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97 3/1 25-28页
  • 你害怕信任别人吗?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你害怕信任别人吗?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7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了解害怕的原因
  • 为什么必须拆掉心中的围墙?
  • 信任家人
  • 信任会众
  • 如何建立信任
  • 你能够信任你的弟兄姐妹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22年(研读版)
  • 长老们——要维护你们所受的信托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0年
  • 你可以怀着信心向谁求助?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6年
  • 信任与快乐息息相关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3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7年
《守》97 3/1 25-28页

你害怕信任别人吗?

‘我没有人可以倾诉。人家是不会明白的。别人要应付的难题已经够多了,又怎会有时间听我倾诉呢?’很多人都有上述的感觉,于是把难题隐藏在心里。人家问及他们的情况,他们往往想说又不敢说,结果欲言又止。

不错,有些人根本不想别人帮忙。可是,有很多人虽然渴望别人帮助,却害怕吐露自己内心的思想、感觉和个人经历。你是这样的人吗?你真的没有人可以信任吗?

了解害怕的原因

今天,世界弥漫着互不信任的精神。年轻人不愿向父母倾心吐意,父母也互不交谈;很少人愿意跟当权者对话。由于没有人可以倾诉,结果有些人转而醉酒、吸毒、纵情作乐,试图用这些方法逃避难题。——箴言23:29-35;以赛亚书56:12。

教士、医生、治疗师、教师都被人视为权威,却接二连三地传出欺诈淫乱的丑闻,结果动摇了大众对权威的信任。例如,据一项调查指出,有超过百分之十的教士有不当的性行为。一位作家批评这些教士“破坏人们的信任,在人际关系上造成巨大的鸿沟。”教士的行径对属下的信众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大大破坏了教徒对他们的信任。

道德崩溃也引发了家庭危机。现今破碎家庭差不多已司空见惯,不再稀奇。以往家庭是培育孩子的天地,现今却大多沦为餐馆罢了。孩子要是在一个“毫无亲情”的家庭里长大,常见的结果就是,孩子长大之后无法信任别人。——提摩太后书3:3。

此外,随着世界情况日益恶化,我们越来越常遇到困境。预言者弥迦曾在类似的情况下写道:“不要信靠密友。”(弥迦书7:5)朋友也许曾叫你失望,未能忠于所托。你也许由于误信别人而险遭不测。现在你觉得很难相信别人了,对人也越来越冷漠,内心仿佛竖起了围墙,天天生活在围墙背后,与人隔绝。(参阅诗篇102:1-7。)不错,你也许能够依赖这种心态支撑下去,‘心中的忧愁’却不会因此消解。(箴言15:13)事实表明,你如果想灵性壮健、情绪稳定、思想健全、身体健康,就必须拆掉心中的围墙,学会信任别人。这样做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

为什么必须拆掉心中的围墙?

向人倾诉衷情能够化解人心中的苦恼。哈拿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她婚姻美满,家境安逸,但依然郁郁不乐。她虽然“心里愁苦”,却明智地“祈祷耶和华”。她默默祷告,向上帝恳切陈情。不错,她向耶和华倾心吐意。接着她向上帝的仆人以利表明心迹。结果怎样?“于是[哈拿]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撒母耳记上1:1-18。

大多数文化都同意,人把内心的感觉透露出来是有益的。例如,跟有类似遭遇的人彼此交流意见心得,可以造益良多。研究人员指出:“感情孤立可以叫人生病;我们如果要精神健全,就必须把内心的感觉说出来。”有越来越多科学研究证实了以下受灵示的箴言:“与众寡合的,独自寻求心愿,并恼恨一切真智慧。”——箴言18:1。

如果你不敞开自己的心扉,别人又怎能帮助你呢?耶和华上帝能察看人的内心。你的家人和朋友却不会知道你内心的想法和感觉,除非你说出来。(历代志上28:9)如果人违反了上帝的律法,隐瞒事实只会使问题恶化罢了。——箴言28:13。

纵使有可能被拒,找人倾诉确有很多好处,所以仍是值得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随便找个人倾诉。(参阅士师记16:18;耶利米书9:4;路加福音21:16。)箴言18:24提醒我们,“有些朋友彼此败坏,”然后经文补充说,“但有一个朋友比弟兄更亲密。”(《新世》)你可以在哪里找到这样的朋友呢?

信任家人

如果你有难题,你有尝试跟配偶或父母商讨吗?一位经验丰富的顾问指出:“有不少问题只需找人倾诉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箴言27:9)不论是‘爱妻子好像爱自己’的基督徒丈夫,衷诚‘顺服丈夫’的基督徒妻子,还是尽力‘用耶和华的思想规正抚养’孩子的父母,都会留意细心聆听,敏于提出协助和建议。(以弗所书5:22,33;6:4)耶稣虽然没有妻子儿女,却在聆听和帮助别人方面立下了杰出的榜样。——马可福音10:13-16;以弗所书5:25-27。

如果难题不是在家庭之内可以解决的,又该怎么办呢?在基督徒会众里,我们永不会孤立无援。使徒保罗说:“谁软弱,我不软弱呢?”(哥林多后书11:29)他嘱咐基督徒说:“你们的重担要继续互相担当。”(加拉太书6:2;罗马书15:1)在属灵的弟兄姊妹当中,我们无疑能够找到‘为患难而生的弟兄’。——箴言17:17。

信任会众

耶和华见证人在普世有超过八万群会众,你会在其中找到‘促进你喜乐’的谦卑同工。(哥林多后书1:24)这些人就是会众的长老。以赛亚指出,长老全都“像避风所和避暴雨的隐密处,又像河流在干旱之地,像大磐石的影子在疲乏之地”。不错,长老会努力按照这项描述去对待会众的成员。——以赛亚书32:2;50:4;帖撒罗尼迦前书5:14。

长老获‘圣灵委任’之前,必须先符合圣经所定的条件。知道这件事可以加强你对他们的信心。(使徒行传20:28;提摩太前书3:2-7;提多书1:5-9)你跟长老讨论难题,你可以放心他们会为你保守秘密,因为可靠是作长老的资格之一。——参阅出埃及记18:21;尼希米记7:2。

会众的长老好像“要交帐的人,时刻看守你们的魂”。(希伯来书13:17)这岂不应当使你信任他们吗?当然,不是所有长老都有同一的长处。有些也许看来比较容易亲近、仁慈和理解别人。(哥林多后书12:15;帖撒罗尼迦前书2:7,8,11)何不向一个你觉得易于亲近的长老倾诉难题呢?

长老并不是受薪的专业人士,而是‘作为恩赐的人’,是耶和华用来帮助你的。(以弗所书4:8,11-13;加拉太书6:1)他们会怎样帮助你呢?他们熟识圣经,能够运用圣经安慰你。(诗篇107:20;箴言12:18;希伯来书4:12,13)他们会跟你一起祷告,以及为你祷告。(腓立比书1:9;雅各书5:13-18)富于爱心的长老能够帮助苦恼的人恢复内心的安宁。

如何建立信任

寻求帮助、听取意见或找人倾诉并不表示一个人软弱或失败。我们只是面对现实罢了;我们承认自己是不完美的,也意识到没有人能够无所不知。当然,惟有我们的天父耶和华上帝才能给予我们最佳的劝告和最值得我们信赖。我们完全同意诗篇执笔者的心声:“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我心里倚靠他就得帮助。”(诗篇28:7)我们可以通过祷告随时向上帝“倾心吐意”,深信他必定会垂听我们,关怀我们。——诗篇62:7,8;彼得前书5:7。

然而,你可以怎样学会信任长老和会众的其他成员呢?首先,要自我反省。你对人的恐惧有事实根据吗?你对别人的动机诸多猜疑吗?(哥林多前书13:4,7)你有办法尽量避免感情受到打击吗?方法是有的。要在属灵的环境下设法认识其他信徒同工。在聚会前后跟他们交谈。跟他们一起做逐家逐户的传道工作。要知道,信任像尊重一样,是要赢得的。要有耐性。举个例来说,要是你对属灵的牧者认识深了,你对他的信心就会加强。要逐步向他表达你的忧虑。要是他反应良好、仁慈体恤,你可以逐渐多说一点。

耶和华的敬拜者,尤其是基督徒长老,会努力效法上帝,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上帝各种感人美德。(马太福音5:48)这样,在会众成员当中就会形成一种彼此信任的气氛。一位资深的长老指出:“弟兄姊妹须要知道:不论一个人做了什么事,长老都会继续对他表现基督徒的爱心。长老也许不喜欢弟兄所做的事,但仍然会爱他和渴望帮助他。”

因此,你无须独自应付难题。要跟“有属灵资格的人”倾谈,他们会帮助你肩负起自己的担子。(加拉太书6:1)要记住,“人心忧虑,屈而不伸”,但“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觉甘甜,使骨得医治”。——箴言12:25;16:24。

[第26页的附栏]

你的家人、朋友或属灵弟兄可能遇上难题而向你求助。你知道怎样帮助他们吗?

如果要达成良好的结果,提出帮助的人就必须

平易近人:马太福音11:28,29;彼得前书1:22;5:2,3

拣选合适的交谈环境:马可福音9:33-37

尽量了解问题所在:路加福音8:18;雅各书1:19

避免反应过激:歌罗西书3:12-14

帮助对方克服恼人的情绪:帖撒罗尼迦前书5:14;彼得前书3:8

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加拉太书6:3;彼得前书5:5

提出明确中肯的劝告:诗篇19:7-9;箴言24:26

要守口如瓶:箴言10:19;25:9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