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从何而来?有一位关心人的造物主吗?
-
-
[第36,37页的附栏或图片]
可疑的经典实验
时常有人引用斯坦利·米勒在1953年进行的实验作为证据,证明生命在最初可能是自然发生的。可是,他的解释能否成立,却基于一个假设,就是地球的原始大气是“还原”的。那就是说,当时的大气仅含有极微量的自由(未经化学结合的)氧。这一点为什么很重要呢?
《生命起源的奥秘:再评目前各家理论》一书指出,如果当时有许多自由氧存在,“氨基酸就不可能形成;即使有些氨基酸碰巧产生了,它们也会迅速分解”。a米勒就所谓原始大气所作的假设,是否有充分根据呢?
米勒完成了他的实验后,过了两年,发表了一篇经典的论文,其中指出:“当然,这些见解只是推测,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地球当初形成时,大气是否处于还原状态。……目前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证实这一点。”——《美国化学学会杂志》,1955年5月12日刊。
科学家后来找到了证据吗?大约二十五年后,科学作家罗伯特·考恩说:“科学家不得不重新评估他们的若干假设。……他们没有找着什么证据去支持他们的主张,证明最初的大气是充满氢而高度还原的,有些证据更显示情形刚刚相反。”——《技术评论》,1981年4月刊。
自那时以来又怎样呢?1991年,约翰·霍根在《科学美国人》发表的文章指出:“过去十多年来,有越来越多人质疑尤里和米勒就大气所作的假设。根据科学实验及用电脑重现的大气……显示,当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现在受大气中的臭氧层所阻隔)可以破坏大气里含氢的分子。……这样的大气[二氧化碳和氮]对于形成氨基酸和别的生命要素十分不利。”
既然这样,为什么还有许多科学家坚称地球早期的大气是还原的,只含有极少的氧呢?西德尼·福克斯和克劳斯·多斯在《分子进化与生命起源》中回答说:当时的大气必然缺乏氧,原因之一是,“实验室的实验显示,进化的化学阶段……会受到氧所抑制”;此外,“在有氧的地质时期”,像氨基酸一样的化合物是“不稳定”的。
这不是强词夺理吗?提出这个主张的人声称,最早期的大气是还原的,因为如果不是,生物就不可能自然发生了。可是,实际上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当时的大气是还原的。
还有另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如果在米勒的实验中,混合的气体相当于原始的大气,通电所引发的火花模拟当时的闪电,沸腾的水代表海洋,那么,安排和进行这个实验的科学家又相当于什么或代表谁呢?
[脚注]
a 氧很容易起化学反应。例如,氧跟铁结合就形成锈,跟氢结合就形成水。如果在组合氨基酸的时候大气里有很多自由氧,氧就会迅速跟有机分子结合,并把它们分解。
-
-
生命从何而来?有一位关心人的造物主吗?
-
-
在哈罗德·尤里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斯坦利·米勒,曾经把氢、氨、甲烷和水汽(假设这些是原始大气的成分)密封在一个瓶子里,瓶底有沸腾的水(代表海洋),然后使电火花(像闪电一样)通过蒸气。不出一个星期,瓶子里有些暗红色的黏性物质出现。米勒分析这些物质,发现其中含有很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你很可能听过这个实验,因为多年来,科学教科书和学校的课程都提及这个实验,仿佛这个实验可以解释生命怎样在地上开始似的。但这是实情吗?
其实,米勒的实验现今正大受质疑。(请参看36-37页的附栏“可疑的经典实验”。)
-
-
生命从何而来?有一位关心人的造物主吗?
-
-
米勒和其他科学家合成了氨基酸后,科学家着手制造蛋白质和DNA;这两种物质都是地上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科学家在所谓生命起源以前的环境里进行了数千次实验,结果怎样呢?《生命起源的奥秘:再评目前各家理论》指出:“我们在合成氨基酸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合成蛋白质和DNA却始终失败;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对照。”科学家在合成蛋白质和DNA方面所作的努力,可以用“总是失败”来形容。
-
-
生命从何而来?有一位关心人的造物主吗?
-
-
[第35页的附栏]
“[最微小的细菌]也比斯坦利·米勒的化学混合物更像人,因为这些细菌已经具有生化体系的各种属性。因此,细菌跟人的差距,其实比一组氨基酸跟细菌的差距更小。”——生物学教授林恩·马古利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