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王国统治》 20章209-219页
  • 赈灾职务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赈灾职务
  • 上帝的王国统治了!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为什么赈灾是“敬奉上帝”的一种方式
  • 赈灾工作有明确的目的
  • 赈灾职务带来长久的裨益
  • 你能出一分力吗?
  • 灾难发生时,怎样伸出援手?
    传道与生活聚会手册——2023年
  • 耶和华见证人有没有参与救灾工作?
    关于耶和华见证人的常见问题
  • 在爱中一起生长
    耶和华见证人——上帝王国的宣扬者
  • 2023年救灾工作:“我们真的感受到了耶和华的爱!”
    捐款的用途
查看更多
上帝的王国统治了!
《王国统治》 20章209-219页

第20章

赈灾职务

本章概要

在灾难中体现基督徒的爱

1,2.(甲)犹地亚的基督徒陷于什么困境?(乙)为了帮助犹地亚的基督徒,其他信徒怎样把爱心化作行动?

公元46年左右,犹地亚发生了一场大饥荒。当地粮食短缺,物价飞涨,住在那里的犹太裔基督徒没钱买食物,眼看就要断粮了。不过,他们体验到了耶和华的保护,是以往的基督徒没体验过的。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呢?

2 耶路撒冷和犹地亚的犹太裔基督徒饱受饥荒之苦。在叙利亚的安提阿,犹太裔和外邦信徒得知后,就收集了捐款,还选了两个负责的弟兄,就是巴拿巴和扫罗,把捐款送到耶路撒冷的会众长老那里,救济信徒。(请读使徒行传11:27-30;12:25)处于困境的犹地亚基督徒看到安提阿的弟兄姊妹把爱心化作行动,必定深受感动。

3.(甲)今天,上帝的子民怎样效法1世纪安提阿的基督徒?请举例说明。(另见附栏“我们在现代的第一次大规模救济运动”)(乙)这一章会谈谈什么问题?

3 关于基督徒运送救济物资给其他地方的同工,这件发生在公元1世纪的事,是第一个记载下来的事例。今天,我们也效法安提阿的基督徒,得知别的地方的同工受灾或面对困境,就会向他们伸出援手。a为了了解赈灾工作怎样关系到基督徒的其他职务,让我们来谈谈以下三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把赈灾工作视为一项职务呢?我们的赈灾工作能达成什么目的呢?这件工作怎样让我们得益?

为什么赈灾是“敬奉上帝”的一种方式

4.关于基督徒的职务,保罗对哥林多的基督徒说了什么?

4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谈到,基督徒负有双重职务。虽然这封信是写给受膏基督徒的,但他的话也对“另外的绵羊”十分重要。(约翰福音10:16)一方面,我们的职务是“劝人跟[上帝]和好的职务”,也就是传讲王国好消息和教导人成为基督徒。(哥林多后书5:18-20;提摩太前书2:3-6)另一方面,我们的职务也包括为弟兄姊妹服务。保罗特别提到“周济的事”。(哥林多后书8:4)在“劝人跟[上帝]和好的职务”和“周济的事”中,“职务”和“事”译自同一个希腊语词“迪阿科尼阿”。明白这一点十分重要,为什么呢?

5.保罗表明赈灾工作是基督徒的职务,为什么明白这点十分重要?

5 保罗用同一个希腊语词来指这两件工作,是想说明赈灾工作是基督徒会众执行的职务的一部分。保罗此前说过:“职务各有不同,主却是相同 的。能力各有不同……。这一切都是同一股 圣灵发挥力量的结果。”(哥林多前书12:4-6,11)保罗表明,会众执行的各项职务都是“敬奉上帝”。b(罗马书12:1,6-8)因此,他认为应该拨出时间“周济圣民”。(罗马书15:25,26)

6.(甲)根据保罗所说,为什么赈灾工作是崇拜上帝的一环?(乙)今天,我们在世界各地怎样展开赈灾工作?(见附栏“灾难发生了!”)

6 保罗也帮助哥林多的基督徒看出为什么救济工作是他们的职务,也是崇拜上帝的一环。基督徒救济同工,是因为“顺从基督的好消息”。(哥林多后书9:13)他们很想实践基督的教诲,因此向同工伸出援手。保罗说,基督徒向同工所做的善行就是上帝赐给人的“非凡的分外恩典”。(哥林多后书9:14;彼得前书4:10)关于帮助处于困境的弟兄姊妹,包括救济他们,《守望台》1976年6月1日刊说:“无可置疑地,耶和华上帝与他的爱子耶稣基督对这种服务十分重视。”没错,赈灾工作的确是敬奉上帝的一种重要方式。(罗马书12:1,7;哥林多后书8:7;希伯来书13:16)

赈灾工作有明确的目的

7,8.我们的赈灾工作能达成的第一个目的是什么?请解释。

7 我们的赈灾工作能达成什么目的呢?保罗在哥林多后书说出了答案。(请读哥林多后书9:11-15)保罗在经文里说,“周济众人的任务”也就是赈灾工作有三个主要目的。让我们逐一看看。

8 首先,我们的赈济工作能为耶和华增光。在上一段引录的五节经文中,保罗多次提到耶和华上帝。他说,赈济工作能“激发人感谢上帝”,也能“多多增加感谢上帝的话”。(11,12节)他还说明赈济工作为什么能让基督徒“把荣耀归于上帝”,赞美赐下“非凡的分外恩典”的上帝。(13,14节)保罗在谈及赈济工作的结尾,说:“愿感谢归于上帝”。(15节;彼得前书4:11)

9.请举例说明,赈灾工作有助于消除误解。

9 今天,上帝的子民也效法保罗赈济同工,深知这样做能为耶和华带来荣耀,也能为上帝的教诲增光。(哥林多前书10:31;提多书2:10)很多事例都表明,赈灾工作大大有助于消除人对耶和华和他的见证人的误解。例如,在一个受飓风吹袭的灾区,有个女士在门口挂了个牌子,写着“谢绝耶和华见证人探访”。后来,她看见对面有救援人员在修一所房子。她观察了好几天,发觉这些人很友善,就去问他们是些什么人,原来他们是耶和华见证人。她惊叹地说:“我误解你们了。”于是,她把门上的牌子摘了下来。

10,11.(甲)什么事例表明,我们的赈济工作能大大弥补同工的缺乏?(乙)什么出版物对我们的赈灾工作十分有用?(见附栏“赈灾工作的新工具”)

10 第二,赈济工作能“大大弥补[同工]的缺乏”。(哥林多后书9:12)我们很想满足弟兄姊妹的迫切需要,缓解他们的困境。为什么呢?因为基督徒会众的各成员同属于“一个身体”,“身体一处受苦,各处就一同受苦”。(哥林多前书12:20,26)许多基督徒出于弟兄之爱和怜恤之情,马上放下个人事务,带上工具,前往灾区救助弟兄姊妹。(雅各书2:15,16)例如,2011年,日本发生海啸后,美国分部办事处写信给美国各地的地区建筑委员会,问有没有“一些胜任的弟兄”能去灾区帮忙重建王国聚会所。结果如何呢?不出几个星期,就有将近600个志愿人员申请去帮忙,还愿意自费坐飞机到日本。美国分部办事处的弟兄说:“我们真想不到会有这么好的反应。”有个日本弟兄问一个救援人员,为什么他愿意从国外来帮忙,救援人员答道:“日本的弟兄姊妹跟我们同属于‘一个身体’。他们受苦,我们感同身受。”出于自我牺牲的爱,有些救援人员还甘愿冒生命危险去搭救同工。c(约翰一书3:16)

1946年,瑞士的一个耶和华见证人在整理捐给弟兄姊妹的救援物资

1946年,瑞士

我们在现代的第一次大规模救济运动

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事结束后没几个月,诺尔弟兄就宣布推行一项大规模运动,运送“救援物资给中欧贫乏的弟兄”。

不出几个星期,加拿大、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耶和华见证人就开始整理、包装衣物并收集食品。从1946年1月起,物资陆续运送到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中国、捷克斯洛伐克、丹麦、英国、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荷兰、挪威、菲律宾、波兰、罗马尼亚,救济当地的同工。

这次救援活动并没有结束。救援物资持续供应了两年半之久!在这段时间,大约8万5000个弟兄姊妹捐出了300多吨食物,450多吨衣物,还有超过12万4000双鞋,给饱受战争蹂躏地区的弟兄姊妹。1948年8月,这项规模浩大的救援活动终于告一段落。1949年的一期《守望台》谈到:“这是彼此相爱的明证。我们知道,所有参与这项运动的弟兄都视之为荣耀主的行动。他们明白这些物资能帮助弟兄姊妹从事正确崇拜,觉得能用这种方式为弟兄姊妹服务是殊荣。”这次救援活动为耶和华增了光,也救济了信徒同工,使全世界的弟兄姊妹更团结。

11 其他人也很欣赏我们的救灾工作。例如,2013年,美国阿肯色州的一个地区受灾,耶和华见证人的志愿人员迅速作出反应。当地的一份报章报导:“耶和华见证人把志愿赈灾工作组织得井井有条,天衣无缝。”正如使徒保罗所说,我们的确“大大 弥补”了弟兄姊妹的缺乏,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12-14.(甲)为什么帮助受灾的弟兄姊妹恢复属灵常规十分重要?(乙)受灾的弟兄姊妹表达了什么心声,说明坚持属灵常规十分重要?

12 第三,我们的赈灾工作能帮助受灾的弟兄姊妹恢复属灵常规。为什么这点很重要呢?保罗说,得到援助的弟兄姊妹会受感动,多多感谢上帝。(哥林多后书9:12)受灾的基督徒可以怎样表明自己感谢上帝呢?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尽快恢复属灵常规。(腓立比书1:10)1945年的一篇《守望台》文章写道:“保罗同意……收集捐款,因为这能让有需要的基督徒得到一些物资,有力量参与更多传道工作,为耶和华作见证。”我们也有同样的目标。受灾的弟兄姊妹恢复传道,不但能安慰悲伤的人,也能强化自己。(请读哥林多后书1:3,4)

13 一些弟兄姊妹得到紧急援助,恢复了传道,因此受到强化。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心声。一个弟兄说:“我们全家都从传道得益。我们努力安慰别人就能暂时忘记自己的忧虑。”一个姊妹说:“我专注于属灵活动,就不会那么留意周围的恶劣情况了。这让我有一种安全感。”另一个姊妹说:“很多事情我们都控制不了,但传道工作让我们一家有了方向。我们跟别人谈起新世界的希望,信心就受到强化,更相信一切都会焕然一新。”

14 受灾的弟兄姊妹要尽快恢复的另一种属灵活动就是聚会。请想想一个叫清子的姊妹的经历。清子将近60岁,她的一切都被海啸夺去了,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和鞋,她一无所有。清子简直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后来,一个长老告诉她,他们可以在他的车里举行聚会。清子说:“这位长老、他的妻子、另一个姊妹和我坐在车里举行了聚会。聚会虽然很简单,却像个奇迹一样,让我忘记了海啸时发生的那些事。我的内心感到很安宁。那次聚会让我体验到,跟弟兄姊妹来往的确能大大强化人。”另一个受灾的姊妹也说:“聚会让我有力量活下去。”(罗马书1:11,12;12:12)

赈灾职务带来长久的裨益

15,16.(甲)哥林多和其他地区的基督徒支持赈灾工作可以怎样得益?(乙)今天,我们参与赈灾工作也可以得到什么益处?

15 保罗向哥林多的基督徒谈及赈灾职务时,也谈到他们和其他支持赈灾工作的基督徒可以怎样得益。保罗说:“他们[耶路撒冷受援助的犹太裔基督徒]也因为上帝赐给你们非凡的分外恩典,就切切想念你们,为你们恳切祈求。”(哥林多后书9:14)没错,由于哥林多的基督徒,包括当中的外邦基督徒表现慷慨精神,受援助的犹太裔基督徒必定深受感动,为他们祷告,也更爱他们。

16 1945年12月1日刊的《守望台》(英语)引用了保罗的话来论述赈灾工作的益处,说“一处的圣民救济另一处的圣民,会让他们多么团结!”这正是今天不少救援人员的体验。一个在水灾后参与赈灾工作的长老说:“参加赈灾工作让我跟弟兄姊妹更亲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亲密。”一个受到援助的姊妹感激地说:“我们现在享有的弟兄之情最能让我们看出乐园会是怎样的。”(请读箴言17:17)

17.(甲)赈灾工作怎样表明以赛亚书41:13的话实现了?(乙)请举例说明,赈灾工作能为耶和华增光,也能让弟兄姊妹更团结。(另见附栏“世界各地的志愿人员参与救援工作”)

17 救援人员到达灾区后,受灾的弟兄姊妹特别能感受到上帝的确履行了以下承诺:“我,就是你的上帝耶和华,正握着你的右手,对你说:‘你不要怕,我必帮助你。’”(以赛亚书41:13)一个劫后余生的姊妹说:“看到灾难所造成的破坏,我感到很绝望,但耶和华的确向我伸出手来。弟兄姊妹给我的帮助实在太大了。”两个长老在天灾后代表他们的会众写了一封信,说:“地震为弟兄姊妹带来了很大的伤痛,但我们也体验到耶和华通过弟兄给我们的帮助。从前我们只是读过关于赈灾的事,现在就发生在我们眼前。”

彼得·约翰逊参与组织的一项建筑工程

这次经历改变了他的一生

年轻人参与赈灾工作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呢?请看看彼得·约翰逊的经历。他18岁时第一次参与赈灾工作,他忆述:“我看到弟兄们多么感激我们,也体验到施与是多么的快乐。我被这些事深深触动了,更渴望用自己的一生,竭尽全力为耶和华服务。”后来,彼得做了先驱,到过伯特利服务,之后加入了地区建筑委员会。彼得说:“1974年,我第一次参与赈灾工作,这次经历改变了我的一生。”你是个年轻人吗?你能效法彼得吗?说不定,参与赈灾工作也能改变你 的一生,使你更决心为耶和华服务。

你能出一分力吗?

18.如果你想参与赈灾工作,可以怎样做?(另见附栏“这次经历改变了他的一生”)

18 你也想尝尝参加赈灾工作带来的喜乐吗?要知道,救援人员通常是从参加王国聚会所建筑工程的人当中挑选出来的。所以,你可以告诉会众的长老,你想申请参加王国聚会所建筑工程。一个在赈灾方面经验丰富的长老提醒说:“去灾区帮忙的人必须先收到赈济委员会的正式邀请。”这样,我们的赈灾工作就能有序地进行了。

19.我们的赈灾工作怎样有力地表明我们是真基督徒?

19 基督吩咐门徒要“彼此相爱”,听从这个吩咐的一个好方法就是参与赈灾工作。我们用这种方式表现爱心,就表明自己是基督的真门徒了。(约翰福音13:34,35)今天,许多志愿人员都甘心献出自己,援助那些忠贞地支持上帝王国的人,为耶和华增光。有这些人在我们当中,是多大的福分!

a 这一章主要谈及援助弟兄姊妹的赈灾工作。不过,我们也常常赈济不是信徒的人。(加拉太书6:10)

b 保罗用“迪阿科诺斯”(仆人)的复数词来指“助理仆人”。(提摩太前书3:12)

c 请看《守望台》1994年11月1日刊23-27页《援助波斯尼亚的信徒同工》一文。

请想想上帝的王国对你有多真实

  • 为什么说,赈灾是敬奉耶和华的一种方式?

  • 我们的赈灾工作能达成哪三个重要目的?

  • 赈灾工作能带来什么长久的裨益?

  • 赈灾工作跟约翰福音13:34耶稣的吩咐有什么关系?

世界各地的志愿人员参与救援工作

非洲中部和西部

1994年,卢旺达发生种族灭绝暴行,被屠杀的人约有80万或更多。大屠杀引发的动荡也波及到非洲中部的其他国家,难民营里人满为患。为了帮助饱受痛苦的同工,比利时、法国和瑞士的耶和华见证人空运了大约300吨的衣服、药物、帐棚、食品和其他物资。不出几个星期,这些物资就送到了需要救济的弟兄姊妹手里。

一支由10个法国耶和华见证人组成的医疗小组也一直在非洲服务。这些耶和华见证人都是医生和护士,他们帮助受内战、饥荒和疾病折磨的弟兄姊妹减轻痛苦。仅在过去两年,这支医疗小组就提供了超过1万宗医疗服务。他们的工作为耶和华和他的组织增了光。一个护士说:“我们每当到达一个地区帮助弟兄姊妹,往往都听到别人尊敬地说:‘这些是耶和华见证人,他们是来帮助他们的弟兄姊妹的。’”一位姊妹得到护士的帮助后,激动地说:“谢谢你,我的姊妹。谢谢耶和华!”

有时候,救援人员还要处理一些严重的意外。2012年,尼日利亚的一起交通事故导致13个耶和华见证人丧生,另外有54人重伤。遇难的耶和华见证人同属于一群人数不多的会众。一个赈济委员会马上组织人员,24小时轮流照料每一个受伤的弟兄姊妹。一个住院的病人看到耶和华见证人尽心竭力地照顾信徒,就打电话给她的牧师,说:“我们的教会没有一个人来看我。来医院看看耶和华见证人是怎么以行动体现爱心的!”

这群会众的弟兄姊妹因为失去亲爱的同工非常难过,但其他同工的爱给了他们安慰。不但如此,救援人员悉心关怀受苦的弟兄姊妹,他们炽热的爱心激励了会众里的一些成员更热心传道。事故发生前,这群会众有35个传道员,不出一年,就增加到了60个。

澳大利亚

2013年,昆士兰的一片海岸地区洪水泛滥,70个耶和华见证人无家可归。马克、朗荙和女儿从被洪水淹了的家里逃出来,到了一所疏散中心。这里挤满了人。朗荙说:“我们基本上只有地方站着。”附近直升机起落的声音震耳欲聋,令气氛更加紧张。她担心地问丈夫:“我们该怎么办呀?”马克于是热切地向耶和华祷告,请求帮助。朗荙说:“大概30分钟后,有一辆车开到了疏散中心,从车上下来了三个弟兄。他们见到我们后,说:‘我们是来接你们的,你们会住在一个弟兄的家。’”朗荙说:“那一刻,我们深深感受到耶和华的组织的爱心和关怀,那种感动真是难以言喻。”

超过250个志愿人员急忙赶往这片受灾地区帮助弟兄姊妹。一位年长的弟兄说:“一群耶和华见证人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像蚂蚁一样努力清理我的家。我和妻子永远也忘不了他们怎样帮助我们。”

巴西

2008年,圣卡塔琳娜州遭遇洪水和泥石流,大约8万人被迫逃离家园。当地的一个居民描述说:“泥土夹杂着树木像海啸似的。”一些弟兄姊妹躲进了大会堂。负责看管大会堂的马尔西奥说:“他们逃走的时候只有身上的衣服,浑身上下都是泥。”有个姊妹说:“我们的房子没了。眼看着房子转眼就消失了,心里真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不过,我们永远也忘不了弟兄姊妹怎样安慰我们。我们得到了那么多的爱!我从这次经历学到,重视属灵的事是多么明智。”

巴西的耶和华见证人整理和分发其他信徒捐赠的救援物资

2009年,巴西圣卡塔琳娜的一个大会堂用作救援中心,摆满了捐赠物品

泥石流摧毁了里约热内卢附近的所有山坡地区。为了有效地应对这种灾难,弟兄们设立了一个长期的赈济委员会。有些住在泥石流多发地区的弟兄会负责监察,一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就会向委员会报告。志愿人员很快就会坐着标有“耶和华见证人人道救援”标记的卡车赶到。救援人员全都装备齐全,各司其职。他们会穿着标有耶和华见证人标记的背心。他们会和医院联络委员会的弟兄们一起帮助受伤的弟兄姊妹。救援人员会带来食物、水、药物、衣服和清洁用具。清理房子里的泥浆是一件大工程。最近的一次泥石流侵袭后,仅仅一户人家就动用了60个志愿人员,清理出的泥浆足足有4卡车那么多。

未雨绸缪

中央长老团指示全球所有分部,要给会众长老和探访会众的监督指引,让他们知道该怎样在灾难发生之前做好准备,以及怎样应对灾难。举个例,趁灾难还没发生,长老就要确定每个会众成员的联系方式都是最新的。

灾难发生了!

  1. 长老联系一个基督徒家庭

     当地的长老联系所有传道员

  2.  长老向长老团统筹者报告

  3. 长老团统筹者、探访会众的监督报告和分部办事处的弟兄保持良好沟通

     长老团统筹者向探访会众的监督报告,或向负责联络分部办事处的弟兄报告

  4. 提供食物和水

     尽快提供食物、水、临时住所、医疗护理,以及感情和灵性上的支持

  5. 总部的弟兄评估灾区的情况和需要

     分部办事处向中央长老团的统筹委员会报告当地的灾情和需要

  6. 分发救援物资

     赈济委员会组织赈灾工作,帮助弟兄姊妹重建家园,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7. 飞行中的飞机

     统筹委员会评估当地的情况,按需要从国外派志愿人员前来援助

赈灾工作的新工具

《耶和华见证人与赈灾工作》的封面

2013年6月,《耶和华见证人与赈灾工作》(英语)出版。这本册子是特别为美国负责管理紧急事故的政府官员编写的。册子介绍了我们从上世纪40年代中期以来的一些赈灾工作。册子也附有一张地图,标明我们在全球的赈灾工作规模。一个统筹赈灾工作的长老解释说:“赈济委员会的弟兄会在灾难发生之前,尽早用这本册子跟灾难多发地区的主要官员建立联系。这些官员熟悉了我们的赈灾活动,我们就更容易获得批准,在有需要的时候进入灾区。”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