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63 1/15 63-64页
  • 读者来函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读者来函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3年
  • 相似资料
  • 以撒
    洞悉圣经(下册)
  • 信心的考验
    大家一起学圣经
  • 上帝试验亚伯拉罕的信心
    我的圣经故事书
  • 上帝爱人类的最大明证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9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3年
《守》63 1/15 63-64页

读者来函

● 马太福音8:11提及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在天国里,而马太福音11:11却表明甚至施洗约翰亦不会在天国里,我们可以怎样使这两节经文一致呢?

在希伯来书11:8-19我们读到:“亚伯拉罕因着信……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经营所建造的。……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属于]天上的。所以上帝被称为他们的上帝,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豫备了一座城。亚伯拉罕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他[认]为上帝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他也仿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

亚伯拉罕怎样期望从死中得回以撒呢?在天上作一个灵体吗?不然,他期望他在地上作一个人。他结果以一种象征性的方式在地上从死中得回了他的儿子。因此亚伯拉罕并没有盼望任何属灵和属天的复活使他能在天上与天使同处,亦没有期望以撒获得这种属灵的复活而与他在天上会合。

当亚伯拉罕从迦勒底的吾珥迁出之后,他已不想再回到那城去了。他和他的儿子以撒和孙子雅各均希望获得一个较好的地方,一个属于天上的城。一个城市政府,换句话说,即上帝所豫备而亚伯拉罕的后裔会注定成为其中的君王的那个政府或城市。这便是“上帝的王国”或“属天的王国。”这两个名词所指的其实是一件东西,因为“属天的”乃是指上帝而言。在属天的王国或上帝的王国统治之下,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都盼望在地上生活。

在公元30年耶稣告诉尼哥底母说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都不在天上。(约翰福音3:13)三年后,在公元33年的五旬节那天,使徒彼得说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的后代,大卫王亦没有升到天上,因此并不在任何属天的王国或上帝的王国里。(使徒行传2:34)彼得说这话乃是在耶稣于治好一个罗马百夫长时(马太福音8:11)所说关于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话以后。

因此这三位族长都不可能与主耶稣基督同作王国的承继者。他们都是他的祖先,比他早了一千七百多年。

由此可见耶稣在马太福音8:11所说关于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话乃是象征性的。在亚伯拉罕将他的儿子以撒献上一事上,亚伯拉罕代表耶和华上帝,以撒则代表上帝那被献作赎罪祭的独生子耶稣基督。因此雅各代表属灵的基督教会和“天国”的份子;因为正如教会通过耶稣基督而获得生命,雅各亦通过以撒从亚伯拉罕获得生命。从这观点看来,耶稣在比喻中所讲到的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乃是代表伟大的神治政府,在其中耶和华是伟大的神皇,耶稣基督是他所膏的君王,由144,000个忠心得胜的份子构成的基督教会则是在王国中与基督同作子嗣的基督肢体。

当基督的教会在五旬节成立时,其中受圣灵所膏的份子成为与基督一同承受王国的子嗣,而得以在天国里占一席地位;他们得以在天国属灵的餐席上与更大的亚伯拉罕和更大的以撒一同相处。血统上或肉体上的犹太人一向自称为“王国之子,”意即自认为上帝的王国未来的份子。从五旬节起他们见到这项神治制度的开始与逐渐发展,但是由于他们对基督缺乏信心,他们未能进入其中。所以耶稣说(马太福音8:12):“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为了这缘故,上帝需要将许多外邦人(非犹太人),例如信心大到使耶稣行奇迹将其仆人医好的罗马百夫长,“从东从西,”从全世界各地召来使他们献身受浸而成为基督徒。如此他们便能够补足王国阶级的数目。由于忠心至死,这些皈依基督教的外邦信徒得以复活成为灵体到天上与耶和华上帝和耶稣基督“在天国里”一同坐席。

当我们对这节经文获得如此的暸解时,马太福音8:11便与耶稣在马太福音11:11所说的话没有冲突之处了:“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然而天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既然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并不比约翰更大,他们不会实际地在天国里。耶稣只是用他们来比喻那些实际会在其中的人而已。

● 基督徒对于民防工作及原子尘避难室应持有什么态度?——美国J.W.君问。

基督徒遵守一切与上帝的律法没有冲突的国家法律。参加防空演习虽受某些非战主义的团体所反对,其实并不违反上帝任何的律法;要求屋主建造一间原子尘避难室的市政府规定亦然。既然在这一类事上与政府合作并不需要基督徒支持政府或拿起武器,因此亦不会违反基督徒的中立立场。这种措施的目的只在保存人民的生命而已,因此基督徒可以安全地遵守。不过在这方面超出法律以外的要求则基督徒不必感觉有义务遵守。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