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不定这次他会改过呢!”警醒!2001年 | 11月8日
-
-
“说不定这次他会改过呢!”
桑娜a活泼开朗,楚楚可人,有四个孩子,丈夫是南美洲一个很有名望的医生。她说:“我丈夫很受人欢迎,无论男女都喜欢他。”可是,桑娜的丈夫也有黑暗而鲜为人知的一面。“他忌妒心很重,在家里简直是个恶魔。”
桑娜说话的时候,脸上露出焦虑不安的神情。“我们结婚不过几个星期,问题就出现了。有一天,妈妈和弟弟来探望我,我们有说有笑,多么愉快。但他们一走,我丈夫就大发雷霆,把我推倒在沙发上。我不敢相信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可悲的是,桑娜的苦难只是刚刚开始。过去多年来,她不断被丈夫殴打。桑娜的丈夫每次对她拳打脚踢之后,总会连连道歉,并答应以后不再打她。但她丈夫的态度改进了一阵子以后,噩梦又重新开始了。看来不难预料,她所受的虐待会周而复始。桑娜说:“我每次都以为,说不定这次他会改过呢!所以,我离家出走之后,总会返回他身边。”
桑娜担心丈夫会变本加厉。她说:“他曾经威胁要把我和孩子杀死,然后自杀。有一次,他把剪刀搁在我的脖子上。另一次,他拿手枪指着我的太阳穴,更扣上板机来恐吓我!幸好手枪里没有子弹,但我已经被吓个半死了。”
默默忍受
全球有数以百万计的妇女像桑娜一样被男子虐待。b很多妇女虽然受尽折磨,却默默忍受。她们觉得举报根本无济于事,因为很多虐妻的男人断然否认指控,说:“我太太反应过敏!”“她说话就是这么夸大的!”
家,本该是个安乐窝,但很多妇女常常提心吊胆,害怕在家里被丈夫毒打,这实在令人惋惜。可悲的是,旁人往往同情犯过者而非受害者。的确,有些人就是不能相信,一个看来为人正直的市民,竟然会殴打妻子。就以妮塔为例,她丈夫受人敬重,但当她坦言被丈夫虐待的时候,亲友有什么反应呢?“有个朋友对我说:‘你怎么能诬蔑一个好人呢?’另一个朋友却一口咬定,是我激怒了丈夫。后来,我丈夫的恶行被揭发了。即使这样,有些朋友仍回避我。他们认为我本该逆来顺受,因为‘男人就是这样的嘛’。”
妮塔的事例表明,许多妇女很难接受被配偶虐待的残酷现实。男人口口声声说爱自己的配偶,到头来却打妻子,原因是什么?别人可以怎样扶助受虐待的妇女呢?
-
-
男人为什么打女人?警醒!2001年 | 11月8日
-
-
男人为什么打女人?
有些专家说,妇女被丈夫或同居男友杀害的可能性,比她们被其他罪犯杀害的可能性还要大。为了遏止虐待配偶的浪潮,专家做了许多研究。哪一类男人会殴打妻子呢?打妻子的人童年是怎样的?恋爱期间,他曾经打过女朋友吗?要是打妻子的人接受辅导,他会改变过来吗?
专家发现,打妻子的人不都一样,其中一类男人只是偶尔动武。他不会用武器伤害配偶,也不会经常殴打对方。他动手打妻子,看来是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不是出于本性的。另一类男人长期殴打妻子,已经习以为常。他一次又一次地虐待配偶,丝毫没有悔意。
虽然有的男人经常打妻子,有的只是偶尔动武,但这并不表示,有些虐妻行为是可以接受的,没什么大不了。任何 类型的身体虐待都会导致损伤,甚至死亡。因此,就算某人打妻子不像别人那么多、那么狠,这也不能成为开脱罪责的理由。无论如何,虐妻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当初男人信誓旦旦,保证一辈子爱惜妻子,到头来却对她拳打脚踢。这究竟是什么因素促成的呢?
家庭因素
不少暴虐的男人都出自暴虐的家庭,这也不足为奇。迈克尔·格勒奇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研究虐妻问题。他说:“打妻子的人多半在冲突频繁的家庭里长大。他们从幼年起,就一直在充满暴力的环境中生活,挨打挨骂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一位专家说,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男性,“从小耳闻目睹爸爸轻蔑妇女,习染了爸爸的作风。他学到的是,男性必须时刻辖制女性。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恐吓她们,伤害她们,贬低她们。此外,儿子也学到仿效爸爸的行径,一定能讨爸爸的欢心”。
圣经清楚表示,不论好坏,父母的行为都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箴言22:6;歌罗西书3:21)家庭背景固然不能成为男人打妻子的借口,却能使别人从中看出,他的暴戾性情是怎样习染得来的。
文化因素
在一些国家,殴打妇女是很平常的事,甚至是认可的。联合国一份报告说:“在许多社会里,做丈夫的认为自己有权殴打或威吓妻子。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
在其他地方,尽管社会大众不接受虐妻行为,许多人还是动不动就诉诸暴力。在这方面,有些男人的想法简直荒谬得惊人。南非《每周前卫邮报》报道,研究发现,从开普敦南面到好望角一带,自称没虐待过配偶的男人当中,大部分都认为殴打妇女没什么不对,也算不上暴行。
很明显,这种歪曲的观念往往是从小养成的。就以英国为例,研究显示,十一二岁的男孩子当中,有百分之75认为,男人被激怒的时候,动手打女人没什么问题。
百词莫辩
上述因素也许说明,人为什么会虐待配偶,但这些因素绝不是开脱罪责的理由。简单来说,在上帝眼中,殴打配偶是严重的罪行。我们在他的话语圣经里读到:“丈夫应该爱妻子,好像爱自己的身体。爱妻子就是爱自己了。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体,只会喂养爱护,好像基督对待会众一样。”——以弗所书5:28,29。
很久以前,圣经已经预告,在现行制度的“最后的日子”,许多人“没有亲情”,为人“凶悍”。(提摩太后书3:1-3)殴打配偶的风气蔓延全球,只不过是另一个征象,表明我们正生活在圣经所说的最后日子。可是,别人可以怎样扶助受虐待的妇女呢?打妻子的人有希望改变过来吗?
[第5页的精选语句]
“殴打妻子跟挥拳打陌生人没有分别,同样是犯罪行为。”——《男人殴打女人》
[第6页的附栏]
大男人主义弥漫全球
大男人主义是指男性高傲自大的思想作风,含有欺压女性的意思。男性虐待女性的风气弥漫全球,从以下的报道可见一斑。
埃及:在亚历山大,一项为期三个月的研究显示,家庭暴力是妇女受伤的主因。妇女到外伤治疗中心求医的人次总数中,有百分之27.9是因为被家人打伤的。——第四届世界妇女会议分析报告第5号。
泰国:在曼谷市最大的郊区,有一半已婚妇女经常挨打。——太平洋妇女卫生研究所。
香港:“自称被丈夫或同居男友殴打的妇女,人数比去年增加了超过百分之40。”——《南华早报》2000年7月21日刊。
日本:到庇护中心暂住的妇女,从1995年的4843人增加到1998年的6340人。“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妇女表示,她们忍受不了丈夫的虐待,不得不寻求庇护。”——《日本时报》2000年9月10日刊。
英国:“在英国境内,每六秒就有一个人在家里被强奸、殴打或刺伤。”伦敦警察厅的一份报告指出,“警方每天从家庭暴力受害者接到1300次求助电话,每年接到超过57万次。百分之81的受害人是女性,她们被男人殴打。”——《泰晤士报》2000年10月25日刊。
秘鲁:向警方举报的罪行当中,虐妻案占百分之70。——太平洋妇女卫生研究所。
俄罗斯:“仅在一年之内,俄罗斯就有1万4500个妇女被丈夫杀死;另外,有5万6400个女子受到家人虐待而伤残或重伤。”——《卫报》。
中国:京伦家庭中心主任陈一筠教授说:“家庭暴力是个新问题,而且日趋恶化,城市里的情况尤其严重。……邻里再三劝阻也无济于事。”——《卫报》。
尼加拉瓜:“在尼加拉瓜,越来越多妇女被殴打。调查显示,仅在过去一年,就有百分之52的妇女受到丈夫或同居男友的虐待。”——英国广播公司新闻报道。
[第7页的附栏]
危机指标
根据美国罗得岛大学的理查德·吉利斯督导的调查报告,以下是女性在家里受虐待的危机指标:
1.丈夫或同居男友曾经在家里动手打人。
2.他目前失业。
3.他每年至少吸毒一次。
4.他跟爸爸妈妈同住的时候,曾经见过爸爸打妈妈。
5.男女双方没有结婚,只是同居。
6.他就算有工作,工资也偏低。
7.他没有完成中学课程。
8.他介于18至30岁之间。
9.男女双方或其中一方在家里虐待孩子。
10.家庭收入微薄,生活贫困。
11.男女的文化背景不同。
[第7页的图片]
家庭暴力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
-
扶助受虐妇女警醒!2001年 | 11月8日
-
-
扶助受虐妇女
我们有什么办法扶助受虐待的妇女呢?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她们的苦况。受虐待的妇女不但要常常忍受皮肉之苦,还要挨骂,受威吓,使她们自觉一无是处、孤立无援。
请看看桑娜的例子,头一篇文章记载了她的经历。桑娜的丈夫有时候对她破口大骂。桑娜吐露心声,说:“他用种种难听的话侮辱我:‘你读不成书,要是没有我,你哪能把孩子养大?你这个做妈妈的,又懒惰又没用。如果你离家出走,你以为法官会把孩子的监护权判给你吗?’”
桑娜的丈夫为了辖制妻子,紧握财政大权,不许桑娜开他的车。他一天到晚打电话回家,查问桑娜在做什么。要是桑娜对丈夫的意见表示异议,她丈夫就大发脾气。结果,桑娜就有意见也不敢提了。
由此可见,虐待配偶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要扶助受虐待的妇女,就得同情她们的处境,听她们诉苦。要记住,受害人往往有说不出的苦楚,很难向别人倾吐。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受害人振作起来,让她按自己的能力应付困难。
有些受虐待的妇女也许需要报警或向有关部门求助。有时候在危急关头,例如警方前来干预,打妻子的人会看出事情的严重性。但危机过后,当事人又故态复萌了。
受虐待的妻子应该离开丈夫吗?圣经并不主张夫妇随便分居,也没有规定妻子在健康和生命受到危害的情况下,继续与丈夫同住。基督的使徒保罗说:“[妻子]如果真的离开了,就该安于现状,不再结婚,不然就跟丈夫重修旧好。”(哥林多前书7:10-16)既然圣经并不禁止人在极端的情况下跟配偶分居,受虐待的妇女可以自己决定怎样做。(加拉太书6:5)谁都不该劝做妻子的离开丈夫,但也不可向受害人施加压力,要她在身心和灵性受到危害的情况下,继续跟虐待她的丈夫同住。
虐妻的人能改变吗?
人虐待配偶,就是明目张胆地违犯圣经原则。我们在以弗所书4:29,31读到:“污秽的话一句也不可出口。……一切恶毒、怒气、愤恨、尖叫、诋毁,连同一切恶念,都该从你们当中除掉。”
要是自称基督徒的丈夫虐待妻子,他就不能说是爱妻子了。如果他恶待妻子,他的一切善行又有什么价值呢?“打人”的,没有资格在基督徒会众里担任职责。(提摩太前书3:3;哥林多前书13:1-3)凡自称基督徒的,如果常常大发脾气而又屡教不改,就会被逐出基督徒会众。——加拉太书5:19-21;约翰二书9,10。
暴虐的男子能够洗心革面吗?有些的确能够。不过,打妻子的人一般不会轻易改变,除非他们(1)承认自己行为不当,(2)甘愿改过自新,(3)乐意寻求帮助。耶和华见证人发现,圣经能够感化人迁善改过。跟他们学习圣经的人大都有强烈的愿望,要叫上帝的心欢喜。这些人从圣经中学到,“凡喜爱暴力的人,[耶和华]必恨恶”。(诗篇11:5)当然,打妻子的人要改变,就得停止殴打妻子,还要重新学习怎样待她。
男子学习圣经之后,就知道妻子不是奴隶,而是“助手”。他应该“尊重”妻子,而不该贬低她。(创世记2:18;彼得前书3:7)他要学会体贴妻子,听取对方的意见。(创世记21:12;传道书4:1)耶和华见证人提供的圣经课程,使很多夫妇得益不浅。在基督徒家庭里,专制、独裁和欺压的行为绝无立足之地。——以弗所书5:25,28,29。
“上帝的话语是活的,是有力量的。”(希伯来书4:12)因此,圣经所含的智慧对夫妻大有帮助,让他们知道怎样分析问题,使他们有勇气去解决困难。此外,圣经还提出令人安慰的稳确希望:耶和华所立的君王要在天上统治全地,那时候人人都衷心顺服,暴行就不复存在了。圣经说:“求救的穷人,他要解救;凄苦无助的人,他要援助。他要救赎他们的性命,使他们不受欺压和暴行所害。”——诗篇72:12,14。
[第12页的精选语句]
在基督徒家庭里,专制、独裁和欺压的行为绝无立足之地
[第8页的附栏]
纠正错误的观念
• 妻子遭受虐待,咎由自取。
打妻子的人大都否认自己做错了,还辩称是妻子激怒他们而造成的。有时候,连当事人的朋友也误认为做妻子的很难相处,所以丈夫偶尔失控,也怪不得他。他们的看法等于指摘受害的,偏袒动武的。老实说,受虐待的妻子对丈夫已百般忍让,尽量顺从。但不管有理没理,殴打配偶都是说不过去的。《虐待配偶的人的心理概况》一书指出:“男人因为虐待妻子,被判接受辅导。他们打人成癖,用暴力把心里的愤怒和抑郁发泄出来,迫人就范;也用暴力解决纷争,纾缓压力。……他们不敢承认自己有毛病,也不肯正视问题。”
• 男人喝多了,才会殴打妻子。
诚然,有些男人喝醉后变得更加暴戾。可是,把问题归咎于酒精合理吗?卡琳·威尔逊在《暴力始于家庭》一书里说:“打妻子的人喝醉了,就有借口推卸责任。……看来,我们的社会认为,醉酒打人是情有可原的。这样,受虐待的妇女就有借口逃避现实,把丈夫或同居男友看做酒鬼而非暴徒。”威尔逊指出,这样的想法使受虐待的妇女误以为,“只要男方戒酒,她就不用再挨揍了”。
目前许多研究人员认为,酗酒和殴打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毕竟,许多吸毒酗酒的男人并不殴打妻子。《男人殴打女人》一书的两位作者注意到:“受虐待的妇女持续挨揍,主要是男的认为殴打女的能起威吓作用,使她听命屈从。……酗酒和吸毒是一般虐待妇女的人的生活方式。可是,认为他们的暴行是这些恶习诱发的,那就错了。”
• 虐待妇女的男人也会对其他人动武。
打妻子的人有两种不同的面孔。在朋友面前,他常常装出一幅和蔼可亲的样子。正因为这样,当事人的朋友可能觉得,他虐待妻子的传闻难以置信。但实情是,当事人用粗暴的手段对待妻子,迫她就范。
• 妇女不介意被配偶虐待。
人们有这样的想法,可能因为不了解受虐妇女的处境,她们孤立无援,投靠无门。亲友可能会收留受虐待的妻子,让她住上一两个星期。然后,这个妻子该怎么办呢?她一想到自己日后要独力照顾孩子,又要挣钱养家,就感到彷徨无助了。法律可能禁止父母带儿女离家出走。有些受虐待的妇女曾经这样做,后来却被丈夫找着,用威逼利诱的手段把她们带回家去。不知实情的朋友可能误以为这些妇女不介意被配偶虐待。
-
-
“我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呢!”警醒!2001年 | 11月8日
-
-
“我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呢!”
乐婷凝视着窗外的闹市,用手掩着微微颤动的嘴唇。乐婷住在拉丁美洲,二十多年来受着丈夫富德的粗暴对待。她不但要忍受皮肉之苦,还遭受精神虐待。后来,富德受到开导改变过来。虽然这样,乐婷讲述过去的痛苦经历时,心里仍然隐隐作痛。
“结婚不到两星期,他就开始对我拳打脚踢,”乐婷低声说。“有一次,他把我的两颗牙敲掉。另一次,他一拳把衣柜打破,幸好我闪避得及时。但最叫我痛心的是,他经常破口大骂,说‘你真窝囊’,又把我当白痴看待。我本想离开他,但三个孩子怎么办呢?”
富德温柔地轻拍着乐婷的肩膀说:“我是个资深的专业人员,收到法庭的传票和妻儿保护令时,我感到很丢脸。我尝试改变自己,但老毛病很快又发作了。”
那么,富德是怎样改变的呢?乐婷紧张的心情现在看来缓和了。她说:“有个妇人在路口的商店工作,她是个耶和华见证人。她说可以帮助我学习圣经。我从圣经中学到耶和华上帝十分重视妇女。我开始参加耶和华见证人的聚会。富德知道了就勃然大怒。但对我来说,在聚会里跟朋友交往是一种新的体验。我发现原来可以有自己的信仰,也可以有自由把信仰告诉别人,甚至教导别人认识自己所相信的宗教。由于意识到自己在上帝眼中十分宝贵,这使我勇气大增。”
“有一件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有一次,富德照常在星期天去望弥撒,我则去参加耶和华见证人的聚会。他再次表示反对,但我定睛看着他,然后理直气壮、泰然自若地说:‘富德,我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不一定要跟你一样。’他竟然没有打我!之后不久,我就受浸了。五年来,他再也没打过我。”
后来富德有更大的改变。他说:“乐婷受浸三年后的一天,有一位同事邀请我到他家去,他是个耶和华见证人。他用圣经向我指出一些发人深省的事。我没告诉乐婷就开始跟这位同事学习圣经了。不久,我跟乐婷一起参加聚会,在聚会里听到很多关于家庭生活的原则,叫我感到无地自容。”
聚会结束后,富德看见会众的成员,包括男子,一同打扫聚会所,心里很感动。他探望会众成员时,看见做丈夫的协助妻子洗碗。这些生活小节让富德学会对妻子体现真爱。
不久之后,富德也受了浸。现在他跟妻子都是全时传道员。乐婷说:“饭后,富德经常帮我收拾桌子,还帮我铺床。他夸奖我的菜做得很好,又让我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买自己想要的家庭用品。富德以前从没有这样做过!最近,他送花给我,这是头一次!有时候,我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