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60 4/1 99-105页
  • 寻求和平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寻求和平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0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与谁和睦?
  • 怎样寻求
  • “大群”寻求和平的人
  • 基督徒所具有的和平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7年
  • 以‘上帝的和平’保卫你的心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1年
  • 不断追求和平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0年
  • 受耶和华所教的人享有上帝的和平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7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0年
《守》60 4/1 99-105页

寻求和平

“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因为[耶和华]的眼看顾义人,主的耳听他们的祈祷”——彼得前书3:11,12。

1.人渴望怎样的生活?所罗门的箴言怎样将这种愿望表达出来?

若没有和平,生命有什么意义呢?生命,甚至永远的生命,若没有和平,谁会喜欢要呢?普通一般人都不会。没有和平安宁或不断受人骚扰的生活使人渴望离去。曾多次结婚的所罗门王所写的箴言将这种情绪表达得很清楚:“妻子的争吵如雨连连滴漏。”“宁可住在房顶的角顶的角上,不在宽阔的房屋与争吵的妇人同住。”(箴言19:13;21:9)即使一个人住在一间宽阔的巨宅里,他会宁愿躲在屋中最遥远的角落以求避免受人骚扰。

2.关于渴望生命的人,有一个什么问题发生?对于这个紧急的问题我们怎样获得一个受上帝感示和证实为正确的答案?

2 今日在广阔的地球上没有一个角落能够逃避目前这个核子弹和太空时代所面对的种种困难,危险和恶果。但是有谁不渴望过一种和平安乐的生活而见到好日子呢?这是一个很古老的问题,无疑自从地上开始有苦难和不平以来便产生了。以前曾有一个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可是他非但没有怀着绝望或无法可想的心情,反之他有能力为这紧急的问题寻得正确的答案。这是个快乐的人。他的答案值得用乐器伴奏而唱出来,因此它被编入上帝所感示的诗篇中。为了使生活在现今这个充满了灾难痛苦和对前途恐惧不安的世界的人得益,这篇在三千多年前写成的诗被保存下来直至今日。以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教训门下学生的口吻,诗篇的作者大卫,耶路撒冷的国王和所罗门王的父亲,说:

3.大卫怎样在他所作的一篇诗中提出这个问题,并且给我们一个答案?

3 “众弟子阿,你们当来听我的话;我要将敬畏耶和华的道教训你们。有何人喜好存活,爱慕长寿,得享美福,就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耶和华的眼目看顾义人,他的耳朵听他们的呼求。耶和华向行恶的人变脸,要从世上除灭他们的名号。”——诗篇34:11-16。

4,5.(甲)使徒彼得怎样表明大卫的话也是给基督徒的一个忠告?(乙)彼得引证大卫的话去支持他所作的什么训示?

4 今日的人不要以为这个忠告只是对犹太人而作的。在大卫王之后一千多年,基督有一个使徒引用大卫的话劝勉亚洲各地的基督徒。这个使徒便是西门彼得;他本来是信奉当日堕落腐败了的犹太教的,但后来却改信耶稣基督在十九世纪之前所建立的纯正的基督教。由此使徒彼得使大卫在上帝感示下写成的话变成基督教圣经的一部分。他表明大卫的话也是给基督徒的一个忠告。耶稣基督自己曾有许多次引证大卫的诗篇而将其应用在基督教之上,所以彼得只是仿效他而已。在彼得写给基督徒的第一封信中,他劝勉他们采取一条和今日的基督教国截然不同的途径,因为基督教国所采取的途径并没有带来永生的幸福及和平安乐的好日子。因此彼得引证大卫的话说:

5 “总而言之,你们都要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存慈怜谦卑的心,不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因你们是为此蒙召,好叫你们承受福气。因为[现在他引证大卫的话]经上说:‘人若爱生命,愿享美福,须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也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因为[耶和华]a的眼看顾义人,主的耳听他们的祈祷;唯有行恶的人,[耶和华]b向他们变脸’”——彼得前书3:8-12。

6.为什么关于爱好生命的问题在今日似乎很难回答?但是耶稣吩咐基督徒对1914年以来世上的大事和情形作怎样的反应?

6 我们喜欢生命吗?我们爱好生命吗?这样的一个问题可能看来很难回答,特别是鉴于在今日这个时期,我们继续生活下去无疑会使我们遭遇人类受造以来最大的灾难,而渡过这场灾劫的可能性简直是微乎其微。不错,哈米吉多顿的大战,“全能的上帝大日子的战争”,正在迅速临近中。(启示录16:14,16)但上帝手下最伟大的先知虽然一方面预言到这场宇宙性的大战和在这场战争未来之前自1914年开始地上所发生的种种可怕的大事,他亦同时吩咐他的真正门徒对这些事件和情形采取一种乐观的看法:“一有这些事你们就当挺身昂首,因为你们得赎的日子近了。……你们看无花果树和各样的树:它发芽的时候你们一看见自然晓得夏天近了。这样你们看见这些事渐渐的成就,也该晓得上帝的国近了。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路加福音21:26,28-32。

7.为什么我们理应“爱慕长寿,得享美福”?

7 好日子,不错,最好的日子,正在我们前头;所以我们有每一种值得我们生活的东西在等待着我们。我们应该喜欢生命,我们应该爱好生命,因为没有生命我们便不能享受在上帝建立的王国统治下的这些好日子。所以我们理应像大卫在诗篇中所说的人一样“爱慕长寿,得享美福。”

与谁和睦?

8.为了使我们对生命的喜悦和爱好得以满足,大卫和彼得说我们必须寻求什么?并且对谁这样行?

8 可是,我们若想使我们对生命的喜悦和爱好获得满足,大卫和彼得都说我们必须寻求和睦。首先产生的问题自然是,与谁和睦呢?与世上其他的人吗?不错。但除非我们首先和另一方面建立和好的关系,否则我们便不可能在人与人之间有和平。基督教国就是因为没有和这不可缺少的一位建立和好的关系,所以甚至在他们的国家,种族和家族之间亦无法保持和平。那末这最重要的一位是谁呢?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家,漆咸伯爵威廉·匹特(William Pitt)在他对侄儿所说的话中将这位重要人物的身份正确地指出来说:“你对上帝的关系若不妥善,你对人的关系也永不能妥善;不论智者和凡夫同意与否,这话永远是真实的。”

9.(甲)若想真正与人和睦,我们必须先怎样?关于这点大卫和彼得怎样比政治家威廉匹特说得更清楚?(乙)为了达到这目的,我们会接受什么?为什么我们不希望他对我们翻脸?

9 同样真实的一条原则便是:人若不能与上帝和睦,就绝不能真正与上帝所创造的人类和睦。诗篇的作者大卫和使徒彼得都一致这样说,虽然两者之间相隔了一千多年。事实上他们比威廉匹特更进一步,因为他们将人必须首先与其保持和睦的上帝向我们指出和表明。为了证明首先与上帝建立和好的关系是绝对必须的,大卫在劝勉人寻求和睦之后接着在下一节说:“耶和华的眼目看顾义人,他的耳朵听他们的呼求。耶和华向行恶的人变脸,要从世上除灭他们的名号。”当使徒彼得引证大卫的诗篇时,他亦跟从同样的次序。再者,大卫教人怎样享受好日子的话是在他对爱好生命的人作了这个训示之后说的:“众子弟阿,你们当来听我的话;我要将敬畏耶和华的道教训你们。”我们若对名为耶和华的上帝具有明智的敬畏,我们就会首先渴望和他建立和平的关系,因此我们会虚心接受我们所需认识的教训。我们绝不希望耶和华向我们反脸,因为这样我们的生命便会丧失,我们的名字便会被他从地上剪除消灭了。

10.路加福音2:14的意思是说所有的人类都与上帝和好而蒙他喜悦吗?我们怎知道是不是?

10 可是为什么我们必须与耶和华上帝建立和平的关系呢?当他那属天的儿子耶稣在伯利恒诞生时,岂不是有一大队天使将基督教国在圣诞节所唱的这句话向人宣布吗:“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喜悦归与人”?(路加福音2:14,边注)不错!但是天使所唱出的话并不是说全人类都是与上帝和好而蒙他喜悦的。1881年出版的《英文修订本》(English Revised Version)和1901年出版的《美国标准译本》(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都将天使的话译成:“荣耀归于最高之处的上帝,在地上和平归于上帝所喜悦的人!”《美国译本》(An American Translation)说:“和平归于他所喜爱的人!”诺克士主教(Monsignor R.A Knox)的天主教译本说:“在地上和平归于与天主为友的人。”《新世界译本》的边注则说:“在地上和平归于他所嘉许的人。”唯有耶和华所喜爱嘉许而与他为友的人才和他持有和平的关系。唯有这样的人才蒙他的眼目眷顾。唯有这样的人向他求助才会蒙他垂听。

11.虽然第一个人类是上帝所直接创造的,为什么仍会这样?

11 为什么会这样呢?人岂不是上帝所直接创造的吗?不错,完美的人亚当是上帝所直接创造的。因此当路加福音3:23-38将耶稣基督的家谱追溯到地上的第一个人类时,它说:“亚当是上帝的儿子。”但我们都是在亚当犯罪叛离他的造物主和失去了属人的完美之后才产生的。古代最智慧的国王所罗门曾说:“世上没有不犯罪的人。”(列王纪上8:46)大卫王也说:“他们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诗篇14:3)一千年之后基督的使徒保罗说:“并没有分别。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罪是从一人[亚当]入了世界,死也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马书3:22,23;5:12)我们所有的人,不论是犹太人抑或非犹太人,都是罪人亚当的后代。因此我们所有的人都受着罪的辖制,都一同面对着罪付给它的奴仆的工价,那便是死亡。“因一人的过犯,死就因这一人作了王。……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罗马书5:17;6:23)凡人都免不了一死这件事实证明他们都是冒犯了耶和华上帝的罪人,因为死亡的惩罚乃是耶和华所宣判的。

12.对于人和上帝之间的关系,罪破坏了什么?什么经文表明人类所服从的其实是谁?

12 破坏了人与上帝之间的和好关系,使人在上帝面前失去了清白地位的东西乃是罪。人类于是变成了罪的奴仆,同时也沦为耶和华上帝最大的仇敌,在宇宙各处促成罪孽的邪恶灵体魔鬼撒但的奴隶。自以为义的世人也许会不高兴听见人说他们是罪的魁首的奴仆,但由于他们服从这位恶者,他们显露出他们所事奉的其实是谁。上帝的道说:“岂不晓得你们献上自己作奴仆,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么?或作罪的奴仆以至于死,或[对上帝]作顺命的奴仆以至成义。”(罗马书6:16)圣经里最后写成的几本书中有一本总括地说:“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约翰一书5:19)圣经甚至对基督徒说:“你们[以前]死在过犯罪恶之中,那时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撒但]。我们从前也都在他们中间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为可怒之子和别人一样。(以弗所书2:1-3)“你们从前与上帝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他为敌,但如今他……叫你们与[他]自己和好。”——歌罗西书1:21。

13.和保罗及提摩太以使者身份所提出的恳求一致地,在人和上帝的关系方面所有的人都需要什么?

13 如果现今名符其实的基督徒都曾一度因为思想行为错误而是上帝的仇敌,那末无疑所有的人更可说是与耶和华上帝隔绝而是他的仇敌了。他们若想不再作“可怒之子”以致在将临的“全能的上帝大日子的战争”中遭受毁灭,他们就必须与上帝和好。他们需要采取使徒保罗和他在传道工作上的同伴提摩太恳求他们采取的行动:“一切都是出于上帝,他借着基督使我们与他和好。……[他]并且将这和好的道理托付了我们。所以我们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上帝借我们劝你们一般。我们替基督求你们与上帝和好”——哥林多后书5:18-20。

14.在古代,派出使者表示什么?为什么将保罗和提摩太派出为使者的人所订的条件十分不寻常?

14 在保罗和提摩太的日子,当国家或政府派出使节时,这表示他们并非处于和平的关系而是处于敌对的关系中。当时使节被派到敌对的国家中乃是要企图化敌为友而建立和平的关系。可是以保罗和提摩太而论,派出使者的却不是敌对的双方中较弱的一方。派出使者的乃是全能的上帝耶和华。他这样行完全是由于仁慈的缘故,因为他要尽可能让更多的人与他和解而逃过毁灭的厄运。身为双方中远较强大的一方,耶和华上帝使人有与他和解的可能。因此他在以赛亚书45:7说:“我施平安,又降灾祸,造作这一切的是我耶和华。”所以和平的条件是由他决定的。规定和解条件的绝不是我们。但他所订的条件绝不苛刻,相反地它们是非常仁慈而可行的;所以我们最好感激地接受它们。

怎样寻求

15,16.(甲)为了对上帝求和,我们必须怎样表现我们的信心和诚恳?我们唯有通过谁才能与上帝和好?(乙)犹太人一向怎样企图在上帝面前获得一个公义的地位?他们需要什么才能除去他们的罪?

15 那末他的条件是什么呢?我们这些“可怒之子”怎样才能与耶和华上帝和睦呢?他所订的和平条件在他的道圣经里记载得很清楚。当我们对上帝求和时,我们所采取的乃是正确的途径。为了表现我们的信心和诚恳,我们必须研读整本圣经,不单是耶稣和使徒所拥有的古希伯来文圣经,同时也包括基督教的希腊文圣经。上帝的道很坦率地指出我们只能够借着一个方法与他和解或建立友谊。那便是通过他那属天的爱子耶稣基督。耶和华上帝将他的爱子从天上派到地上来,派到以色列国中。因此他的这个儿子遂神奇地由一个犹太处女所生而成为一个犹太人或以色列人。从公元29年到33年,有三年半的期间他专一向犹太人宣扬上帝的王国,在公众场所和私人家里都这样行。很久以来有罪的以色列人或犹太人一直企图借着遵守上帝唯独赐给犹太人的律法以摆脱死亡的惩罚;但是由于这律法的完美,犹太人无法遵守它。

16 上帝通过先知摩西所赐的律法只是使他们的罪孽更加显著而已。它指出犹太人都是罪人而定了他们的罪。为了这缘故犹太人需要每年献上牲畜祭物使他们的罪获得一种预表性的洁净以求与耶和华上帝保持立约的关系。他们需要一个比牲畜优越的祭物。他们需要一个完美的人为他们和全人类献上自己的生命作祭物。

17.上帝怎样为人类准备了他们所需的祭物?他怎样通知以色列人?他们的反应如何?

17 甚至在以色列国中也没有任何人具有完美的身心而能够将自己呈献给上帝作为一个蒙他悦纳的祭物。因此上帝不得不将他那属天的儿子派到地上来成为一个具有一位天父的完美婴孩,让他长成一个完美的人像亚当在伊甸园里时一样,然后让他将自己献上作为人类所需的一个完美属人的祭物。在耶稣基督未牺牲生命为全人类赎罪之前,他和他的十二个使徒及其他七十个门徒曾对巴勒斯坦的以色列人传道。所以上帝并没有让以色列人对他们能够与他永远和好的方法蒙然不觉,圣经说:“上帝借着耶稣基督(他是万有的主)传和平的福音,将这道赐给以色列人。”(使徒行传10:36)在处于上帝通过摩西所赐的律法之下的几百万犹太人中,只有一小群接受这福音而能够通过耶稣基督与上帝和好。其他的犹太人都骄傲而徒然地企图借着遵守上帝通过摩西所赐的律法,借着低于人而没有实效的牲畜祭物,为自己在上帝面前赢得一个公义的地位。

18.上帝怎样表明和解的条件或方法是他为人准备的?因此他可以称为什么?

18 既然上帝将他的独生子从天上派到地上来成为一个完美属人的祭物,这件事实表明为人准备和解的条件或方法的乃是上帝。“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上帝不但将他的爱子差到地上来让他死在上帝的仇敌手中作为一个完美无罪和属人的祭物,他并且使耶稣能够将这个祭物的价值为所有想与上帝和好的人在天上呈献给他。上帝怎样如此行呢?上帝以他那全能的力量将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使他再次成为一个属天和属灵的儿子而返回天上。因此耶稣能够带着他所牺牲的生命的价值升到上帝面前使一个和平的新约得以成立。既然耶和华作了这种与人和好的安排,他可说是和平的上帝。特别在这方面他可以称为“赐平安的上帝,就是那凭永约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上帝。”——希伯来书13:20。

19.当我们寻求和平时,我们需要获得什么才能得着完备的引导?

19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我们若想寻求和平就必须获得知识,关于耶和华上帝以及他那凭爱心牺牲自己的儿子耶稣基督的正确知识。借着希伯来文圣经中的三十九本书犹太人最多只能够获得部分的知识。这是不够的。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对耶稣基督的犹太籍门徒在上帝感示下写成的基督教希腊文圣经中的廿七本书具有认识才能使我们的知识成为完备而正确。我们若没有正确的知识——这种知识的对象不仅限于上帝,并且将耶稣也包括在内——我们就不得获得我们所渴望的和平。因此受上帝感示的圣经作者彼得在表达他为寻求和平的人所作的祷告时说:“愿恩惠平安因你们[正确地]认识[谁呢?]上帝和我们主耶稣多多的加给你们;上帝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敬虔的事赐给我们,皆因我们认识那用自己的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彼得后书1:2,3。

20.因此为了与上帝和好我们必须充满信心地接受什么?

20 无论我们怎样寻求,我们若对耶稣基督没有正确的认识和不接受上帝通过他的爱子为我们准备的赎罪祭,我们就永不能与上帝和好。因为只具有部分的知识,犹太人不肯倚赖耶稣的血将他们的罪洗净,反而妄图凭自己的力量在上帝面前谋得一席公义的地位。但我们绝不能企图借着遵守上帝通过摩西赐给犹太人的律法而证明自己的公义,相反地我们必须绝对相信耶稣基督所献的祭物能够将我们的罪除去。若不如此我们便无法与上帝建立和平的关系。

21.(甲)因为被称为公义,基督徒能够怎样?(乙)以赛亚怎样预言到耶稣所需作的牺牲?我们将希望寄托在耶稣身上会带来什么结果?

21 因此使徒保罗对一般因为相信上帝的儿子而被上帝当作公义的基督徒说:“我们既因信称义,就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上帝相和。现在我们既靠着他的血称义,就更要借着他免去上帝的忿怒。”(罗马书5:1,9)为了使人能够与上帝和好而逃过他的愤怒,耶稣基督所献的赎罪祭是绝对必需的。在很久以前以赛亚先知已经预言到耶稣所作的牺牲说:“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以赛亚书53:5)与上帝和好能够为我们带来莫大的喜乐,但除非我们相信上帝为了我们的和平而责打他的爱子,否则上帝便不会使我们充满这种和平。圣经说:“‘外邦人要仰望他。’但愿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将诸般的喜乐平安充满你们的心,使你们借着圣灵的能力大有盼望。愿赐平安的上帝常和你们众人同在。”(罗马书15:12,13,33)上帝若与我们同在,我们便会体会到真正的和平。

22.犹太人直到今日仍然信赖肉体的割礼为什么是完全徒然的?

22 今日犹太人仍然继续倚赖肉体的割礼去表现他们的公义。由于这样行,他们永不能与耶和华建立和好的关系,虽然耶和华一度曾是以色列人的上帝。在他们一度的上帝看来,要紧的事已不再是肉体所受的割礼了。今日要紧的事乃是按照一个新的基督徒品格,一个以耶稣基督为元首的属灵的新创造物所怀具的原则或标准而行。唯有这样行才能够使人和属灵的以色列底上帝和好。我们的心必须像受过割礼一般成为洁净公义。当犹太籍的保罗改信基督教之后,他便不再骄傲地倚赖肉体的割礼了;他对所有相信耶稣基督的人说:“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凡照此理而行的,愿平安怜悯加给他们,[即加给]上帝的以色列民。”——加拉太书6:15,16;腓立比书4:9;加拉太书5:25;哥林多后书5:17。

“大群”寻求和平的人

23.与以赛亚书27:1-5一致地,今日属灵的以色列人怎样和上帝建立和平的关系?但特别自1935年以来谁也跟从他们这样行?

23 今日乃是耶和华上帝行将把象征性的大海兽(魔鬼的显形组织)处死的时候,但他同时不断地保护着他那属灵的葡萄园(他在地上的显形组织);在这段时期中耶和华对所有希望获得保护的人所作的友善忠告便是:“让他持住我的能力,使他与我和好,愿他与我和好。”(以赛亚书27:1-5)借着脱离魔鬼手下像大海兽一样的组织,构成耶和华属灵的葡萄园,或上帝属灵的以色列,的信徒和他建立了和平的关系。可是在近年来,特别从1935年以来,有几十万不属于上帝属灵的以色列阶级的人也听从了耶和华上帝的忠告。他们跟从上帝属灵的以色列剩余在地上的分子从那邪恶的大海兽盘据的人海中出来,并且借着上帝的羔羊耶稣基督的血与耶和华上帝和好。在启示录7:9,10圣经将他们描述为出自各国各族各民各方的一大群人,齐声将拯救他们的功劳归于上帝和他的爱子耶稣基督,说:“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上帝,也归与羔羊。”

24.启示录7:14-17怎样描述他们获得这种和平情形的方式?

24 因为这一大群数目不定的人对上帝寻求和睦,并且借着相信耶稣基督的血具有洗罪能力而在上帝面前赢得一个洁净和公义的地位,启示录7:14-17描述他们怎样获得这种和平的情形,说:“这些人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了。所以他们在上帝宝座前昼夜在他殿中事奉他,坐宝座的[上帝]要用帐幕覆庇他们。他们不再饥,不再渴,日头和炎热也必不伤害他们,因为宝座中的羔羊[耶稣基督]必牧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上帝也必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

25.古代耶利哥城中的什么人预表今日的“大群人”?在那一方面?

25 在摩西的承继人约书亚的日子,有一个名叫喇合的迦南女子预表今日的这一“大群人”。喇合的家乡是迦南的耶利哥城,而这个城和其中的居民都已被耶和华判处毁灭的惩罚。但是当耶和华上帝将耶利哥的城墙推倒而绕城行了七日的以色列人冲进城里杀死其中邪恶的居民时,喇合和她的家人却逃过了毁灭的厄运。怎会如此呢?因为她和以色列的上帝讲了和。她并没有将约书亚派进城里在她的旅店中投宿的两个探子出卖。(约书亚记2:1-21;6:1-25)关于这件事基督教的希腊文圣经说:“以色列人因着信,围绕耶利哥城七日,城墙就倒塌了。妓女喇合因着信曾和和平平的接待探子,就不与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希伯来书11:30,31。

26.渡过世界末日的“大群人”也由迦南什么城市的人所预表?在他们所采取的什么步骤方面?

26 在“全能的上帝大日子的战争”中能够保存性命的“大群人”同时也由古代基遍城的人所预表。这个迦南的城市也注定了要受约书亚手下的以色列大军所毁灭。在希腊文中约书亚这个名字是被读成耶稣的;事实上约书亚是预表耶稣基督的一个人物,因为耶稣已被立为执行上帝的判决的行刑官。(使徒行传7:45;希伯来书4:8)很奇怪地,基遍和邻近的三个城市却逃过了约书亚施于迦南各城的毁灭。怎会如此呢?这也是由于他们趁耶和华上帝的行刑官未来到之前便与他和解的缘故。在约书亚和以色列的大军尚未临近之前很久基遍人便已派出伪装的使者到约书亚的营中向耶和华上帝及他的百姓求和。他们甘愿通过约书亚向上帝作无条件的降服。

27.和这些古人所获得的结果类似地,“大群”寻求和平的人会获得什么结果?

27 结果如何呢?圣经的记载回答说:“于是约书亚与他们讲和,与他们立约容他们活着,[以色列]会众的首领也向他们起誓。”(约书亚记9:15)像古代这些非以色列族的基遍人一样,今日“大群”寻求和平的人趁哈米吉多顿尚未爆发之前通过耶稣基督将自己完全献给上帝而降服在他手下。因此那更大的约书亚,耶稣基督,会在这场宇宙大战中让他们逃过毁灭的厄运。像属灵的以色列人剩余在地上的分子一样,这一大群人也爱好生命。他们渴望在上帝的王国统治之下见到无穷的好日子。因此他们在今日便听从大卫和彼得对和平问题所作的训示。

[脚注]

a 正如基督教希腊文圣经《新世界译本》中彼得前书3:8-12的脚注指出,有九本希伯来文的基督教圣经译本在这里采用“耶和华”或“耶威”一词,彼得所引证的是大卫的话,在希伯来原文的这节圣经中我们可以见到上帝的名字。

b 正如基督教希腊文圣经《新世界译本》中彼得前书3:8-12的脚注指出,有九本希伯来文的基督教圣经译本在这里采用“耶和华”或“耶威”一词,彼得所引证的是大卫的话,在希伯来原文的这节圣经中我们可以见到上帝的名字。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