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在教会信条中的发展
大概今日大部份上教堂的人都相信三位一体是耶稣基督和他的使徒所倡导的教义。可是华雪本·鹤健士教授在他的著作《宗教的起源和进化》第336页说:“对耶稣和保罗来说,三位一体显然是陌生的;无论如何,他们并没有提及它。”他们绝没有订出任何倡导三位一体的信条。
事实上“三位一体”这词在圣经里甚至一次也没有出现过。诸如“父、子、圣灵,合为一神”及“与父属同一本质”等词均不见于圣经。相反地圣经说基督是‘上帝创造之始,’又说“上帝是基督的头。”(启示录3:14;哥林多前书11:3)所以《新天主教百科全书》论及三位一体说:“正如我们所知,它并非直接是天主的道。”——第14卷,304页。
早期教会人士对此一无所知
“三合一的上帝”这种观念亦不是在耶稣和使徒去世之后便立即形成的。圣公会的教会历史系教授詹姆士·亚瑟·茂拉也承认这点,他曾道:“三位一体这个在教义之缺乏明确的解释反映出第二世纪的神学思想。大约在公元一百五十年写作的朱斯丁·马特尔在他的著作中强调子在降世为人之前已经存在,但是在与父的关系上则说他居于‘第二位’”——《信条与忠诚》,第9页。
甚至到第二世纪末,著名的教会人物伊利尼亚斯仍说基督是次于上帝而不是与上帝相等的。——请参阅《伊利尼亚斯驳斥异端》,第二册,第28章第8节。
所以早期的教会人士根本对三位一体的观念一无所知。事实上,大约在基督死后四百年或甚至更久之后,‘三合一神的’观念才终于被人正式制定出来和介绍入教会里。
《使徒信经》
也许有人提出异议说,“但是《使徒信经》岂非由使徒们自己订出来的吗?这个信条岂不是倡导三位三体吗?”
许多世纪以来教会一直教人相信这个信条是由十二使徒写的,结果许多人都对此深信不疑。其实证据表明所谓的“使徒信经”其实是由使徒去世数百年之后的人所订出来的!
《基督教国的信仰》,盖利薛所编的一本关于信条和信仰的参考书说:“非但不是由使徒亲自写成,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以他们的头衔为名的信条是在他们去世五百年之后才出现的。”现在且让我们看看以下列出的,使徒信经》:
“我相信全能的父上帝,天地的创造者,并相信他的独生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他由圣灵所孕育;由处女马利亚所生;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苦,被钉在十字架上,死去和被埋;他下到地狱,第三日从死里复活,升上天堂,坐在全能的父上帝的右手边;他会自此来到审判活人和死人。我相信圣灵,圣教会和圣徒的圣餐;罪孽得赦;身体复活和永生。阿们。”a
你可以见到以上并没有说上帝、耶稣基督和圣灵是“一个上帝。”可是,当《使徒信经》被正式制定之际,关于基督的本质的问题引起了一场大争论。他与上帝的关系究竟如何呢?耶稣低于上帝而与上帝有别,抑或耶稣就是上帝呢?
《尼斯信条》
到第四世纪,有些教会人士,包括年青的副主教阿达拿西在内,主张耶稣和上帝是一位和同一个体。在另一方面有些人,例如阿莱亚斯长老,则谨守圣经的见解认为耶稣是由上帝所造和低于父的。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小亚细亚的尼斯地方召开教会会议以图决定这些问题。在这次会议中,信奉异教的君士坦丁偏袒阿达拿西一派。结果阿莱亚斯的见解虽然完全以圣经为根据,却被宣布为异端邪说。
于是他们雕琢辞句、斟酌字眼而订出一套信条,以此作为工具与那些主张基督有一个开始和不是与天父具有同样本质的人对抗。《尼斯信条》原本的形式显然是为了抨击阿莱亚斯的立场而写成的。它以这项宣布(后来被人从这信条上删去)作为结束:
“但是若有人说他曾一度不存在;或在被生之前不存在;或说他从没有生命的东西造成;或断言上帝的儿子属于其他任何本质或本体,是被造或可变或不定的,这种人便要受天主和使徒的教会所咒诅。”
同时值得注意的一件事实是,在尼斯草拟的这条原本的信条并没有给予圣灵任何个性。可是后来的附加部份(据云是在公元381年的君士坦丁堡会议拟成的)却有如此行。这条于公元325年在尼斯草拟的信条与其后来修改的部份遂成为历史上所谓的《尼斯信经》。其文如下:
“我相信一位天主,全能的天父,天地和所有显形及隐形事物的创造者:相信一位主耶稣基督天主的独生子,在各世界未有之先由他天父所生;神之神,光之光,真神之真神,被生而非被造,与天父属同一本质;万物借他而造:他为我们人类和为了拯救我们从天上来到世间,由处女马利亚的圣灵降生为人,同时为我们在本丢·彼拉多手下被钉十字架,受苦和被埋;按照圣经在第三日复话,升上天堂坐在天父右边,他会带者荣耀复临以审判活人和死人,他的国永无穷极。我相信主圣灵,生命的赐予者,他从天父和子生出,与天父和子一同受崇拜和荣耀,被先知所讲论,我相信天主和使徒的教会。我承认为赦罪而作的一说;我盼望死人复活和来世的生命,阿们。”
仔细读过《尼斯信条》之后,颇有趣地,我们留意到这个信条仍没有为三位一体作一个完满的定义。它主张天父和子属于同一本质,圣灵被称为“主和生命的赐予者,”但是它并没有说这三者是“一位天主。”可是教会人士还会进一步地‘雕琢词句和斟酌字眼。’
《阿达拿西信条》
直至《阿达拿西信条》出现才终于为三位一体作下定义。你还记得阿达拿西就是提倡《尼西亚信条》所含的主张最力的年青副主教。这个以他为名的信条是由他亲自撰写的吗?
许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这样相信,但是这已证明完全不确了。《基督教国的信仰》一书在第61页说:“在十七世纪,荷兰学者霍士已指出这个信条并非由阿达拿西所写。内在的证据证实这项文献可能是在公元381至428年之间写成的。”
可是并没有任何肯确的证据证明这个信条是在这么早的日期写成的。事实上,直到几百年后才有人将其完整的形式引用出来!因此约翰·慕文德在论及这信条的著作时坦率地说:“当它出现时,阿达拿西已死去五百年了。”(《我们相信》,第118页)请留意《阿达拿西信条》怎样为三位一体下一定义:
“……我们崇拜三位一体的天主,三位团结一体;个体不混淆,本质不分开。因为只有一位父,另一是子,另一是圣灵。但是父、子、圣灵的神性是全然合一的:荣耀相等,庄严相等,父是这样,子是这样,圣灵亦是这样。父非受造,子非受造,圣灵亦非受造,父是不能了解的,子是不能了解的,圣灵亦不能了解。父是永恒的,子是永恒的,圣灵亦是永恒的。然而没有三位永恒的个体,只有一位永恒的个体。没有三个无法了解的个体,亦没有三个非受造的个体;反之只有一个非受造和一个无法了解的个体。
“所以同样地父是全能的,子是全能的,圣灵亦是全能的。然而没有三位全能者,只有一位全能者。所以父是天主,子是天主,圣灵亦是天主。然而没有三位天主,只有一位天主。所以同样地父是主,子是主,圣灵也是主。然而没有三位主,只有一位主。正如基督的真理使我们不得不承认各个体本身是神和主,同样地天主教禁止我们说有三位神和三位主。
“父不是受造的,没有被创造,亦没有被生,子单独是出自父的,不是受造,亦非被创造,而是被生的。圣灵是出自父和子的;不是被造,不是被创造,也不是被生,而是发出的。所以有一个父,而不是三个父;一个子而不是三个子;一个圣灵而不是三个圣灵。在这三位一体中,没有一个在另一个之先或之后;没有一个比另一个较大或较小。民之三位一同是永恒和相等的。所以在万物中,如上所述,三位一体和一种三位是受人崇拜的。因此凡是得救的人都必须对三位一体具有这样的了解。……”
因此,在耶稣基督死后许多百年,三位一体教义才正式制订。正如神学家利莱·诺克斯说,人们“雕琢辞句,斟酌字眼,直至他们为三位一体三‘位’之间的关系立下定义,使他们最后可以说,‘除非你相信这教义,否则你便不是一个真正的信徒。’”
这样,现在大部份教会对上帝的观念才获得一个正式的界说。
普遍的接受
可是,也许你并不相信你的教会真正赞成这些信条。诚然,教会现在的倾向是甚至不再试图将关于上帝的这种令人惑乱的观念教导他们的教友。但是这并不意味到各教会反对这些信条。相反地,差不多所有的教会仍然墨守他们对上帝的这种混淆观念。
《天主教百科全书》在“三位一体”的标题下所说的话清楚地表明罗马天主教教会仍然支持这个道理。它引证阿达拿西信条的一部份之后,说:“这个道理是教会所倡导的。”
英国教会也赞同《使徒信经》,《尼斯信条》和《阿达拿西信条》。基督新教的圣公会亦然;它解释它绝对无意偏离英国教会……在教义上的任何主要之点。”
路得会也接受这些信条。美国路得会的会章第二款第四节说:“本教会接受使徒、信经,尼斯和阿达拿西的信条为教会信仰的真实宣言。”基督联合教会的会章亦同样地说:“本教会接受古代信条所表达的教会信仰。……
长老会赞同尼斯信条,美以美会的各大宗派亦然。这些教派均正式支持三位一体的观念。虽然浸信会的各派别通常不同意信条,美国浸信会联会的副秘书长却论及《阿达拿西信条》说:“我确信大部份的美国浸信会信徒都会大致同意它的内容。”
诚然,基督教国的某些教会可能不正式同意任何信条,但是大部份都主张三位一体的教义。例如约翰·慕艾德在他所著的《我们相信》一书中论及《阿达拿西信条》,说:“它那确立的定义继续为基督新教所接纳而成多或少地视之为正统信仰的标准。”
一种不符合圣经的观念
可是上帝的道却直接反对这种‘三位合一的上帝’的观念,圣经说上帝是“永世的君王,”是无始无终的。(提摩太前书1:17;诗篇90:2)但是圣经说耶稣并不像天父一般无始无终,反之他是‘上帝创造之始。’(启示录3:14)进一步表现耶稣和上帝不是同一个体,也不是同样或同等的证据是耶稣从死里复活之后,“上帝将他升为至高。”(腓立比书2:9)耶稣在被擢升之前若是和上帝同等的,他便无法被升至更高了,因为这会使他甚至高于上帝。我们可以多么清楚地看出三位一体绝不是第一世纪的基督教所倡导的教义!
圣经的道理是很明确的。耶和华是“创造万物”的全能上帝。(启示录4:11)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而非全能的上帝本身。(路加福音1:35)圣灵并不是一个生物而是可以充满人体的上帝动力。(使徒行传2:4)既然各教会显然没有以这些圣经真理教人,你若想取悦你的造物主就必须完全脱离这些宗教组织。——启示录18:4。
[脚注]
a 本文刊出之信条录自麦克凌托与史特朗合编的《百科全书》第二卷,第559-563页。
[第85页的图片]
信奉异教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公元325年于尼斯召开教会会议,他左右会议采纳了含有三位一体的教义的尼斯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