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4 8/8 26-27页
  • 海地鲜艳夺目的楼房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海地鲜艳夺目的楼房
  • 警醒!1994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法国的影响
  • 历史文物
  • 房屋,家
    洞悉圣经(上册)
  • “我觉得自己真是一个很有福的人”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0年
  • 海地大地震——以行动展现信心和爱心
    警醒!2010年
  • 住所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0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4年
《警》94 8/8 26-27页

海地鲜艳夺目的楼房

《儆醒!》杂志驻海地通讯员报道

海地那些漂亮别致、鲜艳夺目的楼房并非仅在神话故事里才出现。这样的楼房是真实存在的。红、蓝、黄、绿、紫,真是五彩缤纷;加上仿佛属于另一个时代的瑰丽奇特的格调,使人犹如置身在童话世界里。

这类楼房的建筑风格十分独特,外形优美,结构坚固;有的用木建成,有的用砖砌成,有的则用半砖半木混合筑成。其中一些楼房设有阔大的窗户,直通外伸而有盖的阳台,这些阳台架在木桩上,仿佛是由木桩承托着似的。此外,混凝土柱子或铁心木柱子衬托着宽敞的廊子,一直引往园子里去。楼房处处都是精细的花哨木工艺、小圆窗、风标、圆屋顶,这一切平添了不少童话色彩。

早在20世纪初,这类华丽的楼房在这片属于西印度群岛的土地上广为社会中产阶级所欢迎。由于建造这类楼房的材料——例如黄砖、石棉板、美洲油松等——的运费十分高昂,因此不是一般平民所能负担的。时至今日,这类鲜艳夺目的楼房已成为历史文物,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太子港及其他城市,一睹这类楼房的精巧设计。其中一种称为哥德式木艺的木工艺术最使游客赞叹不已。直至人们发明了木工车床后,这种精雕细镂的木工艺术才得以在美洲发展起来。

法国的影响

建筑师保罗·马东的父亲利昂是设计这类楼房的先驱者之一,他曾向《儆醒!》杂志指出这类楼房在海地发展起来的另一个因素,他说:“说来也奇怪,这类楼房的历史尚不及一个世纪,但它们的起源却无法确定。我们虽然不能否定哥特式木艺的影响,但这类华丽楼房的倡导者由于经常与职业学校有接触,也许这就是哥特式木艺设计灵感的来源。事实上,来自法国方面的影响看来也颇为明显,虽然这类楼房设计也因应海地的生活环境、文化以及天气而有所改变。”

在法国受训的海地建筑师把这种建筑设计引进海地。保罗·马东说:“那些学校训练出一些工程师和工头去执行他们的计划。木工工艺学校培养出一批技术精湛的木匠。此外,浓厚的艺术精神也推动人要把这种建筑设计发扬光大。但这一切都随着时间过去而消逝或失传。后来那些模仿这种工艺而筑成的房子在质素方面也大为逊色。”

这类楼房的建筑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为要在热带地区里也能使室内保持凉快。由于天花板的高度是现代楼宇的两倍,室内遂有较大的空间让空气流通,从而加速散热。宽阔的门窗全部都装上百叶式遮板,务使每间房子的空气更为流通。不但这样,由于地板和墙壁用大量木板铺砌,楼房的隔热效能也大为提高。可是,这类楼房逐渐被设计新颖的房屋淘汰。

历史文物

由于现代化的空气调节问世后渐趋普遍,这类楼房的需求量也相应减少。此外,木质结构会给白蚁侵蚀而最后只剩下外壳,故此人们较喜欢持久耐用的混凝土楼房。诚然,有些建筑师把以往这种华丽的设计纳入这些新颖耐用的房屋中,另一些设计师则把破旧的楼房加以修葺翻新,用上混凝土而使楼房结构更为坚固。

然而,这种华丽精致的楼房再难重复昔日的光辉,虽然其中一些继续巍然矗立。它们看来注定最终成为历史文物,为海地这种独特建筑设计留下美丽的回忆。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