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58 9/1 142-144页
  • 为末日的来临作准备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为末日的来临作准备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58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在今日离弃耶和华
  • 明智的途径
  • “保持警惕,随时祷告”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3年
  • 要保持警惕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9年
  • 末日近了,要头脑健全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3年
  • 你能通过祷告跟上帝沟通
    我们能从圣经学到什么?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58年
《守》58 9/1 142-144页

为末日的来临作准备

“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儆醒祷告。”使徒彼得曾在上帝感示下向我们发出这项重大的警告。为了说明他所指的“万物”和“结局”是什么,他进一步解释说:“主的日子要像贼来到一样;那日天必大有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显露]。”临近的乃是现今这个邪恶世界的末日。我们应当怎样呢?应当采取什么行动呢?我们从什么地方可以获得保护呢?方法如何呢?我们能够逃过这场毁灭吗?为什么耶和华要毁灭这个世界呢?这个世界犯了什么罪以致遭遇这样的命运呢?当我们一旦知道了现今这邪恶的世界末日已临近时,我们的心中无疑会很快产生许多问题。——彼得前书4:7;彼得后书3:10。

许多阅读耶和华见证人所出版的书刊的人发现他们的信息时常提及地上的种种困难,哈米吉多顿大战的临近以及现今世上日益增加的邪恶情形。不论有没有提及,灾难反正在这里。耶和华的百姓并没有带来这些灾难,所以对此并不负责,而且也无权决定这些灾难会在何时终止。可是他们却运用他们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告诉别人这些灾难的意义是什么,但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企图利用某种自私的计谋或组织得益,而是为了帮助别人和遵行上帝的旨意。你有没有想过,世界末日若在你尚未有机会知道或设法逃避之前便突然来到,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

为什么耶和华要消灭这个邪恶的世界呢?答案可以从他对以色列人所作的处置看出。他使他们肥美的国土沦为一片荒野。为什么耶和华要如此行呢?他宣布说:“你们的后代,就是以后兴起来的子孙,……连万国的人都必问说:‘耶和华为何向此地这样行呢?这样大发烈怒是什么意思呢?’人必回答说:‘是因这地的人离弃了耶和华他们列祖的上帝……与他们所立的约,去事奉敬拜素不认识的别神,是耶和华所未曾给他们安排的。所以耶和华的怒气向这地发作,将这书上所写的一切咒诅都降在这地上。”——申命记29:22,24-27。

几百年后,在公元前607年,这场毁灭果然来到了。耶利米先知曾预先警告以色列人,并且对一般寻问理由的人解释说:“因为你们列祖离弃我随从别神,事奉敬拜,不遵守我的律法;而且你们行恶比你们列祖更甚,因为各人随从自己的顽梗的恶心行事,甚至不听从我。”(耶利米书16:11,12)主耶稣也曾对他当日的伪宗教信徒宣告同样的判决,说:“你们这些蛇类,毒蛇之种阿,怎能逃脱[矶汉那]的刑罚呢?……世上所流义人的血都归到你们身上,从义人亚伯的血起,直到你们在殿和坛中间所杀的巴拉加的儿子撒迦利亚的血为止。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一切的[事]都要[临]到这世代。”——马太福音23:33,35,36。

在今日离弃耶和华

现今这个邪恶的世界也同样地离弃了耶和华上帝。许多自谓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只是在表面上如此行而已。他们将耶和华的道完全置诸脑后,对耶和华亦不作敬拜。偶像崇拜触目皆是。世人对圣经的警告置若罔闻。他们是一个忤逆而顽梗的世代。他们拒绝舍弃他们所行的种种可憎之事而转过来事奉那唯一的真神。所谓的基督教国犯了为古代的以色列国在公元前607年和公元70年带来毁灭的各项大罪。所以上帝的判决正临到现今这邪恶的世界。

上帝预言性的道曾严厉地谴责古代以色列人的罪行,这种谴责现今更有力地适用在世界各国之上,请注意圣经的预言如何明确地指出这件事实:“我必因邪恶刑罚世界,因罪孽刑罚恶人,使骄傲人的狂妄止息,制伏强暴人的狂傲。”“耶和华说,你们怎么不惧怕我呢?……你们在我们面前还不战兢么?……这百姓有背叛忤逆的心,他们叛我而去,”“地被其上的居民污秽,因为他们犯了律法,废了律例,背了永约。所以地被咒诅吞灭,住在其上的显为有罪;地上的居民被火焚烧,剩下的稀少。”(以赛亚书13:11;耶利米书5:22,23;以赛亚书24:5,6)列国不但拒绝接受圣经的真理,并且与耶和华对抗,与他所膏立的王和基督的王国对抗;他们同谋企图阻挡耶和华的旨意实现,因此成了撒但的工具和喉舌。他们是一班恶善爱恶,亵渎不敬的人,背约者和讥笑者,徒有虔诚的外表,但却否认上帝的权力。(诗篇2;以赛亚书8:9-15;启示录16:13,14;提摩太后书3:1-7;彼得后书3:3,4)所以上帝很公平地将列国判处毁灭的极刑,基督教国也包括在内。

这场毁灭会广泛到什么程度呢?使徒彼得说这是“万物的结局”。他并且指出整个世界都会遭受毁灭。耶和华如此说,“看哪,必有灾祸从这国发到那国,并有大暴风从地极刮起。到那日,从地这边直到那边都有耶和华所杀戮的,必无人哀哭,不得收敛,不得葬埋,必在地上成为粪土。”(耶利米书25:32,33)耶稣亦曾论及这场浩劫说:“你们应当其祈求,叫你们逃走的时候不遇见冬天或是安息日。因为那时必有大灾难,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没有这样的灾难,后来也必没有。”(马太福音24:20,21)圣经很生动地将“万物的结局”向我们描述——这是一场行将临到万国之上的大毁灭。

明智的途径

使徒彼得说:“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销化,你们为人该当怎么圣洁,怎样敬虔。”(彼得后书3:11)他又写道:“你们要[头脑健全],儆醒祷告。”(彼得前书4:7)头脑健全的意思是保持清醒,自制和中庸。这话的意思同时指以公平对待邻舍和尊重敬拜耶和华上帝。头脑能够影响我们所作的每一件事,例如我们所听和所读的东西,我们的谈话,我们如何祷告,教人,传道,回访,主持圣经研究,应付困难等。健全的头脑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轻信,狂妄,自大,贪心,崇尚物质,饮食过度和缺乏耐心等毛病。在整个世界从根发生动摇的今日,我们特别需要具有平衡和健全的头脑。你应该知道自己所做的是什么事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行的原因。

彼得吩咐我们“要儆醒祷告。”儆醒的意思是保持清醒和戒备。为什么要儆醒祷告呢?主耶稣曾说:“总要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的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马可福音14:38)魔鬼时刻在窥伺着找机会破坏我们的信心,企图诱使我们对上帝忤逆不忠而招致死亡的惩罚。务要提防跌入他所设的陷阱。你应该不断地作祷告,并且随时留意机会遵行耶和华的旨意和协助他的百姓。我们正生活在末世的时候。我们必须保持儆醒!我们绝不可将祷告看作随随便便的事。我们其实是对宇宙的创造者和至高的上帝说话。千万不要在祷告方面养成漫不经心的习惯。这乃是一项宝贵的权利。

我们应该为什么祈求呢?为天父的圣名获得尊崇和洗雪,他的爱子和所立的君王耶稣基督得荣耀而求;我们也可以祈求他的王国早日统治万国而铲除一切邪恶,求他的新世界为人带来和平,求他手下“另外的羊”迅速地在哈米吉多顿未开始之前结集起来,求他的神治组织永享和平和繁荣,为我们在铁幕后的弟兄代求,为我们本国中宣扬王国的工作的扩大进展而求,为自己的小组和自己王国服务的权利得以日增而祈求,为有病的,受压迫的和被隔离的弟兄而代求。可以供我们祈求的东西多极了!

你应该求上帝帮助你逃过行将来临到现今这世界的大毁灭,以及帮助你必须爱之若己的邻舍。祷告时应该在心里有个目的。祷告时要专心,并且要时常多作祷告。一日不祷告感谢上帝也不可。在耶和华上帝面前要常存有一个清白无愧的良心,然后你的祷告才不致受阻。不但要祷告,并且要继续不断地这样行,因为我们是一个赖祷告而生存的团体,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有赖耶和华而有的。我们若不继续祷告,便一定有毛病了。留意祷告使你不致陷入迷惑之中。今日有一件极大的传道工作急待我们完成,而我们却没有足够的传道员去满足所有渴望灵粮的人的需要。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答案便是:“求上帝多派些收割的工人。”这是圣经授权给我们这样求的。同时要记得,我们不知道前面有些什么危险,但耶和华上帝和耶稣基督却知道。所以你应该祈求上帝保护你不致落入撒但所设的陷阱中。

你若仍然跟从这个旧世界,你若现在还未完全洗脱它的污染,你就不能适当地作祷告,因为你会企图将目光同时放在两件东西之上,而这是不行的。你这样行等于心怀二意。你应该一心仰望公义的新世界来临和现今这邪恶的旧世界的消逝。借着耶稣基督祈求耶和华帮助你获致他的嘉许而得以逃过行将降于这旧世界之上的可怖命运。要时刻紧记在心,这旧世界已经被订了死罪,“万物的结局近了”。近到什么程度呢?有谁能将日子和时辰告诉我们吗?现在我们已经看见圣经所预言的各事在纷纷应验之中,无疑这应该使我们满足了。所有从1914年开始出现的末世征象都会在这个世代之内应验,不错,末日的确已经近了。所以让我们都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清醒,并且不断地祈求祷告。愿我们都以上帝的儿女身份过圣洁的生活和完成我们的传道任务,不但使我们自己和许多像绵羊一般纯良的善意人士得福,并且使宇宙主宰耶和华获得洗雪。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