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谁会统治世界?
    要留意但以理的预言!
    • 年轻君主征服天下

      大约二千三百年前,一个年仅二十余岁的金发将军站在地中海岸边。他凝视着差不多一公里外的岛城。城里的人拒绝让这个将军入城,他怒不可遏,决心要攻陷这座城。他打算采用什么攻城策略呢?筑一道长堤直达岛上,然后挥军进攻这城。他的手下已经开始筑堤的工程了。

      但波斯帝国皇帝派人送来一个信息,要这个年轻将军分神回应。波斯皇帝急于谋和,于是提出异常优厚的条件,包括一万塔连德黄金(时值超过二十亿美元)、公主下嫁、割让波斯帝国西部半壁江山。交换的条件是,将军要把掳去的波斯王室成员释放。

      当时要决定是否接受求和条件的司令,是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他应当接受吗?历史家乌尔里希·维尔肯说:“这是古代世界一个重要时刻。他所作的决定影响深远。从中世纪直到我们的日子,东方西方都同样受到影响。”我们未看亚历山大怎样答复之前,可以先看看这个重大时刻的前因。

      征服者的成长背景

      公元前356年,亚历山大在马其顿的培拉出生。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母亲名叫奥林匹娅斯。她对亚历山大灌输的思想是,马其顿的国王都是希腊主神宙斯的儿子赫拉克勒斯的后代。据奥林匹娅斯说,亚历山大的祖先是阿喀琉斯,也就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里的英雄。亚历山大自幼受父母熏陶,一心要攻城掠地、君临天下,所以对其他活动大都不感兴趣。有一次,别人问亚历山大会不会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跑。他表示如果竞跑的都是国王,他就愿意参加。他野心勃勃,要比父王建立更显赫的功勋,靠自己的成就争取光荣。

      亚历山大十三岁拜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师。亚里士多德培养亚历山大对哲学、医药和科学的兴趣。至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主张,对亚历山大的思想究竟有多大影响,目前还没有定论。20世纪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评论:“说两者意见一致的地方不多,应该是错不了的。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念基于希腊的城邦制度,但当时这种制度已日渐式微了。”亚历山大雄心万丈,要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对小城邦政府的观念自然不感兴趣。亚里士多德主张把非希腊人当做奴隶看待,亚历山大必然也对这个想法抱怀疑态度,因为他要建立一个融合各民族的帝国,使胜利者与被征服的民族和衷共济、通力合作。

      可是,亚历山大喜欢阅读和学习,却肯定是受了亚里士多德的熏陶。亚历山大毕生喜欢读书,特别爱读荷马的著作。据称他能背出《伊利亚特》全部1万5693行诗句。

      公元前340年,十六岁的亚历山大王子不能再接受亚里士多德的教导了,因为他要返回培拉,在父王出外时管治马其顿。这位王储很快就显露自己的军事天才,令腓力非常高兴。亚历山大迅速敉平了色雷斯的一个部落米迪族的反叛,攻下他们的主要城市,然后照自己的名字给这城起名为亚历山德鲁波利斯。

      征服天下,所向披靡

      腓力在公元前336年遇刺身亡,二十岁的亚历山大于是登上马其顿的王位。公元前334年春季,亚历山大率领三万名步兵和五千名骑兵,渡过赫勒斯滂海峡(现代称为达达尼尔海峡),进入亚洲。他的军队虽然人数不多,却十分精锐。随大军出征的还有工程师、测量员、建筑师、科学家和史官等。

      在小亚细亚西北隅(现今的土耳其)的格拉尼库斯河,亚历山大首次战胜波斯人。同年冬天,他征服了小亚细亚西部。次年秋天,他在小亚细亚东南隅的伊苏斯,再次与波斯军队决战。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率领五十万大军前来迎战亚历山大。大流士自料必胜无疑,所以把母后、王后和王室的其他成员都带到战场,让他们看看波斯军怎样大获全胜。但波斯人料不到马其顿军队的攻势如此迅速猛烈,一时间措手不及。亚历山大的部队彻底击溃了波斯大军,大流士只好仓皇逃命,撇下家人给亚历山大掳去。

      亚历山大并没有乘胜追击波斯人,反而挥军南下,攻下了波斯强大海军在地中海沿岸的各个基地。但位于岛上的泰尔城却反抗到底。亚历山大决心要征服这个岛国,于是开始围城。这次军事行动延续了七个月。在围城期间,大流士提出本文起头谈及的谋和条件。条件的确十分优厚,据报亚历山大十分信任的参谋帕尔梅尼奥说:“如果我是亚历山大,我一定接受。”但是亚历山大反驳说:“如果我是帕尔梅尼奥,我也会接受。”亚历山大拒绝与波斯讲和,继续围攻泰尔,终于在公元前332年7月攻陷这个称霸海上的岛城,把泰尔彻底摧毁。

      耶路撒冷向亚历山大投降,得以逃过毁灭的厄运。亚历山大向南推进,占领了迦萨。埃及厌倦了波斯的统治,于是欢迎亚历山大拯救他们脱离波斯的辖制。亚历山大在孟斐斯向公牛神阿匹斯献祭,取得了埃及祭司阶层的欢心。他也兴建了亚历山大城。这个城市后来成为足与雅典分庭抗礼的学术中心,至今仍然以他为名。

      在此之后,亚历山大转向东北方,穿过巴勒斯坦向底格里斯河进发。公元前331年,他在离尼尼微废墟不远的高加米拉第三次与波斯人决战。波斯军队重整后至少有二十五万人,却竟然败在亚历山大率领的四万七千人手下!大流士在逃亡期间被自己的臣民所弑。

      亚历山大乘胜向南推进,攻占了波斯帝国的冬都巴比伦。他也占领了书珊和波斯波利斯这两个都城,夺得价值连城的波斯宝库,把薛西斯宏伟的王宫焚毁。最后,位于埃克巴坦那的都城也落入他手中。接着,这位行军迅速的君王征服波斯帝国余下的领土,向东一直推进至位于现代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

      亚历山大渡过印度河之后,到了波斯帝国塔克西拉省边境外的地区。在那里,他遇到一个顽强的敌手——印度王公波罗斯。公元前326年6月,亚历山大打了他一生的第四场大战,也是他最后一次重大战役。波罗斯的军队有三万五千名士兵和二百头大象。马其顿的战马看见巨象,不禁大为恐慌。战况十分激烈,双方都伤亡惨重,但亚历山大的军队终于战胜。波罗斯投降,成为希腊的盟友。

      马其顿军队入侵亚洲已经八年多了,士兵都厌战思家。他们与波罗斯的血腥激战令他们心有余悸,于是要求回国。亚历山大起初不大愿意,但终于答允他们的请求。当时希腊确已成为称霸世界的强国。希腊殖民地在占领的地区里纷纷建立起来,结果希腊的语言和文化传播到帝国各地。

      战场外的亚历山大

      马其顿军队连年征战,始终能同心协力,究其原因是亚历山大的性格。每场战斗之后,亚历山大都亲自探视伤者,察看他们的伤势,称赞将士勇敢作战,并且论功行赏。亚历山大厚葬阵亡的战士,豁免他们父母儿女的一切赋税劳役。争战之余,亚历山大举办各种运动和竞赛,让将士有机会松弛身心。有一次,他甚至叫新婚的将士休假,让他们跟妻子在马其顿过冬。由于他仁厚待人,手下的士兵都爱戴敬重他。

      亚历山大的妻子是大夏公主罗克桑娜。论到这桩婚姻,希腊传记作家普卢塔克写道:“二人的结合的确出于爱情,但同时也有助于达成亚历山大的目的。他所征服的人民很高兴见到,他从他们当中选出一个女子作配偶。亚历山大也是正人君子,虽然情不自禁、堕入爱河,仍极力克制自己,以合法守礼的方式把她迎娶过来。被征服的民族因此都热烈爱戴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也十分尊重别人的婚姻。大流士的妻子虽是他的阶下囚,亚历山大却吩咐手下以礼相待。有一次,他听见有两个马其顿士兵曾对某些陌生人的妻子施暴,他下令如果查证属实,就得把士兵处死。

      亚历山大的母亲奥林匹娅斯虔信宗教,他也一样。他在作战前后都向神献祭,也喜欢向术士求问各种征兆的含意。他在利比亚曾求问阿蒙的神谕,在巴比伦则遵从迦勒底人的献祭规矩,特别注重祭祀巴比伦的神贝勒(马尔杜克)。

      亚历山大虽然在吃方面颇有节制,最后却染上纵酒的恶习。他时常一面开怀痛饮,一面滔滔不绝地夸耀自己的成就。有一次,亚历山大撒酒疯,杀了他的朋友克利特斯。这是他所犯最严重的过错之一。事后,亚历山大极感自疚,躺在床上不吃不喝,达三天之久。后来他的朋友终于劝服他再次进食。

      亚历山大的虚荣心越来越强,结果引发了其他的不良特征。他开始轻易相信谗言,用最严厉的手法惩罚受诬告的人。例如,亚历山大有一次听信谗言,误以为菲洛塔斯想谋害他,于是下令把菲洛塔斯和他的父亲一并处死。菲洛塔斯的父亲,正是亚历山大以往信任的参谋帕尔梅尼奥。

      终于败在强敌手下

      亚历山大回到巴比伦之后不久,就染上了疟疾。公元前323年6月13日,亚历山大英年早逝,享寿仅三十二年又八个月。他终于败在最强的敌人——死亡——手下。

      一些印度智者说得不错:“亚历山大王啊,人生在世,只能拥有脚踏之地。陛下也不过是凡人,差异只在于你营营役役,远离家乡,奔走天下,结果害人害己。但不久陛下也要与世长辞,到头来你所拥有的土地,仅足以埋葬你自己。”

  • 谁会统治世界?
    要留意但以理的预言!
    • [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亚历山大所征服的土地

      马其顿

      埃及

      巴比伦

      印度河

      [图片]

      亚历山大

      [图片]

      亚里士多德与他的门生亚历山大

      [整页图片]

      [图片]

      铸有亚历山大大帝肖像的金币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