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堕了胎事情就解决了吗?警醒!2009年 | 6月
-
-
堕了胎事情就解决了吗?
比尔自幼受到教导,相信堕胎是严重的罪,跟谋杀没有两样。可是在1975年,他的态度开始改变,因为这件事牵涉到自己了。比尔的女友维多利亚怀孕了,但他还不想结婚,也不想负起养育儿女的责任。比尔说:“我想也不想,就告诉维多利亚‘去堕胎’,因为我觉得这是最简单的解决方法。”
许多意外怀孕或没有打算生儿育女的人,都会像比尔一样,采用最简单的解决方法。2007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大约有4200万个女子在2003年进行人工流产。这些女子属于不同的种族、国籍、宗教、经济环境、教育背景,她们的年龄介于青春期和更年期之间。假如你意外怀孕,你会怎样做呢?为什么许多人都选择堕胎呢?
“我没有别的选择”
一个35岁的妇人说:“我上一次怀孕很辛苦,分娩极不顺利。我们花了很多钱,家人承受很大压力。分娩后六个星期,我又怀孕了。我们决定把胎儿打掉。我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我没有别的选择!”
女子选择堕胎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因为经济问题,有的因为感情破裂,也许受男友虐待,所以不想生下他的孩子。有时是因为女方或男女双方根本就没有打算要孩子。
还有,人也会为了顾全面子而选择堕胎。苏珊·维克隆德医生在她的著作《公开的秘密——我替人堕胎》报道一个真实故事。有一个想要做堕胎手术的女子告诉她:“我爸妈是很虔诚的教徒。……我没结婚就生孩子,会丢他们的脸,因为亲戚朋友都知道他们的女儿犯了教规。”
维克隆德医生问:“你的爸妈知道你犯了教规,那他们怎样看堕胎呢?”这个女子说:“他们认为堕胎是不可原谅的。但是,堕胎总比生下孩子好,至少没有人知道。如果我把胎儿打掉,[我爸妈]教会的朋友就不会知道我怀过孕。”
不管为了什么原因,堕胎也不是容易的抉择。人往往要经历痛苦的挣扎,才能作这个决定。但是堕了胎,事情就解决了吗?
顾及后果
2004年,一项调查研究访问了331名苏联妇女和217名美国妇女。这两组人都曾接受堕胎,当中约有半数的人表示,堕胎后感到情绪低落。另外,接近一半的苏联妇女和大约八成的美国妇女都感到“内疚”,而超过六成的美国妇女“无法原谅自己”。这么多妇女,包括没有信仰的妇女,事后都感到内疚,既然如此,为什么许多年轻女子还选择堕胎呢?
她们往往承受很大的压力要接受堕胎。她们的父母、配偶或心怀好意的朋友可能游说她们:“堕胎总比生下孩子好。”这样,她们可能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也没有了解事情的严重性,就草草做出决定。普丽西拉·科尔文医生专门研究堕胎怎样影响妇女的精神健康。她说:“女子在压力下决定堕胎,但手术过后,她渐渐冷静下来,恢复清醒。那时,她往往会感到内疚、忧伤和懊悔。”
她们感到懊悔,往往跟以下的问题有关:堕胎是不是终止了一个生命呢?南达科他州堕胎研究工作报告指出,许多考虑堕胎的孕妇“都是受到误导,以为切除的只是体内的‘细胞组织’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胎儿。她们说,如果早知道真相就绝不会堕胎”。
以上的研究访问了1940个曾堕胎的妇女,她们的经历“令人感到心伤和震惊”。报告总结说:“她们当中许多人误信胎儿不是一个生命,但得知真相后,她们为丧失孩子而感到愤怒和悲伤。”报告还指出,“女子意识到她杀了自己的孩子,这往往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真相到底怎样?堕胎只是从孕妇体内除去一些细胞组织吗?母腹中的胎儿可算是一个生命吗?
[第4页的附栏或图片]
生下孩子与堕胎
2006年,一份研究报告就一群年轻时曾经怀孕的女子进行调查。她们当中有一半人把婴孩生下来,另一半人则做了人工流产。报告的结论说:“跟选择堕胎的女子相比,生了孩子的女子比较不需要心理辅导,也比较没有睡眠难题,而且吸食大麻的可能性也比较低。”(《青少年杂志》)
另一个报告提供了“全球四个大规模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显示什么?“跟生下孩子的女子相比,曾经堕胎的女子更容易出现某种精神健康问题。”(2005年《南达科他州堕胎研究工作报告》)
-
-
生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警醒!2009年 | 6月
-
-
生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詹娜说:“我妈妈17岁时,就有了7个半月的身孕,她决定注射盐溶液(生理食盐水)来堕胎。”a她接着说:“我就是妈妈想打掉的胎儿。我没有死掉反而活了下来。”
1996年,美国政府授权的一个委员会就堕胎问题进行调查,当时19岁的詹娜说了以上的话。詹娜在母亲体内7个半月大的时候,她身体各个部分都已经发育得相当完整了。既然詹娜的妈妈生下她之后,她还可以继续成长,相信你一定同意,虽然她才7个半月大,她也是个有生命的胎儿。
那么,詹娜5个星期大 的时候只有1厘米长,她又算不算是一个生命呢?虽然,她身体各部分还没发育完整,但是她的神经系统和脑部已经处于初期发展的阶段。她的心跳已达到一分钟80次,足以让血液在血管内运行。因此,詹娜在母体内7个半月时算是有生命的胎儿,那么她5个星期大时虽然还没有发育完整,按理说来,她应该也算是个有生命的胎儿,对吗?
受孕的那一刻
当女人的卵子跟男人的精子结合时,胚胎就开始发育。科学家透过先进的科技,可以观察受精卵核心的奇妙变化。父母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新的生命。
这个受精卵展开了奇妙的“建造”过程,最后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人。这个“建造”过程全由基因决定,每个基因都是DNA(脱氧核糖核酸)所组成的长炼的一部分。事实上,我们会长成怎么样都是由基因决定的,例如身高、长相、眼睛,甚至头发的颜色,以及其他许多的特征。
受精卵开始分裂,而每个新的细胞 都有跟原来细胞一样的基因“设计图”。有趣的是,每个新细胞都会按照特定的程式分裂,形成身体所需的各种细胞,包括心脏组织、脑细胞、骨骼、皮肤,甚至眼睛的透明组织,最后胚胎发育完全,变成一个独特的生命。整个发育过程都是按照原本受精卵内的特定程式进行的,这个程式被人称为是一个奇迹。
一位有名的分子生物学家麦富智说:“人一生的生长发育是按照特定的程式进行,而从第一个细胞开始就有了这个程式。”他作出一个结论说:“可以肯定的是,当卵子受精、生命开始的那一刻,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就产生了。”
胎儿也算是一个生命吗?
从受孕的那一刻开始,胚胎就不是母体内的细胞组织,而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其实,母体会把胚胎视为异体。要不是母体内有一个胎盘保护着胚胎,胚胎很快就会被排出母亲体外,胎盘会把胚胎跟母体隔离。这个胚胎是个独立的新生命,有自己独特的DNA。
有些人辩称,母体会自动把一些有缺陷的受精卵排出体外,既然如此,一个医生为何不能把一个胚胎打掉呢?可是,自然死亡跟蓄意谋杀是两回事。南美洲有个国家,每1000个儿童就有71个活不到一岁。既然有这么多儿童早死,人就可以把不到一岁的儿童杀死吗?当然不可以!
值得留意的是,圣经将母体内的胚胎描述为有生命的个体。诗篇执笔者大卫论及上帝说:“我还是胚胎的时候,你的眼睛就看见我了。我身上未有一处成形,我百体受造的日子都已经记在你的册上了。”(诗篇139:16)大卫不是说自己是“母腹中的一个 胚胎”而是说“我 还是胚胎的时候”,这清楚显示大卫的生命,不是始于他出生的那一刻,而是早在他母亲受孕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大卫在上帝灵示下还透露,他身体的各部分是按着一个“设计图”,或根据“记在”册上的详细资料发育生长的,最后就成为独一无二的他。
请也留意,圣经没有说女子怀孕时,是怀了一些细胞组织。反之,圣经说女子“怀了男胎 ”。(约伯记3:3)这节经文也表明,从受孕的时候开始,一个独特的新生命已经产生了。不错,人的生命是始于受孕的那一刻。
[脚注]
a 用盐溶液(生理食盐水)来堕胎,是把有毒的盐溶液注射入孕妇体内,胎儿吞下盐溶液,通常会在两小时内死亡。孕妇在大约24时后会产生阵痛,生下一个已死的胎儿,可能也会产下一个快要死去的婴儿。
[第6,7页的图片]
五个星期大的胚胎并不只是一些细胞组织,而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已具有所有器官的雏形
(胚胎的实际大小)
-
-
我们为什么不堕胎?警醒!2009年 | 6月
-
-
我们为什么不堕胎?
第一篇文章提到的维多利亚告诉男友比尔,她不会把胎儿打掉。维多利亚说:“因为我觉得自己怀的是一个生命。但如果我继续和比尔在一起,我知道我怀孕期间他一定不会帮助我,所以我就离开了他。”
后来,比尔改变了想法,决定跟维多利亚结婚。可是,要照顾初生的婴儿很不容易。维多利亚解释说:“我们没有车,没有钱,衣服也不多,样样都缺乏。比尔收入低,我们住在租金低廉的房子里,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坚持熬下去。”
其他人也由于意外怀孕而使生活陷入困境。他们跟维多利亚和比尔一样拒绝堕胎。既然他们没有打算要孩子,但为什么他们还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并愿意面对养育孩子的压力呢?关键在于他们听从了圣经的智慧之言。
避免行事急躁,要计划周详
圣经提出明智的劝告说:“勤奋人计划周详,必得益处;凡行事急躁的人,都必匮乏。”(箴言21:5)
康妮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身有残疾,她很难想象再多一个孩子,生活会变成怎么样。她说:“我们实在没有能力再多养一个孩子,所以我们考虑堕胎。”可是,康妮不想太快做决定,所以就把事情告诉了同事小凯。小凯帮助康妮看出她所怀的是一个生命,这改变了康妮的想法。
可是,康妮需要有人帮助她,好应付孩子的出生。康妮有个姨妈住在附近,小凯建议康妮找姨妈谈谈。康妮的姨妈知道她的情况之后,就很愿意帮助她。另外,康妮的丈夫也额外再做点兼职,他们也搬到租金便宜的楼房居住。这样,他们不但可以应付生活,还可以照顾初生的婴儿。
有些机构会对意外怀孕的女子提供援助,小凯帮康妮找到这些机构。许多国家都设有这类机构,帮助刚生下孩子的妈妈。人可以到公共图书馆上网或查看本地的电话簿,找到这些机构的联络资料。虽然人可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得到帮助,但是“勤奋人 计划周详”,所做的事就能成功。
胚胎是一个生命
圣经说:“有智慧的人目光清晰,头脑清醒;愚昧的人行事,好像在漆黑中摸索。”(传道书2:14)
真正有智慧的女子不会“在漆黑中摸索”,不愿面对现实。相反,她会保持“目光清晰,头脑清醒”,意思是她会运用思考力。这样,她就会清楚知道她所做的事有什么后果。那些不愿面对现实的女子,不愿承认腹中的胚胎是个生命,但是,有智慧的女子却会怜爱保护体内的胎儿。
丝特凡妮本来考虑堕胎,后来她透过超声波扫描图,看到体内两个月大的胎儿时,就说:“我就哭了,心想:‘我为什么要结束一个生命呢?’”
另一个未婚怀孕的少女丹尼丝,也承认腹中的胎儿是一个生命。当她的男朋友给她钱,要她“尽快把事情解决”时,丹尼丝说:“要我堕胎?我是不会这样做的!”她拒绝把腹中的胎儿杀死。
惧怕人的会怎样
有些人由于别人的压力而考虑堕胎,他们应该想想圣经这句箴言:“惧怕人的,必陷入网罗;倚靠耶和华的,必得安全。”(箴言29:25,《圣经新译本》)
莫妮卡17岁时,跟男朋友发生关系而怀了孕,那时她快要到商科学校就读。莫妮卡的母亲是个寡妇,要独力抚养五个孩子。她知道莫妮卡有了身孕,就十分震惊。她本希望女儿学会一技之长,那么他们就可以摆脱贫穷。在绝望之中,她坚持要莫妮卡堕胎。莫妮卡说:“当医生问我是否要把胎儿打掉时,我告诉他,‘不要!’”
莫妮卡的母亲眼看女儿的大好前途就此毁于一旦,又想到要多照顾一个孩子,就感到压力很大,十分气愤,于是要莫妮卡搬出去。莫妮卡搬到姨妈家里暂住。几个星期之后,她母亲的态度软化了,让莫妮卡搬回家。莫妮卡生下儿子利昂,她母亲帮她照顾宝宝,对这个小孙子越来越疼爱。
已婚的露比却要面对另一种压力。露比说:“我的肾受到感染,医生替我治疗之前,没有替我做妊娠检查,其实当时我已经怀孕了。他告诉我,婴儿的智力会大受影响,变得非常迟钝。”医生劝她把胎儿打掉。露比说:“我向医生解释圣经对生命的看法。我告诉他,不论如何,我都不会堕胎。”
虽然医生的忧虑是可以理解的,但露比并没有立即的生命危险。a露比说:“我的女儿出生后,测试显示她只患有轻度的大脑性麻痹,除了智力稍为迟钝之外,没有其他的问题。她现在15岁了,阅读能力一天比一天好。她是我的宝贝,我每天都为她不断感谢耶和华。”
跟上帝为友,使人有力量
圣经说:“上主和敬畏他的人做朋友。”(诗篇25:14,《现代中文译本修订版》)
很多人拒绝堕胎是因为他们重视造物主对生命的看法。他们最关心的是,跟上帝的友谊和做上帝嘉许的事。之前提到的维多利亚,就是由于这个缘故不肯堕胎。她说:“我深信上帝赐人生命,我没有权夺去别人的生命。”
维多利亚很认真地学习圣经,她跟上帝的友谊就不断加深。她说:“我决定把孩子生下来,这使我更亲近上帝,也使我在生活的各方面都渴望令上帝欢喜。我向他祷告寻求指引,其他的事都迎刃而解了。”
上帝是生命的源头,由于跟他做朋友,我们学会了尊重胎儿的生命。(诗篇36:9)另外,上帝也会赐下“超凡的力量”,使意外怀孕的女子和她的家人有能力克服难题。(哥林多后书4:7)由于尊重上帝对生命的看法,有些人不肯堕胎,回想当初的决定,他们有什么感想呢?
没有后悔
他们不用受罪疚感折磨,也没有难以平伏的忧伤和失落感。事实上,他们真的感受到“腹中所怀的胎”是上帝的赏赐而不是咒诅!(诗篇127:3)文章之前提到的康妮,生下孩子仅两个小时,就已觉得孩子是上帝的赏赐!她兴奋不已,就打电话给小凯,告诉她,一想到可以亲自抚养自己的女儿,令她十分开心,还说:“做上帝喜欢的事,会蒙上帝赐福,这的确是真的。”
以上帝的观点看待生命,并按之而行,为什么大有裨益呢?因为上帝是生命的源头,他在圣经里定下的律法和标准,都是为了“使[我们]得益处”或正如另一本圣经译本说,是“为了[我们]的幸福”。(申命记10:13,《现代中文译本修订版》)
这篇文章和第一篇文章都谈过维多利亚和比尔的经历,他们决定不 堕胎,结果改变了他们的一生。他们解释说:“以前,我们毒瘾很深,如果继续下去,我们早就死了。可是,为了尊重未出生胎儿的生命,我们认真想想自己的生活,我们也得到耶和华见证人的帮助,终于改变过来了。”
他们的儿子朗斯快34岁了,他结婚也超过12年了。朗斯说:“从小爸妈就教我要按照圣经的原则来做决定。这使我和妻儿大大得益,一家人生活得十分快乐。”朗斯的爸爸比尔,起初想要维多利亚堕胎,现在他说:“一想到我们差一点失去一个宝贝的儿子,就不禁流了一把冷汗。”
再想想莫妮卡,尽管妈妈给她很大的压力,她还是拒绝堕胎。她说:“我的儿子出生两个星期后,我遇到耶和华见证人,我学会怎样使自己的生活跟上帝的律法一致。不久,我也教儿子利昂要服从上帝,后来,他对上帝养成了深挚的爱。利昂现在是个耶和华见证人,负责探访不同的会众。”
利昂回想母亲为他所做的事,说:“我知道妈妈真的很爱我,她要忍受很大的压力才能让我活下来,这推使我要好好运用自己的一生,以报答上帝赐给我奇妙的生命。”
许多人明白了上帝对生命的看法后,就决定生下孩子,他们对这个决定没有半点遗憾,现在这些孩子都是他们所心爱的。他们满心感激地说:“幸好,我们当初没有 堕胎!”
[脚注]
a 要是分娩时,妈妈和婴儿的生命都有危险,那么,当事人就要决定保全哪一个生命。可是,随着医疗技术在许多国家不断提升,这样的情况就很少出现。
[第7页的图片]
丝特凡妮透过超声波扫描图看到腹中两个月大的胎儿后,就决定不堕胎
(原本的照片没有蓝线)
[第8页的图片]
维多利亚和朗斯
[第8,9页的图片]
维多利亚、比尔和朗斯一家今天的合照
[第9页的图片]
莫妮卡和儿子利昂都很庆幸,莫妮卡36年前没有因为别人的压力而堕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