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
    守望台1980年 | 1月1日
    • 米迦勒为摩西的尸首与魔鬼争辩。”魔鬼并没有得到摩西的尸首。

      15.魔鬼撒但在与天使长米迦勒所作的斗争中有什么遭遇?他能够阻止基督的门徒复活升天与耶稣基督会合吗?

      15 在这场自古延续至今的斗争中,魔鬼撒但一直居于下风。他在天上的战争中被击败,结果他和他手下的鬼魔天使被摔到地球附近,而天使长米迦勒,即主耶稣基督,和他的天使则在天上大获全胜。既然胜利的耶稣基督以“天使长的呼声”吩咐在基督里死去的人从坟墓里出来,他那“发令的声音”具有更大的权威和效果。再者,吃了败仗的魔鬼撒但不会有足够能力阻止在基督里死去的人获得属灵的复活;他们不能阻止这些复活的基督徒进入灵界,也不能阻止他们升到天上与胜利的耶稣基督会合。

      16.当主自天而降时,“上帝的号声”为了什么目的而响起?谁会首先响应这号声?

      16 与基督自天而降同时发生的另一件事是“上帝的号声”。(帖撒罗尼迦前书4:16,《新译》)在这个事例上,号声并不是召集军队与敌人作殊死战的作战信号。反之,“上帝的号声”是和平的,目的是要将耶和华的百姓召集起来,正如在以色列日子吹响两个银号角将以色列的十二支派召集起来一般。(民数记10:1-10)在圣经的其他地方,在哥林多前书15:52,使徒保罗将吹响召集的“号角”与复活基督徒一事相提并论,说:“号角最后一次吹响的时候,我们都要改变;因为号角要吹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新译》)当“号角最后一次吹响”,“上帝的号声”响起将死者聚集起来复得生命时,谁最先响应这号声呢?帖撒罗尼迦前书4:16(《新译》)回答这个问题说:“那些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

      17.为什么“在基督里死了的人”的复活是人目所不能见的?

      17 可是,“在基督里死了的人”的复活是地上的人类所不能见的。为什么不能看见呢?因为他们所经历的是一场属灵的复活,每个人在复活时都获得“属灵的身体”。(哥林多前书15:44,《新译》)由于人眼的视力不足以看见灵体,“在基督里死了”的人的复活是人眼所不能见的。由于这缘故,自从基督的“临在”或‘派露西亚’从1914年开始以来,人类并没有看见他,也不察觉到他的门徒的复活。

      18,19.(甲)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4:17所说的话意思是说基督徒在“被提”之前不会死去吗?(乙)那末,他们在什么意义上“被提”?他们以什么身体升到天上与主会合?

      18 使徒保罗把自己当作在地上存留到由灵而生的基督徒复活的快乐日子临到时一般,说:“然后,我们还活着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会。”——帖撒罗尼迦前书4:17,《新译》。

      19 在这里,使徒保罗的意思并不是说像他自己一样由灵而生的基督徒会整个身体被提到空中实际的云里而不用死去。保罗曾死去。今日由灵而生而存留到基督的“临在”或‘派露西亚’的基督徒也必须同样地死去。像种在地里的种子一样,他们每个人必须在肉身死去以‘播种属血气的身体’。(哥林多前书15:44)那末,他们怎样与那些‘在基督里死去’而首先复活的人一同“被提到云里”呢?以这种方式:当他们属血气的身体被播种时,他们不会陷入死亡的沉睡中。反之他们会立即经历一场属灵的复活,将他们的属人躯体撇下在地上而复活为“属灵的身体”。他们以属灵的身体升到天上与他们属天的主相会。据启示录14:13说,特别由于这缘故,他们可以说是“有福的”。

      20.(甲)存留到基督临在时期的基督徒会被提到怎样的“云”里?(乙)关于他们的擢升,这显示什么?

      20 可是,他们被提到“云里”是什么意思呢?当然,云高悬在空中,因此代表擢升的意思。云也把云中或在云之上的东西遮蔽起来,使我们在地上的人看不见。属灵的身体并不需要实际的云使他们为人目所不能见。因此帖撒罗尼迦前书4:17所指的乃是象征性的云,这些云使地上的人无法看见复活了的基督徒被提到天上与他们那受到大大擢升的主相会。我个记得在耶稣复活之后的第四十天,他升返天上;当他冉冉上升之际,“有一朵云彩把他接去,[注视着的门徒]便看不见他了。”——使徒行传1:9。

      21.主自天而降意味到他直接来到地球上吗?他手下由灵而生的门徒在其中复活的“末日”会在何时结束?

      21 这一切证明什么呢?证明这点:自天而降的主耶稣基督并非直接来到我们的地球上。圣经说复活的基督徒会在云里与他们属天的主相遇,而云是高悬在地球上空的。再者,复活的基督徒会“在空中”而非在地上,不是在耶路撒冷、橄榄山或地上的其他任何地方,与主相会。除此以外,“被提”发生于“末日”,但这末日并非24小时的一日。反之这是一段时期,当从灵而生、有分参与“首先的复活”的基督徒的最后一个也复活获得属天的生命时,这段时期便结束了。(启示录20:4,6,《新世》;约翰福音6:54)圣经预言的应验显示,我们已生活在这“末日”中了。

  • 现今生活在复活发生的‘末日’中
    守望台1980年 | 1月1日
    • 现今生活在复活发生的‘末日’中

      1.在以前有几十年的时间,人们以为留存到末世的基督徒余民会在什么时候得荣耀?但是帖撒罗尼迦前书4:16,17所预言的事是否从那时获得应验?

      既然“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在“末日”复活成为人目所不能见的灵体,我们对于这场复活的实际发生必须行事凭着信心而非凭着眼见。我们记得有几十年的时间,有相当多人认为基督教会所有存留在地上的分子都会在外邦人的日期于1914年10月1日左右结束时获得荣耀。(路加福音21:24)可是,在这个日期却没有任何像帖撒罗尼迦前书4:16,17所描述的事发生。反之,战争在天上爆发,魔鬼撒但和他手下的鬼灵吃了败仗而被摔到地上来。(启示录12:7-13)饶有趣味地,1914年在地上活着的属灵基督徒当中,还有相当数目现今仍然以血肉之躯与我们同处。关于由灵而生的教会在“末日”获得荣耀一事,显然在时间计算方面发生了错误。

      2,3.基督徒得荣耀一事会在一段什么时期中发生?因此,关于哥林多前书15:50-57的应验,有什么问题发生?

      2 可是,得了荣耀的耶稣基督的确在外邦人的日期于1914年结束时开始他的隐形“临在”或‘派露西亚’。在此之后,帖撒罗尼迦前书4:16,17所预言的,与由灵而生、存留到主再来的基督徒有关的事发生的时候便来到了;这段时期相当于耶稣所提及的“末日”。——约翰福音6:54。

      3 按理说来,哥林多前书15:50-57(《新译》)从什么时候开始获得应验呢?“血肉之体不能承受上帝的国,必朽坏的也不能承受那不朽坏的。我现在把一个奥秘告诉你们:我们不是都要睡觉[当可以朽坏的属人身体死亡时],而是在一刹那,眨眼之间,就是号角最后一次吹响的时候,我们都要改变;因为号角要吹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像保罗一般的基督徒]也要改变。这必朽坏的必须穿上不朽坏的,这必死的必须穿上不死的;这必朽坏的既穿上了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既穿上了不死的,那时,经上的话就应验了:‘胜利了!死亡已经被吞灭。死亡啊!你的胜利在那里?死亡啊!你的毒刺在那里?’死的毒刺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摩西]律法。感谢上帝,他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把胜利赐给我们。”

      4.耶稣在什么时候死去?但以理书9:24-27怎样表明这点?

      4 为了根据圣经去推算时间,我们可以将一些在性质方面类似的事比较一下。我们可以问道,耶稣基督自己在什么时候复活成为“基督初熟的果子”呢?这件事发生于公元33年尼散月十六日星期日。在此之前两日,在尼散月十四日的逾越节那天,他被人钉死在一条柱上。基督牺牲的日子曾由耶和华上帝在他所订的事件发生的时间表中标明出来,并且命人在但以理书9:24-27记录下来。这乃是“七十个七”(七年而非七日)中最后一个七的中点。但以理的预言宣布,在这最后一个七年,或第七十个七年,期间,“那受膏者必被剪除,一无所有。”最后一个七年开始于公元29年的秋季,弥赛亚会在这最后一个七年的什么时候被剪除呢?但以理书9:27回答说:“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与供献止息。”因此,在耶稣死亡之后,牲畜的祭物便不再有价值了。

      5.我们怎样算出第七十个“七”年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事件将其标明出来?这开始了耶路撒冷和犹太制度的什么时期?

      5 既然耶稣在“一七之半”,或公元33年尼散月十四日,牺牲他那完美属人的生命,这个“七”开始于三年半(阴历年)之前,即公元29年提斯利月十五日。那末,第七十个“七”年的开始有什么事件将其标明出来呢?耶稣证明是弥赛亚;这个衔头的意思是“受膏者”。这件事发生于耶稣由施洗约翰为他施浸的时候。受完浸之后,耶稣受圣灵所“膏”而成为耶和华百姓的弥赛亚君王。当时耶稣是三十岁。(路加福音3:21-23;4:1-21)这件事标明了耶路撒冷和犹太的献祭制度的“末期”。不及41年之后,在公元70年的夏季,耶路撒冷及其圣殿均被摧毁而沦为荒凉。正如但以理书9:26预言说:“必有一王[首领,《新世》;提多将军]的民来[在公元70年]毁灭这城和圣所。至终必如洪水[罗马大军]冲没,必有争战。”

      6,7.外邦人的日期在1914年结束之后便接着有什么事发生?当时在天上发出的什么与地球和其上死者有关的宣布获得应验?

      6 与此类似地,当外邦人的日期在1914年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