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消息”——谁想听?警醒!1979年 | 7月8日
-
-
据《底特律自由报》所说,这同时牵涉到“个别的人无法避免自我毁灭的生活方式。”关于环境的报告声称,在富裕国家中“增进健康的主要方法包括必需破除某些习惯”,例如戒绝吸烟和暴饮暴食的行为等。
可是那些怀具体会之心去响应“快乐的上帝”耶和华的“好消息”的人正从他的道的训诲而得益。(提摩太前书1:11)他们听从的圣经教训是:“好饮酒、好吃肉的,不要与他们来往。因为好酒贪食的,必致贫穷,好睡觉的,必穿破烂衣服。”(箴言23:20,21)同时,留意“好消息”也有助于保持良好健康,因为他们避免一些有害习惯如吸烟等。——哥林多后书7:1。
那末,什么人想要好消息呢?当然不是每一个人。但是你若渴望好消息而非今日流行的坏消息,便要把握机会聆听圣经的信息,“使人有盼望的上帝”以及使你有最好消息的上帝耶和华的基督徒见证人会把信息带来你家中。
-
-
一位男子找到了警醒!1979年 | 7月8日
-
-
一位男子找到了
《儆醒!》杂志驻缅甸通讯员笔录
我出生于一个十分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家庭。事实上,我有两位叔伯已参加罗马天主教兄弟会的教导工作。我在出生三星期后即已受洗。罗马天主教徒相信,孩子若在可以受洗之前夭折,便要去到一处既非天堂,也非地狱,所谓“地狱边缘”的地方。
当我进入缅甸仰光的圣保罗中学攻读时,脑里充满的是罗马天主教兄弟会所灌输的天主教教义,他们声称天主教是独一真正的宗教。我那时正是易受感动的青年,遂以作为天主教徒而自豪。另一方面,我对同级中不够幸运成为天主教徒的同学感到遗憾。我们时常听说,与唯一真正宗教交往是一项殊荣。教堂举行的宗教典礼和仪式对我有很大吸引力。
但这种态度没有维持得很久。长到二十余岁时我逐渐对罗马天主教的崇拜方式感到失望。一度使我深为感动的弥撒最后变成空虚的仪式而全无意义。每星期日由教士举行同样的仪式,对于会众全无任何新的属灵教导。我虽然在生活上感到需要宗教,但已停止上教堂了。
在二十多岁时,我变成所谓“或行或止”的天主教徒。三十岁时,结识了现时的妻子。四年之后,我们在风琴和唱诗班歌声里的婚礼弥撒美妙典礼中结婚了。我的妻子虽然出生于佛教家庭,但在结婚之前已改信天主教。这样,她便要在婚礼举行前的一段时期每个周末去探访教区教士以学习宗教道理。这牵涉到往返需时,因为她住在离城8哩(13公里)以外。
结婚之后,我认为自己在宗教活动方面作领导是好的。我开始经常上教堂,热心参加教堂活动,成为教会长老,甚至在星期日弥撒时开始公开诵读使徒书信,那时的弥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