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伯米勒——一个见义勇为的人守望台1979年 | 8月1日
-
-
反对。”(耶利米书38:5)西底家既听从他们的劝告对迦勒底人作战,他遂觉得有义务应允他们的请求,将一个被他们视为会破坏他们的作战努力的人除去。西底家虽然没有命令将耶利米处决,由于他容许众首领任意而行,他等于将先知判处死刑一般。
但这些首领可能感觉有点恐惧而不敢直接流人的血。可是他们却决心不用暴力将先知杀死。他们于是将他缒下到一个淤泥的坑中待毙。——耶利米书38:6。
当耶利米被囚禁在护卫兵的院子中时,他凭着国王的命令每天获得一个饼作为食物。(耶利米书37:21)但现在他既在淤泥坑中,国王的命令就不再生效了。既然耶路撒冷城中的粮食已差不多枯竭,耶利米根本没有希望从任何人获得粮食接济。他的死亡只是迟早问题而已。
当以伯米勒听闻众首领对先知所行的事时,他立即采取行动。他并没有审慎地等候机会私自对西底家王进言。在这个古实太监看来,个人的安全并不是最重要的事。一位无辜的人的生命正受到威胁,因此以伯米勒甘愿将自己的福利置于次要的地位。他在便雅悯门附近的一个地方公开向王进言。这个城门很可能在城的北部,当时这个方向从围城的迦勒底人受到最大的压力。——耶利米书38:7。
古实太监挺身仗义为耶利米求情。他并不害怕直言指责众首领的行动,即使他明知他向之求情的国王曾对首领的要求屈膝。以伯米勒简略地将事实向国王陈明:“主我的王阿,这些人向先知耶利米一味的行恶,将他下在牢狱中。他在那里必因饥饿而死,因为城中再没有粮食。”——耶利米书38:9。
出人意外地,西底家改变了他先前所作的决定,授权给以伯米勒将先知救出。国王说:“你从这里带领三十人,趁着先知耶利米未死以前,将他从牢狱中提上来。”(耶利米书38:10)看来无需三十个人才能将耶利米从坑中提上来。但是,鉴于当时许多人对这位先知和他的信息深恶痛绝,那些想将耶利米置于死地的人很可能会出面干涉。若只有几个人前往营救,他们可能被反对者所制止,但是三十个人却足以应付任何可能发生的难题。
以伯米勒立即执行西底家所下的命令。他从事营救的方式进一步表明他对先知所怀的体恤和关注。既然坑相当深,而耶利米陷入淤泥中,所以需要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将他提出来。因此仅是用绳便可能割伤先知的肉了。此外,当人最初将耶利米缒入坑中时,他们可能很粗暴地如此行。因此,耶利米的腋下可能有伤口。以伯米勒看来仔细考虑过这种情形。他取了一些碎布和破烂的衣服,用绳缒下到坑中给耶利米,让他将布放在绳子上垫他的胳肢窝。这样,当他们将耶利米从坑中提起时,碎布和旧衣服可以减轻绳子加于他身上的压力。——耶利米书38:11-13。
为什么以伯米勒有这么大的勇气呢?虽然他是个外籍人,生活在一个为耶和华上帝带来很多羞辱的国家中,他却对至高者怀有很大的信赖。不错,使以伯米勒有勇气挺身营救一位受人恨恶的先知的乃是他对耶和华的信赖。由于这样行,古实太监获得了适当的奖赏。耶和华通过耶利米向他提出保证说:“我说降祸不降福的话必临到这城,到那时必在你面前成就了。……到那日我必拯救你。你必不至交在你所怕的人手中,我定要搭救你;你不至倒在刀下,却要以自己的命为掠物,因你倚靠我。”(耶利米书39:16-18)据这段话透露,以伯米勒会目击耶路撒冷遭受毁灭,正如耶利米预言一般。可是他却无需恐惧这件事。犹之乎以伯米勒将耶利米的生命视为宝贵,同样地耶和华会将以伯米勒的生命视为宝贵而保全他的性命。
以伯米勒并没有对恐惧人的心理屈膝,反之他勇敢地挺身维护耶和华的先知。他在这方面立下多么好的榜样!至高者并没有忘记以伯米勒的义行。他也不会忘记我们所作的忠心服务,包括我们在弟兄有急需时予以援助在内。圣经告诉我们说:“因为上帝并非不公义,竟忘记你们所作的工和你们为他名所显的爱心,就是先前伺候圣徒,如今还是伺候。”(希伯来书6:10)因此,让我们都努力像以伯米勒一样见义勇为,当仁不让。
-
-
他若尚在人世,必定会大为高兴守望台1979年 | 8月1日
-
-
他若尚在人世,必定会大为高兴
1972年,一个名叫罗拔·卢密奥的青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与耶和华见证人开始研读圣经。他的双亲当时住在洪都拉斯。他在圣经知识方面进步非常迅速,并开始鼓励未婚妻与他一同查究圣经的教训。
这位少女在社区中很有地位,由于她父亲是马特拿中学的校监。起初她并没有多大兴趣,但由于罗拔锲而不舍,结果她逐渐作深入的圣经研究而能够抵抗父母的反对。
罗拔也鼓励他的姊姊研读圣经。虽然后者的丈夫极力反对,她不久便已非常热心地研读,并参加大部分的小组聚会。
罗拔的父亲在1973年春天从洪都拉斯返回美国。他的政府想他在夫勒斯诺的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完成他在农业及农场管理方面的教育。由于罗拔和他父亲均到夫勒斯诺的学院上课,他们便在每日早晨一同驾车上学。
一个浓雾的早晨,毛毛细雨使公路十分湿滑。突然间他们的汽车滑离公路而连翻几个跟斗。卢密奥先生受到重伤,断了背脊,罗拔则当场丧命。
事后的发展与当地小组不少人所预料的刚刚相反。罗拔的未婚妻非但没有放弃她对圣经真理的兴趣,反在不久之后受浸成为耶和华见证人。迄今她从事“先驱”工作(以全时间宣扬好消息)已超过两年。她甚至见到家人对她的反对缓和得多。
罗拔的姊姊很高兴见到丈夫读完《导致永生的真理》一书,他也参加大部分的聚会。至于卢密奥先生,他从那次意外休养复原之后已在洪都拉斯受浸成为耶和华见证人。他已协助另一男子达到受浸的地步。
罗拔要是尚在人世的话,无疑会很高兴见到这些人在生活上所作的美好进展,而这是他那忠心的行径有份促成的。
-
-
读者来函守望台1979年 | 8月1日
-
-
读者来函
● 基督徒有义务要呈报和缴交‘兼职’或小账的薪俸税吗?
基本的答案,今日和耶稣回答纳税问题的时候都是一样:“这样,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马太福音22:17-21)倘若当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