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读者来函
    守望台1983年 | 2月1日
    • 读者来函

      ◼ 既然我们有时仍然哀哭,我们怎可以将启示录7:17的经文应用在今日的基督徒身上?

      启示录7:17论及有希望在地上享永生的“大群人”说:“因为宝座中的羔羊必牧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上帝也必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

      天使告诉使徒约翰这一大群人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启示录7:9-14)由此我们看出启示录7:14-17适用于一些在现今采取立场拥护上帝,接受基督的宝血而得以在目前的事物制度于“大灾难”中消灭时生还的人身上。

      启示录说‘他们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了,他们不再饥渴,日头的炎热也不再伤害他们,’“上帝也必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我们不能将这段话实际按字面去解释。为什么不能呢?请想想,他们并没有实际用基督的血洗净他们的衣裳。有时他们会感觉身体上的饥渴,正如完美的人耶稣所为一般。(路加福音4:2;约翰福音4:7,8;19:28,29)因此启示录7:14-17的预言的主要应用方式必然是象征性或属灵的。

      《上帝的奥秘完成了》(英文)一书在207,208页解释这段经文。该书表明大群人现今在灵性上已不再饥渴。他们吸收上帝的道和参加他的工作;这对他们说来有如饮食一般,正如对耶稣说来便是如此。(约翰福音4:32-34)现在他们已不再感受到有如“炎热”一般的上帝的不悦,在大灾难期间也不会如此。再者,他们不再像以前一般由于不认识上帝或与他关系不佳而哀哭。在这种意义上,上帝已“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

      但是后来在启示录21:3,4,圣经向我们提出保证,在大灾难过去及公义的新规制建立起来之后,忠心的人会实际经历到各种幸福,包括不再有悲哀、哭号或疼痛在内。届时人就实际不会再因痛苦、失望、忧伤而哀哭流泪了。

  • 微笑欢迎陌生人
    守望台1983年 | 2月1日
    • 微笑欢迎陌生人

      “当两位女士对我微笑时,我不禁纳罕我是否以前曾见过她们,”名越·一彦在东京《每日读卖报》“生活情趣”一栏中写道。“她们微笑的方式看来表示她们以前曾见过我,并且很高兴与我再次见面。”但其实却非如此。“我仔细观看她们的面孔,发觉她们是与我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当其他两个人也对他微笑时,他说:“我感觉很快乐。这班人在聚会中见到陌生人时便以这样的微笑表示欢迎。”

      什么人对陌生人如此欢迎呢?“地方称为王国聚会所,”名越先生说,“在日本[耶和华见证人]在许多这样的地方聚集起来。”他也评论说:“关于这些人的一件杰出事实是,他们一个星期三次聚集在这些聚会所里。他们都是热心的基督徒,没有任何人把参加聚会仅视为例行惯事或习惯。信心的力量将这些男女和儿童聚集起来,彼此以‘弟兄’或‘姊妹’相称。在过去多年来,信心的力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他们的组织。”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