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扬好消息——表现机巧
1.当我们上门探访别人或在街上、商店或其他地方遇见他们时,我们需要表现机巧。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正生活在“末世”的‘危险日子’中。保罗指出生活在这些日子的人会“自夸、狂傲、……不解怨、……不能自约、性情凶暴、……任意妄为。”(提后3:1-4)因此,看来在现今这段日子中,耶和华的百姓在宣扬好消息之际需要表现机巧。
2.但机巧是什么意思呢?一本字典所下的定义是:“一种敏锐的感觉,使人知道在一种困难或需要审慎处理的情势中应当怎样行或说些什么话以求与别人保持良好关系或避免冒犯别人。”身为基督徒,我们无疑希望与人保持和好及避免不必要地冒犯别人。因此,‘若是能行,我们会尽力与所有人保持和睦。’——罗12:18。
3.我们若为我们对之说话的人设身处地着想,便可以帮助我们表现机巧。也许当我们上门探访时,我们打断了他正在做着的一件要事。时常屋主并不预料有人会上门探访他。因此我们必须机巧、体贴,对别人表现深切的关怀,并且怀着爱心渴望予以协助。
4.保罗是个机巧的基督徒见证人,他在这方面立下了好榜样。你记得当他对雅典人说话时,他并没有因为后者崇拜偶像和许多假神而加以抨击或谴责,虽然他不禁为这件事着急。(徒17:16)反之,保罗机巧地利用雅典人对崇拜许多神一事所感的兴趣作为他的演讲的良好引言。——徒17:22-31。
5.我们也会遇到一些有自己的宗教和率直地告诉我们的人。我们应当怎样行呢?我们必须表现机巧。我们不应当飞扬跋扈或吹毛求疵。反之,我们应当设法,若是可能的话,找出彼此同意之点而加以发挥。对方若不同意我们的信息而提出异议,我们无需总是加以反驳。
6.机巧包括留心聆听别人说话在内。借着倾听及考虑屋主的意见,我们会探知他的想法如何。我们时常能够机巧地按照屋主的想法与之倾谈而作一个见证。提出问题会有所帮助,但我们必须小心所提出的问题不致使屋主感觉难堪。反之,我们应当运用问题请他发表意见以求明白他的观点。然后我们可以跟从保罗所立的榜样:“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林前9:22。
7.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必须谨慎自己的言谈以免冒犯别人。(箴25:11)这样屋主便会体会到我们正在作友善的探访,目的是要为人带来一个富于鼓励的信息。我们的言词和面部表情若表现个人的关注、仁慈及对所有人的友善,大部分人都会留意到这件事而愿意接纳我们所说的话。要记得保罗的忠告:“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西4:6。
8.即使别人显然不感兴趣,机巧也会促使我们设法避免冒犯别人。这样我们可以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而为下一个上门探访的见证人铺路。让我们继续以机巧的方式宣扬好消息,借此将美善的事传给一切愿意聆听的人。——弗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