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74 6/1 325-330页
  • 为地球的新王积聚财富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为地球的新王积聚财富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4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比喻
  • “你们去作生意,直等我回来”
  • 避免与君王的仇敌同遭杀戮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4年
  • 1000银元的比喻
    耶稣——道路、真理、生命
  • 银子的比喻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0年
  • 银子的比喻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4年
《守》74 6/1 325-330页

为地球的新王积聚财富

“智慧的臣子蒙王恩惠,贻羞的仆人遭其震怒。”——箴言14:35。

1.一个怎样的人将杀戮仇敌的命令置于预言性的比喻所论及的国王口中?

“至于我那些仇敌不要我作他们王的,把他们拉来,在我面前杀了吧。”国王的这段话无疑应该使那些被他判决的人心惊胆战!但这段话是谁说的呢?说话的是一个被大多数人认为永不会发出这样一项严厉命令的人。他将这段话置于他在比喻里论及的一个国王口中。但是他其实谈及自己,因为他便是比喻中为国王所影射的人。——路加福音19:27。

2.(甲)当时耶稣正前往何处?他打算怎样行?(乙)耶稣下橄榄山时在途中作了什么对耶路撒冷不利的预言?

2 当时耶稣基督在耶路撒冷之北大约十四英哩的耶利哥城,时间是公元33年春天的尼散月初。耶稣渡过约但河进入耶利哥城,并在该城过了一夜。他正前往耶路撒冷。他打算在犹太人的逾越节之前五日,即尼散月九日星期日,他以凯旋的方式骑驴进入圣城。当这凯旋的行列向前进发之际,他与门徒在下橄榄山时停下来为耶路撒冷城哀哭,说;“巴不得你在这日子知道关系你平安的事,无奈这事现在是隐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来。因为日子将到,你的仇敌必筑起土垒,周围环绕你,四面困住你,并要扫灭你和你里面的儿女,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因你不知道[鉴察]你的时候。”——路加福音19:41-44。

3.耶稣所预言的杀戮在什么时候发生?规模大到什么程度?

3 耶稣是否在此描述比喻中的国王怎样把反对他作王的人处决呢?后来的发展显示,当耶稣以凯旋方式进入耶路撒冷时,这城并不承认他是君王而欢迎他。五日之后,在逾越节的日子,耶路撒冷城里耶稣的仇敌将他在城外一条木柱上钉死,仿佛他是个死有余辜的罪犯一般。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在柱上挂着一个牌子,分别以希伯来文、拉丁文和希腊文写道:“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但耶稣的仇敌却对此大表反对。(约翰福音19:17-22)他们控告耶稣亵渎他们的上帝及反叛罗马帝国,因此他们不想任何人将耶稣称为他们的王。三十三年之后他们自己也反叛罗马,但却不是为了拥护耶稣为他们的弥赛亚君王而是为了实现他们自己对弥赛亚所怀的野心。他们反叛罗马之后的第五年,耶稣所预言的可怖灾劫果然临到。在罗马军队围城和耶路撒冷遭受毁灭期间,总共有一百一十万犹太叛徒丧生,只有97,000人苟全性命而被掳到外地去。

4.(甲)耶路撒冷所遭受的杀戮预表什么?(乙)我们现在必须怎样行才能避免在这场杀戮中丧生?

4 可是,罗马人在公元70年将耶路撒冷和其中的圣殿摧毁之后,耶稣基督并没有在巴勒斯坦或世界各地强迫剩下的犹太人以他为王。在此之后有许多世纪的时候巴勒斯坦继续受罗马帝国所统治。因此,耶路撒冷城中反对基督的犹太人在公元70年被信奉异教的罗马人所杀戮显然仅是预表或影射未来一项规模庞大得多的杀戮;届时地上所有不愿奉复临的耶稣基督为地球的新王的人都会被处决。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日子已很近了——复活得了荣耀的耶稣基督会实现他所说的比喻,吩咐手下的天使将地上的仇敌带到他面前杀掉,因为他们执迷不悟地与他的王国为敌。这意味到今日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危险的时期;我们必须确知自己是否与基督的王国为敌。借着现在就采取正确的立场,我们可以在将临的杀戮中保存性命。

比喻

5,6.耶稣的门徒期望他在耶路撒冷怎样行?因此他为了什么缘故对他们设一个比喻?

5 为了帮助我们在现今采取正确立场,我们最好查考一下耶稣基督于公元33年初春在耶利哥所说的比喻以求了解其真意。由于耶稣在税吏长撒该家里留宿,这个受人鄙视的税吏成为耶稣的信徒而承认他是犹太人的弥赛亚。(路加福音19:1-10)因为耶稣决意要上耶路撒冷,他的门徒以为他会在耶路撒冷宣布自己是弥赛亚,并且复兴以色列国而将统治权从罗马帝国手中夺回。为了打消门徒所怀的这个错误见解,耶稣基督说了一个比喻以表明他的王国还有很久才会来临。

6 关于这个比喻,我们读到:“众人正在听见这些话的时候,耶稣因为将近耶路撒冷,又因他们以为上帝的国快要显出来,就另设一个比喻说:‘有一个贵胄往远方去,要得国回来。’”——路加福音19:11,12。

7.(甲)耶稣在比喻里怎样表示他还有很久才会“得国”掌权?(乙)耶稣怎样的确是个“贵胄”?

7 耶稣在此暗示他尚未拥有王权;他须要到很远地方才能获得这权柄。既然在一千九百年前交通相当缓慢,到远地来回一次表示一段很长的时间。耶稣并不是到耶路撒冷这么近的地方(距离耶利哥仅十四英哩)去承受他的“贵胄”身份所赋予他的王权。(路加福音19:12)虽然耶稣以前是拿撒勒城一个低微的木匠。他却的确是个“贵胄”。他是以耶路撒冷为国都的大卫王的嫡亲后裔。既拥有这样的身份,他有权承受大卫的王国,以耶路撒冷为都而统治全以色列。耶稣凭着上帝的能力施行了许多神迹,因此他的门徒以为上帝的弥赛亚王国行将以神奇的方式显现出来了。他们以为上帝会将耶稣立为以色列国的君王,使他们的国土不再受罗马人所统治。这样上帝的弥赛亚王国遂可以立即建立起来。但是耶稣却知道上帝的王国并非如此临近。这个王国并不会在他抵达耶路撒冷时建立。——路加福音3:23-31;马太福音1:1-17。

8,9.(甲)所牵涉到的时间只是上罗马的往返时间吗?为什么不是?(乙)耶和华对耶路撒冷的西底家王所说的话怎样表示王权是他所授予的?

8 所牵涉到的时间也不是从巴勒斯坦到意大利的罗马,然后再返回耶路撒冷所需的时间。耶稣基督并不是要去罗马承受王权。他的王权并非来自该撒或罗马的元老院。这件事实由后来在逾越节的日子发生的事痛苦地表明出来。在那天耶稣被罗马兵士以自立为王的叛乱罪名钉死在柱上。耶稣前往承受王权的“远方”乃是将耶稣的祖先大卫的弥赛亚王国建立起来的统治者所在之处。这位统治者便是耶和华上帝,他所在之处则是天上。耶和华曾表示他会将王权赐给大卫王的合法后裔。在耶路撒冷的西底家王于公元前607年失去王位之前不久,上帝对他说:

9 “当除掉[王]冠,摘下冕,景况必不再像先前。要使卑者升为高,使高者降为卑。我要将这国倾覆、倾覆而又倾覆,这国也必不再有,直等到那应得的人来到,我就赐给他。”——以西结书21:26,27。

10.为什么耶稣像贵胄一般到“远方”承受王权并非僭越或狂妄?

10 耶稣基督决心像比喻中的贵胄一般长途跋涉到“远方”承受王权;他这样行绝非僭越或狂妄。在他的母亲,出自大卫王系的马利亚,行将孕育他之前,天使加百列对马利亚论及她未来的儿子耶稣说:“他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主上帝要把他祖大卫的位给他。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他的国也没有穷尽。”(路加福音1:31-33)上帝必须施行一个奇迹将这位“至高者的儿子”的生命从天上转移到地上来。现在耶稣基督会怎样返回天上以便从他的天父手中获得大卫的王国呢?

11,12.(甲)什么奇迹使耶稣能够到“远方”承受王权?(乙)为什么耶稣的复活并非仅是我们个人的见解?

11 上帝订了一条无可更改的律则:“血肉之体不能承受上帝的国。”(哥林多前书15:50)显然上帝必须施行另一个奇迹使耶稣基督返回天上到至高的权威面前承受这王国。显然耶稣必须舍弃他的“血肉之体”。他必须牺牲他那完美属人的生命作为祭物。但仅是牺牲生命而死亡并不会使他返回天上。上帝必须使他那舍命作赎价的爱子复活过来.,但不再是一个属于“血肉之体”的儿子。耶稣必须成为上帝属灵的儿子,具有一个为人目所不能见,但却可以为天上的眼目所见的属灵躯体。因此全能的上帝耶和华不但必须施行奇迹,将他那舍命作祭物的儿子复活过来,同时必须将耶稣复活成为具有不死性和不朽性的灵体。这正是耶和华所行的事。这绝不是我们个人的私见,反之使徒彼得写道:

12 “基督只一次地为了罪受死,以义人代替不义的人,使他能够引领你们到上帝面前。他在肉身被处死,但在灵里被复活。他也在这种情况中去向监狱里的灵传道。”——彼得前书3:18,19,《新世》。

13,14.(甲)耶稣在“血肉之体”中死去之后去到什么地方?(乙)我们怎么知道耶稣复活之后是否立即起程前往比喻所说的“远方”?

13 当然,耶稣在“血肉之体”中死去时,他并没有去到比喻所说的“远方”意即他天父的面前。当时他已真正死去,他的躯体被置于一个墓穴里;因此在部分的三日期间,耶稣在犹太人称为希屋尔和希腊人称为海地司的地方。耶稣在死后第三日;复活成为灵体时,他持有他所牺牲的属人生命的价值,但是他并没有立即启程到“远方”去。同一日他在墓穴的园中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并对她说:

14 “不要[拉住]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上帝,也是你们的上帝。’”(约翰福音20:17)在此之后的四十日,他继续隐形地留在地球附近,有时化作人形向门徒显现以证明他已从死里复活过来了。——使徒行传1:1-5。

15,16.(甲)耶稣复活之后在何时启程前往“远方”?当时有什么见证人?(乙)他在什么时候必然已抵达“远方”?彼得怎样证实这点?

15 耶稣基督复活之后升回天父那里时便是他启程往“远方”去的时候。这件事发生于他从死里复活之后的第四十日。当时有若干门徒在橄榄山上目击耶稣所化成的人形冉冉上升,然后在空中消失;站在他们旁边的两位天使问道;“加利利人哪,你们为什么站着望住天空呢?这从你们中间被接到天上去的耶稣,你们看见他怎样升上天去,他将以同样的方式回来。”(使徒行传1:11,《新世》)我们不知道耶稣基督在灵界花了多少时间才抵达比喻所说的“远方”但必然在十日之内或在公元33年的五旬节之前,在那一天上帝将圣灵倾浇在耶路撒冷城中基督的门徒身上。在上帝感示之下,使徒彼得对几千个留心聆听的犹太人说:

16 “大卫并没有升到天上,但自己说,‘[耶和华]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故此以色列全家当确实的知道,你们钉[死]的这位耶稣,上帝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使徒行传2:34-36。

“你们去作生意,直等我回来”

17.耶稣的比喻怎样表示他的门徒在与他分离的悠长时期中会在地上做些什么事?

17 因此耶稣基督必定会再来——但这次却带着王权而来。耶稣因为门徒“以为上帝的国快要显出来”而设的比喻显示耶稣基督会像“贵胄”一般离开一段很长时期。(路加福音19:11,12)那末,当他的门徒等待他“得国回来”之际,他们应当怎样行呢?耶稣离开门徒之前并非没有留下任何训示,以致他们不知如何是好。反之,耶稣的比喻表示他会留下明确的训示。关于离家远行的贵胄,我们读到:“[他]便叫了他的十个仆人来,交给他们十锭银子,说,‘你们去作生意,直等我回来。’”——路加福音19:13。

18.(甲)根据不同的圣经译本和《助人了解圣经的工具》一书,十锭银子的价值如何?(乙)主人吩咐奴仆怎样运用这些银子?

18 《美国译本》(英文)表明古代一锭银子的价值而将这节经文译为:“他召了十个奴仆来,给他们每人二十块钱,吩咐他们在他去了之后用这钱做生意。”摩伐的译本则将银子化作美国的币值,说:“他首先召了十个仆人来,给每人一张五镑的钞票,吩咐他们说,‘拿这作生意,直到我回来。’”1970年出版的《新英文圣经》将一锭银子的价值定为一“镑”。《新美国圣经》则不下定论,只是说贵胄给仆入“十个单位的钱”1971年出版的《助人了解圣经的工具》一书认为在第一世纪一锭银子的价值相当于14.094美元。在耶稣的日子这是相当大的一笔钱;这相当于100块钱,虽然只等于一他连得银子(845.64美元)的六十分之一。无论一锭银子在今日价值如何,贵胄的十个奴仆均应该将其用来作生意以便为未来的君王积财。

19.“十个仆人”预表谁?“十锭银子”预表什么?

19 耶稣的比喻所说的十个奴仆预表主耶稣的门徒。复活了的耶稣在公元33年的五旬节之前十日升回天上之前将什么交托给门徒照料呢?当耶稣在髑髅地被钉死时,他失去了地上任何有价值的物质资财。他在死后第三日复活时,甚至他的裹尸布也留下在墓穴里。(约翰福音20:6,7)那末耶稣拥有什么东西在升到天上的“远方”之前托付给他的门徒呢?他所拥有的是一些像十锭银子一样具有价值的东西;根据这种东西,耶稣的门徒可以增加未来的弥赛亚君主的“财富”。既然这并不是物质的东西,它是没有实体的,但是它却真正存在。这是什么呢?耶稣在以色列国内从事公开传道工作的三年半期间使人们对上帝的弥赛亚王国所发生的兴趣。

20.(甲)耶稣的门徒可以利用的活动范围(仿佛运用十锭银子作生意一般)具有什么可贵的品质?(乙)一个奴仆和耶稣自己怎样表示这个活动范围具有有用的价值?

20 不错,十锭象征性的“银子”代表耶稣所努力从事的教人和传道工作在犹太世界中所产生的影响,使耶和华的选民愿意接纳耶稣为上帝所应许的弥赛亚。对耶稣的门徒来说,这是一块准备好的田地;他们可以加强和培养犹太人的兴趣,使他们乐于相信或承认耶稣是耶和华的受膏者,由于他们获悉耶稣的教训和他如何应验了圣经的许多预言。借着致力于耶稣吩咐他们从事的工作,他们可以使这块田地产生丰富的果实。在比喻中一个奴仆将事情比作一块田地,他对回来的国王说:“你……没有种下的还要去收。”(路加福音19:21)较早的时候耶稣在撒玛利亚也用比喻对门徒说明这件事:“俗语说,那人撒种,这人收割,这话可见是真的。我差你们去收你们所没有劳苦的。别人劳苦,你们享受他们所劳苦的。”——约翰福音4:37,38。

21.(甲)耶稣想要更多的什么?(乙)犹太的“田地”若生产力不够,门徒可以怎样行?

21 因此耶稣的门徒有一些有价值和有效的东西可以供他们运用或“作生意”谋利。耶稣并不想借着他的门徒奴仆获得更多金银。反之他所想要的是更多跟从他的脚踪及拥护他为弥赛亚君王的门徒。如果业已受到耕耘的犹太“田地”不能产生足够的门徒,特别是与耶稣一同承受王国的144,000个后嗣,耶稣的门徒可以将他们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外邦人成非犹太人当中。这样他们遂可以将他们所耕种的“田地”加以扩大,使能够产生基督王国的拥护者的“田地”增加五倍或十倍。

22.在比喻的全部应验中,数目共计“十”个的“仆人”预表谁?

22 耶稣的比喻所提及的“十个仆人”并没有在公元第一世纪的使徒和门徒身上获得全部的应验。很适当地,“仆人”的数目一共是“十”个,因为在圣经的比喻里“十”这个数字常被用来代表完全或全部的意思,特别指属地的事物而言。因此,比喻中的“十个仆人”很适切地预表耶稣基督手下所有圣灵所生的受膏奴仆。这些门徒怀有与基督一同承受天国的希望;在过去十九个世纪,直至基督在外邦人的日期于1914年结束时执掌王权以及直至今日,这些受膏的门徒一直陆续产生。这是我们可以断言的,因为第一世纪的使徒和其他门徒并没有在肉体中存留到基督在这二十世纪带着王权隐形复临的时候

23.(甲)比喻的最后部分在生活于什么时期的基督门徒身上获得应验?(乙)既然国王的仇敌已行将遭受杀戮,我们怎样行乃是明智之举?

23 因此,在关于“十个仆人”与十锭银子的比喻里,最后的高潮部分必定会在这个二十世纪,在现今生活于地上,由圣灵所生,受了浸及受了膏的基督门徒身上获得应验。调查显示今日大约有一万个受膏的基督徒仍然留在地上,他们正以十锭象征性的银子“作生意”以便为地球的新王积聚财富。在将临的千禧年中,耶稣基督总共会有144,000个门徒与他一同作王统治,使荣耀归于上帝及为全人类带来永远的幸福;与这个数目比较,留在地上的一万人的确仅是一小群“余民”。至于十个比喻性的奴仆怎样以君王的“十锭银子”作生意,这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既然一切与地球的弥赛亚君王为敌的人不久便会被处决了,我们看看这件事究竟会有什么结局以及我们在耶稣的比喻的现代应验可以担任什么角色无疑会是明智之举。

[第329页的图片]

在耶稣所说的比喻里,贵胄在离去之前给十个奴仆每人一锭银子,并吩咐他们说:“你们去作生意,直等我回来。”十个奴仆预表耶稣的门徒

[第330页的图片]

耶稣复活之后把象征性的十锭银子发给门徒,正如马太福音28:18-20所说一般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