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蒙尼德——重新界定犹太教的人
“从摩西到摩西,没有一个人比得上摩西”。许多犹太人都看出,这句意思隐晦的话其实是对摩西·本·迈蒙的一项礼赞。这位12世纪的犹太哲学家,既是法律编纂家,也是圣经注释家和《塔木德经》的评注者。他的别名是兰巴姆a,但也以迈蒙尼德这个名字为人所知。今日虽然认识迈蒙尼德的人已不多,但他的著作却对犹太教、伊斯兰教,以及当时的教会主张有很深远的影响。从基本方面来说,他重新界定了犹太教的信仰。迈蒙尼德究竟是谁?为什么有这么多犹太人把他视为“第二位摩西”?
迈蒙尼德是谁?
迈蒙尼德于公元1135年在西班牙的科尔多瓦出生。他的父亲迈蒙是名噪一时的学者,出身于有名望的拉比家族。迈蒙尼德早年所受的宗教教育大部分是父亲传授给他的。公元1148年,穆瓦希德人占领了科尔多瓦,犹太人所面对的抉择是,要就改信伊斯兰教,要就逃亡。于是迈蒙尼德一家开始了一段悠长的流浪生涯。公元1160年,他们在摩洛哥境内的非斯城定居下来。迈蒙尼德在那里受训成为医生。1165年,他们举家逃往巴勒斯坦去。
可是,以色列的情况也不稳定。这个人口不多的犹太社区同时要应付基督教国十字军和伊斯兰军队的威胁。迈蒙尼德和家人在“圣地”居住了不到六个月,便迁往埃及的弗斯塔特(即开罗古城)定居。在这里,迈蒙尼德的才华得以充分发挥出来。公元1177年,他成为犹太社区的领袖;1185年,他获委任为著名的伊斯兰教领袖萨拉丁的医生。迈蒙尼德持有这两个职位,直至他在1204年去世为止。他的精湛医术举世知名,据说甚至远在英国的狮心王理查一世都想罗致他为自己的私人医生。
他有什么著作?
迈蒙尼德是个多产作家。他逃避伊斯兰教逼迫时,在躲起来和逃亡期间,编纂了他第一部巨著《密西拿评注》b的大部分。这部评注以阿拉伯文写成,清楚说明密西拿经的概念,并详细解释其中的字词;有时这本书也说些题外话,解释迈蒙尼德对犹太教的哲学见解。在解释《公会篇》这部分时,迈蒙尼德厘定了犹太信仰的13项基本信条。犹太教从没有制定什么正式信条或信仰宣言。现在,迈蒙尼德所厘定的13项信仰守则变成日后成文的犹太教条的范本。(请参看第23页的附框。)
迈蒙尼德试图为一切事物,不管是属物质的还是属灵的,定下有条不紊的界说。他反对盲目的信仰;对于每件事,他都按自己视为合理的证据和逻辑去寻求解释。这种天性促使他写成了《密西拿律法书》c这部巨著。
在迈蒙尼德的日子,犹太人认为“托拉”(律法)不仅是指摩西记下的律法条文,同时也把多个世纪以来拉比就律法所提出的一切解释包括在内。这些见解都记录在《塔木德经》和拉比就《塔木德经》所写的许许多多结论和著作里。迈蒙尼德看出,一般犹太人每逢要为一些影响到日常生活的事作出决定时,这些汗牛充栋、杂乱无章的资料无疑使他们感到一筹莫展。大部分人都无法把整生时间用来研究拉比的著作;再者,这些著作有颇多部分是以艰涩的阿拉米文写成的,因此一般人很难明白。迈蒙尼德的解决办法是,校订这些资料,将注意集中在实用的决定之上,然后以有系统的方式按不同题目编成14册。这部著作是用熟练简洁、流畅自然的希伯来文写成的。
《密西拿律法书》向人提供实用的指导,有些犹太领袖担心这部著作会完全取代《塔木德经》。可是,甚至反对者也不得不承认这部巨著的学术价值。这部组织精密的律法书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它使一般人已无法了解的犹太制度重获新生。
之后,迈蒙尼德着手写另一部巨著——《迷途指津》。他把好些希腊文的经典作品译成阿拉伯文,这样便可以使较多犹太人熟悉亚里士多德和其他哲学家的主张。有些人感到困惑,因为他们发觉很难使圣经字词的实际意思与哲学思想协调一致。在《迷途指津》这部书里,素来仰慕亚里士多德的迈蒙尼德设法以符合哲学思想和逻辑的方式去解释圣经和犹太教的本质。——可参看哥林多前书2:1-5,11-16。
除了这些巨著和其他宗教著作之外,迈蒙尼德也在医学和天文学方面写了一些权威性的作品。关于他的丰富著作,还有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范畴。《犹太文史百科全书》评论说:“迈蒙尼德的书信创下了书信文学的新纪元。在常写书信的犹太作家中,他是第一位著作大部分被保存下来的作家。……他所写的信深入人心,他更采用不同的风格去迎合不同的人。”
他的主张如何?
迈蒙尼德在所提出的13项信仰守则中为犹太教定出一个清晰的纲要,其中部分守则是基于圣经的。可是,第七和第九项守则却与相信耶稣是弥赛亚d这个符合圣经的信念背道而驰。鉴于基督教国采纳了诸如三位一体的叛道主张,加上十字军的血腥罪行所显示出的公然伪善,迈蒙尼德没有进一步探讨与耶稣的弥赛亚地位有关的问题就不足为怪了。——马太福音7:21-23;彼得后书2:1,2。
迈蒙尼德写道:“还有什么绊脚石比[基督教]更甚呢?所有先知都论及弥赛亚是以色列的救赎主和拯救者。……[与此刚相反,基督教却]使犹太人惨遭刀剑杀戮,劫后余生者四散东西,备受凌辱;他们的律法书被人窜改,大部分世人都误入歧途,事奉别神而非敬拜上主。”——《密西拿律法书》第11章,“诸王的律法和他们的征战”。
尽管犹太人对迈蒙尼德十分尊重,许多犹太人却蓄意在某些他直言不讳的事上将他置若罔闻。随着犹太神秘主义(喀巴拉)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占星术在犹太人当中日渐流行。迈蒙尼德写道:“如果有人涉足占星术,或依从那些观天象的人所定的良辰吉日去计划自己的工作和旅程,他就该受鞭打。……这一切都是谎言和骗局。……相信这些事的人……是愚不可及,毫无见识的。”——《密西拿律法书》第11章,“有关拜偶像的律法”。可参看利未记19:26;申命记18:9-13。
迈蒙尼德也猛烈抨击另一种习俗:“[拉比]私自规定个别的人和社区要向他们缴付固定数目的款项,并且使人愚蠢地相信这项硬性规定是适当的。……这都是不对的。律法书和《塔木德经》里圣贤的话完全没有提及过这样的规定,更没有支持这个说法的证据。”(《密西拿评注》4:5)跟这些拉比截然不同,迈蒙尼德努力行医去维持自己的生活;他从没有为所提供的宗教服务收取分文。——可参看哥林多后书2:17;帖撒罗尼迦前书2:9。
犹太教和其他信仰如何受到影响?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耶沙亚胡·莱博维茨教授说:“从族长时代和先知的日子直至今日,迈蒙尼德是犹太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犹太文史百科全书》评论说:“迈蒙尼德对犹太教未来发展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C.切尔诺维茨……甚至认为,如果没有迈蒙尼德,犹太教便会分裂成许多不同的教派和信仰。……迈蒙尼德所成就的伟举是将不同思想潮流融合起来。”
迈蒙尼德重新界定了犹太教,把犹太教的思想重新组织起来,使之配合自己的逻辑观念。学者和平民都发觉这个新界说不但切合实际,而且易于接受。甚至反对者最后也接纳迈蒙尼德的不少见解。虽然他写这些书的用意本来是要使犹太人无须倚赖无数的评注,可是不久便有人就他的著作写了大量冗长的注释。
《犹太文史百科全书》评论说:“迈蒙尼德是……中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犹太哲学家,他的《迷途指津》是犹太人所写的哲学著作中最受重视的一部。”虽然《迷途指津》是用阿拉伯文写的,但迈蒙尼德在生之日已有人把这部书译成希伯来文,不久更译成拉丁文,使欧洲各地的人都可以读到这部书。迈蒙尼德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与犹太思想融合起来,结果这个独特主意很快就渗进基督教国主流教派的见解中。这段时期的基督教国学者,诸如大阿尔伯图斯和托马斯·阿奎那,经常提及迈蒙尼德的主张。伊斯兰学者也同样受到他的影响。较后期的犹太哲学家,诸如巴鲁赫·斯宾诺莎,都是在迈蒙尼德的哲学主张影响下跟正统犹太教脱离关系的。
迈蒙尼德可说是文艺复兴时期之前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他坚称信心必须符合理智,这个见解仍是个可取的原则。这项原则促使他猛烈抨击宗教迷信。可是,基督教国的坏榜样和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却常常妨碍他达至与圣经真理一致的结论。虽然并非人人都同意刻在迈蒙尼德的墓碑上的这句话——“从摩西到摩西,没有一个人比得上摩西”,我们必须承认他的确重新界定了犹太教的方针和结构。
[脚注]
a “兰巴姆”(Rambam)是个由字母缩拼而成的字词,这个名字取自“拉比摩西·本·迈蒙”(Rabbi Moses Ben Maimon)这几个希伯来字的首字母。
b 《密西拿经》是一部汇编,由拉比就犹太口传律法所作的评注辑集而成。这部汇编的写作始于公元第二世纪末和第三世纪初,构成了《塔木德经》的开始部分。若想获得进一步资料,请参看守望台圣经书社出版的册子,《会有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吗?》(英文)第10页。
d 如果想获得证实耶稣是应许的弥赛亚的资料,请参看守望台圣经书社出版的册子,《会有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吗?》(英文)第24-30页。
[第23页的附栏]
迈蒙尼德的13项信仰守则e
1.上帝是创造主和万物的统治者。惟独他是创造万物的。
2.上帝是独一无二的。除他之外,没有像他的。
3.上帝是无形无体的。外貌的观念对他并不适用。
4.上帝是首先的,也是末后的。
5.惟独向上帝祷告才是适当的,人不可向任何人或物祷告。
6.先知所说的一切话都是真实的。
7.摩西的预言是绝对真实的。不论在他之前还是之后,他是众先知中最大的一位。
8.我们现在拥有的整部托拉就是上帝在起初授予摩西的律法书。
9.托拉永不会更改,上帝也不会赐下另一部书去取代它。
10.上帝知道人一切的思想和行为。
11.上帝必奖赏谨守他诫命的人,也必惩罚触犯他的人。
12.弥赛亚必定要来。
13.死者会复生。
[脚注]
e 迈蒙尼德在他的《密西拿评注》(公会篇10:1)中提出这些信仰守则。后来犹太教将这些守则采纳为官方教条。以上的版本是犹太祷文中的撮要。
[第21页的图片鸣谢]
Jewish Division /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 Astor, Lenox, and Tilden Found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