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95 2/15 5-7页
  • 得救预定论与上帝的爱心一致吗?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得救预定论与上帝的爱心一致吗?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5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能预告未来的上帝
  • 能纠正事态的上帝
  • 预告并不等于预定
  • 预定得救与上帝的爱
  • 上帝注定了我们的命运吗?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5年
  • 平生遭遇是命中注定的吗?
    警醒!2007年
  • 我们的一生是前定的吗?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4年
  • 你的前途受命运所支配吗?
    警醒!1975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5年
《守》95 2/15 5-7页

得救预定论与上帝的爱心一致吗?

“我们给得救预定论 的界说是,上帝在亘古早已预定每个人的命运。他没有把所有人造成一模一样,但他却预定有些人会获得永生,其他的则遭受永刑。”

基督新教改革家约翰·加尔文在他所著的《基督教基本原理》一书中为得救预定论提出以上的界说。这个观念的根据是:上帝既是无所不知的,受造物的行动自不能推翻他的旨意,也不能迫使他作出任何改变。

可是,圣经真的表示上帝是这样的吗?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解释与上帝的特质,尤其是他最杰出的特质——爱心——一致吗?

能预告未来的上帝

上帝的确能够预告未来。他这样描述自己:“我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说:我的筹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悦的,我必成就。”(以赛亚书46:10)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上帝命人将他的预言记录下来,借此表明他能够运用预知的能力,并在事件发生之前便向人发出预告。

例如,在巴比伦王伯沙撒的日子,但以理先知在梦中看见两只互相推挤的野兽。耶和华把梦的含义告诉但以理:“你所看见双角的公绵羊,就是米底亚和波斯王。那公山羊就是希腊王。”(但以理书8:20,21)显然,上帝运用自己的预知能力,将世界霸权的起落兴衰透露出来。当时如日方中的巴比伦帝国会被米底亚和波斯所取代,后者又会被希腊所取代。

预言也可能与个别的人有关。例如,弥迦先知宣告弥赛亚会在伯利恒出生。(弥迦书5:2)在这件事上,上帝再次运用自己的预知能力。然而,上帝宣告这件事是有特别目的的——为了使人能够认出弥赛亚来。因此,我们不能根据这个事例便认为上帝预定世上每个人的命运。

与这个想法刚相反,圣经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上帝选择不预先知道某些事情的结果。在所多玛和蛾摩拉遭受毁灭之前不久,上帝宣告说:“我现在要下去,察看他们所行的,果然尽像那达到我耳中的声音一样吗?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创世记18:21)这节经文向我们清楚表明,上帝在未查察事态之前并不预知这些城市腐败到什么程度。

不错,上帝能预知某些事件,但在许多事例上,他却选择不运用自己的预知能力。因为上帝是全能的,他可以随意运用自己 的能力而无须按照不完美的人的意思去行。

能纠正事态的上帝

有些人像加尔文一样认为上帝在创造万物之前早已预定人会堕落犯罪,而且在人堕落之前 即已预定了‘蒙召得救的人’。如果这个说法是真的,上帝明知亚当夏娃不会享有永生的种种福乐,但却仍向他们提出永生的希望,这岂不是虚伪吗?再者,圣经从没有否认第一对人类是有选择余地的:他们可以选择跟从上帝的指引而永远活下去,也可以选择违抗上帝的命令而死亡。——创世记第2章。

但亚当夏娃的罪真的使上帝无法实现他的旨意吗?绝不然。因为亚当夏娃犯罪之后,上帝随即宣布要兴起一个“后裔”去毁灭撒但和他的党羽,并将地上一切弊端纠正过来。正如几只昆虫不可能阻止园丁获得良好的收成,同样,亚当夏娃的反叛并不能阻止上帝使地球成为一个乐园。——创世记第3章。

稍后,上帝表明他会将一个王国政府托付给大卫王的一个后裔,并且会有其他人与这位王裔一起在王国里施行统治。圣经将这些人称为“至高者的圣民”。——但以理书7:18;撒母耳记下7:12;历代志上17:11。a

预告并不等于预定

即使上帝选择不预知人类会采取什么途径,他仍然能够预告人行善或行恶会导致什么后果。修理汽车的技师若警告司机汽车已不宜于行驶,司机若遇上交通意外,自不能怪责技师,说他预定这宗意外。同样,个别的人若由于行事不智而招致恶果,他也不能怪责上帝预定这些事。

第一对人类的后代也是这样。该隐杀死亚伯之前,耶和华向他提出一个选择:他会克制罪,还是被罪所克制?圣经的记载绝没有表示耶和华预定要该隐作出错误的选择,杀死自己的弟弟。——创世记4:3-7。

后来,摩西律法警告以色列人,他们离弃耶和华便会招致什么后果。例如,娶异教民族的女子为妻会导致什么恶果。上帝所预告的事果然发生。我们从所罗门王的事例便可以看出这点。在他的晚年,外族妃嫔引诱他从事偶像崇拜。(列王纪上11:7,8)不错,上帝向他的子民发出警告,可是他并没有预定他们会个别采取什么行动。

圣经鼓励蒙召的基督徒,他们如果不想失去与基督一同在天上统治的奖赏,就要锲而不舍。(彼得后书1:10;启示录2:5,10,16;3:11)正如以往有些神学家问道,如果被选者的得救已成定局,又何需向他们提出这样的提醒呢?

预定得救与上帝的爱

上帝按着“自己的形像”造人,并赋予人自由的意志。(创世记1:27)如果人要怀着爱心去尊荣事奉上帝,而非像机械人似的,一举一动都已预先决定,自由意志就是不可或缺的了。聪慧、自由的受造物对上帝所表现的爱心使他能够反驳不公平的指控。上帝说:“我儿,你要作智慧人,好叫我的心欢喜,使我可以回答那讥诮我的人。”——箴言27:11。

如果上帝仆人的际遇是预定的,仿佛预先制定的程式一般,他们对造物主的爱有多真挚岂不会受人质疑吗?上帝若不考虑到人本身的功过,就预先选定一些人去享荣耀和快乐,这岂不与他的大公无私背道而驰吗?再者,如果有些人受到这样优待,其他人则注定要受永刑,这就很难从“蒙选召的人”引发感恩之心了。——创世记1:27;约伯记1:8;使徒行传10:34,35。

最后,基督吩咐门徒要向全人类传扬好消息。如果上帝早已选定哪些人会得救,这岂不会大大减低基督徒在传道工作上所表现的热心吗?这岂不会使传道工作变成毫无意义吗?

上帝对人表现大公无私的爱心,这种爱乃是促使人爱上帝的最大动力。上帝牺牲了自己的儿子,使他成为不完美、有罪的世人的赎价,这乃是上帝爱心的最大表现。上帝预知许多发生在他儿子身上的事,这其实是个特别的事例。但这件事向我们提出保证,上帝通过耶稣所提出的复兴应许必然会获得实现。因此,愿我们对他儿子表现信心,同时亲近上帝。愿我们接受上帝的邀请,跟创造主养成良好的关系,借此将我们的体会表现出来。今日,上帝正向所有想运用自由意志对他表现爱心的人发出这项邀请。

[脚注]

a 耶稣曾提及“从世界定基以来”所预备的国(马太福音25:34,《新世》),他所指的必然是人类始祖犯罪之后 的某个时候。路加福音11:50,51(《新世》)则将“世界定基”,意即一个可以借赎价救赎的人类世界的产生,与亚伯的日子相提并论。

[第7页的附栏]

预先选定一群人

“因为上帝预先知道的人,他就预先命定他们和他儿子的形象一模一样,使他的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他预先命定的人,又呼召他们,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使他们得荣耀。”(罗马书8:29,30,《新译》)我们应当怎样解释保罗在这几节经文所用的“预先命定”这句话呢?

保罗在这几节经文所说的话并不是支持个别预定得救的肯确论据。在本世纪初,《天主教神学辞典》这样解释保罗的话(罗马书第9-11章):“在天主教学者当中,越来越普遍的见解是,圣经并没有实际提出预定得永生的主张。”同一部参考著作接着引录M.拉格朗日的评论:“保罗的话主要论及的问题并不是人会预定得救还是预定受永刑,而是在于外邦人蒙召获得基督教的恩典,将犹太人的不信跟他们形成一个对照,……问题所涉及的是群体、外邦人、犹太人,而并非直接指个别的人。”——斜体自排。

较近期,《耶路撒冷圣经》就这几章(9-11章)提出类似的结论:“因此,这几章的主题并非个别的人预定得荣耀,甚或保持忠信,而是以色列在人类得救历史中所担任的角色。这是旧约记载所引起的惟一难题。”

罗马书第8章的最后几节属于同一范围。因此,这几节经文有理由提醒我们,上帝预见到一个阶级,或群体,从人类当中被选召出来,与基督一同作王统治;他也预先定下他们必须符合的条件。但他却没有预定哪些个别的人会蒙选召,因为这样行是与他的爱心和公平背道而驰的。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