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86 1/15 15-20页
  • ‘向前直跑以求赢得奖赏’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向前直跑以求赢得奖赏’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6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惧怕人”
  • 家庭关系
  • 你的朋友——“智慧”抑或“愚昧”?
  • 赢得奖赏!
  • “不要让人夺去你们的奖赏”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6年
  • 不要让任何事夺去你的奖赏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7年(研读版)
  • 爱耶和华的人,“什么都不能使他们绊倒”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3年
  • 坚持到底,跑完赛程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20年(研读版)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6年
《守》86 1/15 15-20页

‘向前直跑以求赢得奖赏’

“难道你们不知道,在场上赛跑的人,虽然大家都跑,但得奖的只有一个人么?你们都应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可以得奖。”——哥林多前书9:24,《新译》。

1,2.(甲)对今日的基督徒来说,什么会是个大悲剧?(乙)保罗在哥林多前书9:24提出什么劝告?这怎样对哥林多的基督徒适用?

经过12年的艰苦准备之后,她本来打算大显身手。但是年轻的体育员仅跑到半途便跌倒在地,她赢得世运金牌的梦便突然粉碎了。新闻媒介将她失足跌倒一事称为“悲剧”。

2 可是,一个耶和华见证人若未能完成永生的赛程,特别是鉴于应许的新规制已经如此临近,那便可悲得多了!(彼得后书3:13)因此,使徒保罗说得不错:“难道你们不知道,在场上赛跑的人,虽然大家都跑,但得奖的只有一个人么?你们都应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可以得奖。”(哥林多前书9:24,《新译》)在古代的哥林多,有些人有失败的危险,因为他们自私自利,为所欲为,甚至不惜‘伤害别人的良心’。(哥林多前书8:1-4,10-12)可是,要赢得赛程就必须作出牺牲才行,因为保罗说:“凡参加运动比赛的,在一切的事上都有节制。……我要克制自己的身体,叫身体服我,免得我传了给别人,自己反而落选了。”——哥林多前书9:25-27,《新译》。

3.(甲)在歌罗西有些什么情形存在,可以阻止当地的基督徒跑完他们的赛程?(乙)歌罗西的基督徒研究哲学和神秘的教义是明智之举吗?

3 后来保罗在写给歌罗西人的信中警告他们提防另一种可能的危险——有些人会‘夺去他们的永生奖赏’。(歌罗西书2:18)因此,基督徒可以怎样‘向前直跑以求赢得奖赏’呢?使徒提议他们研究哲学和神秘的教义以求能够辩胜假导师吗?不然,因为基督徒已‘对俗世的幼稚事物死去了,’因此他们不应当与俗世的哲学和传统有任何关系。——歌罗西书2:20。

4.获得“正确的知识”可以怎样帮助歌罗西的基督徒?

4 所以,保罗鼓励信徒同工力求“对[上帝]的旨意充满正确的知识,具有一切的智慧和属灵的悟性。”不错,“正确的知识”——而非没有根据的猜测——可以帮助他们“行事对得起耶和华……而完全取悦他。”(歌罗西书1:9,10,《新世》;也可参看歌罗西书3:10。)诚然,很可能歌罗西的大部分基督徒都能够列举圣经的基本教训。但是借着研读和沉思,他们需要越过基本的道理而‘坚立在基督的根基上’。(歌罗西书1:23;哥林多前书3:11)有了这种深刻的认识之后,就‘不会有人能够用花言巧语骗倒他们了。’(歌罗西书2:4)借着熟练地运用上帝的道,他们能够有效地驳倒任何崇拜天使或鼓吹犹太教的人的声称。——申命记6:13;耶利米书31:31-34。

5.(甲)试举出成熟的基督徒应当知道和明白的一些“深奥的事”。(乙)一位姊妹的经验怎样表明不吸收“正确的知识”是一件危险的事?

5 可是,你已越过‘初部的道理’而进一步窥察‘上帝深奥的事’吗?(希伯来书6:1,《新世》;哥林多前书2:10)例如,你能够说明启示录的各兽是什么或解释属灵的圣殿是什么吗?(启示录13章;希伯来书9:11)你能够解释耶和华见证人的现代组织所具有的圣经基础吗?你对圣经的道理有清楚认识吗?一位基督徒姊妹发觉在与某个妇人讨论三位一体时难于维护自己的信仰。后来这妇人给姊妹一些毁谤耶和华的组织的书刊。“我在灵性上变成非常低落,”这位见证人回忆说。值得庆幸地,一位长老能够揭发反对者的谬误声称而恢复了这位姊妹的信心。(犹大书22,23)她说,“现在我明白何以社方总是劝我们要祷告、研读和沉思了。”

“惧怕人”

6.(甲)对上帝有些仆人来说,什么证明是绊脚石?试举出圣经的若干例证。(乙)什么时常造成恐惧人的心理?

6 “惧怕人的陷入网罗,”智者提出警告说。(箴言29:25)有时,病态的‘怕死心理’或过度渴望受别人接纳也可以将人引进这个陷阱中。(希伯来书2:14,15)例如以利亚曾无畏地与崇拜巴力的人对抗。但是当耶洗别王后下令将他杀死时,“以利亚就害怕,起来逃命,……逃到犹大的别是巴去。”(列王纪上19:1-3,《现译》)耶稣被人逮捕的那天晚上,使徒彼得也同样对害怕人之心屈膝。虽然彼得曾夸口说,“主阿,我就是同你下监,同你受死,也是甘心,”但后来有人指出他是基督的门徒时,他却“发咒起誓的说:‘我不认得那个人!’”——路加福音22:33;马太福音26:74。

7.(甲)在歌罗西有些人试图将基督教与犹太教混合起来,他们这样行的真正原因很可能是什么?(乙)今日谁看来也受到类似的动机所影响?

7 由于恐惧人而渴望受人接纳,这可能促使有些人试图将基督教与犹太教混合起来。当有鼓吹犹太教的人在加拉太出现时,保罗将他们的伪善揭发出来,说:“那些在外表上要体面的人,他们勉强你们受割礼,不过是怕……受迫害。”(加拉太书6:12,《新译》)近年来有些人离开耶和华的组织,促使他们这样行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他们类似地渴望受大众所接纳吗?

8,9.(甲)今日基督徒可能怎样表现恐惧人的心理?(乙)我们可以怎样克服这种恐惧?

8 基督徒必须努力克服这种恐惧之心。你若不愿在你家附近的地区传道,或者不敢向亲戚、同事或同学作见证,要记得耶和华在以赛亚书51:12所提出的问题:“你是谁,竟怕那必死的人,怕那要变如草的世人?”(可参阅马太福音10:28。)要提醒你自己,凡是“倚靠耶和华的,必得安稳。”(箴言29:25)彼得克服了他对人的恐惧,最后以身殉道。(约翰福音21:18,19)今日许多弟兄也表现同样的勇气。

9 一个在传道工作曾受禁止的国家中服务的海外传道员说:“知道会有可能被警察逮捕而仍然去参加聚会或出去传道,就非要有信心不可。”但是像诗篇的执笔者一样,当地的弟兄说:“有耶和华帮助我,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诗篇118:6)该国的传道工作大大兴旺,最近已获得法律认可。经常参加组外传道无疑可以帮助你对耶和华养成同样的信赖。

家庭关系

10.(甲)感情上的什么需要是很普遍的?通常这种需要怎样获得满足?(乙)举出一些圣经例证表明有些男子对妻子的感情如何强过他们与耶和华的关系。

10 一本题名为《个人、婚姻与家庭》的书说:“在所有社会及社会的所有阶层中,人的一项普遍需要是有所‘归属’,并有一个重要的别人‘属于’他。”这种需要通常借着耶和华上帝所创立的家庭安排获得满足。(以弗所书3:14,15)可是撒但却时常利用我们对家人所怀的感情。亚当对妻子的强烈感情显然促使他不顾后果与妻子一同反叛。(提摩太前书2:14)所罗门又如何呢?虽然他以智慧闻名,“所罗门年老的时候,他的妃嫔诱惑他的心去随从别神,不……诚诚实实的顺服耶和华他的上帝。……所罗门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列王纪上11:4-6。

11.以利怎样‘尊重儿子过于尊重耶和华’?

11 你记得以色列的大祭司,年老的以利吗?以利的儿子何弗尼和非尼哈是“恶人”,“不认识耶和华”。他们毫不尊重献给耶和华的祭物,并且“与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苟合。”可是以利对此却仅是稍表不满而已(“你们为何行这样的事呢?”)他并没有免除儿子们的职位。他在实际上等于‘尊重儿子过于尊重耶和华,’结果导致他自己——和两个儿子——的死亡!——撒母耳记上2:12-17,22,23,29-34;4:18。

12.(甲)关于家庭关系,耶稣提出什么警告?(乙)有些人对亲属怀有什么俗世的想法?但这样行符合圣经吗?

12 因此,错误的忠诚可以妨碍你从事永生的赛程。耶稣告诉门徒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马太福音10:37;路加福音14:26)但是你若有一个亲者离开真理或被开除,那又如何呢?你会附和俗世的想法,认为“亲人总比外人亲”而宁愿跟亲属一同遭受毁灭吗?抑或你会相信诗篇27:10的话:“我父母离弃我,耶和华必收留我”?

13.可拉的众子怎样证明他们忠于耶和华?他们怎样为此而得福?

13 可拉的众子便怀有这样的信心。他们的父亲带头反叛摩西和亚伦的权柄。可是耶和华却以戏剧性的方式证明他支持摩西和亚伦,并将可拉及其党徒完全处决。可是“可拉的众子没有死亡。”(民数记16:1-3,28-32;26:9-11)显然他们拒绝与父亲一同反叛,耶和华祝福他们的忠贞而保全了他们的性命。他们的后人后来有权利参与圣经的写作!——可参阅诗篇42,44-49,84,85,87,88篇的诗首题署。

14.什么经验可以说明把对耶和华的忠贞置于对亲属的忠贞之先可以带来祝福?

14 在今日,忠贞也同样地带来祝福。一个年轻的见证人记得他和他的兄弟在他们的母亲(变成不活跃的基督徒已有多年之久)缔结一项不受圣经认可的婚姻关系时所采取的立场。“我们将事情通知长老,”他回忆说,“既然母亲不住在家里,我们决定限制我们与她的交往,直至长老能处理事情为止。这样做实在难,但我们却不得不做。”他的母亲抗议说,“对你们来说,永生比我更重要吗?”他们回答说,“我们与耶和华的关系比任何事更重要。”这个女人受到打击之后幡然悔悟,表现衷诚的悔改,在灵性上复原而再次成为好消息活跃的传道员。

15.(甲)有些父母怎样容许儿女成为他们的绊脚石?(乙)父母可以怎样帮助自己和儿女赢得永生?

15 有些人容许儿女成为他们的绊脚石。有些父母未能看出“愚蒙迷住孩童的心”这件事实,于是容许儿女与俗世的人密切来往,参加有问题的社交活动,甚至在很年轻而未有能力结婚之前便与异性约会。(箴言22:15)这种放任时常导致什么可悲的结果呢?灵性的毁灭。(提摩太前书1:19)有些人甚至罪上加罪,设法隐瞒儿女所犯的过错!(箴言3:32;28:13)可是,借着忠贞地紧守圣经的原则,父母可以帮助自己和儿女赢得永生的奖赏。——提摩太前书4:16。

你的朋友——“智慧”抑或“愚昧”?

16.(甲)朋友可以怎样成为一股强大的影响力?(乙)谁特别容易感受到朋友的影响?为什么?

16 《社会学:人类社会》一书评论说:“由于渴望受密友所重视,人们受到强大压力要附和朋友的标准。”《青春期》一书指出,年轻人特别易受这样的压力。该书说:“[这是由于]他们在身体上、在自我观念及与家人的关系上经历改变的缘故。结果青春期的少年开始花更多时间与朋友在一起,与家人同处的时间则减少了。”

17.(甲)试举例说明箴言13:20的话的真确性。(乙)怎样的朋友可说是“智慧”的?(丙)今日的青年人可以怎样跟从年轻的撒母耳所立的榜样?

17 箴言13:20的话是不容忽视的:“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亏损。”一个基督徒少女承认说:“我在学校里的不良交往的确开始对我发生影响。我留意到自己今日在学校里说出一句咒诅的话来……我几乎说了,但及时制止住自己。”很不幸地,有些基督徒青年被所谓的朋友引诱而做出严重的错事来。但是你若是个渴望赢得奖赏的青年人,要找寻智慧的朋友——以属灵的事为念,行为正直和言谈富于造就的人。要记得,年轻的撒母耳并没有与以利邪恶的儿子们同游。反之他在“事奉耶和华”方面保持忙碌,借此得以避免受他们所腐化。——撒母耳记上3:1。

赢得奖赏!

18.(甲)有些弟兄,也许无意地,可能怎样妨碍我们奔跑永生的赛程?(乙)什么可以保护我们不致受这种不良影响所伤害?

18 因此,要留意提防任何想夺去你的永生奖赏的人。当然,这并不是说你应当对弟兄存有疑心。可是,有时有些弟兄也许不自觉地说出一些使你灰心的话来。(‘为什么你要不断驱策自己呢?难道你以为只有你才会赢得永生吗?’)他们甚至可能对你所作的衷诚努力毫不赏识。(‘我真是不明白你怎么能够有儿女而仍然做先驱。这简直是对儿女不公平。’)可是,要记得当彼得劝耶稣‘别这么认真’时,耶稣并没有听从他的劝告。(马太福音16:22,23)要运用你那受过圣经熏陶的耳去“试验言语”,不要受一些并不正确的言论所影响。(约伯记12:11)要记得保罗说:“竞赛的人若不遵守规则,就不能得冠冕。”(提摩太后书2:5,《新译》)不错,你必须让上帝的“规则”——而非不符合圣经的意见——指引你的思想。——可参阅哥林多前书4:3,4。

19,20.(甲)约瑟的弟兄们怎样试图伤害他?约瑟对他们的不仁慈有什么反应?(乙)我们可以怎样避免为了不完美的人而跌倒?(丙)关于奖赏,我们应当下什么决心?为什么?

19 诚然,有时一个基督徒同工可能说话鲁莽而‘刺伤’你。(箴言12:18)千万不要让这件事使你退出永生的赛程!要记得约瑟。他的亲兄弟合谋要将他杀死,虽然后来受到制止而没有这样行,他们却在最后将他卖作奴隶。可是约瑟并没有容许这件事使他忿懑不平或‘迁怒耶和华’。(箴言19:3)他非但没有试图报复,后来反而让兄弟们有机会表明他们已改弦易辙。约瑟见到他们的确已悔改之后,便“与众弟兄亲嘴,抱着他们哭。”正如雅各后来说,“弓箭手[嫉妒约瑟的弟兄们]将他苦害,向他射箭,逼迫他。”可是约瑟却以德报怨。这项经验非但没有削弱他,反而使“他的手健壮敏捷”。——创世记37:18-28;44:15-45:15;49:23,24。

20 因此,与其为不完美的人而跌倒,要继续‘向前直跑以求赢得奖赏’!要像约瑟一样,让艰辛的经验强化而非削弱你。(可参阅雅各书1:2,3。)要证明你对上帝的爱坚如金石,没有任何人能使你失足跌倒。(诗篇119:165)要时刻记得耶和华向人提出永生的奖赏——一个无法形容、无法理解的奖赏。千万不要让人夺去你的这个奖赏!

你记得吗?

◻ 为什么正确的知识对基督徒具有这么大的价值?

◻ 恐惧人的心理曾阻止有些人赢得永生,我们可以怎样克服这种恐惧?

◻ 人可以怎样被自己的家人所绊倒?

◻ 基督徒同工的话若使人灰心或甚至伤心,基督徒应当怎样反应?

[第16页的图片]

借着以正确的知识充满头脑和心灵,我们可以装备自己驳倒谬误的见解

[第18页的图片]

彼得由于恐惧人而不认耶稣。后来使徒克服了这样的恐惧。所有真正的基督徒都必须同样行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