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所有的人表现仁慈
1.缺乏慈爱对这个世界和世上的人有什么影响?
现今的世界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世界,因为世上有这么多人完全没有慈爱可言。在这个世界里陌生人所遭遇的时常是冰冷的思疑。恐惧无疑使一般人的仁慈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贪财之心更将剩下来的慈爱也一并扼杀。由于被人视为对谋利的一种阻碍,仁慈时常被无情的手段所代替。所以头脑的精明并不能保证人有一颗仁慈的心。华生华特爵士(Sir Robert Watson-Watt),雷达的主要发明人,曾留意到这件事实说:“我在事业上从一些才气卓越,聪明干练,但却未受过做人的教育的人所受的损害更大。”聪明而没有慈爱使人变成好像,不是耶和华上帝,因为他是一个“有丰盛的慈爱”的神,而是那“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的魔鬼撒但一样。诚然,“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没有慈爱]。”——约拿书4:2;彼得前书5:8;提摩太后书3:1,2。
2.(甲)试将“上帝的儿女”和“魔鬼的儿女”作一比较,并表明他们个别所结的果实。(乙)“上帝的儿女”可以采用不仁慈的手段企图扩展个人或基督徒的权益吗?
2 既然基督徒必须证明自己是至高者的儿女而不是“魔鬼之子,”他在一个“没有慈爱”的世界里应该怎样生活呢?他能够容许自己像这个邪恶的世界一样陷入冷酷不认的泥淖里吗?他能够容许自己试用不仁慈的手段扩展他在商业,私人或基督徒的事务方面的权益吗?绝不能,如果他想证明自己是至高者的儿子的话;正如使徒约翰指出:“从此就显出谁是上帝的儿女,谁是魔鬼的儿女:凡不义的就不属上帝,不爱弟兄的也是如此。”“上帝的儿女”绝不能采用“魔鬼的儿女”所用的种种不仁慈的手段。上帝的儿女不能像“悖逆之子”一样产生腐败的果子,反之他们必须“行事为人…像光明的子女;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义,诚实。”无疑“光明的子女”不能采用不仁慈的方法试图扩展自己的权益或耶和华的权益;反之他们会运用“一切良善。”所以我们之是否仁慈可以表明我们到底是谁的儿女。——使徒行传13:10;约翰一书3:10;以弗所书5:6,8,9。
3,4.基督徒可以怎样向人推荐自己是上帝手下的传道员?
3 仁慈向别人表明我们是否在效法上帝;它能够成为一种推荐人的力量。甚至俗世也承认这件事实,例如有一次一个出名的人物在火车站里不避麻烦地替一个年老的女人携带一个衣箱,当时一个旁观者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一个有脚能行的传道演讲。”在所有的人当中,基督徒最应该成为“有脚能行的传道演讲,”以他们每日的言论和行为推荐自己是上帝手下的传道员。“我们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碍,”使徒保罗写道,“免得这职分被人毁谤,反倒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上帝的用人,就如在许多的忍耐,…廉洁,知识,恒忍,恩慈。”——哥林多后书6:3-6。
4 所以仁慈乃是上帝手下真正的传道员用来推荐自己的“各样的事”之一,借此他们向别人证明他们的确是“光明的子女。”因此他们必须“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上帝无瑕疵的儿女,…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基督徒必须将圣经的真理之光和他们的道德行为向别人显明,由此在一个“毫无慈爱”的邪恶世界里以这种双重的方式像明灯一样发出灿烂的光芒。——腓立比书2:15。
5.耶稣怎样强调善待所有人的重要性?
5 因此基督徒若想向人表明自己是上帝的仆人,他就必须乐意以仁慈对待所有的人。这将他的基督徒弟兄,陌生人,“忘恩的和作恶的,”不错,甚至他的仇敌,都包括在内。主耶稣曾说:“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么?你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么?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路加福音6:35;马太福音5:44-48。
善待陌生人是一种责任
6.保罗怎样强调我们必须善待所有的人?
6 善待所有的人,正如上帝的儿子有力地指出,乃是基督徒的一项责任。耶稣基督的使徒劝勉我们时时将这项责任紧记在心里;保罗写道:“你们务要长存弟兄相爱的心。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由于善待所有的人,亚伯拉罕,罗得和玛挪亚获得多么丰盛的赏赐!他们招待了天使和获得至高者的祝福,因为他们没有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希伯来书13:1,2;创世记18:1-10;19:1-29;士师记13:8-20。
7.今日基督徒怎样善待陌生人?为什么他们从这样行获得很大的快乐?
7 今日的基督徒可以怎样善待陌生的人呢?借着跟从耶稣基督的榜样。他对所有的人都表现仁慈,而他这样行的最重要的方法便是邀请别人领受他所准备的灵粮——关于“天国”的真理。为了扩展上帝的王国的权益,耶稣在每一方面都表现真正的仁慈。从他参加传道工作的开始,他一直以慷慨仁慈的态度对待所有的陌生人以求能够在灵性上帮助他们。当施洗约翰将耶稣介绍给他的两个门徒时,他们开始跟从耶稣,并且问他说:“[你]在那里住?”耶稣回答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他在那里住,这一天便与他同住。”由此可见耶稣的住处是一个慷慨的地方;他将它用来当作帮助别人认识上帝的王国的一项工具。但是耶稣所用的主要方法是到别人的家里,使他们得益而不是向他们恳求帮助;借着到别人家里教导他们认识属天的王国,他向所有的陌生人表现仁慈。因此今日的基督徒不但使他们自己的家成为慷慨的地方,并且愿意到陌生人的家里以求能够在主耶稣所预言的这件伟大的传道工作中尽一份力:“这王国的好消息要传遍为人所居的大地,目的在对万民作一个见证。”今日这件伟大的传道工作正由耶和华见证人在普世推行中;凡是在这件事上有份的人感觉多么快乐!所有善待陌生人在今日便能够带来快乐的奖赏。使徒保罗曾写道:“[要]扶助软弱的人,又当纪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约翰福音1:35-39;马太福音24:14,译自NW;使徒行传20:35。
8.为什么有些人可能感觉不愿对陌生人表现仁慈?但是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怎样?
8 因为今日有许多人缺乏慈爱的品质,有些基督徒可能感觉不很愿意像耶稣和使徒一样将王国的信息带到别人家里。这些人也许觉得,由于一般世人是如此缺乏感恩和仁慈之心,将属灵的东西带给他们简直是太困难了。但是基督徒的心里若怀有真正的仁慈,他便不会不愿将自己所获得的属灵裨益和陌生人分享,不论这些人中间有些事多么缺乏感恩之心。耶和华上帝岂不是甚至对忘恩和邪恶的人也同样善待吗?借着将爱子派到地上来,耶和华对所有的人表现了他的慈爱,“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这是上帝赐给人的额外恩典。基督徒虽然从事宣扬上帝的王国和其他的善工,他们仍然是不完美的;他们不能赚得救恩作为应得的工作酬报。因此耶和华以仁慈对待我们。上帝的仁慈应该多么深深地感动我们效法他!“到了上帝我们救主的恩慈和他向人所诗的慈爱显明的时候,他便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他的怜悯。”既然耶和华立下了如此慈爱的一个榜样,渴望成为至高者的儿子的基督徒怎能拒绝对陌生人表现仁慈呢?——约翰福音3:16;提多书3:4,5。
9.为什么将王国的好消息和陌生人分享是很重要的?别人缺乏慷慨好客的精神会使上帝的传道员感觉灰心吗?
9 一个人若领受了上帝的恩典,但却不愿意将王国的好消息传给陌生人以借此向他们表现仁慈,他便可说是没有仿效天上的父,反之他正让魔鬼使他做着耶和华不愿他做的一件事——不善待陌生人。善待陌生人是上帝对基督徒所订的旨意。因此上帝手下的传道员会很乐意探访陌生人将关于上帝的王国的真理告诉他们,虽然有时他们可能需要通过别人门上的窥孔而这样行。别人缺乏慷慨好客的精神并不能使上帝的传道员感觉灰心;他绝不会因此而停止做仁慈的事。“我们行善不可丧志。”——加拉太书6:9。
10.基督徒怎样向仇敌和逼迫他们的人表现仁慈?这种行径会带来什么有益的结果?
10 基督徒对别人的不仁慈怎样反应可以考验他们对陌生人到底是否怀有真正的仁慈和友爱。当他们受到不仁慈的对待时,他们“不可争竞,只要温温和和的待众人,善于教导,存心忍耐,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或者上帝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提摩太后书2:24,25)基督教的传道员会用仁慈打消别人的仇视:“逼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诅。‘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罗马书12:14,20,21)我们又读到:“被人咒骂,我们就祝福;被人逼迫,我们就忍受;被人毁谤,我们就善劝。”(哥林多前书4:12,13)因此当基督徒被人辱骂时,他不会反唇相讥;反之他会祝福。当被人迫害时,他会忍受一切虐待而不灰心丧气。由于基督徒‘不断祝福逼迫他们的人,’甚至狱卒和监狱的卫兵也曾受感化而接受真理。——使徒行传16:25-34。
善待弟兄
11.在表现仁慈方面该犹立下什么榜样?
11 基督徒不但应该善待陌生人和逼迫他们的人,同时也有权利对他们所不认识的基督徒弟兄表现仁慈。使徒约翰曾写信给他心爱的朋友该犹说:“亲爱的兄弟阿,凡你向恩[陌生的]弟兄所行的,都是忠心的;他们在教会面前证明了你的爱。你若配得过上帝,帮助他们往前行,这就好了;因为他们是为主的名出外,对于外邦人一无所取。所以我们应该接待这样的人,叫我们与他们一同为真理作工。亲爱的弟兄阿,不要效法恶,只要效法善。行善的属乎上帝。”所以基督徒不但借着传道和将上帝的真理告诉别人而表现仁慈,同时也像该犹一样仁慈慷慨地接待别人。该犹所做的是一件忠心的事;约翰对他大为赞赏,因为他仁慈地接待的乃是“陌生人。”向人表现这种仁慈有时可能需要耗费相当金钱,但是该犹却没有因此将他的慷慨打一个折扣。该犹的仁慈为他带来了许多幸福。除了使徒约翰写给他的那封亲切动人的信之外,他还有权利使他的住宅成为哥林多的基督徒小组聚会的地方,并且招待使徒保罗在他家里作客:“那接待我也接待全教会的该犹。”因为富于仁慈和爱心,该犹获得了难以言喻的幸福;关于他的仁慈的证据亦被载在上帝永远长存的圣道里。——约翰三书5-8,11;罗马书16:23。
12,13.关于腓利门和阿尼色弗所表现的仁慈,圣经说些什么?
12 另一个在善待基督徒弟兄方面立下好榜样的人是腓利门。保罗在写给他的信中说:“我祷告的时候提到你,常为你感谢我的上帝,因听说你的爱心并你向主耶稣和众信徒的信心。兄弟阿,我为你的爱心大有快乐,大得安慰,因众信徒的信从你得了畅快。”我们不知道腓利门做了些什么事使圣徒的心畅快,但无疑是某种仁慈的行动。保罗为了腓利门所表现的这种爱心而在祷告中感谢耶和华。——腓利门书4,5,7。
13 阿尼色弗也同样地以体贴的仁慈使保罗的心大为欢畅。他在罗马到处查问保罗的下落;当他找到保罗之后,他显然带了一些食物给他。保罗时常有理由为了阿尼色弗的仁慈而感谢耶和华:“愿主使他在那日得[耶和华]的怜悯。他在以弗所怎样多多的服事我,是你明明知道的。”——提摩太后书1:16-18。
14,15.为什么阿尼色弗,腓利门和该犹是基督徒的好榜样?腓立比人怎样也表现基督徒的精神?
14 阿尼色弗,腓利门和该犹这几个基督徒对于表现仁慈的机会都非常体贴地密切留意,他们绝不错过任何机会;他们并没有对自己的事务如此专注以致忽略了别人的需要。在这方面我们会想到腓立比的信徒。从保罗写给腓立比人的信我们获悉在保罗和当地的基督徒小组之间存有一种亲密同情的联系。事实上保罗写这封信的原因之一便是向腓立比人表达他对他们的仁慈所怀的感激。他们曾好几次在不同的情况之下对保罗表现真实的同情和仁慈,给他物质的援助和口头的鼓励安慰。当保罗在帖撒罗尼迦时,他们曾两次对他有所馈赠,后来当保罗被囚于罗马的时候他们更派以巴弗提将表达他们的爱的一个纪念品送给他。保罗托以巴弗提带回给他们的信表明他在祷告中时常记得他们:
15 “我每逢想念你们,就感谢我的上帝。…我为你们众人有这样的意念原是应当的,因你们常在我心里。”“腓立比人哪,你们也知道我初传福音离了马其顿的时候,论到授受的事,除了你们以外并没有别的教会供给我。就是我在帖撒罗尼迦,你们也一次两次的打发人供给我的需用。…我已经充足,因我从以巴弗提受了你们的馈送,当作极美的香气为上帝所收纳所喜悦的祭物。我的上帝必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立比书1:3,4,7;4:15,16,18,19。
16.谁负责偿还我们对众人所表现的仁慈?
16 腓立比人的这种仁慈是绝不会得不着奖赏的,保罗表明上帝会使他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不论我们所善待的是陌生人抑或基督徒,耶和华上帝会负责偿还我们所表现的仁慈。耶和华的道向我们提出保证说:“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当将你的粮食撒在水面,因为日久必能得着。”“[你们]晓得各人所行的善事…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赏赐。”——箴言19:17;传道书11:1;以弗所书6:8。
仁慈所带来的酬报
17,18.多加所表现的仁慈带来什么意料之外的酬报?
17 所以不论我们所种的是什么,我们所收的也是什么。我们所种的若是仁慈,我们所收的也会是仁慈;“日久必能得着。”由于对所有的人表现仁慈,基督徒时常获得意料不到的酬报。约帕城的多加便是一个例证。“她广行善事,多施周济。地上她患病而死。”该地的门徒听闻当时彼得正在临近的吕大,于是他们打发两个人道彼得那里恳求他说:“快到我们那里去,不要耽延。”当彼得抵达约帕之后,“便有人领他上楼众寡妇都站在彼得旁边哭,拿多加与她们同在时所做的里衣外衣给他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想象到当时的情景:一群寡妇因为失去了一个心爱的朋友而哀哭着,每个人都拿着表明多加的仁慈的证据向使徒申说她们个别从多加所获得的恩惠。我们都知道后来有什么事发生:彼得叫所有的人都出去,于是跪下向耶和华祷告靠。“她就睁开眼睛,见了彼得便坐起来。彼得伸手扶她起来,叫众圣徒和寡妇进去,把多加活活的交给他们。”——使徒行传9:36-41。
18 这是一项多么意料不到的酬报!她竟得以从死里复活!这是圣经所载由使徒施行的第一个复活奇迹,而这项奇迹可说是由仁慈所促成的。多加若不是如此富于慈爱,谁能说这件奇迹仍然会发生呢?当时得益的不仅限于多加和众寡妇,而且由于这件事为真理作了一个有力的见证,以致“有许多人信了主。”——使徒行传9:42。
19.关于粗暴无情的人,上帝所订的律则是什么?有什么例证可以表明这点?
19 不肯对所有的人表现仁慈的人其实错过了许多幸福。“仁慈的人善待自己”这句话诚然不错,同样真确地,“残忍的人扰害己身。”(箴言11:17)这是上帝所订的律则。亚比该和拿八的例将这点表明得很清楚。亚比该“是个聪明俊美的妇人,拿八为人刚愎凶恶。”大卫曾恩待过拿八,有一天他派人向拿八索取一点粮食,说:“求你随手取点赐予仆人和你儿子大卫。”可是残忍无情,吝啬小气的拿八却“辱骂他们。”这使大卫感觉非常愤怒;他于是配起剑来带领手下的人决定对拿八施行报复。拿八的妻子亚比该在半路上截住大卫,带给他“二百饼,两皮袋酒,五只收拾好的羊,五细亚烘好了的穗子,一百葡萄饼,二百无花果饼。”亚比该在她所作的恳切陈情众充分反映出她的仁慈和悟性,结果劝服了大卫不要妄犯流血的罪。至于拿八,圣经告诉我们“耶和华击打拿八,他就死了。”大卫意识到拿八从耶和华受到了应得的惩罚。“大卫听见拿八死了,就说:‘应当称颂耶和华,因他伸了拿八羞辱我的冤,…使拿八的恶归到拿八的头上。’”至于仁慈聪慧的亚比该,她获得了一项出乎意料之外的酬报:“大卫打发人去与亚比该说要娶她为妻。”——撒母耳记上25:3,8,14,18,38,39。
20.为什么卑鄙无情的人必定会受到应得的报应?
20 我们会从耶和华获得我们应得的酬报。不仁慈必定会带来报应,正如仁慈亦必定会带来报应一般。小气无情的人不但得不着向人表现仁慈所带来的幸福,反而只会——甚至在好几方面——“扰害己身。”残忍无情的人若看来没有从人受到任何报应或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对身体有害的情绪所影响,他仍然不能逃过准确的记录者耶和华所施的报应。保罗宣布说:“那行不义的必受不义的报应,主并不偏待人。”在另一方面,“追求公义仁慈的,就寻得生命,公义和尊荣。”——歌罗西书3:25;箴言21:21。
21.上帝反对什么?但什么是基督徒的精神?
21 我们有多么充分的证据表明不仁慈——包括卑鄙,粗暴,吝啬,小气和自私等——都是上帝所反对的!基督徒的精神是和温柔,同情,坚忍慷慨,大量等美德一致的。基督徒的“量器”绝不会短少欠缺,反而可能满至溢出。耶稣曾说:“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倒在你们怀里。因为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路加福音6:38。
22.基督徒应该怎样将仁慈施舍出去?结果会如何?
22 所以让我们将仁慈大量地施舍出去。当基督徒借着教导别人认识王国的真理而向陌生人行善时,他们有机会将大量的时间贡献出来以表现他们的慷慨。我们若其实有大量的时间,但却只肯抽出很少的一部份从事宣扬王国的工作,我们便会使自己失去许多福乐:“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对所有的人慷慨地表现仁慈会带来丰盛的赏赐和意料之外的幸福——不错,这样你便能够证明自己是“天父的儿子。”——哥林多后书9:6;马太福音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