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寻得正确的宗教吗?
罗纳德——上文所提及的人——认为他应当放弃寻找一个能够给予他实际帮助和指引的宗教。但他决定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他说,“倘若真的有一位上帝存在,我希望他知道我是诚心寻求他的。”于是,一天晚上,罗纳德祷告说:“你若真的是个仁爱的上帝,你便来找我吧,因为多年来我一直寻找你,却始终找不着。”
几天后,在工作的地方,罗纳德奉派与一位耶和华见证人同班工作。他开始向这位同事提出一些圣经问题。问题的答案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不久他便开始经常研究圣经,同时也参加当地耶和华见证人所举行的小组聚会。
六个月后,罗纳德肯定他已找到一个以最切合实际的方式促使他调整自己生活的宗教。与耶和华见证人交往了三年后,他致信《守望台》杂志,解释他从这项交往所获得的若干裨益。
除去“杀人的本能”
罗纳德写道:“认识真理(圣经的教训)的首要裨益是,我能够较易于控制自己的脾气。我曾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学习武术。……那时我每天操练六至八小时,不断受到灌输要养成所谓的杀人本能。”
打斗与杀人绝非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的有效方法。因此,一种有用的宗教会是一股促进和平的力量。圣经在罗马书12:18说:“[要]与众人和睦。”耶和华见证人不会锻炼身体去打斗,也不会为了自卫而学习用枪。反之他们以爱好和平及在战时严守中立在普世为人所知。
一位罗马天主教修女看出这个宗教所具有的实际力量或潜力,遂在意大利一本教会杂志中写道:“倘若有一天早上,我们一觉醒来,人人都决定不再拿起武器,……就像耶和华见证人一般,世界会是何等截然不同!”
耶和华见证人当中这种爱好和平的态度导致在环球210个国家地区里有三百多万人组成了一个世界弟兄团体。他们——不论国籍、种族或社会阶层——都彼此以真正的朋友相待。在一个互相仇视的世界里,特别是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这种爱好和平的态度的确最切合实际。一位名叫伊娃的年轻瑞典女子便曾有此经历。她本身是个耶和华见证人。
伊娃在访游希腊期间患了脑膜炎。她给迅速送进雅典一所医院时已不省人事,并且有败血症及内出血。她在当地不认识任何人。她在瑞典的父亲接获电话通知后,立即致电当地耶和华见证人小组的一位长老。这位长老随即通知他在雅典所认识的见证人。伊娃在希腊的信徒同工虽然与她素未谋面,却迅速与她取得联络。
这使人想起使徒保罗所运用的比喻,表明团结与同情是息息相关的。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2:25,26说:“肢体[应当]互相照顾,免得身体上有了分裂。如果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新译》)
这正是伊娃在希腊的经历。差不多有三个星期之久,她的新朋友轮流照顾她。伊娃终于痊愈,返回家中。她说:“我真的体验到一个满有爱心的弟兄团体的益处。”
不再希冀“多赚点钱”
我们且继续看看罗纳德的信。谈过新信仰如何帮助他控制自己的脾气,摆脱“杀人的本能”及使他与人更和睦之后,罗纳德说,圣经的教训使他对工作和金钱怀有平衡的看法。“我是雇主最器重的电脑操作员,”罗纳德说,“我时常为了超时工作而错过与家人及朋友相聚的时间。七年来我一直在晚上加班。我希望多赚点钱。”
这种想“多赚点钱”的愿望到头来十分有害,甚至可能使人遗憾终生。“在有些人看来,金钱代表安全,对另一些人来说则象征权力。也有人认为金钱能够买得爱情。对第四种人来说,金钱意味到竞争和得胜,”精神病医生罗尔利希(Jay Rohrlich)说。他的顾客大部分是美国纽约华尔街区的金融界主管人员。
《科学文摘》的一项报道评论这件事说:“相信金钱能够产生这些事物……时常导致性无能、失眠、心脏病、与配偶或儿女冲突等……。”圣经提出的劝告是:“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罗纳德获悉这项劝告之后将其付诸实行。他发觉这样行使他得益不浅。——希伯来书13:5。
对工作怀有正确看法
追求更多财富的欲望时常推使人强迫自己事业上力求步步高升。这样行可以使甚至最健康的人也感到极度紧张和情绪不安——甚至达到自杀的地步。“一名男子某天早上来到办公的地方,看见他的桌子被搬走了,竟然登上大厦的天台,纵身跳下去。”拉比尔(Douglas LaBier)医生就事业与情绪难题之间的关系一事接受《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的访问时道出这件事。
“人所需要的,”拉比尔医生说,“是较为多元化的生活而非把一切集中于事业之上。除了有充足的饮食、休息、运动之外,人若渴望享有较平衡的生活,就必须考虑多点与家人一起做事,并且培养一些能够为自己带来乐趣的非职业性才能。”
耶和华见证人从圣经学会对工作和金钱怀有平衡的看法。传道书4:4,6提及劳碌的工作牵涉到‘彼此间的竞争’。是故,传道书说:“满了一把,得享安静,强如满了两把,劳碌捕风。”罗纳德发现这的确是切合实际的智慧。他缩减了从事世俗工作的时间,以求有更多的时间照料自己的灵性需要,同时也可以多点与家人和朋友一起。
较快乐的家庭生活
罗纳德在信里说,圣经就婚姻和家庭生活所提出的劝告帮助他以更明智的方式处理家庭的各种情况。看来今日在许多地方,家庭生活正日渐式微,因此圣经的劝告确是必需的。来自工业化国家的报告显示,结婚的人比以前较少,离婚的较多,出生率则日益下降。
这种趋势是令人不安的,因为家庭圈子乃是人类一些最基本的需要能够获得满足的地方。澳洲的《悉尼先驱晨报》在一项调查里征询2,000人的意见,问他们以下哪一件事令他们感到最大的满足:工作、家庭、朋友、消遣、所拥有的东西抑或宗教。绝大部分人把“家庭”排在首位。
耶和华见证人努力巩固他们的家庭生活。举个例说,仅在过去五年间,他们所出版的《守望台》和《儆醒!》杂志(以100种以上的文字出版,每期销数共计2200万本)便刊登了60多篇切合实际的文章,论及在家庭生活上如何应付各种不同的情况。毫无疑问,一个宗教若根据圣经去帮助人以明智、仁爱的方式照料自己的家人,这个宗教便是切合实际的。
重大的“为什么?”获得解答
罗纳德在信的结论中说:“我阅读报章、观看电视新闻、与同事交谈或向别人谈及我的信仰时,有一件事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耶和华见证人使我能够解答世上最多人问及的问题——‘为什么?’除了日常发生的种种难题之外,为什么世上有这么多罪行、暴力、战争、不道德的事、疾病、骚乱……?既知道这个制度和其上的难题不久便会成为过去,这使我如释重负。”
圣经把今日令人惶惑不安的世界情势背后的真正原因透露出来。它解释何以创造主要使地球成为人类的乐园家乡这项原定旨意尚未实现。它也解释上帝会以什么方式除去地上一切困扰人的势力,并且为人建立一个永远的乐园。——彼得后书3:9-13。
宗教若要具有切合实际的价值,就必须结出好果子。它必须产生一批较好的人。它也必须能够解释今日地上的情形何以如此恶劣的原因。它应当将未来的稳确希望灌输到人的脑中和心里。罗纳德要找寻这样的宗教。他现在已找到了。同样的机会仍然向你打开。——马太福音7:17-20。
[第29页的图片]
真正的基督徒彼此以真正的朋友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