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何以苦难重重?警醒!1993年 | 3月8日
-
-
非洲何以苦难重重?
42岁的雅各布身患恶疾。他染上的是爱滋病,他的妻子也因此受感染。雅各布承认说:“她知道是我连累她的。”
雅各布究竟是怎么染上这种致死病毒的呢?他解释说:“我独个儿住在哈拉雷,经常要驾车从赞比亚出发,途经津巴布韦再往博茨瓦纳和斯威士兰去。我的妻儿则住在津巴布韦的马尼卡兰。我们当司机的,干了些事,我们是本应谨慎点才去做的。”
滥交酿成灾害
今天,爱滋病在非洲传播的主要渠道是放任的性行为。简而言之,正如一位爱滋病研究人员唐·莫科博解释说:“性行为的守则大都已形同虚设。”《非洲事务》季刊这样写道说:“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中,儿童的价值还算高,婚姻却是一钱不值。婚外情……即使导致怀孕,也不会受人强烈谴责。”据《自然界》周刊指出,爱滋病病毒蔓延的最典型途径始于嫖妓。报告写道:“疫病多源于妓女,经由不羁的丈夫,再传播到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妇女身上。”
愿意在行为上改弦易辙的人少而又少。非洲一份有关爱滋病的资料记述扎伊尔一位医学研究员的亲身经历:“一天晚上,我在郊区与一些扎伊尔籍的同僚做完血液化验工作之后,他们便跟一些本地女子结伴而去。他们发生性关系,其中只有一个人用避孕套。”当他问及他们可知会有风险时,“他们不禁笑起来,说你总不能只因为可能染病便放弃生活情趣啊。”不错,很多人将随便跟任何人发生性行为视作“生活情趣”——是玩意,也是娱乐。
一如世界各地的情况一般,青年人是特别容易受放任之风所影响的一群。一项在南非以377名青年为对象的调查显示,超过百分之75的被访者曾有性交经验。类似地,在非洲中南部工作的一位海外传道员留意到“很少年届15岁的少女是还未曾怀孕的”,他补充说:“假如你见到一个单身少女,你心里不禁暗忖,‘明年这个时候,她必定已身怀六甲的了。’”
然而,单就非洲而言,还有其他因素使爱滋病如此迅速蔓延。
破裂家庭
《南非》季刊写道:“只要继续有大批年届二十至三十岁的青年男子要被迫离乡背井在外工作——不论在市区的工厂、矿场、果园抑或作货车司机——则爱滋病只会有增无减。”非洲移居者必须忍受艰苦的生活。他们与妻儿分离,在城市中为找寻栖身之所和职业而挣扎求存。据《非洲事务》季刊指出,许多移民在供养自己和故乡的亲人之际委实承受很大压力,因而深受“挫折与屈屈不得志的感觉”所煎熬。季刊接着指出这种情势时常导致这样的移居者“干脆什么也不理”。
货车途经的路线时常被指为是传播爱滋病病毒最致命的管道。正如一位货车司机曾说过:“我所到之处都要有女朋友来伺候。”位于东非贫民窟内的一所建筑物便是爱滋病病毒的典型温床。在这里卖淫的妓女有600多人。她们的顾客大部分是过路“喝茶小休”的货车司机。据报这些妓女中已染上爱滋病病毒的比率竟高达百分之80。与此同时,受感染的司机又已上路,往下一站“喝茶小休”去了。最后他便回到家里去,就这样,他们一路上都带着致死的病毒,爱滋病也就沿途扩散开去了。
除此之外,非洲大陆接连不断爆发内战和政治斗争,数以百万计的难民遂应劫而生。正如爱滋病专家艾伦·怀特赛德所观察一般:“大凡在政治不稳、内战频仍的地方,正常的社会行为规范便会随之瓦解。……居无定所的难民很可能成了传播病毒的渊薮。而且这些人更可能同时有多个性伴侣。”
医学上的灾难
资金奇缺的非洲根本无法应付在医药上的困境。一份称为《认识与预防爱滋病》的册子解释说:“在许多非洲国家中,每人每年可得的医疗护理费用甚至不足以作一次爱滋病病毒的血液化验。”同样地,一本称为《爱滋病——大限将至前的倒数》一书作者基思·埃德尔斯顿解释说:“很多时,甚至用来消毒仪器的洁液和家用的普通消毒水也根本找不到。”
一些非洲国家更习惯把用过的针筒再用,就这个问题,埃德尔斯顿警告说:“在非洲,如果你有需要……接受注射的话,要向院方要求使用新的针筒和针头,而且要亲眼看见它们是从消毒过的包装袋里拿出来的才好接受。”
由于意外而感染病毒的风险大增,这正构成专业医务人员中的严重流失问题。两位于南非一所医院执业的医生在治疗爱滋病人时不慎给针头刺伤。他们终于因受感染而不治。结果,其他同院的六位外籍医生均纷纷辞职不干。
有鉴于此,难怪越来越多人正重新评估一种医疗法,就是把传播爱滋病病毒的罪魁祸首——血——输进体内!《南非医学杂志》周刊指出:“受污染的血液仍然是传播病毒的主要方式,”它补充说:“在中非洲,血液差不多仍然是完全没有受过检验的,捐出的血液则至少有百分之60已感染病毒。”
这样,历尽沧桑,劫难重重的非洲又再次饱受蹂躏。然而,爱滋病疫症在非洲横行,最悲惨的受害者要算是那些不幸的妇孺了。
饱受痛苦的无辜者
露茜是爱滋病的无辜受害者。她那性杂交的丈夫使她感染到病毒。她年仅23岁,已是个寡妇。露茜内心百感交集。她叹道:“我还未弄清楚应该怀念我的丈夫,还是怨恨他使我身染恶疾。”露茜那种矛盾的心情正好道出了爱滋病的无辜受害者饱受痛苦煎熬的苦况。
《今日世界》月刊报道说:“虽然在发展中国家,爱滋病患者的男女数目比例大致相同,但是对妇女所造成的冲击……则相较之下大得多。”这种情形在非洲尤其真实——在这里,基于各种不利因素如文盲、贫困以及丈夫到处移居等,妇女们都只有默默忍受的份儿。
可是,爱滋病遗留下来的悲惨伤痕还是落在儿童身上。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估计,到这世纪末,在非洲将会有290万个妇女死于爱滋病,更有高达550万名儿童因此沦为孤儿。在一个国家中,官方报道现时成为爱滋病孤儿的至少有4万人,而且已“有一些……全是儿童的村落”。
令人进退维谷的典型例子是一些与儿女齐染病毒的母亲。《南非医学杂志》周刊解释说:“婴儿的血清若证实已染有病毒,他的母亲总会问道:‘谁会先病发身亡?’”
难怪很多妇女自觉在爱滋病蹂躏下,根本无招架之力。赞比亚的M.弗勒医生说:“妇女们常来探问的是会否有药物可服以预防感染病毒。……她们恐怕即使自己生活检点,她们的伴侣或丈夫却未必会同样忠贞。她们为此大感忧虑。”
那末,假如一个已婚的人发觉配偶在外有不检行为,他可以怎样行呢?如果他打算表现宽恕而与对方和解的话,那么犯过的一方便应同意接受检验,以便证实有否感染爱滋病病毒。(请参看马太福音19:9;哥林多前书7:1-5。)直至获知检验报告为止,处于这种情况下的夫妇可能决定暂时停止性交,或至少采取一些预防感染的措施。
鉴于爱滋病的潜伏期十分长,打算结婚的年轻人在作出承担与某人结婚前也应抱审慎态度;即使对方现在正按基督徒标准而生活,你若对他以往的道德生活存有疑问的话,便尤其应当小心。关于这类高风险人士,坦桑尼亚一位爱滋病专家S.M.泰巴恩尤卡医生建议年轻人应采取预防措施,即“双方须在婚前先接受HIV的检验”。
现实的情况是,只要爱滋病继续在非洲以及世界各地肆虐,则无辜的受害者,不论是患者的配偶抑或子女,便会继续有无穷的苦难。
[第7页的图片]
基于许多理由,爱滋病正在非洲横行,杀人无数
[鸣谢]
WHO/E.Hooper
-
-
非洲的爱滋病——向世界发出警告!警醒!1993年 | 3月8日
-
-
非洲的爱滋病——向世界发出警告!
“假如在6年间,你每年更换一个伴侣,你的伴侣亦以同样比率更换伴侣的话,那么,你便等于跟4万5000人有过性接触。”以上是南非一份称为《持续的医学教育》周刊引述K.E.萨皮尔医生所作的简单计算。由此可见,在滥交成性的人中,感染病毒的潜在危险是何等巨大啊!
那末,何以单把焦点集中于非洲之上呢?
原因是,发生在这里的事赫然是对世界发出的一项警告。非洲并非是滥交行为成风的惟一地方。这已是一种普及全球的现象。正如爱滋病专家丹尼斯·西夫里斯医生所说:“终归来说,任何在性生活上活跃而拥有一个以上伴侣的人均有染病的危险。”类似地,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指出,按目前标准来看,甚至“婚姻本身也无法确保配偶是个异性恋者——或确保他忠贞不二——因此也绝非预防爱滋病的万全之策。”
故此,《非洲事务》季刊有充分理由发出以下的警告:“这种疫症可以轻易在别处同样蔓延。”事实有力地显示非洲的危机的确正在世界各处酝酿成灾。
例如,《新闻周刊》报道在巴西,“异性恋者从受感染的情人身上染病的事例正直线上升。”这个国家的医务部估计已有50万人证实带有爱滋病病毒。在里约热内卢的加弗雷埃吉内大学医院部爱滋病研究所所长卡洛斯·阿尔贝托·莫雷斯·代萨医生评论说:“现在若不想想办法,我们将面临一场公共卫生的大灾难。”
甚至美国也大受威胁。《时代》杂志报道说:“虽然异性恋者的病例相对来说并不多,但是,在过去一年间[1990年],数字的增幅是百分之40,即较其他任何一类人士的增幅更迅速。”在著名球星“魔术手”约翰逊宣布自己经由异性性接触而感染了爱滋病病毒之后,整周内,医务部的电话线路全给来电堵塞着,大起恐慌的人纷纷嚷着要获知有关这种灾病的更多资料。
在亚洲,有关一场将临浩劫的噩耗经已发出。在地球的这端,爱滋病从1988年几近乎零的开始经已递增至目前超过一百万宗!吉姆·麦克德莫特医生在往亚洲作实地考察归来的报告中预测说:“相较之下,非洲感染病毒的水平只是小巫见大巫而已。”他补充说:“我深信亚洲将会成为席卷全球的爱滋病疫症中,一个隐伏的庞然巨物。”
试图为爱滋病的起源与散播寻根究底,而把罪责归咎于某一大洲或民族,这不单于事无补,兼且费时失事。正如美国密歇根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琼·奥斯本医生率直地指出:“问题不在于你是什么人,而是在于你在做些什么事。”
爱滋病还会在各地大肆横行而极尽破坏之能事吗?究竟有没有解决方法,抑或爱滋病最终会使非洲大陆,以及世界各国的大片土地沦为渺无人烟的荒土呢?
[第8页的图片鸣谢]
WHO photo by H.Anenden; background: NASA photo
-
-
爱滋病——将如何终止?警醒!1993年 | 3月8日
-
-
爱滋病——将如何终止?
“我坚信在这个世纪内,我们必定会找到预防的疫苗。”——美国费城的韦思·艾尔斯特研究中心专门研究疫苗的负责人约尔格·艾希贝格这样声称。
试想想,若真的找到医治爱滋病的良方,甚或找到一种预防疫苗,那岂不是太好了吗!去年有9000多名爱滋病专科医生齐集于意大利佛罗伦斯,举行以“科学挑战爱滋病”为题的会议;寻得这样的一种疗法无疑是他们的最大心愿。
由于在新近染病的人中,十居其九皆来自发展中国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的任务遂越形急切。然而,据《新科学家》周刊透露,很多出席佛罗伦斯会议的医生看来“已失却了迫切之感”。周刊认为原因“可能”是这场灾害如此来势汹汹,很多人遂“干脆把问题束之高阁”。
冷酷的现实是,科学家们遇上的问题比找到的答案还要多。《新科学家》周刊解释道:“在疫症蔓延的10年来,病毒学家与免疫学家所要面对的难题有增无已。”英国一位爱滋病医生伊恩·韦勒警告说:“抵抗病毒疗法的全球战略部署看来未有着落。”
可是,即使抵抗爱滋病疫苗真的面世,病者可以得到注射的机会又有多高呢?在非洲执业的丹尼斯·西夫里斯医生深谙在当地工作所必须面对的现实,他解释说:“我们拥有对付肺病十分奏效的疫苗,因此理论上,肺病与诸如麻疹、乙型肝炎一类的疾病应早已绝迹。可是,上述的三种疾病……却仍位于非洲的头号杀手之列。因此,即使能够培植出疫苗,病者能否得到这些产品仍是个主要的难题。”
既然寻得治愈方法如此渺茫,非洲便只有一个选择,就是说服人民改变生活的模式。然而,问题是——如何着手?
惯常对策
在非洲,最常用来解决爱滋病问题的方法是派送避孕套,避孕套,更多的避孕套。货车司机们在关卡可获免费派发。报刊把它们放进信封里随报附送。诊所和医务人员以百万计的数量大批进货。
即使这些措施也许有助遏止爱滋病的传播,它们却绝非万全之策——尤以非洲而言。据在安哥拉的法国国际医药会办事的医务人员斯特芬·范德·博尔盖特解释,假如你送出三百万个避孕套,情形看来很妥当,可是,这其实意味到地区内的150万名男士在缺货前只可以有两次性交。
然而,除了在实施和分配上存有困难之外,无选择地派发避孕套对于滥交行为——非洲爱滋病的祸根——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一切证据均显示这些措施非但不能减低人们的性活动,反而助长人更常如此行。甚至政府机关也开始留意到这件事实。一个非洲国家已经下令,在官方的新闻媒介撤回一切有关避孕套的宣传,因为这只会助长滥交行为而已。《爱滋病——大限将至前的倒数》一书的作者基思·埃德尔斯顿在书中进一步指出:“鉴于使用避孕套固有的风险,……很清楚的事实是,若要万无一失,便只有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才行。”
可是,在婚姻中恢复一夫一妻制的道德观,对于非洲大陆来说,这是个合乎现实的选择吗?
彻底消灭爱滋病
“假如人们明天便不再乱搅男女关系的话,爱滋病病毒将会绝迹。病患者会陆续死去,然后事情便就此了结。”非洲一位研究爱滋病的专家鲁木·希尔教授这样声称说。类似地,南非约翰内斯堡的《星报》在社评中指出:“一个人若从不乱搅性关系,不跟人共用针筒和不输血的话,其实是很难会染上爱滋病病毒的。”
今天,在非洲,超过45万个耶和华见证人便正禁戒这类行为。他们坚信基于圣经的道德观才是有真正价值的。请考虑一下他们的推理:耶和华上帝既是人类的造物主,他就人类行为所订的法则自然是值得遵循的。载于希伯来书13:4的原则便是个极佳的例子:“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床也不可污秽。”实践这些经文的人非但不觉得快乐受到剥夺,反之,他们得以逃过种种在感情与身体上的创伤。——请参阅使徒行传15:29;哥林多后书7:1;以弗所书5:3-5。
饶有趣味的是,新闻媒介经常对于在非洲的耶和华见证人的道德行止深表赞赏:“他们表明自己是一些……规行矩步,井然有序,谨守崇高道德法则的公民。”以上是英国伦敦的《每日电讯报》的评语。它补充说:“在非洲社会中的滥交和多妻特色,在见证人中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类似地,《宗教在同时代中的转化》一书作者布赖恩·威尔逊评论说,“在非洲社会中,见证人……是一群与众不同的人。”此外,“[他们]紧守的道德律则所产生的结果……在他们当中可谓成效卓著。”
这并非意味到耶和华见证人完全不受爱滋病的影响。有些见证人从自己那没有紧守同一基督徒原则的配偶身上染上恶疾,其他则在未成为见证人之前已染上爱滋病。此外,也有少数人选择重过今日世界那种放荡不羁的生活。其中小部分便因而染上爱滋病,这便是他们要为自己生活方式收回的部分苦果。(加拉太书6:7)不但这样,那些故意追随不道德生活方式的人更丧失了留在基督徒会众中的特权。(哥林多前书5:13;6:9,10)可是,至今而言,在全球四百多万的耶和华见证人中,绝大部分人均由于紧守造物主就道德生活所订的原则,而得以在身体、感情与灵性方面大享平安。
值得庆幸的是,圣经表明对抗爱滋病一类灾病的永久解决方法已经在望了。(启示录21:1-4)耶和华上帝应许为人带来一个新世界,届时一切疾病,包括爱滋病,的不道德根源均会被彻底消除。那时,没有人会是无辜受害者,因为人人都会追求正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带来真正的快乐。——以赛亚书11:9;彼得后书3:13。
[第9页的精选语句]
“我们需要的不是用数以十亿计的金钱作研究与发展,……我们需要的是重整道德。”——南非免疫学家马克·亨德里克斯医生
[第9页的图片]
严守一夫一妻制是避免爱滋病疫症的重要方法
[第10页的图片]
上帝应许为人带来一个没有疾病,也没有爱滋病的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