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为寡妇,却寻得真正安慰
莉莉·亚瑟君自述
一位年轻的耶和华见证人传道员正在印度乌塔卡蒙德一个地区从事逐家逐户探访。按照习俗,妇女是不会开门给陌生人的。几个小时后,传道员既疲倦又有点灰心,于是打算启程回家。然而他停下来,觉得要先探访下一个门口才离去。接着发生的事情,就让开门的女子告诉你吧!
手抱着两个月大的女婴,身旁站着我那年仅岁半的儿子,我立即打开门,看见一个陌生人站在门外。前一晚我感觉极之痛苦。为了寻求安慰,我祷告说:“天父,求你通过你的话语安慰我。”现在,出乎我意料之外,那个陌生人解释说:“我为你带来一个安慰和盼望的信息,是来自上帝话语的。”我想他必定是上帝差来的先知。但是,究竟什么景况导致我向上帝祷告求助呢?
学习圣经的真理
我生于1922年印度南部美丽的尼尔吉里丘陵的古德卢尔村。我三岁时母亲便逝世了。稍后我的父亲,一个基督新教教士,再次结婚。自我们兄弟姊妹牙牙学语以来,父亲便教导我们祷告。我4岁时,每天父亲在他的书桌上研读圣经时,我也会坐在地板上读自己的圣经。
我长大后成为一位教师。后来在我21岁那年,父亲为我安排了婚嫁。我和丈夫蒙福生下一个儿子,起名为辛达,后来又添了一个女儿,称为丽娜。可是在丽娜快要出生的时候,外子染上重病,不久之后便去世了。我在24岁便突然成为寡妇,要独力负起抚养两个年幼儿女的重担。
经历这场打击之后,我恳求上帝通过他的话语予我安慰,次日耶和华见证人的传道员便上门探访了。我邀请他进来,并且接受了《‘以上帝为真实’》一书。当我在晚上阅读这本书时,我不断看见耶和华这个陌生的名字出现。稍后传道员回来,打开圣经给我看那便是上帝的名字。
很快我也获悉诸如三位一体、地狱永火一类的教训并不是基于圣经的。我获知在上帝的王国治下,地球会成为乐园,死去的亲人会复活与生者重聚;这使我深感安慰、满怀盼望。最重要的是,我开始认识和爱戴真实的上帝耶和华。他应允我的祷告,予我所需的帮助。
与人分享新近获得的知识
我开始纳罕自己怎么会在圣经里读漏了那些含有上帝名字的经文。还有,为什么我阅读圣经时没有察觉在地上乐园里享永生这个清晰的盼望?我当时在一间基督新教传教士开办的学校任教,于是我把有关的圣经经文给校务主任看。(出埃及记6:3;诗篇37:29;83:18;以赛亚书11:6-9;启示录21:3,4)我提及不知怎的我们竟疏忽了这些经文,但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她看来很不高兴。
稍后我写信给住在另一个市镇的校长,在信里引录了这些经文。我请求与她商谈。她回信说她的父亲,一个著名的英国教士,会跟我讨论这件事。校长的兄弟是个显赫有名的主教。
我把所有要点和经文准备妥当,带了《‘以上帝为真实’》和两个孩子到邻镇去。我热切地解释耶和华是谁,三位一体并不存在,以及其他我所学到的事。他们聆听了一会儿,一言不发。然后那位来自英国的教士说:“我会为你祷告。”接着他为我祷告,然后请我离去。
街头见证
有一天,耶和华见证人的传道员邀请我运用《守望台》和《儆醒!》杂志在街头向人作见证。我告诉他这绝对不行,因为在印度,人们会把站在街头或逐家逐户叩门的妇女视为坏女人。这样行会令妇女和甚至她的家人蒙羞。由于我深深敬爱我的父亲,我绝不愿使他蒙羞。
然而传道员给我看一节圣经经文:“我儿,你要作智慧人,好叫我的心欢喜,使我可以回答那讥诮我的人。”(箴言27:11)他说:“借着公开表明你支持上帝和他的王国,你会使耶和华的心欢喜。”使耶和华的心欢喜的确比任何事都重要,于是我毅然拿起传道袋跟他到街上传道。甚至现今我仍难以想象当日我怎能有勇气这样行。当时是1946年,约在见证人找着我之后四个月。
受到鼓励克服恐惧
1947年,我接受了一份在印度东岸马德拉斯郊区的教师工作,于是携同儿女前往该地。当地大约有八个耶和华见证人经常在镇上举行聚会,若要参加聚会,我们必须行16哩的路程。在当时的印度,妇女通常不会单独上路,她们倚靠男人带着她们。因此,我不懂得怎样乘搭公共汽车、怎样购票、怎样下车等。我知道我应当事奉耶和华,但我该怎么办呢?于是我祷告说:“耶和华上帝,我不能活着而不事奉你。但身为一个印度女子,逐家逐户传道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事。”
我希望耶和华让我死去,于是难题便解决了。可是,我决定先读一段圣经。我碰巧翻到耶利米书,那里说:“不要说我是年幼的,因为我差遣你到谁那里去,你都要去;我吩咐你说什么话,你都要说。你不要惧怕他们,因为我与你同在,要拯救你。”——耶利米书1:7,8。
我觉得耶和华的确正在向我说话。于是我鼓起勇气,立刻用缝纫机造了一个放置杂志的布袋。作过热切的祈祷后,我单独出去逐户探访别人。结果我分派了所有书刊,甚至在那天开始了一个圣经研究。我决心要把耶和华放在生活上的首位,并且全心倚靠和信赖他。即使我饱受别人冷嘲热讽,公开传道工作仍成为我生活上的一个经常部分。虽然许多人反对我,我的传道活动却使有些人留下深刻印象。
多年后我和女儿在马德拉斯从事逐户传道时所发生的事足以证明这点。一位信奉印度教的绅士,高等法院的法官,错估了我的年纪,说:“我初次看见这些杂志时你甚至还未出生呢!三十年前有一位女士经常站在蒙特道旁向人推荐这些杂志。”他要订阅杂志。
在另一户人家,一位属于印度教婆罗门阶级的男子——一个退了休的公务员——邀请我们入内,并且说:“许多年前,一位女士经常在蒙特道向人介绍《守望台》杂志。为了向她致意,我会接受你所推荐的任何刊物。”我不禁莞尔,因为我知道他们所说的那位女士便是我本人。
获得强化和祝福
我在1947年10月以水浸礼表明我献身给耶和华。当时我是整个印度惟一说泰米尔语的见证人妇女,但现在已有数以百计的泰米尔女子成为忠心、活跃的耶和华见证人。
我受浸后,反对开始自四方八面而来。我的兄弟来信说:“你的所作所为简直丧尽廉耻。”我任教的学校和社区都反对我。但是我不断热切地向耶和华祷告,全心仰赖他。如果我在夜阑人静时醒来,我会立刻点起煤油灯研读圣经。
由于获得强化,我更有能力安慰和帮助别人。我曾与一位年长的印度教女士研究圣经,后来她采取坚定立场崇拜耶和华。当她逝世时,家中一位女子说:“令我们很高兴的是,她对自己选择要事奉的神保持忠心到底。”
另一位我与之研究圣经的女士从不面露笑容。她的面容经常反映出忧虑和悲伤。但是我教导她认识耶和华后便鼓励她向上帝祷告,因为他知道我们的难题,并且关心我们。一周之后,她变得容光焕发。我第一次看见她面露笑容。“我曾经向耶和华祷告,”她解释说,“我已获得头脑和心灵上的安宁。”她后来献了身事奉耶和华,并且不顾许多艰难继续保持忠贞。
在各项责任上保持平衡
由于需要照顾两个幼年儿女,我虽渴望以全时事奉耶和华,但自觉实现这愿望的可能性很微小。但后来有一个新的服务渠道向我打开——分社需要有人把圣经书刊翻译为泰米尔文。凭着耶和华的帮助,我获得这项委派。与此同时,我兼顾教书的世俗工作,照料儿女,料理家务,参加所有聚会和外勤服务。最后,一待儿女年岁稍长,我便成为一位特别先驱。我在过去33年一直享有这项特权。
我从辛达和丽娜年纪很小的时候已开始设法把爱戴耶和华的心灌输给他们,使他们把上帝的权益放在生活的其他事务之先。他们知道每天起床之后,第一个谈话的对象是耶和华,他也是他们上床就寝前最后倾诉的对象。他们也明白,即使学校功课繁多,他们仍不该忽视为基督徒的聚会作准备及参加外勤服务。虽然我鼓励他们在功课上尽力而为,却从不坚持要他们取得高分,因为恐怕他们会把学业视为生活上最重要的事。
儿女受浸之后,他们常利用学校假期做辅助先驱。我鼓励丽娜要勇敢,不要像我从前那么畏缩、害羞。她完成中学课程和商业训练后便开始先驱工作,后来更成为特别先驱。过了相当时间之后,她与一位周游监督,理查德·加布里埃尔,结为夫妇。理查德现在是守望台社印度分社委员会的统筹者。他们和女儿亚比盖尔在印度分社从事全时服务,而他们的小儿子安得鲁则是个好消息的传道员。
可是,辛达却在18岁那年伤透了我的心,他停止了与耶和华见证人交往。接着的岁月是一段痛苦的日子。我不断恳求耶和华宽恕我在教养儿子方面所犯的任何错误,并且求他使辛达醒悟过来重投他的怀抱。随着时间过去,我不禁感到绝望。然而13年后的一天,辛达竟然来告诉我:“妈妈,不必担心,我会没事的。”
这事发生之后不久,辛达作了一番额外努力在灵性上长进。他继续进步,甚至奉派督导一群耶和华见证人的会众。后来他放弃了优薪的工作成为先驱。现在他和妻子埃丝特一起在印度南部班加罗尔从事先驱工作。
毕生的安慰
我经常感谢耶和华容许我在过去多年遭遇痛苦和艰辛。若没有这些经历,我就不可能享有宝贵的特权,如此深刻地亲身体验到耶和华的良善、怜悯,以及他对人表现体恤、关怀和爱护的方式了。(雅各书5:11)在圣经里读到耶和华如何关怀照顾“孤儿寡妇”的确令人深受感动。(申命记24:19-21)但是,跟实际体验他的关怀照顾所得的安慰和喜悦比较,前者实在渺不足道。
我学会了全心信赖耶和华,不倚靠自己的聪明,在所行的一切事上都留意他的指引。(诗篇43:5;箴言3:5,6)我年轻守寡时曾向上帝祈求来自他的话语的安慰。现今在68岁的高龄,我能够真心地说,借着明白圣经和听从其中的劝告,我已经寻得了难以言喻的莫大安慰。
[第31页的图片]
莉莉·亚瑟与家人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