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75 12/1 707-710页
  • 盈千累万的人已脱离教会——你应该同样行吗?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盈千累万的人已脱离教会——你应该同样行吗?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5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教友与上教堂的人数目日减
  • 他们为什么离开?
  • “个人的”宗教是答案吗?
  • 他们寻得真正的基督教
  • 德国各教会遭遇困难
    警醒!1972
  • 圣灵的标记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1年
  • 他们怎样论及自己的教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1年
  • 宗教的现状如何?
    警醒!1974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5年
《守》75 12/1 707-710页

盈千累万的人已脱离教会——你应该同样行吗?

基督教国的各教会几乎有十亿教友。近年来某些教会的人数迅速增长。1975年《美国的宗教》一书表示,目前有百分之三十一的美国人认为宗教势力渐长。在1910年持有此观点的人仅百分之十四而已。

这本刊物表示,“然而,在同一时间大部分人(百分之五十六)则认为宗教势力渐消。”你若稍微检讨一下大多数基督教国教会会友的态度和行为,便会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实:数以百万计的教友并不参加宗教礼拜或教会其他活动。他们的名字也许仍记录在教友名册上;虽然他们没有正式脱离教会,却等于有名无实了,请想想:

教友与上教堂的人数目日减

过去五年来美国的联合循道会每年约损失150,000个教友。在1970年代。美国其他某些基督新教团体损失了数以万计的教友。整个世界都出现同样的倾向。西德的一些城市登记员报导说,要登记取消教会会籍的人多到实际要大摆长龙,弄得他们忙个不了。1975年《大英年鉴》所刊登的数字与1974年及1973年版的数字比较透露全世界的天主教,东方正教及基督新教教友,仅于两年内数目下降了80,041,050个。

除了直接的损失之外,近年来基督教国各教会新教友越来越少。上教堂的人数亦相当低。法国的调查表示,虽然百分之八十的法国人民是已领洗的天主教徒,称得为经常上教堂的仅占百分之二十左右而已。1972年一项加拿大的调查透露,蒙特利奥的天主教徒中只有百分之三十参加望弥撒及领圣体。美国各教会经常上礼堂做礼拜的人数仅占成年会友的百分之四十而已。

为何有盈千累万的人舍弃了基督教国的各教会呢?

他们为什么离开?

人们舍弃教会的理由相当多。在西德,有些人为了不想付教堂税的负担而离开。然而,更普遍的理由牵涉到近年来罗马天主教在教义上的改变。这使很多一心以为自己信的是使徒传下的纯真宗教的人大感困惑。正如美国一位天主教教士说:“过去十年来教会所说的若是真话,那么过去2000年来所说的一切便是谎话了”。

有些教士借着举办流行的玩意以图挽留青年人于自己的教堂里。例如,宗教礼拜仪式已夹杂了民谣及摇摆音乐。然而这种尝试以大部分而言却并不成功。天主教是士德鲁M.基利评论说:“动作像瘾君子的教士和企图代替咖啡室或摇滚音乐大会的教堂并未能吸引青年人。”

今日堕落的道德标准竟为很多牧师所公然赞同,这使很多教会受到进一步的非议。甚至青年也不赞同这样的事。正如一份报纸在青年态度专栏中所说一般:

“有一句俗语说,你不能借着拖倒别人而抬高自己。这样行反会连自己也拖倒。由于这缘故,在我们看来,教会没有坚守崇高的道德标准及以同样坚决的态度教导人认识是非善恶的标准实在是大错特错。青年人需要及希望获得指引。……在道德标准方面我们是绝无妥协余地的。”

至于为什么人们对教会感到灰心,天主教教士及心理学家马丁·巴布指出另一个主要原因:“人们在宗教上感到真正饥饿,他们得到饱足的少数机会之一是星期日的礼拜仪式。当其时教士(或牧师)若不喂养灵性饥饿的人,那就真正令人失望了”。

你教会的情形又怎样呢?你是否获得造就灵性的健全圣经训示呢?抑或你也像千千万万的人一样在教堂里所听到的仅是捐钱的呼吁,政治讨论和教士赞同放宽道德的标准,以致大感失望呢?你若有过以上的经验,但却仍然继续作这样一个教会的教友,这可说是合理吗?盈千累万的人已经认为这样行不合理而毅然脱离了教会。你是否应该这样行呢?

这是你必须决定的一个严肃问题。当决定这问题之际,要小心衡量一下上帝自己在圣经哥林多后书6:14-17所说的话:“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

你若听从圣经的这个忠告而脱离自己的教会,你要往何处才能满足你在灵性上的需要呢?

“个人的”宗教是答案吗?

大部分脱离了教会的人仍然相信上帝及感到灵性上的需要。他们怎样在这方面寻得满足呢?根据《美国新闻及世界报导》所载,近来有“一种新兴的倾向,就是更趋于个人性质及强调感情的宗教”。

近年来有不少人报导有过“玄秘”的经历。可是这些经历其实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教士安德鲁M.格里利和威廉C.麦格里地在最近一篇题名为“我们是个神秘主义者的国家吗?”的文章中评论说:

“诸如此类不可思议的经验……在历史上每个时期及地球的每个地方……东方及西方,圣人及罪人,男女老幼,看来都有过几乎一样的经验——不能自禁的狂喜,使他们感觉有如神游太虚一般。”

你是否有过这种个人的宗教经验呢?即使没有,也许你知道某人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这类经验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却有需要提防之处。为什么有这样的需要呢?因为正如上文指出,在基督教国及异教国家中,自古至今这些事均大为流行。狂喜的经验本身并不能帮助人认识真正的上帝,明白他所悦纳的崇拜标准及他对人类和地球所定的旨意。事实上,狂喜的经验甚至可能阻碍人寻得这些重要的知识。怎会如此呢?

颇有趣地,上述基里利及麦格里地所作的调查在六百名自认有过这些经验的人当中留意到有百分之四十八感觉“有包握凡事会逢凶化吉”。他们问接受调查的一个人他对于人死后是否继续生存的问题有何意见,这人回答说:

“我所知道的只是,你若一旦经历过我所经历的事……,这个问题便会显得无关重要了。你知道凡事都会迎刃而解,因此你并不会担心细节。”

然而圣经却鼓励人“不断寻求”上帝的知识,好像搜求隐藏的珍宝一般。(箴言2:3-5)耶稣敦促他的门徒要“努力”赢得永生(路加福音13:24)虽然他们已经“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使徒保罗却警告公元第一世纪的某些基督徒:“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哥林多前书1:2;10:12;请参看腓立比书2:12;马太福音24:13)因此,任何经验若令人感觉自满而认为自己必可得救的话,这种经验自然不可能是来自上帝的。

既然基督教国的各教会及个人的宗教经历均不能提供敬拜上帝的正确基础,那么人们究竟可以向何处寻求帮助呢?

他们寻得真正的基督教

耶稣指出辨明谁仅是名义上的基督徒和谁是他的真正门徒的方法说:“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马太福音7:20)借着什么“果子”呢?让我们研究其中两种。

根据圣经说,真正的基督教会是“归于[上帝]名下的百姓。”(使徒行传15:14)他们在崇拜中显然会运用上帝的名字,这位上帝即耶稣基督的天父。你们教会是否这样行呢?你自己认识上帝的名字及在崇拜中运用这名吗?西德一个青年男子解释这个问题如何帮助他找着真正的基督徒:

“我曾生活在一个公社中,当时我吸毒及以偷窃为生。没有多久,我便看出这种生活多么不合理,于是我开始寻求生存的意义。然而看来并没有什么目标值得我悉力以赴。通常我还未开始便已放弃尝试了。

“一晚我返回公社时发觉其他的人正在讨论着上帝。我所听到的话激发起我阅读圣经的兴趣。于是我开始搜寻,因为我坚信一定有个真正的基督教会在世上。

“后来我的姐姐送了一本《新世界译本圣经》给我。我一生首次读到耶和华这个名字。数日后我问一位耶和华见证人:‘为什么要用耶和华这个名字?’他给了我一个精确的回答,可是我却感觉怀疑。我让他继续说下去,以为这样便可以从他的话找到漏洞。

“在以后几个星期的圣经讨论中我一直保持怀疑的态度。终于我意识到我已经寻得自己在多次祈祷中所恳求的东西。我已寻得真正的基督徒组织。于是我迅即作出适当的改变,使我的生活与圣经原则一致。现在我有权利以大部分的时间与别人分享圣经的真理。”

耶稣举出另一个辨认真正基督徒的标志,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35)一个年轻女子发觉这个标志帮助他辨明真正的基督教。她叙述说:

“我在十八岁便离开了家庭,开始与一群人混居和吸毒。两间房内时常有二十人住在一起,所以地方简直像个垃圾堆。在那里我经历到人性可以丑恶到什么程度。

“我坚信世上必定有些人真正实践爱心。后来我接触到所谓的‘耶稣百姓’而加入了他们。可是我很快便发觉这群人非我所求的。他们每日的生活只不过是唱歌,祈祷及跳舞而已。虽然这些青年并不吸毒,我却看得出与他们一起一个人也会‘产生幻觉’。

“每天我读圣经及祈求上帝把我带到一群真正的基督徒那里。后来[一个朋友]来访及告诉我上帝的名字是耶和华,他也提及他从耶和华见证人学到很多东西。可是当时这些东西并不使我感兴趣。我说我所要寻求的是基督。[他]回答:‘你若想见到基督徒的话,便跟我来吧’”。

这个年轻女子参加耶和华见证人王国聚会所的一个聚会。在那里她遇到真正彼此相爱及对陌生人表现爱心的人而大感讶异。她说:“我对于在这里遇见的人印象甚深”。六个月之后她受浸成为耶和华的基督徒见证人。她和那位介绍她认识耶和华见证人的男子结了婚,现在她以全部时间与邻人分享圣经真理。她总括自己的感想说:我深深感谢耶和华从这狡诈的世界制度中把我拯救出来进入他那奇妙的光中。”

你有没有为了自己的教会未能满足教友在灵性上的需要而感到不安呢?你的教会有没有用“社会运动”和参与政治来代替健全的圣经训示呢?若然,你便面临一个重要抉择了。对你来说,教会会友的身份是否重要过与上帝享有一项蒙他嘉许的关系呢?你会继续作一个有名无实的基督徒组织的一分子吗?抑或你会脱离这个组织?

你若想对上帝的道有更深认识而无需参加一个教会,耶和华见证人很乐于帮助你。他们可以在你家中或任何方便的地方与你主持一个免费的圣经研究。接受这项邀请能够帮助你学会圣经本身所倡导的崇拜方式。这岂不是你一向渴望知道的吗?

[第708页的图表]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在美国各教会聚会人数下降情形

上教堂人数百分率

50 1955

1960

45

1965

1970

40 1975

在1974年,基督教国各教会的131,424,564个会友中仅有百分之四十在普通一周中上教堂,其他国家的数字更低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