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砾中赈济灾民
灾祸过后,人们随即采取赈济行动,他们的努力无疑配受称赞。凭着多项救援计划的帮助,灾民得以重建家园,跟失散的家人团聚;但最重要的是,这些措施能够挽救人命。
每逢有天灾人祸发生,不论世俗的救援组织提出什么协助,耶和华见证人都会乐于接受,并对此深怀感激。与此同时,按照圣经的吩咐,他们有义务要“行善,对信仰上有如亲属的人,更该这样”。(加拉太书6:10)见证人的确把信徒同工看做亲属一样,待他们如同自己的“家人”。由于这个缘故,他们彼此以“弟兄”或“姊妹”相称。——参阅马可福音3:31-35;腓利门书1,2。
所以,每逢当地有灾祸发生,耶和华见证人的长老都会不遗余力,查询会众各成员的下落,探知他们的需要,并安排所需的援助。让我们看看,当加纳的阿克拉、美国的圣安吉洛和日本的神户发生天灾时,见证人怎样表现弟兄的友爱。
阿克拉——“挪亚日子的缩影”
晚上11时左右,大雨开始倾盆而降,一连好几个小时都下个不停。阿克拉一个名叫约翰·特武马西的耶和华见证人说:“雨声哗哗不绝,我整家人都睡不着觉。”《每日写真报》把这场大雨称为“挪亚日子的缩影”。约翰继续说:“我们试图把一些贵重物品搬往楼上的住房,但一打开通往楼梯的大门,洪水就立即涌进室内。”
当局早已发出警告,呼吁市民疏散,但许多人都迟迟不愿撤离。他们担心住所空无一人,即使积满雨水,也可能招引不法之徒入室抢掠。有些人即使想逃往别处也做不到。一个名叫保利娜的女子说:“我和妈妈被困在家里出不来。水位不断上升,我们只好站在木桶上,双手抓住屋顶的椽木。到清晨5时左右,邻居终于把我们救出险境。”
情况一旦许可,耶和华见证人就从速展开赈灾行动。一个名叫比阿特丽斯的基督徒姊妹叙述:“会众的长老四处寻找我们,终于在另一个见证人的家里找着,我们正在那里避难。水灾过后仅三天,长老就携同会众里的年轻人,来帮助我们把房子内外的泥浆刮净。守望台社不但提供洗涤剂、消毒剂和油漆,还供应褥垫、毛毯、布匹和孩童的衣服。一连好几天,救援队的弟兄都分发食物给我们。这一切令我深受感动!”
上文提到的约翰·特武马西报道说:“我告诉其他房客,守望台社送来了大量的洗涤剂和消毒剂,足够把整座楼房清理干净。大约有40个房客参与清洁工作。我把洗涤剂分给邻居,其中一个是本地教堂的牧师。我的邻人误以为,耶和华见证人只关心自己的教友。”
基督徒弟兄姊妹衷心感激社方和其他信徒同工所提供的仁爱协助。特武马西弟兄总结说:“从金钱角度来看,水灾所造成的损失,远超出救援物资的价值;可是,由于社方照顾我们无微不至,我和家人都深受感动,反而觉得财物损失算不了什么,所得的属灵裨益实在大得多。”
圣安吉洛——“听起来好像是世界末日到了”
1995年5月28日,龙卷风横扫圣安吉洛,把树木连根拔起,折断不少电力柱,把带电的电力线摔倒在马路上。阵阵狂风翻卷而过,时速达160公里,公共事业的建筑物惨遭损毁。有两万多个家庭因断电而陷入一片黑暗。然后冰雹接踵而至。美国国家气象局报道,起初降下的“雹子大小同高尔夫球一样”,接着降下一阵“像垒球般大小的冰雹”,随后而来的“雹块跟葡萄柚般大小”。冰雹落下时劈啪作响,震耳欲聋。一个居民说:“听起来好像是世界末日到了。”
风暴过后,随即是一片充满不祥之兆的静寂。居民逐渐从残破的家园出来,查看房子受到多少损坏。依然屹立的树木已变成光秃秃了。有些房子虽然渡过狂风大雹的袭击,看起来却像被人剥了皮一样。在一些地区,遍地都是狂风吹积的冰雹,最厚的高达一米。成千上万的窗子,不管是住宅的还是汽车的,都给风雹打碎了。在覆盖地面的雹堆上,玻璃碎片闪闪发亮。一个妇人说:“我返回住所的时候,把汽车停在车道上,坐在车里不禁放声痛哭。看见房子损坏得这么厉害,我实在受不了。”
救援组织和医院迅速向灾民提供经济援助、建筑材料、医疗药物,还安排了辅导服务。值得表扬的是,风暴过后,许多受害者并没有自怜自艾,反而尽力帮助其他人。
耶和华见证人的会众也立即采取行动。圣安吉洛一个名叫奥布里·康纳的长老报道说:“风暴一停息,我们就用电话查询弟兄姊妹的情况。我们互相帮助,用板把窗封好,给屋顶铺上塑料。我们也向不是见证人的邻舍伸出援手,协助更多家庭做好防风雨的措施。会众成员的住所要是受到损坏,我们都一一加以登记。大约有100所房子需要修葺。救援组织所提供的物资不敷应用,于是我们买了额外的材料,组织起来动手修理房子。每个周末约有250个志愿工人参与修缮工程,合计起来约有1000个见证人志愿参与服务。有些弟兄姊妹不惜长途跋涉,从740公里以外前来帮忙。大家都孜孜不倦地工作,时常在摄氏40度的高温下苦干。一位姊妹已届70岁的高龄,除了一个周末外,其他周末都跟我们一起工作。在那个周末,弟兄要修葺这位年长姊妹的房子,她竟然爬上屋顶协助弟兄修理!
“我们常常听到旁观者评论说:‘但愿其他宗教都给属下教友这样的帮助就好了!’星期五清早,有10至12个志愿工人(包括姊妹在内)抵达一个见证人的家里,免费替同工修补屋顶,或甚至把屋顶全部翻新。目睹这样的情景,我们的邻居无不深受感动。大多数房子都可以在一个周末内完成修葺工作。有好几次,救援队抵达同工的家里时,世俗的承建商正在替隔壁的邻居修补屋顶,而工程已进行了一段时日。我们剥掉旧屋顶,盖上新的,然后把庭院打扫干净。离去的时候,隔壁的承建商还没有完工。有时他们甚至停下来看看我们怎样工作!”
康纳弟兄总结说:“我们大家都会十分怀念彼此共享的愉快经验。我们在患难中同舟共济,从不同的层面加深了彼此的认识,体验到弟兄姊妹间的深厚情谊。通过这次经历,我们尝到在上帝的新世界里生活是什么滋味;弟兄姊妹衷诚互相帮助、彼此扶持。”——彼得后书3:13。
神户——“颓垣败瓦、尸骸枕藉”
神户的居民本来早就做好防震准备。事实上,每年9月1日,他们都举行防灾日。学童进行防震练习,军方演习直升机救援行动,消防署搬出地震模拟器,让志愿人员实习救生技术。地震模拟器的形状像个箱子,大小同房间一样;这个箱子颤动起来,跟实际地震并无分别。1995年1月17日,地震果然发生,但以往所做的准备工夫却看来毫无用处。数以万计的屋顶往里坍塌——在地震模拟器内,这样的情况从没发生过。火车翻倒在地上;公路碎裂成一段段;输送煤气和食水的管道爆裂;房屋像薄纸板一样纷纷倒塌。《时代》杂志把灾场描述为“颓垣败瓦、尸骸枕藉”。
地震之后,多处发生火灾。许多建筑物着火焚烧,但由于汽车拥塞,车流长达数里,消防员无法迅速抵达灾场救火。消防员抵达现场之后,往往发觉没有水进行灌救,因为地震把城市的供水系统破坏了。一位官员说:“头一天,我们简直手足无措。我一生从没有感到这么无能为力。我知道有许多人葬身火海,奈何我实在爱莫能助。”
合计起来,约有5000人遇难,差不多有5万座建筑物化为一片瓦砾。神户的存粮只可以供应三分之一的灾民。有些灾民不得不舀取破裂水管下的脏水使用。无家可归的人纷纷拥进临时收容所。有的收容所要配给食物,每人每天只可取得一个小饭团。不久,灾民怨声载道。一个男子抱怨说:“政府机关坐视不理。我们如果继续倚赖当局救济,就必定会饿死了。”
在神户和邻近地区,耶和华见证人的会众马上组织起来。一个直升机驾驶员亲眼看到见证人怎样进行救援,他说:“在发生地震的同一天,我前往灾场,在那里逗留了一个星期。我到其中一个收容所看看,发觉情况一片混乱。当局根本没有安排什么赈济措施。只有耶和华见证人迅速赶往灾场,着手安排一项又一项的应急措施。”
急需处理的事务实在很多。有十个王国聚会所受到严重破坏,不宜继续使用;有430多个见证人无家可归,另有1206个见证人的住所需要修葺。此外,还有15个见证人不幸罹难,哀伤的亲属亟需别人慰问。
全国约有1000个见证人自愿献出时间,协助修葺工程。一个弟兄评论说:“每逢我们替未受浸的圣经学生修理房子,他们总是问道:‘我们该给你们多少钱?’我们告诉学生,修葺工程是会众出钱维持的,他们于是满怀感激地说:‘我们从圣经所学到的应许,现在已经实现了!’”
见证人迅速采取行动,全面救济灾民,给许多人留下深刻印象。上文引述的直升机驾驶员说:“我不禁深受感动。你们彼此以‘弟兄姊妹’相称。我亲眼看到你们怎样互相帮助,你们真的亲如家人。”
见证人本身也从这场地震学到宝贵的教训。一个姊妹承认说:“过去我一直以为,组织变得越大,表现个人关注就越困难。”亲身体验到组织的仁爱照顾之后,姊妹的看法完全改变了。“现在我认识到,耶和华不但看顾整个组织,还关心个别的分子。”可是,人类不再受天灾人祸所伤的日子近了。
永久的舒解指日可待!
终有一天,人的寿命不会再被各种天灾人祸所截短。耶和华见证人热切期待这个日子来临。在上帝的新世界里,人类会学习怎样跟地球的环境互相配合。随着人类摒弃各种自私的行为,他们受天灾侵袭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
耶和华上帝是自然界各种力量的创造者,他一定会使人类大家庭和地上的众生不再受大自然各种力量所威胁。那时大地会真真正正成为乐园。(以赛亚书65:17,21,23;路加福音23:43)启示录21:4的预言会终于获得辉煌的应验:“上帝会擦去他们眼睛里的一切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哀恸、呼号、痛苦。从前的事已经过去了。”
[第5页的图片]
比阿特丽斯·琼斯(图左)示范说明她和其他人怎样拉着粗绳和棍子手搀着手涉水而过
[第6页的图片]
龙卷风过后的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