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要快乐——恩待困苦的人
    守望台1987年 | 4月15日
    • 要快乐——恩待困苦的人

      “藐视邻舍的,这人有罪;怜悯贫穷的,这人有福。”——箴言14:21。

      1,2.菲律宾的三家人有什么遭遇?这使我们考虑到什么问题?

      菲律宾潘加辛南省的三家人正在参加基督徒的聚会之际,一场意外的失火将他们的住宅焚毁。他们回家时发觉自己没有食物,也没有栖身之地。基督徒同工听闻这场灾祸,便迅速带来食物及安排小组中其他的人收容他们。次日早上,基督徒带着竹竿和其他建筑材料抵达。这种弟兄友爱使邻近的人大受感动。遇事的三家人也受到良好的影响。火灾烧毁了他们的住宅,但是他们的信心和基督徒的其他品德却得以无损,并且由于弟兄们的仁爱反应反而增加了。——马太福音6:33;可参阅哥林多前书3:12-14。

      2 像这一类的经验岂不令人振奋吗?这样的经验使我们对人的仁慈信心大增,特别对真正基督教的力量更深信不疑。(使徒行传28:2)可是,我们体会到基督徒“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一事所具有的圣经根据吗?(加拉太书6:10)我们个人可以怎样在这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

      给我们的优良榜样

      3.关于耶和华对我们的关注,什么是我们可以肯定的?

      3 门徒雅各告诉我们:“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雅各书1:17)鉴于耶和华为了我们在灵性和物质上的福利给予我们这么丰富的供应,这句话是多么真实!可是,耶和华将什么置于首位呢?属灵的事。例如,他赐给我们圣经,使我们能够获得属灵的指引和希望。这个希望集中于他将爱子赐给我们一事之上。他爱子所献的祭物乃是我们得以获得宽恕及有永生希望的根据。——约翰福音3:16;马太福音20:28。

      4.我们可以怎样清楚看出上帝也关心我们的物质需要?

      4 耶和华对我们的物质福利也十分关注。使徒保罗就这件事与古代路司得的人推理。虽然他们并非纯真的崇拜者,他们却无法否认造物主‘常施恩惠,从天降雨,赏赐丰年,叫我们饮食饱足,满心喜乐。’(使徒行传14:15-17)耶和华凭着爱心供给我们灵性上的需要,也作了安排维持我们的肉体生命。你岂不同意这有助于使他成为“快乐的上帝”吗?——提摩太前书1:11,《新世》。

      5.我们从上帝对待古代以色列人的方式可以获悉什么?

      5 上帝对待古代以色列人的方式足以说明他对手下敬拜者的灵性需要及物质环境予以平衡的注意。首先,他将律法赐给他的百姓。他所立的君王必须亲自抄写一份律法,人民则要定期聚集起来听人诵读他的律法。(申命记17:18;31:9-13)律法规定要设立一个帐幕或圣殿,并有祭司负责处理各种祭物,使人民能够赢得上帝的喜悦。以色列人经常聚集起来守一些属灵的节期,这些乃是他们每年所作的崇拜的高潮。(申命记16:1-17)由于这一切安排,个别的以色列人能够在上帝面前获得灵性上的富足。

      6,7.耶和华怎样在律法中表明他也关心以色列人身体上的需要?

      6 可是,律法也表明上帝对手下仆人的物质环境多么关注。也许你会想到上帝赐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中关于卫生和防止疾病传染的各项步骤的规定。(申命记14:11-21;23:10-14)可是我们不应当忽视上帝也作了特别的安排去帮助国内贫穷困苦的人。健康不良以及火灾或水灾一类的灾祸可能使以色列人陷于贫穷之中。耶和华在他的律法中承认并非所有人都会在经济上平等。(申命记15:11)但是他并非仅是对穷人和困苦的人表示同情而已。他也作出援助的安排。

      7 食物会是这些不幸者的一项迫切需要。因此上帝规定以色列的穷人可以随意拾田中的遗穗,摘葡萄园或橄榄树剩下的果子。(申命记24:19-22;利未记19:9,10;23:22)上帝的处事方式并不助长人懒惰或即使有工作能力也倚赖别人救济。以色列的拾穗者必须作出努力,也许在骄阳之下花很多时间采集食物。可是我们不应当忽视,上帝以这种方式很体贴地照顾贫穷的人。——可参阅路得记2:2-7;诗篇69:33;102:17。

      8.(甲)上帝促请个别的犹太人为弟兄怎样行?(可参阅耶利米书5:26,28。)(乙)你可以怎样将上帝吩咐犹太人表现的态度与今日常见的态度作一比较?

      8 耶和华进一步强调他对困苦的人的关注,例如他在以赛亚书58:6,7所说的话便是一个例证。当时有些自满的以色列人故作虔诚之状而禁食,上帝的先知宣布说:“我所拣选的禁食……[岂不是]使被欺压的得自由,折断一切的轭么?不是要把你的饼,分给饥饿的人;将漂流的穷人,接到你家中;见赤身的,给他衣服遮体,体恤自己的骨肉而不掩藏么?”今日有些人严守着可称为他们的‘舒适地带’的界限。他们唯独在自己不需要作出任何牺牲或遭受任何不便的时候才愿意帮助贫穷的人。但上帝通过以赛亚所说的话却强调一种多么大异其趣的精神!——也可参看以西结书18:5-9。

      9.关于借贷,律法提出什么劝告?上帝鼓励人怀有什么态度?

      9 以色列人也可以在借贷方面对贫穷的弟兄表现关怀。以色列人借钱给人,对方若打算将钱用来做生意或扩展业务,他便可以收取利息。可是,耶和华说钱若借给贫穷的弟兄,就不可收取利息,不然后者的穷困便可能诱使他行差踏错了。(出埃及记22:25;申命记15:7,8,11;23:19,20;箴言6:30,31)上帝对不幸者所怀的态度乃是供他的百姓效法的榜样。圣经甚至应许我们说:“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言19:17)请想想——借给耶和华而蒙他保证他必定会充分偿还你!

      10.考虑过上帝所立的榜样之后,你可以向自己提出一些什么问题?

      10 因此我们所有人都应当问问自己:对我来说,上帝看待困苦之人的方式具有什么意义呢?我有向他的完美榜样学习,并且努力加以效法吗?在这方面,我能够进一步表现上帝的形像吗?——创世记1:26。

      有其父必有其子

      11.耶稣的关注怎样与他天父的关注相埒?(哥林多后书8:9)

      11 耶稣基督“是上帝荣耀所发的光辉,是上帝本体的真像。”(希伯来书1:3)因此我们可以期望他将天父对一切关心纯真崇拜的人的关注反映出来。他的确如此行。耶稣表明最需要解救的贫穷是灵性上的贫穷:“认识自己的灵性需要的人快乐了,因为属天的王国是属于他们的。”(马太福音5:3,《新世》;可参阅路加福音6:20。)基督也说:“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约翰福音18:37)因此,耶稣主要以导师的身分而非以行奇迹者或医病者的身分为人所知。(马可福音10:17-21;12:28-33)在这方面,请留意马可福音6:30-34的记载。我们读到有一次耶稣希望有点时间私下稍作休息。但后来他“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他有什么反应呢?“于是[他]开口教训他们许多道理。”不错,耶稣不辞劳苦去照料人们最大的需要:可以为他们带来永生的真理。——约翰福音4:14;6:51。

      12.关于耶稣的观点,我们从马可福音6:30-34和马可福音6:35-44可以获悉什么?

      12 虽然耶稣将注意力集中在卑微的犹太人的属灵需要之上,他却没有忽视他们的物质需要。马可的记载表明耶稣也留意到人们对实际食物的需要。使徒们起初提议将群众遣走,让他们‘自己买点东西吃’。耶稣表示不同意。然后使徒们提议将他们所携带的钱拿一部分出来买食物。反之,耶稣选择施行一个著名的奇迹,用几块饼和几条鱼的基本食物喂饱了5000人,妇孺尚不计在其内。今日有些人可能觉得耶稣施行奇迹满足群众的需要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即使如此,我们仍然不应当忽视一件事实:他对人怀有真挚的关怀,并且采取与之一致的行动。——马可福音6:35-44;马太福音14:21。a

      13.耶稣提出什么证据表明他对人们的福利十分关注?

      13 你很可能读过福音的记载,这些记载证明耶稣对不幸者的关怀并非仅限于穷人。他也帮助有病和困苦的人。(路加福音6:17-19;17:12-19;约翰福音5:2-9;9:1-7)他也不是仅医治碰巧在他身旁的人。有时他特地到病人那里以便提出帮助。——路加福音8:41-55。

      14,15.(甲)为什么我们可以肯定耶稣期望门徒表现与他相若的关注?(乙)我们最好向自己提出一些什么问题?

      14 可是,是否唯独有能力行奇迹予人舒解的人才应当关心穷苦门徒(或寻求真理者)的需要呢?不然。耶稣所有的门徒都应当对此感觉关怀而行事与之一致。例如,有一次耶稣促请一个渴望得永生的富人说:“要变卖你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路加福音18:18-22)耶稣也提出劝告说:“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路加福音14:13,14。

      15 基督徒既是基督的跟从者,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我效法耶稣对穷人、困苦的人、不幸的人所怀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到什么地步呢?我能够忠实地像保罗一样说:“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吗?——哥林多前书11:1。

      保罗——一个快乐的榜样

      16.使徒保罗特别关心什么?

      16 在这方面提及保罗是适当的,因为他也是个堪作模范的榜样。正如我们所料,他的注意主要集中在别人的灵性需要之上。他是‘基督的使者,恳求别人“与上帝和好。”’(哥林多后书5:20)保罗的特别任务是要在非犹太人当中传道及建立小组。他写道:“主托我传福音给那未受割礼的人。”——加拉太书2:7。

      17.我们怎么知道使徒保罗也留意到别人身体上的需要?

      17 既然保罗说他效法基督,他有(像耶和华和耶稣一样)留意到信徒同工在身体上遭受的困苦或难题吗?我们让保罗自己回答这个问题。他在加拉太书2:9继续说:“雅各、矶法[彼得]、约翰,就向我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礼,叫我们往外邦人那里去。”然后保罗在下一节补充说:“只是[要]我们记念穷人。这也是我本来热心去行的。”(加拉太书2:10)因此保罗体会到,即使他是个在海外传道的使徒,要负责照料许多小组,他却不能够忙到没有时间留意弟兄姊妹们在身体上的福利。

      18.保罗在加拉太书2:10所指的很可能是什么“穷人”?为什么他们应当受到注意?

      18 很可能保罗在加拉太书2:10所提及的“穷人”主要是指耶路撒冷和犹太的犹太籍基督徒。在较早时候,“讲希腊话的犹太人,埋怨本地的希伯来人,因为在日常的[粮食]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使徒行传6:1,《新译》)因此,保罗提及他是负责向列国传道的使徒时,他同时清楚表明他并没有忽视基督徒弟兄团体中的任何人。(罗马书11:13)他体会到以下的一段话把照料弟兄们身体上的需要一事也包括在内:“好使肢体能够互相照顾,免得身体上有了分裂。如果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哥林多前书12:25,26,《新译》。

      19.我们有什么证据表明保罗和其他的人将他们对穷人的关注化作行动?

      19 当耶路撒冷和犹太的基督徒由于贫穷、在当地发生的饥荒或逼迫而受苦时,有些遥远的小组对这件事作出响应。当然,他们会在祷告中记得贫穷的弟兄,求上帝予以支持和安慰。但是他们并非至此为止。保罗在信中提及“马其顿和亚该亚人乐意捐了一些钱,给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罗马书15:26,27,《新译》)对困苦的弟兄提出这种经济援助的人得以“凡事富裕,就可以慷慨的捐输,使众人借着我们对上帝生出感谢的心。”(哥林多后书9:1-13,《新译》)这岂不是令他们快乐的因由吗?

      20.为什么捐输帮助“穷人”的弟兄们可以快乐?

      20 将自己的钱财与“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分享的弟兄们还有进一步的理由感到快乐。他们对困苦的人的照顾有助于使捐输的人赢得上帝的嘉许。我们可以从以下的事实看出原因:在罗马书15:26和哥林多后书9:13(《新译》),译作“捐输”的希腊字含有“交谊的记号、弟兄团结的证据、礼物”的意思。希伯来书13:16也使用这个字,说:“不可忘记行善和捐输的事,因为这样的祭,是上帝所喜悦的。”

      我们会快乐吗?

      21.我们可以肯定什么会成为令我们快乐的因由?

      21 在这项讨论中,我们查考过圣经的证据,表明耶和华上帝、耶稣基督和使徒保罗对困苦的人十分关注。我们也留意到他们都一致承认,灵性上的需要应当首先受到留意。但他们同时也以非常切合实际的方式表现他们对贫穷、有病和经历不幸的人的关怀。他们提出切合实际的帮助而寻得快乐。对我们来说情形会有所不同吗?使徒保罗鼓励我们“[要]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使徒行传20:35。

      22.这个问题还有些什么方面值得你留意?

      22 可是,你也许会问:究竟我个人可以做些什么事呢?我怎能知道谁真正有需要?我怎能以适当的方式提出帮助,不致助长懒惰,仁慈而切合实际,考虑到别人的感觉,并且与宣扬好消息的基督徒责任保持平衡?下一篇文章会考虑事情的这些方面,从而使你寻得更大的快乐。

  • 不要仅是说:“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
    守望台1987年 | 4月15日
    • 不要仅是说:“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

      “若是……你们中间有人对[贫乏的弟兄]说:‘平平安安的去罢!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雅各书2:15-17。

      1.尼日利亚的一位弟兄怎样陷于困境?

      据估计利比齐·奥克华拉奥查生于1880年之前,因此他已一百多岁了。他是尼日利亚人,从父母承受到物神而加以崇拜。后来他在80多岁时开始与耶和华见证人研读圣经。他将所学得的知识应用出来,后来受了浸。这样,他作见证人已大约有30年之久。不久之前,他小组的长老在一场豪雨之后前往探视他和他那72岁、属于英国教会的妻子。两人均十分沮丧——他们茅舍的地板被水所浸,而他们没有亲戚能够收容他们或帮助他们修葺房屋。当时你若在场,你会怎样行呢?在探知有什么事发生之前,让我们首先考虑一下圣经的若干劝告。

      2.为什么我们关心“善工”?

      2 基督耶稣“为我们舍己,为的是……洁净我们作[他]自己的子民,热心善工。”(提多书2:14,《新译》)这些善工集中于救生的王国传道工作之上。(马可福音13:10;启示录7:9,10)可是,基督徒的“善工”却并非仅限于重要的传道工作,因为耶稣的同母异父弟雅各解释说:“在父上帝看来,纯洁无玷污的[崇拜],就是照顾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被世俗所污染。”——雅各书1:27,《新译》。

      3,4.我们从提摩太前书3-5章论及“善工”的话可以获悉什么?这引起了什么问题?

      3 第一世纪的各小组在两种“善工”方面均努力参与。在提摩太前书第三章,使徒保罗列举监督和助理仆人的资格之后写道,“上帝的教会[乃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摩太前书3:1-15)他表明紧守这些真实道理的基督徒能够救自己,也能救那些听他们的人。(提摩太前书4:16)然后保罗讨论在物质上照顾一些‘一贫如洗’的忠心寡妇的“善工”。——提摩太前书5:3-5。

      4 因此,除了传福音之外,我们也应当留意其他的“善工”,例如“照顾患难中的孤儿寡妇”。长老和助理仆人既在这方面“带头”,他们可以怎样行呢?(希伯来书13:17,《新世》)我们其他的人可以怎样在这件事上协助他们?我们个人可以怎样行以从事这种“善工”?

      踊跃带头的长老们

      5.保罗怎样照料一项特别的需要?在现代有什么类似的事?

      5 当犹太有特别需要发生时,身为长老的保罗带头作出赈济的安排。这样的领导可以尽量减少混乱的情形发生;赈济品可以按照需要公平地分配给各人。(哥林多前书16:1-3;使徒行传6:1,2)现代的长老们也在洪水、山泥倾泻、海啸、龙卷风或地震造成灾祸之后带头执行赈济的工作;这样,他们‘不是单顾自己的事,也顾别人的事。’——腓立比书2:3,4。

      6.当一场灾祸在美国加州发生时,长老们作出什么响应?

      6 1986年10月8日的《儆醒!》杂志(英文)提出基督教敏于采取行动的一个例证。当美国加州的一道河堤崩决而造成洪水泛滥时,长老们作出响应。这些属灵的牧人迅速查看他们的羊群有没有人失踪或需要医药治疗、食物或居停。长老们在救济安排上与耶和华见证人的总部合作。他们设立一个赈济委员会。见证人同工纷纷抵达现场提出协助,他们随即被组织成多个工作队去清洁和修理损坏的房屋。长老们也主持购置和分发供应品的工作。这足以说明当有类似的特别需要发生时,‘每个门徒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决定作出捐输’或提出援助,但与当地的监督商讨而自其获得适当的指示乃是明智之举。——可参阅使徒行传11:27-30。

      7.我们也应当对什么较寻常的需要作出响应?

      7 虽然你(无论是否长老)也许有时能够在灾祸发生之后对别人的重大需要作出响应,有些较常见的需要其实也一样重大——就在你自己小组里的需要。由于这些需要不像重大的灾祸一样引人注意,它们很容易受到忽视或只受到很少的注意。但是当地的需要其实便是雅各书2:15-17所提及的那类需要。不错,在表明你的‘信心是有行为证实的抑或是死的’方面,最大的挑战可能来自你自己的小组。

      8.监督们在处理小组的需要方面可以怎样表现智慧?

      8 长老带头时应当力求表现‘智慧和见识’。(雅各书3:13)凭着智慧,他们能够保护羊群不致受骗子所愚;这些人逐一向各弟兄(或各小组)借钱或捏造故事以求赢得别人的“帮助”。长老们明智地对懒惰绝不表同情,因为圣经所订的律则是:“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帖撒罗尼迦后书3:10-15)即使如此,他们却不愿“塞住怜恤的心”或带领弟兄们如此行。(约翰一书3:17)他们必须表现智慧的另一个原因是,圣经对于照料贫苦的人一事并没有为我们订下无数的规条。情况随着时代和地点而异。

      9.(甲)在第一世纪,配得的基督徒寡妇怎样受到照顾?(乙)这样的人在今日可以从什么形式的帮助得益?

      9 例如,保罗在提摩太前书5:3-10论及配得帮助的‘贫穷’寡妇。她们若有相信的亲属,这些人便负有首先的责任要帮助她们;亲属若忽略这项责任,就可以对他们在上帝面前的地位有不利影响。可是,如果一个配得的贫穷寡妇无法在这方面获得帮助,长老们就可以作出安排由小组给予若干物质援助。在近年来,有些小组曾协助他们当中特别贫苦的人。可是,大部分国家现今均设有由税款支持的计划去援助年老、体弱或愿意但却无法寻得工作的人。可是,基督徒长老也许愿意在另一方面予以帮助。有些真正贫穷的人虽然有资格接受公众援助,但却由于不知道怎样申请或胆怯不敢探询而没有获得这样的协助。因此长老可以代他们向政府机构查询或通知一些在这些事上有充分经验的见证人。然后他们可以安排请一位胜任的弟兄或姊妹去帮助贫乏的人领取可得的裨益。——罗马书13:1,4。

      组织起来提供切合实际的帮助

      10.长老们牧养羊群之际应当留意到什么事?

      10 在留意使困苦贫穷的人从仁爱的弟兄姊妹获得协助方面,保持警觉的监督时常担任举足轻重的角色。长老们在牧养羊群的所有分子之际应当留意后者在灵性和身体上的需要。我们可以了解到长老们所注重的是“祈祷传道”。(使徒行传6:4)因此,他们会设法安排各事,使羊群中卧病在床或入院留医的分子在灵性上获得喂养。长老们可以将聚会节目录下来给无法参加聚会的人聆听。轮流负责将录音带带给病人的长老和助理仆人发觉他们的探访使他们同时能够作其他的属灵施与。(罗马书1:11,12)他们也能够查询目前的需要。

      11.请举例说明我们可以怎样作出安排协助一位有需要的姊妹。

      11 他们可能留意到一个残废或年老的姊妹有时能到王国聚会所或用一点时间参加组外传道,若有姊妹帮助这人沐浴和穿衣的话。(可参阅诗篇23:1,2,5。)监督甚至可以派他们当中一分子去作出这样的安排。类似地,他们可以请小组的分子自告奋勇与有需要的人同行或接送他们。为这件事订出时间表来会使事情甚至更有秩序。

      12.其他的人可以怎样与监督合力帮助有病或年老的人?

      12 长老可能留意到在其他事上他们也能提供帮助或作出仁爱的安排。例如,一位年老或有病的姊妹未能够像以往一般照料自己的住所。有些助理仆人和其他的人能够予以援手吗?他们为姊妹修剪草地或花草甚至可能使她心情较好,因为她知道现在她的住宅不致在邻里间成为受人非难的因由了。花园需要人拔草或淋水吗?也许一个出外购买食物的姊妹能够探询这人有什么需要,然后为她购买所需的项目?要记住,使徒们也关心到这些实用的方面,而且将教会中一些胜任的人组织起来提供帮助。——使徒行传6:1-6。

      13.长老们协助本文在较早时候提及的尼日利亚弟兄导致什么结果?

      13 我们在上文提及有些长老在作牧养的探访时发觉利比齐·奥克华拉奥查和他的妻子陷于困境中。他们表现基督徒的关注。长老团迅速处理这件事,让小组知道他们打算做的事——将房屋加以重建。各弟兄姊妹捐出材料,并且乐于参与这项计划。在一周之内,他们筑成了一间有金属屋顶的稳固小屋。来自尼日利亚的报告说:

      “村民对此大感惊讶,他们带了食物和饮品前来慰劳忙碌工作的弟兄姊妹,后者每天工作很长的时间以求在下次豪雨来临之前完成工程。许多村民埋怨其他宗教团体非但没有帮助穷人,反而剥削人民。弟兄们的善举成为当地社区的话题。村民开始很乐于接受真理,结果有许多家庭圣经研究建立起来。”

      你在这些“善工”上的参与

      14.对于从事造益弟兄的“善工”,我们应该怀有什么看法?

      14 当然,我们对于周遭一般年老、体弱、有病或有其他难题的人的需要时常能够私下作出直接的响应。我们若看出有方法表现真正的基督教精神,何不毅然提出援助呢?(使徒行传9:36-39)推使我们采取行动的不是来自别人的压力而是基督徒的爱心。若要提出任何切合实际的帮助,首要的因素是我们怀有真挚的关怀和怜悯。当然,我们没有人能够使年老的人时光倒流,施行奇迹医病或使小组里所有的人在经济上平等。但我们无疑应当具有一种关注和施与的精神。我们若有这种精神,并且按之而行事,就可以加强我们与接受帮助的人之间的友爱。这的确曾经强化了保罗和阿尼西母之间的友爱;后者虽然归信基督教不久,却‘在保罗被囚期间伺候他。’——腓利门书10-13;歌罗西书3:12-14;4:10,11。

      15.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一些真正有需要而配得的人?

      15 有时我们能够以仁慈的馈赠去响应别人在物质上的需要,不论以匿名的方式抑或私下赠予。有弟兄失业而未能找着另一份工作吗?有姊妹面对出乎意外的医药费吗?她遭遇意外或被人抢劫吗?与此类似的情形可能在我们四周发生。当我们“施舍”时,天父在暗中留意到而嘉许我们的行动。(马太福音6:1-4)或者,我们不是赠送金钱而是像约伯一样将衣物赠送给穷人或馈赠食物给孤儿寡妇。——约伯记6:14;29:12-16;31:16-22。

      16.有时我们可以用其他什么切合实际的方式予人帮助?请举例说明。

      16 你的经验或人事关系也可以予人切合实际的帮助。一位弟兄问W弟兄借钱。他仁慈地反问:‘为什么你觉得我有额外的钱可以借给你呢?’前者提出的答复是:‘因为你将自己的钱处理得较好。’W弟兄虽然时常借钱给贫穷的人,他却表现洞察力而向对方建议:“也许你真正需要的是有人帮助你学会怎样处理自己的金钱。你若想我帮助你,我会很乐意这样行。”特别是一些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标准去适应新环境,或愿意努力工作而甚至接受较不体面的差事的人,特别赏识这样的帮助。当然,对方若真正需要贷款,就最好签写一份记录以免在日后有难题发生。可是,许多不愿举债的弟兄却很体会别人予以个人的协助,对他们提出劝告或将经验与他们分享。(罗马书13:8)以下来自西非洲的经验足以说明这点。事情牵涉到一个名叫伊曼纽尔的男子:

      虽然伊曼纽尔是个受过训练的理发师,顾客却很少,以致他无法维持自己的生活而感到沮丧。后来小组里一位敏于观察的长老问伊曼纽尔他是否愿意考虑从事另一类型的工作。他说他愿意,因为他不愿让职业的自骄心妨碍他谋生。长老向同事谈及这件事,结果为伊曼纽尔找到一份在医院里作服务员的工作。他在这件工作上做得很好,并且能够进一步帮助小组里其他的人。

      17.你可以怎样帮助一位入院留医的弟兄?(诗篇41:1-3)

      17 若有基督徒同工在医院或疗养院留医,我们便有些特别的机会可以予以协助。再次地,衷诚的关注是基本的要素。你可以借着向病人诵读富于造就的基督教书刊或叙述富于鼓励的经验而表现关注。可是,病人有任何身体上的需要是你可以加以协助的吗?在有些地方、医药设备供不应求,以致除非病人有亲友愿意为其沐浴或供应食物,不然病人就得不着这样的服务。因此,医生若同意,你也许能够带点营养丰富的食物给病人或帮助他洗头或沐浴。他会喜欢得着一件温暖的袍子或一对拖鞋吗?(提摩太后书4:13)或者你能够自告奋勇照料一些使病人担心的事吗?也许他担心怎样兑现他的薪金支票或支付他的水电费。你可以提供一些使病人安心的协助,即使仅是为他做一些简单的事,例如留意不让邮件在他家里堆积起来,给植物淋水或留意将火炉熄掉等。

      18.关于有需要的弟兄,你决心怎样行?

      18 无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找着方法去改善我们给别人的帮助,而非仅是说“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而已。(雅各书2:16)请想想你自己小组里的弟兄姊妹。有些配得的人真正在物质方面贫乏,身体不适、残废或卧病在床吗?你可以怎样以切合实际的方式帮助小组里这些蒙爱的分子呢?他们也是基督为之舍命的人。怀有这样的态度可以帮助你作较佳的准备在有困难发生时迅速作出响应。

      19.(甲)为什么在这件事上保持平衡如此重要?(乙)我们能够对别人所行的最大善事是什么?为什么是如此?(诗篇72:4,16)

      19 借着努力协助弟兄,我们可以证明自己的信心不是死的。同样的信心推使我们在基督徒的传道工作上孜孜不倦。我们需要在给予别人物质帮助及经常参加基督徒的传福音工作方面保持平衡。(可参阅马太福音15:3-9;23:23。)耶稣对马大和马利亚提出的劝告便反映出这种平衡的精神。他说人若将物质供应与属灵的粮食比较,后者是“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路加福音10:39-42)在这个事物制度里,我们时时均会有生病和贫穷的人。我们可以,而且也应当,对他们行善。(马可福音14:7)即使如此,我们所能够行的最大和最恒久的善事乃是教导别人认识上帝的王国。这便是耶稣所专心致志的事。(路加福音4:16-19)这乃是贫穷、有病、受苦的人能够获得永久舒解的方法。我们帮助弟兄和其他的人寄望于上帝而“持定那真正的生命”,会是多大的喜乐。——提摩太前书6:17-19。

      你记得吗?

      ◻ 基督徒组织所从事的最重要的“善工”是什么?

      ◻ 当地的长老可以怎样对一些与弟兄们的物质环境有关的“善工”予以平衡的注意?

      ◻ 长老可以采取什么切合实际的步骤?

      ◻ 你可以做些什么切合实际的事去帮助有需要的弟兄姊妹?

      [第17页的附栏]

      小组表现关怀

      一对曾迁到乡村地区一个人数不多的小组服务的夫妇提出以下发人深省的报告:

      ‘三年前内子和我卖去住宅,迁到远地一个需要成熟协助的小组去,因为当地有些难题存在。不久我便在小组里持有四个负责的职位。我们深爱当地的弟兄,很愿与他们一同工作。经过数月之后,小组的精神改善了,并且有两位优良的长老迁到小组里。

      ‘内子开始在健康上有难题,去年她需要接受大手术。她入院的那天,我染上了肝炎。两个月之后,由于当地经济不景,我被雇主辞退。我们用尽了储蓄,当时我正失业,而且我们两人都正在试图恢复自己的健康。我感觉十分沮丧,因为区务大会不久便会举行,我有一个节目要担任。我在数周之后也在环务大会中接获工作委派。但既然我不名一文,我实在不知道怎样才能前往参加大会或甚至维持家人的生活。一天早上,内子出去参加组外传道,我坐下来检讨一下自己的处境。

      ‘我望出窗外,问问自己,我对耶和华的信赖究竟在哪里?我叫妻子不要忧虑,但现在我却开始发生怀疑。我于是向耶和华表达我那‘微小的信心’,恳求他帮助我。我祷告完之后,一位弟兄敲门。他要我与他出去喝一杯咖啡。我解释说我最好还是不去了,因为我要为当晚聚会的一个节目作准备。可是他却十分坚持,说只需花几分钟而已。于是我们便出去。我们半小时之后回来,我从他的汽车出来时感觉心情好一点。

      ‘我进入屋内,留意到厨房的柜台上堆满各种食品。我以为妻子必然购物回来。‘但是且慢,既然我们没有钱,她怎可能出去买东西呢?’然后我留意到柜上有一个信封。信封前面写着:

      ‘“深爱你们的弟兄姊妹敬赠。不要将这笔钱放入捐款箱里。你们不用在这件事上操心。”

      ‘我禁不住流下泪来。我想到自己那‘微小的信心’,这使我哭得更厉害。后来内子回来,我仅是指着食物和其他的礼物。她也禁不住哭起来,陪她回来的两个姊妹也一样。我们试图解释我们无法接受这么多的馈赠,但是姊妹告诉我们没有人知道各样东西是谁送的。整个小组都有分;他们甘愿这样行,因为他们觉得我们曾经教导他们怎样对别人施与。这使我们禁不住又哭起来!’

      后来,当这位弟兄写以上的报告时,他的工作情形已有改善,他和妻子当时正参加辅助先驱服务。

      [第18页的附栏]

      基督徒爱心的明证

      美国西部的一个耶和华见证人小组面对一种独特的情况,使他们有机会按照圣经的劝勉表现基督徒的爱心。州政府在他们的地区里开设了一个护理中心去照料由于脑麻痹而严重伤残的病人。最早迁进护理中心的病人之一是加里;加里年25岁,他的家人无法再在家里照料他。他的病使他四肢瘫痪,而且说话能力也受到影响。

      加里受浸成为见证人已有七年之久。他迁进新的护理中心之后希望参加当地小组的聚会。他的父母住在不远之处,有一段时期他们带他参加聚会。但鉴于父母的年龄,小组里的其他弟兄开始予以协助。一位弟兄拥有一架客货车。因此他和妻子及两个女儿在聚会之前45分钟便离家,使他们有时间接加里到聚会所去。他们在聚会之后将他送回护理中心,因此回到家里时已相当晚。

      可是护理中心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势。其他的脑麻痹患者也对圣经真理表现兴趣。不久其中两个病人接受了一个圣经研究。后来其他的人也表现兴趣。他们怎能全部参加聚会呢?小组里另一家人买了一架客货车,当地见证人所开办的一间公司也借出他们的客货车。可是有时这些方法并不足够或不方便。小组能够作更大的努力吗?

      长老们讨论这件事,然后提议小组购置一架客货车专供接送伤残人士参加聚会之用。小组一致同意,并且很乐意捐出款项:有些邻近的见证人听闻这件事也慷慨捐输。结果他们购置了一架客货车,并且将其装配成能够把轮椅放在车里。

      现在,每个月由一个不同的小组研经班负责驾驶客货车到聚会和大会。脑麻痹护理中心有五个病人经常参加聚会,其中四个已受浸成为见证人。许多弟兄姊妹都认识和深爱他们,并且经历到助人的快乐。以什么方法呢?借着在聚会中为他们拿起歌集和查阅经文。在环务大会和区务大会中,他们甚至帮助一些无法喂自己的人进食。这产生了一种十分感人的互爱之心。加里又如何?他现今已在这个表现爱心明证的小组里成为助理仆人。——使徒行传20:35。

  • 以音乐赞美耶和华
    守望台1987年 | 4月15日
    • 以音乐赞美耶和华

      耶和华的仆人有许多方式可以为他带来赞美。毫无疑问,最美丽和最使他欢喜的方式之一是“向他唱诗歌颂”。(诗篇105:2)有人说得不错,音乐乃是“人性的标志”之一。

      人也把音乐称为“人类所独有的天赋,既富于创造性,也娱人身心”。动物,不论野生抑或家畜,均没有音乐才能。诚然,有些雀鸟歌声清脆美妙,但却全是基于本能而已。它们对音乐并不体会,正如受过训练能说话的鹦鹉对所说的话并不了解一般。然而,借着美妙的音乐,我们能够扣人心弦,正如通过语言,我们可以与别人沟通思想一般。

      不错,音乐是造物主赋予人类的一项恩赐。这项恩赐多么美好!最近一项研究显示,婴孩甚至在尚未出生之前已表示他们喜爱怎样的音乐——美妙悦耳的音乐——以及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