“他所求的平安临到这家人”。可是用这种方法找出应得的人只是造就一个耶和华见证人的三个大致步骤中的第一个而已。这有如仔细找出可供加工制造的材料一般。
其他的步骤
13.为什么造就见证人的工作同时被称为一件和解的工作?
13 基督的门徒所从事的工作同时称为一件和解的工作。自从亚当夏娃反叛上帝以来,这个世界一直是与上帝为敌的,但是基督的跟从者所带来的好消息却给人有希望通过中保基督耶稣与上帝和好。由于接受耶稣为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保,并且通过他将自己呈献给上帝,这些最早的基督徒得以和上帝修好而建立和睦的关系;借着他们向人所作的招呼他们表示愿同样的和平临到所有配得的人身上。保罗这样解释说:“所以我们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上帝借我们劝你们一般。我们替基督求你们与上帝和好。”他们怀着这样的目的到别人家里去。对一般配得的人说来这乃是一种重大的教育的开始,这种教育会最后把他们带到献身及与上帝完全和解的地步。——哥林多后书5:20。
14.(甲)一个配得的人需要怎样才能与上帝和解?(乙)造就见证人的第二个步骤是什么?这步骤可以怎样实行?
14 与上帝修好的和解需要我们通过基督耶稣将自己献给上帝以遵行他的旨意,而这个步骤乃是对上帝的旨意具有正确认识所产生的结果。正确的认识不能从一次探访便获得;这是需要时间的。为了使配得的人成为耶和华的见证人而与上帝和好,使徒们必须将关于基督和他的王国的真理向他们解释得如此透澈以致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一个深刻恒久的印象,甚至将他们以往的宗教见解,不论是纯粹来自异教或来自腐化的犹太教,都一概克服。他们的目标就是要使这些人对上帝的旨意了解得如此清楚以致他们自愿献身事奉他。这样的一种教育工作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耶稣向传道员指出造就见证人所需要的第二个步骤便是“留在”配得的人家里。(马太福音10:11)传道员若被邀请在配得的人家里住,他自然会留下来用很多时间教导他们。但是即使他并不住在别人家里,他亦可以借着再三地回访他们,用很多时间向他们传道而在这种意义上“留在”别人家里。
15.造就一个见证人还需要什么步骤?造就新见证人的实际是谁?
15 在这件造就见证人的工作上还需要另一个步骤。教师留在配得的人家里或回访他们一段短短的时间是不够的。传道员若想服从上帝的诫命将和平带给配得的人,他就必须在这些人家里经常和他们研读圣经。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使人成为基督的门徒或耶和华的见证人并不是宣扬好消息的传道员本身的力量。虽然我们读到耶稣和使徒保罗“收了”许多门徒,他们却绝没有自己居功。耶稣曾说:“我所说的是在我父那里看见的。”保罗承认上帝是新国家的真正建造者;他将这件事比作一个园丁的工作说:“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唯有上帝叫它长;可见栽种的算不得什么,浇灌的也算不得什么,只有那叫它生长的上帝。……因为我们是与上帝同工的。你们是上帝所耕种的田地。”所以传道员只是上帝用来将他的真理的道德种在配得的人心里的工具而已。因此虽然上帝的仆人接获命令“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他们并不能只对善意的人说自己的话,反之他们必须让耶和华通过他的道圣经而发言,正如耶稣时常都引证圣经一般。他们唯有让上帝通过他的道对配得的人说话,然后这些人才能在他们的脑海中获得深刻的印象;唯有这样行他的道才能被深深地种在他们心中而结出果实。由此可见和配得的人研读圣经乃是耶稣为耶和华造就见证人的生产过程中的第三步。唯有借着圣经研究这个步骤配得的人才能够获致真正的基督徒所享的和平。——约翰福音4:1;使徒行传14:21;约翰福音8:38;哥林多前书3:6-9;马太福音28:19。
16.总话说来,按耶稣所倡导的方法需要怎样才能造就一个见证人?
16 所以这些训示便是耶稣教门徒怎样以逐户传道造就见证人的方法。我们可以见到三个具体的步骤:首先必须借着对别人谈话以找出配得的人;然后必须花时间和他们一起对他们讲道;最后我们必须帮助他们获得献身与上帝和解所带来的和平,而这是必须借着努力研读上帝的道才能达到的。这三个步骤有如一条连环生产线中的各部门一般。若有任何一个步骤未获得适当的注意,产品便会受影响。但是若有适当的资料,并且一切都按着工作的训示而行我们便能够期望制成一件完美的产品。
17.我们有任何更容易和更迅速的方法从事造就见证人的工作吗?在早期基督徒的日子这种方法证明怎样有效?
17 用这种方法造就见证人可能看来是一件悠长而吃力的事;诚然在今日用这种方法需要花相当时间和很多功夫才能产生一个新见证人,但这乃是最好和最快的方法。耶稣自己曾采用这种方法训练他的门徒;在这件事上他无疑是一个专家。我们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耶稣是一个眼光实际的工作者;他所运用的是切合实际的智慧。世上若有一种比较容易和迅速的方法可以帮助他的门徒执行他们的工作,无疑他会告诉他们。他之没有这样行证明并没有更好的方法。借着跟从他的训示,他的门徒造就了数以千计的见证人,而这些见证人的质素是如此优良甚至在今日人一提及“早期的基督徒”这个名词便会想到一种在最猛烈的迫害之下仍然对最崇高的原则保持忠诚的节气。当时他们“使耶路撒冷充满他们的道理,”甚至进而“搅乱天下”;他们影响人类的历史直到今日。这无疑可说是一项教育运动所产生的特出效果,同时对他们所用的方法的效率说来这也是一种良好的反映!同一的方法在二十世纪这个大量生产的时期效率又如何呢?——使徒行传5:2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