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是成功的要诀吗?
“但求胜利,不顾一切。”这句常常被人视为出自美式足球教练万斯·隆巴尔迪之口的“名言”,今日已成为不少人生活上的座右铭。现在,甚至连前共产国家也加入鼓吹这种竞争精神。他们认为在本国的市场里引进竞争精神乃是国家致富的门径。在东方,不少家长为了要子女胜过别人,就把子女送进私营的补习学校里接受短期填鸭式的“恶补”,目的是要子女学会诀窍,在入学试取得好成绩。这些一心望子女成材的父母深信,子女进入名校就读乃是飞黄腾达的途径。
不少人坚信,竞争是成功的要诀。他们认为,人类所以进步乃是由于在彼此间有竞争。日本经济组织联会向各大机构所作的调查显示,有百分之65.9的行政人员宣称:“争先晋升是日本机构成功的原动力。”看来日本公司在这方面一直相当成功。可是,竞争真的是成功的要诀吗?
真的报酬丰富?
与别人竞争的人表现一种自我至上的自私态度。他们对别人的逆境幸灾乐祸,满以为别人的失败会促进自己的成功。为求自私的利益,他们可能不惜用手段伤害别人。可是,借着竞争求取成功会导致什么后果呢?保尾一度力求在公司里出人头地,他回顾以往的行径说:“以前我充满竞争精神,老是想向上爬。我和别人比较,自觉胜人一筹。别人如果爬到我之上,我就会烦躁恼怒,天天埋怨公司的人事管理。我其实没有任何真正的朋友。”
竞争精神也可导致早死。怎会这样呢?日本《每日新闻》把“死于工作过劳”与甲型行为相提并论。甲型行为是指借着分秒必争、激烈竞争和仇视敌对的态度来应付紧张的行为模式。美国心脏病学家弗里德曼和罗森曼指出,甲型行为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不错,竞争精神是可以致命的。
在工作地方表现竞争精神也可导致身体及精神上的其他毛病。一个例子是圭之介。圭之介是日本一家大汽车商的首席推销员。他曾创下销售1250辆汽车的纪录。他的照片甚至给装在镜框中,挂在总公司的董事室里。圭之介虽然不想利用同事做垫脚石来向上爬,公司却催迫他跟同事较量。结果,他在一年间同时患上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同一年,公司有15位行政人员因病入院治疗,有一位更自寻短见。
在家里,‘与别人看齐’的态度足以使人陷入永无休止的竞争中,不可一世地炫耀自己的财富。(约翰一书2:16)这样行其实只是把金钱送给世上的商人,使商业世界坐享其成而已。——可参阅启示录18:11。
竞争精神也许能提高工作效率,可是,所罗门王却禁不住说:“我又见人为一切的劳碌和各样灵巧的工作就被邻舍嫉妒。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传道书4:4)那么,我们既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精神的社会里,又怎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呢?为了寻得答案,我们首先要看看竞争的念头是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