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62 4/15 253-256页
  • 追求我一生的目标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追求我一生的目标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2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事业的选择
  • 在马来亚从事先驱传道工作
  • 在禁令之下工作
  • 在澳洲服务
  • 回到星加坡
  • 槟榔屿的工作扩展
  • 无穷的权利
  • “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3年
  • 新加坡——黯然失色的亚洲宝石
    警醒!1997年
  • 遵行上帝的旨意,一生充满喜乐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8年
  • 追求我一生的目标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1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2年
《守》62 4/15 253-256页

追求我一生的目标

由威克(A.E. Wicke)君自述

“我拿什么报答耶和华向我所赐的一切厚恩?”(诗篇116:12)当我在马来亚槟榔屿(Penang)舒适的海外传道员之家里坐在我的书桌前回忆在我一生中所发生的事时,我也在问着自己这个问题。我的一生的确可说是一段忙碌的岁月,它将我带到许多不同的地方和为我带来许多不配得的恩典和权利。我感觉多么庆幸我在仍然年青力壮的时候便将全部时间用来事奉耶和华和以此作为我一生的目标!让我来告诉你我怎会作了一个影响如此久远的决定。

早在1930年当我廿岁的时候,我头一次遇到耶和华的见证人。我那敬畏上帝的双亲将我养育成为一个路德会的教友,并且在我的心中养成了一种对圣经的爱好和尊重,不过在那时我并没有对任何宗教感到特别的兴趣。一日我的一个朋友邀请我到澳洲雪梨城中的一间戏院去听卢述福法官所作的一个录音演讲。当我们在等待演讲开始的时候,一个热心的圣经研究者把一份《守望台》杂志放入我手里,其中所登载的一篇文章题名为“基督临在的通告。”我必须承认这篇文章使我发生了偏见,结果使我连带对那次的演讲也不欣赏。我们怎么可能说基督已经临在了呢?我的朋友极力劝我保持开明的态度,并且阅读一下“创造”这本书以作一番公正无偏的考查。不久我便完全相信这确实是真理了。于是我立刻开始和一个研经班小组取得联络,并且经常参加小组所举行的聚会以借此加深我对真理的了解。

我对宗教突然深感兴趣使我的家人大为惊讶。我的父亲深信我走入了歧途,因此给了我无数的小册子和传单阅读。可是我愈仔细查考这些用来“暴露”我们信仰错误的宣传品,我对真理的信心反愈坚强。

事业的选择

然而我还有另一种主要的兴趣。我那时正在攻读音乐,一心盼望成为一个著名的作曲家和乐队指挥。1931年我获得机会回到我的出生地点,德国的慕尼黑(Munich),进一步研究音乐。在那里我深深地沉醉在音乐的活动中,但我并没有忘记参加当地耶和华见证人的聚会和传道工作,并且从该地小组中精力充沛的组务仆人约翰·苛尔保(Johann Koelbl)获得许多宝贵的忠告。我愈来愈感到自己在两种不同的爱之间挣扎:对音乐的爱和对真理的爱。一位来探访当地小组的弟兄所作的一篇令人感动的演说终于打开了我的心眼。他清楚地指出今日有两个互相抵触的世界,撒但那将届末日的旧世界和耶和华所立的君王基督耶稣统治下的新世界。我的世俗野心会把我领到何处呢?“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马太福音16:26)这个选择实际上是多么的简单明白。就在那倾刻之间我下了决心要献身事奉耶和华,并且决定以全部时间的传道事业作为我一生所追求的目标。

不久我接获守望台社的邀请到澳洲的分社办事处服务,于是便启程返回澳洲,由此凭着耶和华的恩典得以逃过几个月后临到德国的弟兄们身上的残酷迫害。自1932年11月起,我在耶和华的组织中以全部时间为他服务的事业开始了。在随后的四年中我在分社办事处担任过各种不同的职务,生活很有趣味。后来在1937年我被派往社方在星加坡的书籍供应站服务,并且在这个居民的种族和宗教均颇复杂的大城市作见证。——一件极富趣味的工作。在这段服务期间我不但有机会访问马来亚半岛上的许多城镇,并且也有机会访问印度,缅甸和印尼。

在马来亚从事先驱传道工作

1939年我决定结婚。社方派了另一位弟兄顶替我在分社办事处的职位,于是我首次加入了先驱传道员的行列。我的工作顺利吗?开始的时候我到分社之北大约五百哩的槟榔屿和一位德籍先驱传道员古特·格鲁巴(Kurt Gruber)一同工作。在社方舒适和设备齐全的宿舍住惯了之后,先驱传道员的生活看来比较辛苦一点。你需要住在窄小而缺乏现代设备的中国式旅馆里,忍受着各种不愉快的臭味和噪杂声,并且在热带的气温下整天挥汗如雨。每日我们出外传道碰到许多不同种族的人——中国人、印度人、马来亚人、欧亚混血儿,欧籍人士等等,他们很高兴聆听王国的信息和接受讲解这信息的书籍。我们时常受到他们殷勤的款待;这些喜乐盖过了种种不如意的琐事。同时我体验到一种更大的自由和责任感,意识到上帝既已将这个区域交托给我,我便有责任要使其中所有的人不论贫富贵贱,种族,宗教都有机会听到王国的信息。这种体会帮助我认识先驱传道工作是多么重大的一种特权。

当我在先驱传道工作方面安顿下来之后,我于是作安排让我的未婚妻和我会合。她亦曾以全部时间事奉上帝多年,我深信她必定会喜欢在马来亚从事先驱传道工作。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几天之后抵达星加坡。我们一起有系统地逐一将我们的区域做遍。我们学会足够的马来语可以对一些不懂英语的人作一个简短的见证,借此分派了数千本书籍。

在禁令之下工作

时间很快地过去。1941年一月传来了传道工作在澳洲被禁的消息。几乎同时地,星加坡政府下令禁止我们的出版物入口,随后不久马来亚联邦亦采取同样的措施。当时我们住在一个小城镇里。一天晚上我们回家得很迟,抵家时我们发现有一个警官在等待着我们要没收我们的圣经书籍。在随后的一段短期间中我们继续在较南的地区中工作,直至禁令在整个联邦内实施为止。到那时我们只好回到星加坡去。

我们继续只用圣经来向人传道。但不久之后政府却要我们离境。我们想设法转到印度、缅甸、暹罗、香港、爪哇或菲律宾去,但结果都徒然,于是在1941年的七月,我们只好怏怏地乘船回到澳洲,当时我们并没有想到由此逃过了仅五个月之后日军的南侵。

1943年有几位负重责的弟兄被放逐到不同的乡镇里受软禁和监视。我被限制不可离开新南威尔斯省(New South Wales)的泰雷城(Taree)。不久我的妻子与我会合,于是我们一同在这个小城里从事先驱传道工作,找到一些对真理感兴趣的人和设立了好些家庭圣经研究班。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些人当中有几个成为传道员,有一家三个人后来甚至加入了先驱传道员的行列。不久之后我们在高等法院胜诉,禁令遂被撤消了。

在澳洲服务

首先我们在社方的分社办事处协助将澳洲的传道工作重新组织起来,数月之后我们被派往新南威尔斯省的杜宝(Dubbo)城作特别先驱传道员。在这里我们必须与炎热的气温,狂风刮起的沙尘和大群的蚊蝇,以及时而骤来的寒流与暴雨斗争。除了在城镇中工作之外,我们并且踏着载满留声机、唱片和书籍的自行车逐一探访四周僻远的农场和牧羊站。这是很吃力费劲的工作,但是耶和华以许多令人振奋的经验祝福我们,我们亦得以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细小的王国聚会所,我相信直到今日他们仍然用着这个聚会所。我们的下一个工作地区是新南威尔斯省的哇加城(Wagga),我们在那里居留了大约十八个月,使该地的小组成为更加壮大稳固。

1947年社方在雪梨举行了一次可纪念的大会,那时正值诺尔弟兄首次访澳,在大会里我们有机会申请到基列入学。此后不久我们被派往维多利亚省担任环务工作。我们对这些更大的工作权利是多么感激,虽然我们时常感到自己的不配!九个月之后我们接到邀请我们到基列第十一期入学的通知,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一天!

回到星加坡

我们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吗?很适切地,我们接到一位亲戚来信用腓立比书4:13的经文鼓励我们:“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不是靠着我们自己的力量而是凭着耶和华的帮助和恩典,我们才能成功。基列的确是一段令人永远不能忘怀的经历。我们喜爱其中的每一分钟,并且深切地体会到我们所获得的良好训练,忠告和训示。毕业的日子转瞬即已来到。我们会被派到哪里去呢?回到星加坡!我们真高兴。毕业后我们在美丽如画的加罗拉多州从事了四个月的环务工作,然后和其他四个同学一起启程前往星加坡;经过一段漫长却极有趣的旅程之后,我们终于在1949年三月抵达目的地。我们受到在当地服务的两位加拿大籍海外传道员的热烈欢迎。

住宿在当时是一个难题,但社方终于找到了一个舒适的住所,我们遂安居下来建立了一个海外传道员之家。我们很快便设立了许多家庭圣经研究班。这件事并不困难,特别是在一般受过教育的中国和印度青年中间更很容易作这种安排。不久其中有些开始参加聚会和出外传道了,当地的小组遂开始扩增。这和十年前的工作情形多么不同!如今我们稳打稳扎地做着播种和浇灌的工作。开始时真理的种子似乎生长得很迅速;但随后我们发现许多“幼苗”需要长期的小心培植才能够成熟结果。有些人在一段时期中看来进步得很快,甚至开始参加户外的传道工作,但不久之后便退回旧世界中,而令我们大感失望。由此我们学到忍耐和恒心的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使工作逐渐向前进步。当我亲眼看着最初和我研究圣经的人当中一个信奉佛教而原本对圣经一无所知的中国青年变成一个勤奋的圣经研究者,继续进步而开始参加聚会和传道活动,最后更逐渐长成为一个成熟的弟兄时,我心中的快慰是多么难以言喻!今日他正在星加坡的小组担任监督的职任。

槟榔屿的工作扩展

1955年当我们刚从澳洲探访归来之后不久,我们接获一项令我们惊喜交集的工作任务,那便是被派往美丽的槟榔屿服务。该地有两位生长在佛教家庭中的中国女学生仅仅借着阅读《真理能使你自由》这本书对真理获得了相当的了解,她们向我们发出“马其顿”的求助讯号。她们极需指导和训练,而我们很庆幸获得这个快乐的权利。我们在当地建立了一个小组,我被委任为监督。我们开始从事经常的传道活动,所有的聚会则在一间规模甚小的私立学校里举行;直到一年后我们才搬入一间海外传道员之家居住,并且设立了一个王国聚会所作为该地神治活动的推进中心。

我们发觉槟榔屿的居民非常保守和深受佛教及其他传统习俗的束缚。但是尤其在较年青的一代中我们仍可以找到许多愿意研究圣经的人。最大的困难是把真理不但灌输入他们的脑海中,同时也将其深印在他们的心上。许多看来颇有希望的人在后来却令我们失望。然而也有一些变成活跃的见证人而将自己呈献给耶和华,其中包括以上所提及的两个女孩子。她们在完成学业之后,便开始以先驱传道员的身份追求她们一生的目标。我们满心欣喜地看到她们被邀请到基列的第卅一期受训。不但如此,由于弟兄们的慷慨,我们得以在1958年七月廿七日在纽约杨基运动场那令人永不能忘怀的国际大会中亲眼看到她们毕业;这使我们的喜乐之杯为之满溢。我可以顺便提及直到那时候为止,我们所参加过的大会中只有少数是超过七千人以上的。但这时我们却发现自己置身于超过廿五万人的大批群众之中。我们实在难以形容我们当时的感觉和我们对耶和华赐给我们的一切恩典所怀的深切感激。

我们在返回马来亚的途中绕经欧洲。我们在所到的每一处都受到当地新世界社会里的弟兄们的热烈欢迎。成为这个奇妙的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何等的幸福!在慕尼黑我们受到当年引导我开始追求我一生的目标而现今仍旧精力充沛的苛尔保弟兄款待。这是我们在隔别了廿六年之后的第一次欢聚。

无穷的权利

在以全部时间事奉耶和华的工作中,我们所享的权利似乎是永无休止的。我刚返抵槟榔屿便接到了区务仆人的委任书。因此在过去的十八个月中,在我通常从事的海外传道工作中时常穿插一些在马来亚和星加坡各地的环务大会服务的机会,有一个月的时间我更需要到婆罗洲探视分布于该地的弟兄和善意人士,他们当中有些已有好几年未和组织发生过接触。

槟榔屿的小组正逐渐在灵性成熟和在数目方面增长。尤其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在此工作的四年间,另外有七个弟兄亦跟随我们的榜样以先驱传道工作为他们一生的事业。

如今回顾前事,我几乎不能相信自己参加全部时间事奉上帝的工作至今已有廿八年了。这段时期是如此充塞着神治的活动以致这些年月都像过眼的烟云一般在瞬息间逝去。固然在这件工作上我们需要花许多心血劳力和负起很多的责任。有时亦会有不如意和不顺利的事为我们带来考验。但是我们可以为腓立比书4:13的真实性作证。我们已学会了仰望耶和华和倚靠他。从来没有一分钟我曾为放弃一切世俗的野心而感觉后悔。我们从事奉新世界的君王所得的喜乐与幸福远超过这个旧世界所能贡献的任何利益。我们在马来亚至今已有十五年,这里已成为我们的家乡。我们热爱海外的传道工作,也喜爱我们的工作地区。我们挚诚的愿望乃是继续为耶和华所用,在这块田地上扩展他那快乐,和平而团结的大家庭。

你是一个已献了身给耶和华,但却未能决定终身事业的青年吗?让我热切地劝告你选择先驱传道工作为你一生的目标,在洗雪耶和华的圣名的工作上追求更大的权利。至于我自己,“我拿什么报答耶和华向我所赐的一切厚恩呢?”我愿和诗篇的作者同声回答说:“我要以感谢为祭献给你,又要求告耶和华的名。我要在他众民面前……向耶和华还我的愿。”——诗篇116:12,17,18。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