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乐趣的家人研读
圣经说:“[房屋]因知识充满各样美好宝贵的财物。”(箴言24:4)经文所说的宝贵财物并非仅是指物质资财,同时也包括真挚的爱心、敬神的虔诚及坚强的信心。不错,这些特质令家庭生活更美满、更充实。(箴言15:16,17;彼得前书1:7)然而,要培养这些美好特质,我们必须帮助家人认识上帝才行。
一家之主身负重任,要谆谆教诲家人吸收上帝的知识。(申命记6:6,7;以弗所书5:25,26;6:4)定时的家人研读是达到这个目的的良方。如果家人研读既富教益,又轻松愉快,家人就自然视之为赏心乐事。现在,且让我们考虑一下,主持有效的家人研读a有些什么要素。
家人研读要发挥最大功效,就必须持之以恒。研读一旦变成偶一为之或者兴之所至才举行,就肯定无法保持经常了。因此,要“买尽时机”供家人研读之用。(以弗所书5:15-17)固然,要定出一个适合家庭各分子的固定研读时间也许颇费思量。正如一位家主承认:“起初,我们的家人研读并不经常。后来,经过多番尝试,我们终于发觉晚上稍后的时间较为合适。现在,我们的家人研读十分经常了。”
你一旦找到合适的时间,就要小心避免让别的事占去家人研读的时间。现年33岁的敏玲b回忆说:“如果研读期间有客人到访,家父会请访客稍候,直到研读结束为止。至于来电,他就干脆说稍后再电复对方。”
当然,这并不表示研读的安排丝毫不能有改动余地。一些无法预料的突发事情也许有时发生,以致家人研读不得不押后或取消。(传道书9:11)可是,千万不要轻易让这些事破坏家人研读的常规。——腓立比书3:16。
家人研读应该有多长?曾成功地养育一子一女的卢柏说:“我们的研读时间长约一小时。孩子年幼的时候,为了吸引他们的兴趣,我们每次研读的内容都包括多方面的资料,也许是《守望台》研读文章中的部分内容,经文的某些片段,再加上其他刊物的部分资料等。”敏玲回忆说:“我和两个姊姊年幼时,家父把每周的研读分为两三次,每次20分钟。等到我们年纪大一点,他才把家人研读延长至一小时。”
研读什么?
如果等到家人齐集一起,才考虑研读什么题材,就不但可能令人灰心,还徒然浪费了宝贵的研读时间。要是这样,孩子可能因为不肯定研读的资料,很快就对研读失去兴趣了。因此,家主应该事先选定跟家人讨论的资料。
“忠信睿智的奴隶”向我们提供的刊物林林总总、多不胜数。(马太福音24:45-47)也许你可以选用家人尚未研读过的刊物。如果《洞察圣经》已有你本国文字的版本,讨论其中的精选片段就无疑令大家得益不浅。举个例,在受难纪念聚会前数周,你可以温习有关“主的晚餐”的文章。此外,不少家庭喜欢一起为该周的《守望台》研读文章作准备。然而,《守望台》的次要文章其实也是研读的极佳题材。既然家主最熟悉家人的灵性需要,让他来决定研读资料自然最适当不过。
敏玲说:“我们研读的资料都是事先选定的;可是,遇到有疑难,或者我们需要应付学校的某种情势,家父就会因应情况,转而讨论有关的资料。”子女可能不时要应付难题,包括在学青年的难题、约会以及课外活动等。这个时候,家主应该先讨论跟问题有关的书刊或文章。你若留意到新近的《守望台》和《儆醒!》有些值得跟家人研读的文章,可以尽快安排。当然,你应该预先让家人知道所作的改动。然而,在迫切的问题解决之后,研读就应按照惯常讨论的资料。
营造融洽的气氛
家人一团和气,学习就越起劲。(雅各书3:18)因此,要为家庭营造一种轻松自在、互相尊重的气氛。美国一位家主说:“我们不论选择在客厅还是阳台作家人研读,总是坐得亲亲密密的,大家不会距离太远。这样,彼此之间就自然倍感亲切。”敏玲忆述往事说:“小时候,每周的研读在屋里的哪个地方进行,是由我和两个姊姊去挑选的,所以我们感觉很自在。”要记住,适度的灯光,恰当的座位安排以及愉快而不局促的环境,都能够促进融和的气氛。研读之后,一家人共享一些茶点,也可以增加情趣。
有些家主喜欢不时邀请其他家庭参加研读,多样化的评论无疑能令研读生色不少。如果你邀请会众里的新人参加,他们就会有机会亲自见到,经验丰富的家主怎样主持家人研读。
令圣经事迹活现眼前
如果家人研读生动有趣,孩子就会殷切期待。一个方法是鼓励幼小的儿女把圣经事迹绘画出来。若是可能,你更可安排儿女演出圣经戏剧。对于教导年幼的儿女,我们无须拘泥于一问一答的讨论形式。事实上,朗读和讲述圣经故事既能把敬虔的行事原则灌输给儿女,又能令研读富于趣味。本文较早前提到的卢柏忆述说:“有时,我们把圣经片段朗读出来,大家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你甚至可以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扮演的圣经人物。
你若善用地图和图表,就可以帮助年纪较大的儿女想象圣经事件发生的地点环境是怎样的。不错,只要你花点心思,家人研读可以是趣味无穷、丰富多采的。重要的是,这可以帮助儿女对上帝的话语养成渴慕之心。——彼得前书2:2,3。
人人有分参与
要让儿女有分参与,他们才会喜爱家人研读。让不同年纪的子女都有分参与固然不是易事。可是,圣经劝勉说:“督导的,就该恳切认真”。(罗马书12:8)不错,恳切热诚的态度十分重要,因为热诚是具有感染力的。
罗诺让五岁的女儿迪娜负责诵读文章的次标题,并且说出她对插图的感受,使她更能投入研读。去年耶稣受难纪念之前,罗诺选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c中有关的喻例来讨论。他说:“这样,迪娜就更能领悟到这个场合的重大意义了。”
至于十岁的女儿美雪,罗诺则采用进一步的教导方式。罗诺说:“美雪不单能够明白插图的内容,更能看出其中的含意。因此,当我们研读《启示录的伟大高潮近了!》d时,我们集中解释书里插图的含意。她从这些研读得益不少。”
儿女步入青少年阶段,父母可以邀请他们评论资料的实用价值。研读期间若遇有疑问,可以委派他们作深入研究。例如,罗博12岁的儿子炳立有一次问及应否参加一个新成立的校友会,玩一种称为“龙潭虎穴”的游戏。炳立和其他家人合力翻查《守望台刊物索引》,作了一番深入的探讨,然后把搜集得来的资料在家人研读时提出。罗博说:“结果,炳立很快看出这种玩意绝不适合基督徒。”
在其他情况下,罗博也让家人做点搜集资料的工夫。他的妻子兰茜忆述:“有一次我们研讨耶稣的十二使徒,罗博委派我们各人每周搜集一位使徒的资料。看见儿女兴致勃勃地讲述自己的研究所得,令我振奋极了!”儿女学会作深入研读,把心得告诉家人,有助他们‘在耶和华面前渐渐长大’。——撒母耳记上2:20,21。
运用问题,不论观点问题还是引导问题,是鼓励孩子参与研读的好方法。伟大的导师耶稣时常提出观点的问题,例如:“你认为怎样?”(马太福音17:25)敏玲回忆说:“每次我们发问,父母从不直接给我们答案。他们总是运用引导的问题帮助我们推理。”
多沟通、少责骂!
如果家人能够畅所欲言,无须害怕被人嘲笑,家人研读就会是赏心乐事。可是,正如一位父亲说:“家人在研读时是否会开诚布公,要视乎沟通之门是否在家中一贯常开。你不能只在家人研读时才假装大家坦诚相待。”要极力避免说伤害别人的尖酸话,例如:‘你没有别的 要说吗?我还以为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这话真笨’;‘我不能期望过高,你不过是个小孩子罢了。’(箴言12:18)要对儿女表现同情和体恤。(诗篇103:13;玛拉基书3:17)要以教养儿女为乐;他们努力学习把知识应用出来,要加以扶助。——箴言29:17。
要为家人研读营造良好的气氛,使孩子的心窍得以敞开,乐于受教。一位成功地养育四个子女的父亲说:“你一旦疾言厉色去纠正孩子,他们就跟你对立了。”这样,你无论说什么,也很难打动他们的心。因此,要避免把研读变成施行责罚和管教的场合。如果儿女需要纠正,你大可以在其他时候对他们个别施行管教。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建立一个灵性上稳健的家庭无疑要花不少时间精神。可是,诗篇执笔者写道:“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诗篇127:3)上帝托付给父母重大的任务,要“不断用耶和华的管教和思想规正,把儿女抚养成人”。(以弗所书6:4)要不断精益求精,务求令家人研读内容充实,气氛轻松愉快。要克尽厥职,把“神圣话语纯正的奶”供应家人,使儿女“靠它成长,以至得救”。——彼得前书2:2;约翰福音17:3。
[脚注]
a 虽然本文有不少建议特别适用于帮助儿女从家人研读的安排得益,这些方法对于没有儿女的家庭也同样适用。
b 有些名字不是真名。
c 纽约守望台圣经书社出版。
d 纽约守望台圣经书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