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徒行传经文选讲守望台2008年 | 5月15日
-
-
使徒行传的前部分主要记载使徒彼得的活动,后部分则与使徒保罗有关。路加在书中用了“我们”这个代名词,显示某些事情是他的亲身经历。我们留意使徒行传的信息,就会更加看出上帝话语的力量,领会圣灵所发挥的作用。(希伯来书4:12)这部经卷也能推动我们表现自我牺牲的精神,加强我们对王国希望的信心。
彼得使用“王国的钥匙”
在圣灵的帮助下,使徒们勇敢无畏地作见证。彼得使用第一把“天上王国的钥匙”,使“衷心接受他话”的犹太人和归信的人可以学习上帝的知识,并打开机会让他们进入上帝的王国。(马太福音16:19;使徒行传2:5,41)门徒大受迫害,分散各处,这倒有助于扩展传道工作。
耶路撒冷的使徒听见撒马利亚人接纳上帝的话语,就派彼得和约翰到他们那里去。彼得使用第二把钥匙,让撒马利亚人有机会进入王国。(使徒行传8:14-17)也许在耶稣复活后一年内,大数城的扫罗作出彻底改变,成为基督徒。公元36年,彼得使用第三把钥匙,圣灵就白白的倾注在未受割礼的外邦人身上。(使徒行传10:45)
-
-
使徒行传经文选讲守望台2008年 | 5月15日
-
-
保罗热心传道
公元44年,亚迦布来到安提阿,巴拿巴和扫罗在这里教导人已有一整年。亚迦布预言两年后必闹“大饥荒”。(使徒行传11:26-28)“巴拿巴和扫罗在耶路撒冷完成救济的任务”,就回到安提阿去。(使徒行传12:25)公元47年,大概是扫罗归信后12年,巴拿巴和扫罗奉圣灵差遣,展开传道旅程。(使徒行传13:1-4)公元48年,他们回到安提阿,当初众人就在这个地方“把他们交托在上帝的分外恩典里,派他们出去工作”。(使徒行传14:26)
大约九个月之后,保罗(也称为扫罗)选了西拉做他第二次传道旅程的同伴。(使徒行传15:40)提摩太和路加也跟保罗一起前行。路加后来留在腓立比,保罗就继续前往雅典,接着到了哥林多,遇到亚居拉和百基拉,并在那里住了一年零六个月。(使徒行传18:11)公元52年初,保罗把提摩太和西拉留在哥林多,然后带着亚居拉和百基拉,启航到叙利亚去。(使徒行传18:18)后来,他们到了以弗所。亚居拉和百基拉就在当地留下来。
在叙利亚安提阿逗留一段时间后,保罗在公元52年开始第三次传道旅程。(使徒行传18:23)在以弗所,“耶和华的话语日益兴旺,大有能力,节节得胜”。(使徒行传19:20)保罗在以弗所住了大约三年。(使徒行传20:31)公元56年的五旬节之前,保罗一直留在耶路撒冷。保罗被捕后,依然勇敢地向当权者作见证。他在罗马被软禁两年(公元59年-61年)。这段期间,保罗继续抓紧机会传讲上帝的王国,“教导主耶稣基督的事”。(使徒行传28:3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