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够分辨是非吗?
你知道怎样分辨是非吗?‘当然知道,’你也许会说。可是今日世上迅速败坏的道德标准却显示分辨是非并非时时都很容易。
甚至各教会也不再予人明确的指导了。罗马天主教的教士盖文·麦迪根(Kevin Madigan)指出许多人在这方面所遭遇的难题说:“罪不再像以前那么清晰易见了。各事改变得如此迅速。今日被人列为罪的事可能明天就不再被视为罪了。”我们可以向任何方面寻求指引以帮助我们决定是非善恶吗?
有一本权威著作曾满足了千百万人渴望获得可靠的道德指引的需要,这本著作便是圣经。二千年来这本书并没有改变其中的基本道德原则。它稳定可靠,切合实际,而且对1980年代来说最重要的是,它能够生效。
可是,虽然圣经是世上自古至今最畅销的书,在有些国家中差不多每家人都有一本,今日道德上的混乱仍然非常普遍。这表明仅是拥有圣经——甚至阅读它——并不能保证我们已学会分辨是非。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帮助。
理解力
圣经中希伯来书的执笔者曾谈及这个问题。他说:“固体的食物却属于成熟的人,属于一般借着应用使他们的理解力获得锻炼而能够分辨是非的人。”(希伯来书5:14,《新世》)他在这里表明,能够成功地分辨是非的乃是成熟的人而非缺乏经验或思想幼稚的人。这些人具有辨识的能力,因此他们能够看透骗人的外表或花言巧语而作出正确的决定。这种辨识的能力借着经验或“应用”而成为更敏锐。这种能力也不断受到“固体的食物”,意即来自圣经有深度的属灵知识,所强化。
但是有些因素却可能使基督徒难于获得这种成熟的理解力。
生来的不完美
希伯来书的执笔者说,我们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去辨别是非。被译成“理解力”的希腊字实际指我们“理解的器官”或“头脑的理解机能”(根据马荣·R·云逊所著的《新约字辞研究》)。但是我们的理解力却时常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什么弱点呢?
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人而有犯罪的倾向。(创世记8:21;罗马书5:12)因此我们的感官可以受骗,仅因为一件东西是我们想要的或吸引我们便认为是好的,虽然其实这可能对我们有致命的害处。
因此,我们需要训练自己的感官,使其不致像孩子一般易于受骗。我们必须学会像有见识的成年人一般在道德上能够辨别是非。
例如你将两个钱币给一个非常年幼的孩子,他自然会拣选较大、较光洁明亮的一个而不拣选较小、较暗晦的一个,即使较小的钱币价值更大。为什么呢?因为他未受过训练去分辨钱币的价值。对他那未受过训练的感官来说,较大和较光洁明亮的钱币较好。
孩子年岁较大,他便可能较清楚钱币的价值了。但是那时他可能在拣选食物方面有困难。他也许喜欢吃冰淇淋、糖果、饼干和蛋糕过于喜欢蔬菜和其他增强体力的食物。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甜的东西较好吃。
在决定是非这件事上情形也类似。我们必须学会,使我们感官觉得愉快的东西未必总是对的。对的事可能并非总是最富于刺激或最容易做的事,但这样的事在道德上总是正确的,而且对我们最为有益。正如希伯来书的执笔者指出,人时常需要成熟的品质才能看出什么是对的。
恶事大为流行及受人美化
使人难于辨明是非的第二个因素是,在这个世界里,错误的行为正大行其道,而且甚至受人美化。今日在电视和电影中出现的镜头在几十年前会使大部分正当人士大感震惊。可是现在这些镜头却得以通过检查。为什么呢?因为较低的道德标准逐渐被人引进,人们则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而加以接纳。时常,在道德上不对的事被人在一种看来天真无邪或幽默的情况中加以描绘,借此混淆了观众在道德上的判断了。
为了举例说明这点,请留意一位电视剧评家论及美国行将播出的电视节目。无疑其他许多国家的情形也与此类似。她说:
“我们会有一个充满性刺激的秋季,因此你必须作自己的检查官。需要你考虑的题目包括:
“一个十余岁的少女应当在她母亲正与情人幽会的同一汽车旅馆中与男朋友共度良宵吗?——CBS ‘密兰岗’。
“两个假扮为女人的壮男在一间专供女子住宿的旅馆里会猎艳成功吗?——ABC ‘心腹之交’。
“这只是在九月放映的影片的一部分而已。
“电视所依据的理论是,美国人生活、思想和所作所为全离不开性爱。不是普通正常的性爱——而是愚蠢、幼稚和令人尴尬的性爱,目的纯粹是要刺激和迎合观众。”
广告也同样试图使不对的事看来无害。打开一本杂志,看看一个广告招贴板或电视告白,你差不多无法避免见到一个迎合人类较卑下的本性的广告。这些广告特别以青年人为对象。纽约《时报》报道说,“以儿童为模特儿而带有色情意味的广告突然大为流行,目的是要吸引青春发动期的儿童。”
除此之外,在体育界、社会上和政界的知名之士时常揭露自己的不检行为;在不多年前,这种行为无疑会使他们的跟从者大为震惊。但是现今这些丑事仅是促使他们的崇拜者仿效他们的生活方式而已。
所有这些宣传可以削弱我们分辨是非的理解力。为了抵消这种影响,我们必须经常沉思遵从上帝较高的道德标准所带来的种种裨益以加强我们的理解力才行。——诗篇119:104。
同辈的压力
另一个因素是同辈的压力。我们自然想受别人所喜悦。但是在这方面有一个危险。同事、同学、邻人、家人或我们与之来往的任何人均可以对我们操有强大的影响而歪曲了我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一项调查透露,在成年人当中只有百分之十在作是非上的决定时不理会别人的信仰如何,仅是按照自己的良心和根据自己所拣选的道德原则去作。
圣经表明我们应当抗拒诱使我们行差踏错的同辈压力,说:“那时你们完全依从世俗的歪风而生活,好像随波逐流一样。”(以弗所书2:2,《当代圣经》)可是,我们可以将自己想受别人喜悦的愿望用在好的方面;我们可以与一些遵从高尚、敬虔的道德标准而受我们所尊重的人来往。因此,“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希伯来书10:24,25。
不错,基督徒可以借着经常参加基督徒的聚会,与一些尊重上帝崇高的道德原则的人来往而改善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这可以成为一种健全的“同辈压力”。
现代生活日趋复杂
第四个因素是现代生活的复杂。耶稣告诉我们怎样的行为是不对的,说:“从心里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奸淫、淫乱、偷盗、假见证和毁谤。”(马太福音15:19,《新译》)这段话并不难了解。
但是在有些事上,是非的界限却并非如此清晰。关于这些所谓的灰色地带又如何呢?在消遣、商业来往、音乐、舞蹈、衣着款式等事上,我们时常发觉很难说一件事究竟到什么地步就成为罪。
假设一个已婚的男子看见一个女子(并非他的妻子),留意到这个女子容貌俊美,衣着入时。他是否违反了上帝的律法呢?也许没有。但是假设这同一个男子怀着兴趣注视女子,想到次日她若再次经过,是否可以和她“搭上手”等。在那一个地步他越过了隐形的界限而‘在心里’与对方犯了奸淫呢?——马太福音5:28。
类似地,一个女子也许正在看电视或读杂志。突然她意识到自己在幻想中正把电视幕上或杂志里的某个人视作恋爱的对象。她在什么时候越过了隐形的界限呢?
在做生意方面,精明和狡猾的分界是什么?一种舞蹈或一件衣服在什么时候不能再算是端庄而变成含有挑逗性?喝酒的人在什么地步变成了‘嗜酒者’?(箴言23:20)基督徒在什么时候可说是不再怀着信心提出一些从灵性上说来健康的问题而变成了一个怀疑者?
在这些事上我们需要具有敏锐的“理解力”才能够分辨是非。在这些方面,青年人和新近受浸的基督徒特别容易被骗倒。缺乏经验的青年人并不熟悉这个使人堕落的世界的各种奸狡手段,新近受浸的人则并非时时都清楚应当怎样应用圣经的原则。两者都需要进一步锻炼他们的“理解力”;惟独借着吸收更多“固体的食物”——来自上帝的道圣经的稳确、可靠的真理——他们才能够如此行。——希伯来书5:13,14,《新世》。
所有基督徒都需要具有“坚定的信心”。(歌罗西书2:6,7,《新译》)这样我们便不致被俗世种种变幻不定的道德理论的歪风所骗倒或诱惑。父母和圣经教师最好记得,事奉耶和华并非仅是意味到认识王国的教训而已。这也意味到明白和跟从上帝的公义标准。——马太福音6:33。
‘百无禁忌’的道德观念在这个世界里变得越来越根深蒂固,但是让我们更坚决地使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天父稳确的标准一致。虽然这个世界违反了敬虔行为的一切律则——由此表明他们‘心地昏暗’,“思念变为虚妄”——我们却要借着经常阅读和沉思圣经以锻炼我们的“理解力”。让我们经常与具有‘同一宝贵信仰’的人交往,因为后者可以对我们施以健康的“同辈压力”而强化我们抵抗腐败势力的侵蚀。同样地,让我们帮助别人‘行事为人与福音相称’。——罗马书1:21,28;腓立比书1:27;彼得后书1:1。
虽然这个世界的道德标准莫衷一是,基督徒却受到训练而能够分辨是非。他们留意听从圣经的良好劝告:“凡是真实的、庄重的、公正的、纯洁的、可爱的、声誉好的;无论是什么美德、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应当思念。”你若经常如此行,“赐平安的上帝就必与你们同在。”——腓立比书4:8,9,《新译》。
[第28页的图片]
你知道怎样衡量价值吗?光亮或甘甜的东西可能吸引大部分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