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94 6/15 8-11页
  • 你喜欢作个人研读吗?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你喜欢作个人研读吗?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4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透过个人研读加添力量
  • 让服事职务激励你研读
  • 经常吸收上帝的话语
  • 一些巧妙的主意
  • 要孜孜不倦地学习
  • 效法君王的榜样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2年
  • 改良个人的研读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4年
  • 你有一个良好的个人研读计划吗?
    王国传道月报-1981年
  • 怎样从个人的研读寻得乐趣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1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4年
《守》94 6/15 8-11页

你喜欢作个人研读吗?

上帝手下每个诚恳的仆人都乐于拨出充分时间来作个人的圣经研读。(诗篇1:1,2)然而,许多人觉得这样做需要他们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他们虽然想抽多点时间研读,却发觉总是难以如愿。

可是,为了继续作上帝手下活跃的仆人,我们人人都必须日复一日地加添自己的喜乐和力量。方法就是从上帝的真理话语寻得崭新或较深的认识。若干年前一度深深打动你的真理,现在对你可能已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经常自觉地努力研读上帝的话语,以求对真理获得进一步的深入了解,从而使自己在灵性上保持活跃。这样做不但有益,而且极其重要。

古代的忠心人物怎样透过个人研读上帝的话语,使自己的灵性保持坚强呢?耶和华手下有些现代仆人怎样使他们的研读成为乐事,同时又富于成果?他们付出的努力获得了什么酬报?

透过个人研读加添力量

犹大王约西亚听了祭司诵读‘摩西所传耶和华的律法书’之后,就大发热心,着手铲除国内的偶像崇拜。这无疑不是约西亚首次获知上帝话语的这部分,但听到别人直接从原抄本读出这些资料却对他大有激励作用,促使他继续为纯真崇拜奋勇作战。——历代志下34:14-19。

但以理先知获知“耶路撒冷荒凉的年数”和这件事的肯确性。他不仅查阅耶利米书的记载,同时也参考过“[各]书”的记录。他所参考的各书看来包括利未记(26:34,35)、以赛亚书(44:26-28)、何西阿书(14:4-7)及阿摩司书(9:13-15)。勤恳地研读过圣经的各书之后,这个虔诚的男子为确定了的事热切向上帝祷告。上帝垂听了他为耶路撒冷城和同胞所作的衷诚祷告,并向他提出进一步的启示和保证。——但以理书第9章。

约西亚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但以理则在上帝眼中“大蒙眷爱”。基本上说来,他们跟我们各人并没有什么分别。(列王纪下22:2;但以理书9:23)由于他们致力钻研当时可以读到的圣经各书,他们得以加强自己的灵性,并与上帝享有更亲密的关系。耶和华手下其他许多古代忠仆也有类似的经验。耶弗他、亚撒家的诗篇执笔者、尼希米、司提反等,他们都有证据表明自己曾仔细研读当时可以读到的圣经各书。——士师记11:14-27;诗篇79、80篇;尼希米记1:8-10;8:9-12;13:29-31;使徒行传6:15-7:53。

让服事职务激励你研读

今日大部分事奉耶和华多年的人都有一个个人研读圣经的时间表。他们发觉,若要在灵性上保持警觉及成功负起基督徒的各项责任,研读时间表是不可少的。虽然这样,他们当中许多人承认,要在研读和照料其他必需事务上以平衡的方式运用时间和精力,却往往说易行难。

尽管如此,勤恳的个人研读对保持灵性警觉至为重要。普世宣扬王国的工作已踏入最后阶段,我们尤其需要勤恳研读才能成功照料基督徒服事职务的各种需要。人要是对上帝的话语获得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而大感激励,就能接受挑战去打动灵性饥渴者的心。无论一个人被派往属灵渔获丰富的地区工作,抑或在频常探访、反应冷淡的地区锲而不舍地服务,情形都是一样。

经常吸收上帝的话语

了解别人的研读方法也许有助你学会怎样从研读的常规获得较大乐趣,并且学会怎样使自己和家人善用研读时间。有一件事是上帝的仆人不想错过的,就是经常研读上帝的话语本身。许多人立下目标,每周至少阅读三四章圣经。你想在一年内读完整部圣经吗?若然,你一定会乐于用多点时间——或者每天半个小时——阅读圣经。

你已将圣经从头到尾读过不止一次吗?何不为下一次立下个新目标呢?为了改变一下,一位基督徒女子按照圣经各书写成的次序去阅读。她根据与圣经年代有关的背景资料找到许多以往遗漏了的细节。另一位基督徒女子在过去五年将圣经从头到尾读了五次,每次都以不同的角度去阅读。第一次,她循序将整部圣经读了一遍。第二次研读时,她把每一章的内容都扼要地用一两行字写在笔记簿里。从第三年起,她改用大型参考版圣经;她先行选查参考栏内的经文,然后仔细留意脚注和附录的资料。第五次,她运用圣经地图,从地理方面着手去增进了解。她说:“对我来说,阅读圣经就像进食一样,简直是赏心乐事。”

有些热心研究圣经的人发觉,把一本圣经专拨作个人研读之用对他们大有益处。他们可以在圣经的页边简略记下有趣的评论,激励思想的比喻,或其他可供日后参考的书刊的页数。一位全时传道员在每个月的月底都在自己研读的圣经里写下该月学到的新论点。她很喜欢这个做法。她说:“期待这些宝贵时间来到,帮助我较快达到该月的其他目标。”

一些巧妙的主意

你是否感到每日每周的要务使你应接不暇,以至你需要一些提议去帮助你善用有限的时间?你可以把自己想读的资料带备在身,然后趁闲下来的时候阅读。无论你在家里,还是在平日作研读的地方,你可以在合理范围内把书刊和其他供研读用的工具放在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要使你用来研读的角落温暖舒适,但却并非太舒服,以致令你昏昏欲睡。你接获一项演讲委派吗?若然,要尽早把资料读一次,然后利用休息或处理其他杂务的时间把这些资料反复思索。

其他人也许可以跟你合作,这样大家都能够善用时间而彼此得益。你或者可以请别人向你朗声诵读一些容易了解的文章。例如,当你做着某些惯常杂务或弄茶款待那位仁慈地为你朗读的人时,都可以请对方读点资料给你听或者家中各人可否取得协议,把某段清静的时间腾出来作个人研读之用?“你最近读了些什么有趣味的资料?”有时,你也许可以借此跟朋友打开话匣子,使他们把自己所学到的资料跟你分享。

你有兴趣在自己的研读计划中采用一些新颖的主意吗?你可以为研读定下一个时间目标,就像许多人为传道工作定下时间目标一样。一位全时(先驱)传道员为自己定下每月研读的最低小时限额,并由于在图表上看见自己渐渐达到目标而感到欣喜。其他人则限制自己观看电视的时间,从而抽出时间作研读之用。许多人选择一个研读的主题——例如圣灵的果子、圣经各书的背景、教导的艺术等——然后拨出一段时间作深入的钻研。有些人则喜欢绘制年代图表,例如把以色列诸王与众先知之间的关系,或者使徒行传与保罗各书信之间的关系等,列明出来。a

年轻人,你想强化自己的信心吗?若然,何不现在就拣选一部刊物,在下次学校放假时彻底研读呢?一个受了浸的中学生拣了守望台社出版的《人类寻求真神》一书作为研读资料。她用笔记簿把自己所学到的资料逐章加以撮要。这样做不但有挑战性,而且所花的时间也比她预料的为多。然而,她把整本书读完时,她发觉她对圣经信息的真实性体会比以前深得多。

要孜孜不倦地学习

耶和华手下的许多现代忠仆都已“竭力多做主工”。(哥林多前书15:58)即使你调整过时间表,并作出衷诚的努力,你每周的常规可能仍没有很大改变。然而,你若锲而不舍地对真理寻求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敏于与上帝所显示的旨意协调一致,你的研读习惯就会大为改善。

获悉改善研读模式的人所得的报酬也对我们有很大鼓励。一位基督徒男子看出自己对于加深对真理的了解失去了积极的态度,于是在编排自己的生活秩序时刻意腾出较多的时间作个人研读。他说:“我获得前所未有的快乐。由于对圣经的神圣作者信心大增,我发觉自己能够怀着真正的热心向人谈及自己的信仰。我感到自己获得良好的滋养,灵性健全,每日结束时都感到心满意足。”

耶和华见证人的周游监督有机会探访许多不同的会众,其中一位这样描述改善研读习惯的其他裨益:“一般来说,那些勤于作个人研读的传道员的言谈都生气勃勃、充满活力。他们跟别人相处得较好。他们不容易受别人的消极评论所影响。在从事外勤传道时,他们具有适应性,并敏于留意所遇见的人的需要。”

这位周游监督还补充了一点,有些人在分析自己的研读模式时也许可以将这件事紧记在心。“在讨论圣经的聚会里,许多人倾向于直接从课文读出评论。如果他们沉思一下课文跟他们以前所学到的资料及跟他们自己有什么关系,他们无疑会获得较大的益处。”你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有改善的余地吗?

但以理先知在90多岁的高龄仍没有感到自己对耶和华的行事方式所知已足够了。在他去世前几年,他仍问及一件自己未能完全了解的事:“我主啊,这些事的结局是怎样呢?”(但以理书12:8)无可置疑的是,在但以理充满变故的一生中,他得以保持忠诚的要诀就是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地学习更多关于上帝的真理。——但以理书7:8,16,19,20。

耶和华手下所有仆人都像但以理一样负有严肃的责任,要站立稳固作他的见证人。因此,要孜孜不倦地学习,以求在灵性上保持健壮。试试在自己每周、每月,或每年的个人阅读时间表中加插一两个新的环节。然后看看上帝会怎样祝福你所作的努力。不错,要从你对圣经所作的个人研读寻得乐趣,并为所带来的结果欢欣鼓舞。——诗篇107:43。

[脚注]

a 你也许喜欢采用纽约守望台圣经书社出版的《圣经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第294-7页的资料作为扩大研读的基础。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