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别人表现敬虔的行为守望台1982年 | 3月15日
-
-
和外邦人有别,借此使以色列人与四周的列国保持分离。(申命记7:1-4;民数记15:37-41;以弗所书2:11-14)在公元33年的逾越节,犹太人不肯进入罗马总督的官邸,“恐怕沾染了污秽。”(约翰福音18:28,《新译》)犹太人甚至与接受《摩西五经》的撒玛利亚人也保持分离;由于这缘故,撒玛利亚井边的妇人对于本身“是犹太人”的耶稣向她讨水喝一事大感惊奇。——约翰福音4:9。
20.关于犹太人怎样对待列国的人,我们从彼得与哥尼流的经历可以获悉什么?
20 再者,当上帝在公元36年定意表明当时未受过割礼的外邦人也蒙他接纳成为承受王国的后嗣时,他打发使徒彼得到罗马军官哥尼流的家里。但是彼得告诉哥尼流说:你们都知道,按照我们的规矩,犹太人是不许跟异族人密切来往的。”(使徒行传10:28,《现译》)彼得的话表明犹太人将不与外邦人来往一事看得多么认真。此外,当犹太籍的基督徒获悉彼得曾进入哥尼流的家中时,他们当中有些人大表反对,说:“你竟然到未受割礼的人那里,跟他们一起吃饭!”不错,犹太人认为与“外邦人”来往和一同吃饭是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使徒行传11:1-3,《新译》;可参阅加拉太书2:12。
21.那末,你认为耶稣说将不肯悔改的罪人‘看作外邦人和税吏一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1 由此圣经帮助我们了解耶稣的劝告,明白他吩咐人将一个不肯悔改,拒绝听从小组劝戒的犯过者‘看作外邦人和税吏一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今日听从基督的训示意思绝不是仅将犯罪者视作社区中的一个普通人而已,因为这并不是耶稣的门徒对他的话所具有的了解。借着查考在基督教希腊文圣经里进一步的劝告,我们可以更清楚体会这点;这同时可以帮助我们在今日处理一些牵涉到从基督徒组织被逐的人的实际事例。
-
-
开除——对这件事应有的看法守望台1982年 | 3月15日
-
-
开除——对这件事应有的看法
“耶和华阿,……谁能住在你的圣山?就是行为正直,作事公义……的人。”——诗篇15:1,2。
1,2.我们怎么知道上帝期望敬拜他的人支持他所定的标准?
耶和华是公义圣洁的。虽然他对不完美的人慈悲为怀,富于了解,他却期望一切敬拜他的人努力紧守他的公义标准以便将他的圣洁反映出来。——诗篇103:8-14;民数记15:40。
2 以色列人若蓄意违反上帝的命令,例如禁止人变节背教、犯奸淫或杀人的命令,便会被处死剪除。(民数记15:30,31;3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