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月报》 4/96 7页
  • 问题箱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问题箱
  • 王国传道月报-1996年
  • 相似资料
  • 问题箱
    王国传道月报-1980年
  • 读者来函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3年
  • 她的蒙头与小组的活动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4年
  • 他与见证人交往抑或仅是参加他们的聚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0年
查看更多
王国传道月报-1996年
《月报》 4/96 7页

问题箱

◼ 我们应该怎样运用“弟兄”和“姊妹”这两个称谓呢?

按字面的意思来说,“弟兄”、“姊妹”是指同父母所生的人。有这种血缘关系的人通常手足情深。由于在社会、环境和感情的各个层面上有紧密连系,同胞兄弟姊妹之间的感情也往往较为深厚。

耶稣教导门徒在祷告中称呼耶和华做‘我们的父亲’。这个称呼暗示所有基督徒都同属一个亲密的家庭,享有深厚的属灵关系。耶稣的话进一步强调这点。他对门徒说:“你们全都是弟兄。”——太6:9;23:8。

我们由于在上帝的家里享有亲密的属灵关系,所以我们以“弟兄”或“姊妹”相称。在会众的聚会里,这两个称呼特别常见。在这些充满属灵气氛的场合里,主持节目的人会按姓氏,把受了浸的人称为某某“弟兄”或某某“姊妹”。

未受浸的人如果想在聚会里参与评论,那又怎样呢?一个人如果跟耶和华的子民交往了一段时间,他已有献身的打算,而且已经自视为耶和华见证人,那么,我们不反对在他的姓氏之后加上“弟兄”或“姊妹”的称呼。如果对方已经是个未受浸传道员的话,那就更没有问题了。

另一方面,有些感兴趣的人不过刚开始参加聚会,还没有采取行动表明自己属于上帝的家。由于这些新人跟上帝家里的人没有任何属灵的家庭关系,我们不会用“弟兄”或“姊妹”称呼他们。聚会的时候,我们对他们的称呼会较为正式,例如用他们的姓氏称呼他们为某某先生。

在会众的聚会里用“弟兄”、“姊妹”相称比叫对方的名字更亲切、更有意义。这个称呼提醒我们,我们享有一种难能可贵的关系,处身在一个属灵的大家庭,受同一位父亲耶和华上帝所眷顾。这个称呼也提醒我们,我们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爱和感情。——弗2:19;彼前3:8。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