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耶和华的子民信心越发坚固
    守望台1990年 | 7月15日
    • 耶和华的子民信心越发坚固

      “[各会众]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增加。”——使徒行传16:5。

      1.上帝怎样任用使徒保罗?

      耶和华上帝任用大数城的扫罗作‘蒙拣选的器皿’。他成为使徒保罗,‘受过许多苦难’。但借着他和其他人所作的努力,耶和华的组织得以保持团结,大大扩张。——使徒行传9:15,16。

      2.为什么考虑一下使徒行传13:1-16:5的记载会对我们有益?

      2 有越来越多外邦人成为基督徒,治理机构所举行的一个重要会议大大有助于促进上帝子民的团结,及使他们信心坚定。我们考虑一下使徒行传13:1-16:5所载的这些事件和其他发展无疑会对我们大有裨益,因为现今耶和华见证人正经历类似的增长及属灵的祝福。(以赛亚书60:22)(在私下研读本期各篇讨论使徒行传的文章时,我们提议你阅读文章中以粗体字标明出来的各段经文。)

      海外传道员展开活动

      3.安提阿的“先知和教师”致力于什么工作?

      3 叙利亚安提阿的会众所派出的一些男子帮助信徒在信心上坚强起来。(13:1-5)在安提阿有好些“先知和教师”,包括巴拿巴、西面(尼结)、古利奈人路求、马念和大数城的扫罗。先知向人解释上帝的话语及预告未来发生的事,教师则在圣经和敬虔的生活方面向人提出训诲。(哥林多前书13:8;14:4)后来巴拿巴和扫罗接获一项特别的委派。他们携同巴拿巴的表弟马可前往塞浦路斯去。(歌罗西书4:10)他们在东岸港口撒拉米的会堂中传道,但圣经的记载并没有说当地的犹太人有良好反应。既然这些人在物质上相当富裕,他们对弥赛亚还有什么需要呢?

      4.海外传道员继续在塞浦路斯传道,结果有什么事发生?

      4 上帝祝福在塞浦路斯推行的其他见证工作。(13:6-12)海外传道员在帕弗遇到犹太籍的术士和假先知巴·耶稣(以吕马)。他试图阻止省长士求·保罗聆听上帝的话语,扫罗受圣灵充满,便对他说:“你这充满各样诡诈奸恶,魔鬼的儿子,众善的仇敌,你混乱主[耶和华]的正道还不止住吗?”于是上帝的手惩罚以吕马,使他瞎了一段时期,但士求·保罗却‘成为信徒,因为他对耶和华的教训大感惊异’。(《新世》)

      5,6.(甲)保罗在彼西底安提阿的会堂里演说时怎样论及耶稣?(乙)保罗的演讲产生了什么影响?

      5 接着他们离开塞浦路斯,乘船前往小亚细亚的别加城。然后保罗和巴拿巴向北穿过险要的山道,很可能经历‘江河的危险和盗贼的危险’,抵达彼西底的安提阿。(哥林多后书11:25,26)保罗在当地的会堂里发表演说。(13:13-41)他复述上帝与以色列人的交往,并且指出大卫的后裔耶稣便是救主。虽然犹太的统治者要求将耶稣处死,上帝却使耶稣复活过来,从而实现了他对犹太人列祖所作的应许。(诗篇2:7;16:10;以赛亚书55:3)保罗警告听众不要藐视上帝通过基督所提供的拯救恩典。——哈巴谷书1:5。

      6 保罗的演讲引起了听众的兴趣,正如今日耶和华见证人的公众演讲所为一般。(13:42-52)在下一个安息日,差不多全城的人都聚集起来要听耶和华的话语。这使犹太人充满嫉妒。事实上,仅在一周之内,海外传道员看来使这么多外邦人归信,以至数目甚至超过犹太人在他们一生中所说服的外邦人!既然犹太人亵渎地反驳保罗,属灵的光转移方向的时候已到了。于是巴拿巴和保罗告诉他们:“因你们弃绝这道,断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们就转向外邦人去。”——以赛亚书49:6。

      7.保罗和巴拿巴对逼迫有什么反应?

      7 于是外邦人开始欢乐,所有宜于得永生的人均成为信徒。随着耶和华的话语传遍那地,犹太人挑唆尊贵的妇女(很可能这些女子向丈夫或其他人施压力)和有名望的人去逼迫保罗和巴拿巴,将他们逐出境外。他们于是“跺下脚上的尘土”,前往以哥念(现代的科尼亚)去。这是罗马加拉太行省的一个大城。(路加福音9:5;10:11)那末,他们留下在彼西底安提阿的门徒又如何呢?他们既然信心坚定,便“满心喜乐,又被圣灵充满”。这帮助我们看出,反对不一定会阻碍属灵的进步。

      虽受逼迫,信心仍然坚定

      8.由于在以哥念作见证的成功,结果有什么事发生?

      8 保罗和巴拿巴本人虽然饱受逼迫,却在信心上保持坚定。(14:1-7)由于他们在以哥念的会堂里向人作见证,有许多犹太人和希腊人成为信徒。当地不信的犹太人怂恿外邦人攻击新的信徒,两个孜孜不倦的传道员凭着上帝的权威放胆发言,上帝则使他们有能力施行许多奇迹而借此表明他的嘉许。这使群众发生分裂,有些人附从犹太人,其他的则跟从使徒(意即奉差者)。使徒并非懦夫,但后来他们获悉敌人设计要用石头掷打他们,他们遂明智地离开当地前往吕高尼传道。这是加拉太南部小亚细亚的一个区域。我们也可以表现谨慎,虽受反对仍继续在服事职务上保持活跃。——马太福音10:23。

      9,10.(甲)路司得的居民对于保罗医好一个瘸腿的人有什么反应?(乙)保罗和巴拿巴对于在路司得发生的事有什么反应?

      9 接着,吕高尼的路司得城有机会获得一个见证。(14:8-18)保罗在那里医好了一个生来便瘸腿的男子。群众不知道这个奇迹其实是耶和华促成的,于是喊道:“有神借着人形降临在我们中间了。”由于他们所说的是吕高尼语,巴拿巴和保罗不知道当时有什么事发生。既然保罗带头说话,民众遂把他视作希耳米(能言善辩的诸神使者),并且以为巴拿巴是希腊的主神宙斯。

      10 宙斯的祭司甚至牵着公牛,拿着花圈要献祭给保罗和巴拿巴。两位访者很可能以大家都明白的希腊语或通过传译员迅速向群众解释他们也是有缺陷的人,他们来到当地是要宣扬好消息,使人离弃“这些虚妄的事”(《新译》)(没有生命的诸神或偶像),归向永活的上帝。(列王纪上16:13;诗篇115:3-9;146:6)不过,以前上帝容许列国(但不是希伯来人)各行其道,显然他也留意为自己的存在和良善作证,‘从天降雨,赏赐丰年,叫他们饮食饱足,满心喜乐。’(诗篇147:8)尽管巴拿巴和保罗与群众推理,他们亦仅能拦阻群众向他们献祭而已。可是,海外传道员并没有让人把他们当作神来尊崇,也没有利用这样的权威在当地建立基督教的势力。我们若喜欢为了耶和华容许我们在他的工作上所成就的事而受人称赞,就应当从这个好榜样学得教训!

      11.保罗说:“我们进入上帝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我们从这句话可以学得什么教训?

      11 接着逼迫突然爆发。(14:19-28)怎会如此呢?群众受到来自彼西底安提阿和以哥念的犹太人所挑唆,就用石头掷打保罗,把他拖出城外,以为他已死了。(哥林多后书11:24,25)但当门徒围着保罗时,他站起来走进路司得城。他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很可能是因为他在夜色掩盖之下如此行。次日,他和巴拿巴前往特庇,当地有不少人成为门徒。后来海外传道员再次探访路司得、以哥念和安提阿等地,坚固当地的门徒,鼓励他们紧守信仰,并且说:“我们进入上帝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身为基督徒,我们也预料会遭遇患难,但我们绝不应当试图为了逃避艰辛而牺牲自己的信仰。(提摩太后书3:12)海外传道员也在各群会众里任命长老,后来保罗写给加拉太人的信便是对这些会众写的。

      12.保罗的第一次海外传道旅程结束时,两位海外传道员怎样行?

      12 保罗和巴拿巴经过彼西底时在旁非利亚的著名城市别加传道。后来他们返回叙利亚的安提阿,保罗的第一次传道旅程遂告结束。两位海外传道员向会众述说“上帝借他们所行的一切事,并上帝怎样为外邦人开了信道的门。”他们花了点时间与安提阿的门徒在一起,这无疑大大有助于使门徒在信心上保持坚定。今日环务监督的探访也具有类似的属灵影响。

      一个重大问题获得解决

      13.基督教若要避免分为希伯来人和非犹太人两个阵营,就需要怎样行?

      13 信心若要保持坚定,思想就必须一致。(哥林多前书1:10)当时的治理机构需要决定纷纷拥进上帝组织的外邦人是否必须遵守摩西律法和接受割礼,不然基督教便可能分裂成希伯来人和非犹太人两个不同的阵营了。(15:1-5)有些来自犹太的人已前往叙利亚的安提阿,开始教导当地的外邦信徒,说除非他们受割礼,否则就不能得救。(出埃及记12:48)因此,会众遂派保罗、巴拿巴和其他人前往见耶路撒冷的使徒和长老。甚至在耶路撒冷,以前是法利赛人的信徒由于着重律法,也坚持外邦人必须受割礼和守律法。

      14.(甲)虽然使徒和长老在耶路撒冷的会议上发生辩论,他们却立下什么好榜样?(乙)彼得在会议席上所作的推论大意如何?

      14 他们于是召开会议以求肯定上帝的旨意。(15:6-11)不错,当时他们彼此辩论,但虽有各个怀着坚强信念的人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他们却没有发生争执——的确为今日的基督徒立下优良榜样!后来彼得说:‘上帝拣选了我,叫外邦人[例如哥尼流]从我口中得以听见好消息,并且相信。他为此作了见证,赐圣灵给他们,并不分他们我们。[使徒行传10:44-47]因此,你们为什么要试探上帝,把我们祖宗和我们所不能负的轭[守律法的义务]放在他们的颈项上呢?我们[肉体上的犹太人]得救乃是因主耶稣的恩,和他们一样,这是我们所信的。’上帝既接纳未受过割礼的外邦人,这便表明割礼和遵守律法都不是得救的条件了。——加拉太书5:1。

      15.雅各提出什么基本论点?他提议怎样写信给外邦的基督徒?

      15 彼得说完之后,会众都静默无声,但接着有进一步见证提出。(15:12-21)巴拿巴和保罗谈及上帝通过他们在外邦人当中所施行的奇迹。然后主席——耶稣的同母异父弟雅各——说:‘方才西门[彼得的希伯来名字]述说上帝怎样眷顾外邦人,从他们中间选取百姓归于自己名下。’雅各指出,圣经预言‘大卫的帐幕’会重建起来(使王权再次在大卫的家系中确立),这件事正借着把耶稣的门徒(王国继承者)从犹太人和外邦人中召集起来而获得应验。(阿摩司书9:11,12;罗马书8:17)既然这是上帝所定的旨意,门徒就应当接受。雅各提议写信给外邦的基督徒,要他们禁戒(1)受偶像污染的东西、(2)淫乱以及(3)血和被勒死的牲畜。这些禁令都载于每个安息日在会堂里诵读的摩西的书中。——创世记9:3,4;12:15-17;35:2,4。

      16.在哪三方面第一世纪治理机构所写的信提出一些直至今日仍然有效的指导?

      16 于是治理机构写了一封信给安提阿、叙利亚和基利家的外邦基督徒。(15:22-35)圣灵和信的执笔者吩咐人要禁戒献给偶像之物、血(有些人经常吃血)和勒死而没有放血的牲畜(许多异教徒将这样的肉视为佳肴)以及淫乱(希腊文por·nei΄a, 波尼亚,意指婚姻范围以外的一切非法性关系)。借着禁戒这些事,他们会在灵性上兴旺,正如现今的耶和华见证人由于遵守这些‘必需的事’而在灵性上欣欣向荣一般。“愿你们健康!”(《新世》)这句话的意思相当于“再会”,因此我们不应当以为这些规定主要与健康有关。当这封信在安提阿诵读出来时,会众获得很大鼓励而欢欣鼓舞。当时上帝在安提阿的子民也从保罗、西拉、巴拿巴和其他人所作的劝勉受到强化,信心越发坚固。我们也应当同样设法鼓励和造就信徒同工。

      第二次海外传道旅程开始

      17.(甲)当保罗提议作第二次海外传道旅程时,有什么难题发生?(乙)保罗和巴拿巴怎样处理他们的争论?

      17 当计划作第二次海外传道旅程时,有一个难题发生。(15:36-41)保罗提议与巴拿巴一同回去探访塞浦路斯和小亚细亚的各群会众。巴拿巴同意如此行,但却要带他的表弟马可同行。保罗对此表示不同意,因为马可曾在旁非利亚撇下他们。结果两人“剧烈地争执”(《现译》)。但保罗和巴拿巴均没有试图把其他长老或治理机构牵涉在他们的私事中以求证明自己有理。这是个多么优良的榜样!

      18.保罗和巴拿巴分道扬镳导致什么结果?我们可以怎样从这件事得益?

      18 可是,这场争论却使两人分道扬镳。巴拿巴带着马可前往塞浦路斯。保罗则与西拉结伴同行,‘走遍叙利亚、基利家、坚固各会众’。巴拿巴本应承认保罗的使徒地位及作为‘蒙拣选的器皿’的身分,但他却可能受到亲属关系所影响。(使徒行传9:15)我们又如何?这件事应当促使我们铭记,我们需要承认神治的权威,而且需要与“忠信审慎的奴隶”阶级通力合作!——马太福音24:45-47,《新世》。

      在和平中进步

      19.提摩太为今日的基督徒青年立下什么榜样?

      19 他们并没有容许这场争论影响到会众的和平。上帝的子民继续信心越发坚固。(16:1-5)保罗和西拉前往特庇和路司得。提摩太便住在路司得。他是犹太籍的信徒友妮基和她那不信的希腊丈夫的儿子。当时提摩太相当年轻,因为甚至在18或20年后,保罗仍吩咐他说:“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提摩太前书4:12)既然“路司得和以哥念[距路司得约18哩(29公里)]的弟兄都称赞他,”他在服事职务上的良好表现和敬虔品德显然广为人知。今日基督徒青年应当求耶和华帮助他们建立类似的良好声誉。保罗为提摩太行了割礼,因为他们会到犹太人的家中和会堂里传道,后者都知道提摩太的父亲是个外邦人。使徒不想让任何事阻碍犹太籍的男女接受真理,因为他们也需要认识弥赛亚。今日耶和华见证人在不违反圣经原则的范围内也尽力使好消息能够为所有种类的人所接纳。——哥林多前书9:19-23。

      20.听从第一世纪治理机构的信产生了什么影响?你认为这件事应当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20 保罗和西拉带着提摩太把治理机构的训示交给各地的门徒遵守。这导致什么结果呢?路加看来论及叙利亚、基利家和加拉太各地的会众,说:“[各会众]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增加。”不错,遵从治理机构的信导致团结和灵性的兴旺。这为我们现今这段危险时期立下一个多么优良的榜样!今日耶和华的百姓的确需要保持团结,信心稳固!

  • 耶和华的话语节节得胜!
    守望台1990年 | 7月15日
    • 耶和华的话语节节得胜!

      “耶和华的话语以大有能力的方式不断增长得胜。”——使徒行传19:20,《新世》。

      1.我们对圣经的使徒行传一书所作的研究会包括些什么资料?

      耶和华打开了一道通往活动的大门,“外邦人的使徒”保罗会特别带头展开这项工作。(罗马书11:13)事实上,我们继续研究使徒行传这本书,便会见到保罗所作的几次令人兴奋的海外传道旅程。——使徒行传16:6-19:41。

      2.(甲)从大约公元50至56年,使徒保罗在上帝感示之下执笔写了些什么?(乙)由于上帝祝福保罗和其他人所执行的服事职务,结果有什么事发生?

      2 保罗也是个受上帝感示的执笔者。从公元50至56年,他在哥林多写了帖撒罗尼迦前后书,从哥林多或叙利亚的安提阿写了加拉太书,从以弗所写了哥林多前书,从马其顿写了哥林多后书及从哥林多写了罗马书。上帝祝福保罗和其他人所执行的服事职务,因此“耶和华的话语以大有能力的方式不断增长得胜。”——使徒行传19:20,《新世》。

      从亚洲前往欧洲

      3.保罗和他的同伴怎样在接受圣灵的指引方面立下优良榜样?

      3 在接受圣灵的指引方面,保罗和他的同工立下优良的榜样。(16:6-10)也许借着可听见的启示、梦或异象,圣灵阻止他们在亚细亚地区和庇推尼行省传道,虽然好消息后来也传到这些地方。(使徒行传18:18-21;彼得前书1:1,2)为什么圣灵制止他们在较早时候前往呢?当时作工的人很少,因此圣灵指引他们前往欧洲生产力较丰富的地区。在今日也一样,耶和华见证人若受到阻止无法进入一个地区,他们便会转而往别处传道。他们肯定上帝的灵会带领他们找着与绵羊相若的人。

      4.保罗在异象中见到一个马其顿人向他求助,他对此有什么反应?

      4 保罗和他的同工于是“越过”小亚细亚的每西亚地区而没有在当地展开海外传道工作。可是,保罗在异象中看见一个马其顿男子向他恳求协助。于是海外传道员迅速前往巴尔干半岛的马其顿地区。类似地,今日也有许多见证人受到圣灵指引在亟需王国宣扬者的地区服务。

      5.(甲)为什么我们可以说耶和华的话语在腓立比得胜?(乙)今日有许多见证人怎样与吕底亚相若?

      5 耶和华的话语在马其顿节节得胜。(16:11-15)腓立比是个殖民地,大部分居民是罗马公民。看来当地的犹太人寥寥无几,也没有任何会堂。因此弟兄们去到城外河边“一个祷告的地方”。他们在那里遇见吕底亚,很可能是来自推雅推喇的一个改信犹太教的女子。推雅推喇是小亚细亚一个以染布工业闻名的城市,吕底亚则以售卖紫色染料或染成紫色的布料为生。吕底亚和家人受浸之后,她十分恳切地要招待海外传道员。路加写道:“[她]强留我们。”今日也有许多这样的姊妹,我们的确为她们深怀感激。

      狱卒归信

      6.鬼灵的活动怎样导致保罗和西拉在腓立比被囚?

      6 撒但必然对于腓立比的属灵发展大感忿怒,因为当地鬼灵的活动导致保罗和西拉被囚在狱中。(16:16-24)有多日之久,一个被“占卜的鬼灵”(《新世》)(实际的意思是,“大蟒[英文python]之灵”)附在身上的女子尾随他们不舍。鬼灵可能假装作德尔斐的阿波罗,据称这个神曾杀了一条称为皮松(pyʹthon)的大蛇。这女子借着用法术行占卜,使她的主人们发了大财。她也许告诉农夫在什么时候种植,少女在什么时候结婚,采矿者在什么地方可以找着金子!她不住跟着弟兄们,高声喊道:“这些人是至高上帝的仆人,对你们传说救恩的道。”鬼灵也许令她这样说,为要使她所作的预言看来是受上帝所感示的。但鬼灵根本无权作任何关于耶和华和他的救恩安排的宣布。保罗对这样的骚扰甚感厌烦,于是奉耶稣的名将鬼灵逐出。少女的主人们见发财的希望完了,便将保罗和西拉拉到市场,用棍打他们。(哥林多后书11:25)然后他们被人投入狱中,两脚上了木狗,这样的刑具可以调整,把受刑的人的两腿撑开而造成颇大痛楚。

      7.保罗和西拉在腓立比被囚为谁带来祝福?经过如何?

      7 结果狱卒和他的家人均因为海外传道员被囚而得福。(16:25-40)大约午夜时分,保罗和西拉正在祷告和唱诗赞美上帝,因为他们确知上帝与他们同在。(诗篇42:8)突然一场地震将门打开,把锁链从柱上或墙上震离。狱卒以为囚犯逃脱了,深恐自己会被处死。他正打算自杀,但保罗喊道:“不要伤害自己!我们都在这里。”狱卒把保罗和西拉带到外面,问他们他怎样才能得救。回答是,“当信主耶稣。”“他和属乎他的人”听到耶和华的话语之后,‘就立时受了浸’。这件事带来了多大的喜乐!

      8.腓立比的裁判官采取了什么行动?他们若公开承认自己犯了错误,便可能有什么影响?

      8 次日,裁判官派人通知狱卒释放保罗和西拉。但保罗说:“我们是罗马人,并没有定罪,他们就在众人面前打了我们,也把我们下在监里,现在要私下撵我们出去吗?这是不行的。叫他们自己来领我们出去吧!”裁判官若公开承认自己犯了错误,就可能不会这么敏于棍打和监禁其他的基督徒了。裁判官既无权将罗马公民驱逐出境,遂亲自来到恳求弟兄离去,但弟兄们在鼓励过信徒同工之后才离去。今日,这样的关注促使治理机构的成员和其他周游代表前往探访普世各地的上帝子民而予以鼓励。

      耶和华的话语在帖撒罗尼迦和庇哩亚得胜

      9.保罗以耶和华见证人仍然使用的什么方法向人“讲解证明”弥赛亚必须受苦及从死里复活?

      9 接着,上帝的话语在马其顿的首都和主要港口帖撒罗尼迦得胜。(17:1-9)保罗在那里与犹太人推理,“讲解证明”(《新译》)弥赛亚必须受苦及从死里复活。(保罗将圣经预言与应验预言的事实互相比较而这样行,正如今日耶和华见证人所为一般。)结果有些犹太人、许多改信者和其他人均相信了。后来有些心怀嫉妒的犹太人纠合成群,但却找不着保罗和西拉,于是他们把耶孙和其他弟兄拉到地方长官面前,控告他们犯了叛乱罪。直至今日人们仍以这样的诬告攻击耶和华的子民。可是,弟兄们“签保”(《新译》)之后便获得释放。

      10.在什么意义上庇哩亚的犹太人‘仔细考查’圣经?

      10 接着保罗和西拉前往庇哩亚城去。(17:10-15)那里的犹太人‘仔细考查’圣经,正如今日耶和华见证人鼓励别人所行一般。庇哩亚人并没有怀疑保罗,但却作了一番研究去证明耶稣的确是弥赛亚。结果如何?许多犹太人和有些希腊人(也许是改信者)成为信徒。后来有犹太人从帖撒罗尼迦来到煽动挑拨群众,弟兄们遂将保罗送到海岸,与他同行的海外传道员有一部分从那里乘船前往雅典的海港城市比雷埃夫斯。

      耶和华的话语在雅典得胜

      11.(甲)保罗怎样在雅典放胆作见证?谁与他辩论?(乙)有些人将保罗称为“拾人牙慧的人”,他们的话暗示什么?

      11 保罗在雅典作了一个勇敢的见证。(17:16-21)由于保罗谈及耶稣和复活,当地的哲学家与他发生辩论。有些哲学家是强调享乐的伊壁鸠鲁派,其他的则是主张自律的斯多亚派。有些人问道,“这个拾人牙慧的人要说什么呢?”(《新译》)“拾人牙慧的人”(实际的意思是“拾种子者”)一词暗示保罗好像雀鸟啄拾种子一般,把知识传授给人,但自己却缺乏智慧。还有些人则说,“他似乎是传说外邦鬼神的。”这是个严重的指控,因为苏格拉底便由于这个罪名而丧生。不久保罗便被人带到亚略·巴古(战神山),很可能最高法院就在这山的卫城附近举行露天聆讯。

      12.(甲)保罗在亚略·巴古所作的演说显然含有优良公众演讲的什么特色?(乙)关于上帝,保罗提出什么论点?这导致什么结果?

      12 保罗在亚略·巴古所发表的演讲的确堪作模范。演讲包括有效的引言、合乎逻辑的发展和令人信服的论据——这些都是耶和华见证人的神治传道训练班所教授的。(17:22-34)他说雅典人比别人更虔信宗教。事实上,他们甚至有个祭坛献给“未识之神”,也许希望借此避免忽视了任何神!保罗谈及创造者“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例如决定在什么时候把迦南人逐出。(创世记15:13-21;但以理书2:21;7:12)保罗指出这位上帝是我们可以寻得的,‘因为我们都是由他所生’。他所指的是耶和华创造人这件事实,当时他引用希腊诗人阿拉托斯和克莱安西斯的话。既然我们是上帝所生,就不应当以为完美的创造者好像不完美的人所造的偶像一般。上帝一度不计较这样的无知,但现今却吩咐人类从速悔改,因为他已经立了一个日子,要凭着他所任命的一位去审判世人。既然保罗一直向人‘宣布关于耶稣的好消息’,他的听众知道他的意思是基督会担任审判。(使徒行传17:18;约翰福音5:22,30)由于保罗谈及悔改,他使伊壁鸠鲁派的人感觉不悦。希腊哲学家能够接受论及不死的主张,但却无法接受死亡和复活的见解。看来他们像现今许多把好消息一笑置之的人一样说:‘我们下次再听你说话好了。’但法官丢尼修和其他一些人却成为信徒。

      上帝的话语在哥林多得胜

      13.保罗在执行服事职务之际怎样维持自己的生活?现代有什么与此类似的情形?

      13 保罗接着前往亚该亚行省的首都哥林多。(18:1-11)他在该地遇见亚居拉和百基拉,两者由于克劳第凯撒下令,非罗马公民的犹太人都必须离开罗马,于是移居哥林多。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保罗与这对基督徒夫妇一同制帐棚。(哥林多前书16:19;哥林多后书11:9)剪切和缝合粗硬的山羊毛布是吃力的工作。同样,今日耶和华见证人也从事世俗工作以供应自己的物质需要,但基督徒的服事职务才是他们的天职。

      14.(甲)保罗在哥林多遇到犹太人持续的反对,于是他怎样行?(乙)保罗怎样获得保证他应当留在哥林多?今日耶和华的子民怎样受到指引?

      14 保罗向人传讲耶稣是弥赛亚,但哥林多的犹太人却继续诋毁抗拒。于是保罗抖着衣服,表示自己对他们不再负有责任了,并开始在提多·犹士都(很可能是个罗马人)家里举行聚会。有许多人(包括前任会堂主管基利司布和他的一家)受浸成为信徒。如果犹太人的敌视使保罗纳罕是否应继续留在哥林多,主在异象中对他所说的话使他的怀疑完全消失了:“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因为在这城里我有许多的百姓。”因此保罗在哥林多一共逗留了一年零六个月,继续向人传讲上帝的话语。虽然耶和华的子民现今并不接获异象,祷告和圣灵的指引却帮助他们在影响到王国事务的问题上作出类似的明智决定。

      15.保罗被拉到省长迦流面前时有什么事发生?

      15 犹太人把保罗拉到省长迦流面前。(18:12-17)他们暗示保罗非法地使人改变宗教——现今希腊的教士们也对耶和华见证人提出同样的诬告。迦流深知保罗并没有作奸犯科,也知道犹太人其实对罗马的福利及律法毫不关心,于是把他们赶走。后来旁观的群众把会堂的新主管所提尼毒打一顿,迦流并没有干预,也许他认为既然这人怂恿群众攻击保罗,现今他只是自作自受而已。

      16.为什么保罗为了还愿而将头发剪短是可以的?

      16 保罗从爱琴海的港口坚革哩乘船前往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城。(18:18-22)在启程之前他‘因为许过愿,就剪短了头发。’圣经并没有说明保罗在成为耶稣的跟从者之前许下愿,也没有说这是许愿的开始抑或结束。基督徒并不在摩西律法之下,但这套律法是上帝所赐的,是圣洁的,因此许愿并没有任何不对之处。(罗马书6:14;7:6,12;加拉太书5:18)保罗在以弗所与犹太人辩论,他答应上帝若许可,他便会再来。(后来他果然实现了这个应许。)他回到叙利亚的安提阿,就此结束了第二次海外传道旅程。

      耶和华的话语在以弗所得胜

      17.关于浸礼,亚波罗和其他一些人需要什么训示?

      17 保罗不久便开始了第三次海外传道旅程(约公元52-56年)。(18:23-19:7)与此同时,亚波罗在以弗所教导犹太人认识耶稣,但他只晓得约翰为了人违反律法之约、表示悔改而施行的浸礼。于是百基拉和亚居拉“把上帝的道更准确的向他讲解”(《新译》),很可能向他解释,人若要像耶稣一般受浸,就必须接受水浸礼及获得倾浇的圣灵。在公元33年五旬节施行了圣灵的浸礼之后,凡是受过约翰的浸礼的人均须奉耶稣的名再次受浸。(马太福音3:11,16;使徒行传2:38)后来在以弗所,大约有12个曾受过约翰的浸礼的犹太男子“奉主耶稣的名受洗”。这乃是圣经所载的再次受浸的惟一事例。保罗按手在他们身上,他们遂接获圣灵,并有两项神奇的标记表示上天已接纳他们——他们能够说方言及说预言。

      18.保罗在以弗所居留时在什么地方作见证?这导致什么结果?

      18 以弗所是个拥有大约30万居民的大城,保罗在这城里无疑十分忙碌。(19:8-10)城里亚底米女神的庙宇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庙宇的剧场能够容纳2万5000名观众。保罗在会堂里“劝化”人,提出令人信服的论据。但后来有些人毁谤这道,批评基于对基督的信仰的生活方式,保罗便离开他们。有两年的时间,保罗每天在推喇奴的学院礼堂中讲道,结果“这道”传遍了亚细亚地区的各处。

      19.在以弗所有什么事发生使‘耶和华的话语不断增长得胜’?

      19 上帝表示他赞许保罗的活动,使后者能够施行许多医病和赶鬼的奇迹。(19:11-20)但是祭司长士基瓦的七个儿子虽然运用耶稣的名,却无法将鬼赶出,因为他们并不代表上帝和基督。他们甚至被鬼灵附身的人打伤。这使当地的人都深感惧怕,“主耶稣的名从此就尊大了。”成为信徒的人不再行邪术,并且公开将一些看来含有符咒和魔法的书焚毁。“这样,”路加写道,“耶和华的话语以大有能力的方式不断增长得胜。”(《新世》)今日也一样,上帝的仆人帮助许多人摆脱鬼灵的捆绑。——申命记18:10-12。

      宗教偏执劳而无功

      20.为什么以弗所的银匠煽动一场暴乱?这场暴乱怎样结束?

      20 耶和华见证人时常面对愤怒的暴民,古代以弗所的基督徒亦然。(19:21-41)随着信徒日益增加,底米丢和其他银匠的收入亦随之大减,因为没有那么多人购买他们为多乳房的生育女神亚底米所造的银龛了。底米丢煽动群众把保罗的同工该犹和亚里达古拉进剧场里,但门徒不容许保罗进入其中。甚至有些主持游艺节目的地方官也劝保罗不要冒险。大约有两小时之久,暴民高声喊叫说:“大哉,以弗所人的亚底米啊。”最后,该城的书记官(地方政府的首长)对结集的工匠说,他们可以向有权作裁判的省长提出控告,或者在公民的‘合法集会’里谋求解决。不然,罗马便可以控告这些非法集会的人犯了暴乱之罪。说完这话之后,他便将群众解散了。

      21.上帝怎样祝福保罗的工作?他怎样祝福今日耶和华见证人的工作?

      21 上帝帮助保罗面对各项试炼,并且祝福他为了帮助人弃绝宗教谬误、转而接纳真理所作的努力。(可参阅耶利米书1:9,10。)天父也类似地祝福我们的工作,我们为此多么感激他!因此,像在第一世纪一样,今日‘耶和华的话语正不断增长得胜。’

  • 放胆宣扬耶和华的王国!
    守望台1990年 | 7月15日
    • 放胆宣扬耶和华的王国!

      “凡来见他的人,他全都接待,放胆传讲上帝国的道。”——使徒行传28:30,31。

      1,2.使徒保罗有什么证据表明他受上帝所支持?他立下什么榜样?

      耶和华一向都扶持王国的宣扬者。使徒保罗的情形便是这样!凭着上帝的支持,他被带到统治者面前,忍受暴民的袭击,并且放胆宣扬耶和华的王国。

      2 保罗在罗马被囚之际,“凡来见他的人,他全都接待,放胆传讲上帝国的道。”(使徒行传28:30,31)他为今日的耶和华见证人立下多么优良的榜样!根据路加在使徒行传一书最后几章所作的报道,我们能够从保罗所执行的服事职务获得很多教训。——20:1-28:31。

      造就信徒同工

      3.在特罗亚有什么事发生?在我们的日子有什么相似的发展?

      3 以弗所的暴动平息之后,保罗继续他的第三次海外传道旅程。(20:1-12)可是,他行将坐船前往叙利亚时,却获知犹太人设计要害他。既然他们可能计划登上同一艘船而将保罗杀死,他便路经马其顿回去。他在特罗亚花了一个星期造就当地的信徒同工,正如现今周游监督在耶和华见证人当中所为一般。保罗在离去的前夕谈话直到午夜,当时犹推古坐在窗台上,看来由于当日的活动而十分困倦。他在沉睡中从三楼跌下,就跌死了,但保罗使他复活过来。当时,这件事必然带来了很大的喜乐!那末,请想想,在将临的新世界里,当千百万死去的人复活过来时,喜乐更是何等的大!——约翰福音5:28,29。

      4.在服事职务方面,保罗教导以弗所的长老们怎样行?

      4 前往耶路撒冷途中,保罗在米利都与来自以弗所的长老们会面。(20:13-21)他提醒长老们,他曾“逐户地”(《新世》)教导他们,而且“关于对上帝悔改及对我们主耶稣有信心,[他]对犹太人和希腊人都作了彻底的见证。”(《新世》)这些终于成为长老的人都已悔改而怀有信仰。使徒也曾训练他们在逐户的服事职务上向不信者放胆传讲上帝的王国,正如今日耶和华见证人所为一般。

      5.(甲)在接受圣灵的指引方面,保罗怎样堪作榜样?(乙)为什么长老们需要受到劝告“为全群谨慎”?

      5 在接受上帝圣灵的指引方面,保罗的确堪作模范。(20:22-30)使徒“受着圣灵的捆绑”(《新世》),意即感到有义务要跟从圣灵的指引,于是毅然前往耶路撒冷去。虽然有捆锁和患难等待着他,他亦不为所动。他珍惜生命,但对他来说,对上帝紧守忠诚乃是最重要的事。我们也应当怀有同样的看法。保罗向长老们指出,‘圣灵既已立他们作监督,他们就当为全群谨慎。’他“离开”(看来指他死去)之后,“凶暴的豺狼”会“不爱惜羊群”。这样的人会从长老们当中兴起,不明真相的门徒会接受这些人的谬误主张。——帖撒罗尼迦后书2:6。

      6.(甲)为什么保罗能够放心将长老们交托给上帝?(乙)保罗怎样跟从使徒行传20:35所提出的原则?

      6 为了提防背教,长老们需要在灵性上保持警惕。(20:31-38)使徒曾教导他们认识希伯来文圣经和耶稣的道理,这具有使人成圣的力量,可以帮助他们承受属天的王国——‘一切成圣的人所得的产业’。保罗亲手作工以维持自己和同工的生活,借此他鼓励长老们要勤恳工作。(使徒行传18:1-3;帖撒罗尼迦前书2:9)我们若跟从同一的途径,帮助别人赢得永生,我们就会真正体会耶稣的话:“施比受更为有福。”我们可以在福音里见到这句话的含义,但这句话本身却惟独由保罗所引用;他也许从口头或借上帝感示而获知这句话。我们若像保罗一样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就会寻得很大快乐。事实上,他如此舍己为人,以至他与以弗所的长老分手时,他们均大感忧伤!

      愿耶和华的旨意成就

      7.保罗在顺服上帝的旨意方面怎样立下榜样?

      7 保罗的海外传道旅程行将结束时(大约公元56年),他在顺服上帝的旨意方面再次立下优良的榜样。(21:1-14)在凯撒利亚,他和同伴住在腓利家里,后者有四个女儿,都是处女,并且是“说预言的”,她们凭着圣灵之助预告未来的事件。在凯撒利亚,说预言的基督徒亚迦布用保罗的腰带绑住自己的手脚,并在圣灵感动之下预告犹太人会在耶路撒冷把腰带的主人捆绑起来,将他交在外邦人手中。但保罗说:“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门徒只好住口,说:“愿主[耶和华]的旨意成就。”

      8.我们有时若发觉难于接受优良的劝告,就应当记住什么事?

      8 保罗告诉耶路撒冷的长老们上帝通过他的服事职务在外邦人当中所成就的事。(21:15-26)我们若发觉难于接受良好的忠告,我们可以记得当时保罗怎样虚心接受劝告。为了证明他没有在外邦国家中教训犹太人“背弃摩西”(《新译》),他听从长老们的劝告行了洁净的礼,并且负担自己和其他四个人的行礼费用。虽然耶稣的死亡废除了律法,保罗履行律法有关誓愿的规定却并不是不对的。——罗马书7:12-14。

      受暴民袭击,但却不为所动

      9.关于受暴民袭击,保罗的经历和今日耶和华见证人的经历有什么类似之处?

      9 耶和华见证人时常不顾暴民行凶,继续对上帝紧守忠诚。(例如可参看英文《1975年耶和华见证人年鉴》,第180-90页。)来自小亚细亚的犹太人煽动群众攻击保罗。(21:27-40)他们见到保罗跟以弗所人特罗非摩在一起,就诬告使徒妄自带希腊人进入圣殿而污秽了圣地。当罗马千夫长克劳第·吕西亚带着兵士平息暴动时,暴民正打算将保罗杀死!正如预言者所预告(却由犹太人所促成),吕西亚将保罗用铁链锁起来。(使徒行传21:11)他们打算将使徒带进毗连圣殿院子的营楼之际,吕西亚获知保罗并非叛乱分子,且是有权进入圣殿地区的犹太人。保罗获准发言,于是用希伯来语对群众说话。

      10.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对保罗所说的话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他没有受到鞭打?

      10 保罗作了一个勇敢的见证。(22:1-30)他表明自己是个犹太人,出于备受尊重的迦玛列门下。使徒解释他在前往大马士革逼迫那道的跟从者的途中,见到得了荣耀的耶稣而双目瞎了,但亚拿尼亚恢复了他的视力。后来保罗听见主对他说:“你去吧!我要差你远远地往外邦人那里去。”这话对民众的效果好像燎原的火星一般。群众高声呼喊保罗是不当活的,他们愤怒地抛掷衣服,向空中扬灰撒土。于是吕西亚把保罗带进士兵的营楼里,打算鞭打盘问他,以求获知何以犹太人向他这样喧嚷。但保罗问道:“你们鞭打一个还没有定罪的罗马公民,是合法的么?”(《新译》)由于这缘故,保罗不致受到鞭打(皮鞭上系有或嵌着铁片或骨头)。吕西亚获悉保罗是个罗马公民,便大起恐慌,于是把保罗带到犹太公会面前,要探知他何以被犹太人指控。

      11.保罗从什么方面说来是个法利赛人?

      11 保罗在公会面前为自己辩护,声称他“在上帝面前行事为人都是凭着良心”。大祭司亚拿尼亚于是吩咐人打他的嘴。(23:1-10)保罗说,“你这粉饰的墙,上帝要打你。”有人问道,“你辱骂上帝的大祭司吗?”保罗由于视力不良,所以也许没有看出亚拿尼亚是谁。但他留意到公会一半是撒都该人,一半是法利赛人,于是说:‘我是法利赛人,我现在受审,是为盼望死人复活。’这使公会发生分裂,因为法利赛人相信复活,撒都该人却不相信。他们争辩得如此厉害,以致吕西亚不得不将使徒抢救出来。

      12.保罗怎样得以在耶路撒冷逃过敌人要杀死他的阴谋?

      12 接着,保罗逃过一项暗杀他的阴谋。(23:11-35)有四十个犹太人发誓,若不先杀死保罗,就不吃不喝。保罗的外甥将事情告诉他和吕西亚。于是千夫长派兵将使徒带到犹太的罗马施政首都凯撒利亚,交给总督腓力斯。总督应许听保罗自辩,然后将他拘留在希律大帝的王府里。总督的总部便设于该处。

      在统治者面前放胆发言

      13.保罗向腓力斯作见证时提及什么事?这产生什么影响?

      13 不久之后,使徒在腓力斯面前为自己辩护,反驳别人对他的诬告及放胆向腓力斯作见证。(24:1-27)保罗在指控他的犹太人面前表明他从未煽动暴民行凶。他说他相信律法和先知书的教训,并且期待“义人和不义的人都要复活”。(《新译》)保罗曾带着“捐项”(用来周济由于受逼迫而一贫如洗的耶稣门徒)到耶路撒冷,并且行了洁净之礼。虽然腓力斯拖延不作出判决,后来保罗却有机会向他和他的妻子土西拉(希律·亚基帕一世的女儿)传讲基督、正义、自制和将临的审判。保罗的话使腓力斯感到恐惧,他便将保罗遣走。可是,后来腓力斯曾多次传见使徒,希望保罗送钱给他,但却未能如愿以偿。腓力斯知道保罗是无辜的,可是仍把保罗留在监里,因为他希望借此讨好犹太人。两年之后,波求·非斯都接了腓力斯的任。

      14.保罗在非斯都面前受审时利用什么法律安排?在这件事上你留意到现代有什么类似的情形?

      14 保罗也在非斯都面前放胆为真理辩护。(25:1-12)保罗宣告,他若犯了该死的罪,他并不会推辞受罚,但没有人可以为了讨好犹太人而将他交在他们手中。保罗说:“我要向凯撒上诉。”(《新译》)身为罗马公民,他有权要求在罗马(在尼禄面前)受审。保罗的请求获得允准,于是他得以‘在罗马作见证’,正如耶稣所预言一般。(使徒行传23:11)耶和华见证人也利用各项安排‘为好消息辩护而在法律上加以确立’。——腓立比书1:7,《新世》。

      15.(甲)保罗被带到亚基帕王和凯撒面前应验了什么预言?(乙)扫罗怎样“用脚踢刺棒”?

      15 后来,犹太北部的君王希律·亚基帕二世和他的姊妹百妮基(两者之间有乱伦关系)前往凯撒利亚探访非斯都,因此听闻有关保罗的事件。(25:13-26:23)保罗有机会向亚基帕和凯撒作见证,从而实现了‘他会在君王面前宣扬主名’的预言。(使徒行传9:15)保罗告诉亚基帕他在前往大马士革的途中有什么遭遇。他提及耶稣曾对他说:“不住用脚踢刺棒,就令你很艰难了。”(《新世》)正如顽梗的公牛抗拒刺棍的戳刺,就会伤害自己;扫罗也由于敌挡受上帝支持的耶稣门徒,结果伤害了自己。

      16.非斯都和亚基帕对保罗所作的见证有什么反应?

      16 非斯都和亚基帕对此有什么反应呢?(26:24-32)他们不能了解复活的道理,但却对保罗的信念感觉惊奇。非斯都说:“你的学问太大,反叫你癫狂了!”同样,现今有些人指责耶和华见证人癫狂了,虽然他们其实像保罗一样,所“说的话都是真实的话,清醒的话”(《新译》)。亚基帕说:“你这样劝我,几乎叫我作基督徒了。”(边注译文)他在结束聆讯时承认,保罗若没有向凯撒上诉,早就可以获释了。

      海中遇险

      17.你会怎样描述保罗前往罗马时在海上所遇到的危险?

      17 前往罗马的旅程使保罗遭遇“海中的危险”。(哥林多后书11:24-27)一位名叫犹流的军官负责押着囚犯乘船从凯撒利亚前往罗马。(27:1-26)到了西顿,保罗获准上岸探访当地的信徒,后者在灵性上使他大感舒畅。(可参阅约翰三书14。)在小亚细亚的每拉,犹流叫囚犯登上一艘前往意大利的运粮船。虽然遭遇强风,他们却得以抵达克里特岛拉西亚城附近的佳澳。当他们离开那里前往腓尼基之际,船被一股东北风所攫住。水手们害怕船会在北非的赛耳底沙滩(流沙区)搁浅,于是“落下篷来”,也许将帆和桅降下。后来他们用绳把船身绑住,使船的接缝不致裂开。次日风浪仍把船颠簸得很厉害,于是他们将船上的货物抛进海里。第三日他们又把船上的器具(帆或补充的器材)扔掉。当情形看来已绝望之际,一位天使向保罗显现,吩咐他不要害怕,因为他会站在凯撒面前。保罗宣布船上所有人均会漂流到一个海岛上,他的话使船上的人如释重负!

      18.保罗和同船的乘客最后有什么遭遇?

      18 船上的人果然得以生还。(27:27-44)在第14日午夜,水手们看出陆地已近了。他们所作的探测证实了这件事,于是他们下锚以免船撞在石上。由于保罗的劝勉,所有276个人均安心进食。然后他们将船上的麦子抛在海里以减轻船的负荷。破晓时,水手把锚砍掉丢在海里,松开舵绳,拉起前帆,顺风向岸驶去。船在沙洲上搁了浅,船尾开始被浪击碎。但人人均安全抵岸。

      19.保罗在马耳他岛上有什么遭遇?他为岛上的人做了些什么事?

      19 遭遇船难的人精疲力竭,发觉自己在马耳他岛上。岛上的居民向他们表现“非常的情分”。(28:1-16)可是,后来保罗把柴放在火上,一条沉睡的蝰蛇受不住热,爬了出来,缠住他的手。(现今马耳他岛上没有毒蛇,但这里所说的是“有毒的生物”[《新世》]。)起初马耳他人以为保罗是个凶手,“天理”不容他活着;但保罗并没有倒地死去,手也没有肿起,于是他们说他是个神。后来保罗医治了许多人,包括岛上的首领部百流的父亲在内。三个月之后,保罗、路加和亚里达古登上另一艘船,船头刻有“宙斯双子”(卡斯托和波利斯,两个据称护卫航海者的神)的雕像。他们在部丢利登陆,犹流遂带着他所监管的人上路。后来在军用大道上的亚比乌市和三馆地方,有基督徒从罗马首都前来迎接保罗。保罗为此而感谢上帝,放心壮胆。最后,保罗抵达罗马,并获准独自与看守他的士兵同住。

      继续宣扬耶和华的王国!

      20.保罗在罗马的寓所继续忙碌地从事什么活动?

      20 保罗在罗马的寓所放胆向人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8:17-31)他告诉犹太人的首领说:“我原是为了以色列的盼望,才带上这条锁链的。”(《新译》)这个盼望需要人接受弥赛亚,我们也必须甘愿为此而受苦。(腓立比书1:29)虽然大部分犹太人都不愿相信,许多外邦人和一小群犹太人却有良好的内心情况。(以赛亚书6:9,10)有两年的时间(大约公元59-61年)保罗接待所有来见他的人,“放胆传讲上帝国的道,将主耶稣基督的事教导人,并没有人禁止。”

      21.直至保罗在地上结束他的生命为止,他一直立下什么榜样?

      21 看来尼禄宣告保罗无罪而将他释放。于是使徒与提摩太和提多一同恢复工作。可是,后来他再次在罗马被囚(约公元65年),而且很可能在尼禄手中杀身成仁。(提摩太后书4:6-8)但保罗自始至终均勇敢地向人宣扬王国,从而立下一个优良的榜样。在现今这末世,愿所有献了身给上帝的人都怀着同一的精神放胆宣扬耶和华的王国!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